APP下载

从汉俄身势语看中俄文化差异

2011-03-20蔺金凤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体态语中俄交际

蔺金凤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俄语系,甘肃 兰州 730070)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重要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联系已越来越密切,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长期以来更多关注的也是有声语言,但是不得不指出,作为无声语言的身势语,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正确理解不同国家身势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能在相互交流中避免不必要的尴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汉俄身势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深入其文化,理解文化差异,更深层次地理解俄罗斯的身势语。

1.身势语简介

《苏联百科词典》对身势语的界定是:“手势即身势,是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或由于宗教仪式、禁忌等原因,伴随有声语言或代替有声语言而作为交际工具使用的一整套手势和身体动作。”身势语是在交际活动中,借助手势、表情、姿态等表达思想,它是一个特殊信息体系,人们通过身势语能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文化、风俗、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身势语的使用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比较,有利于正确理解其身势语的代表含义,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减少障碍。

2.从文化层面看汉俄身势语

中俄作为两个不同的国家,在文化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因此在身势语的表达上也有着极大的差别。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文化层面来分析汉俄身势语的典型差异。

2.1 宗教文化

每个国家因其宗教信仰不同,体现在身势语中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汉俄身势语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宗教信仰不同。俄罗斯人信仰基督教,因此他们经常会在胸前划“十”字,表示为自己祝福;给别人划“十”字,就表示为别人祝福祈祷。有时食指与中指交叉,这是基督教文化中特有的身势语,这些都是源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这一典故。不少中国人信仰佛教,因此经常会有两手当胸,食指相合的动作,用于佛教徒向俗人行礼,也表示反悔、自责或为人祈祷、忏悔的“拜忏”。

2.2 数字文化

数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除了具有计算计量的功用外,还传达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各个民族对数字都有着不同的民族情感和偏爱,俄罗斯民族对于数字“3”和“7”就有特殊的喜好,数字“3”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都是极为活跃的,对他们来说“3”是个吉祥数,在文学作品中使用“3”主要是为了迎合俄罗斯读者认为“3”代表吉祥的心理,更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同感和共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一些行为主要反映了其渴望通过语言和行为中的吉祥数字达到趋利避害目的的民族心理。例如,俄罗斯人在听到或说出了不吉利的话时就会有这样的动作:把头转向左肩,连呸三下或在木头木制品上连敲三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数字“3”经常被用做虚数,象征“很多”,在很多成语谚语俗语及童话故事中,都有很多与“3”相关的内容。

俄罗斯人对数字“7”相对“3”来说,可能达到了一种崇尚的地步,数字“7”除了代表程度强数量多之外,更多地象征神圣、完满,俄罗斯人认为数字“7”是幸福和成功的象征,他们将“7”视为可以带来好运的数字,在俄语成语быть наседьмом небе中,就体现出了“7”的这一寓意,这个成语形容人非常高兴、非常开心,像登上天堂一般幸福。例如俄罗斯人表示“7”是使用两只手来表示,一只手五个手指全部伸出,另外一只手伸出两根手指头,而在中国是用一只手来表示是五个手指头嘬在一块。

在中国,对于数字的喜好和俄罗斯人完全不同,对数字“3”和“7”只是视为很平常的数字而已,中国人最喜欢的数字是“6”和“8”,这可能是源于这两个数字谐音是“六六大顺”和“发”的缘故,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其他方面,只要人们听到“6”和“8”,就感觉会给人们带来好运一样。在中国“大拇指在上方,小指在下方,其余手指握向手心”表示“6”。

2.3 礼仪文化

每个民族由于其方面的差异,体现在礼仪中身势语也有极大的差异,其中礼仪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3.1 社交礼仪

中国传统的典型问候方法是“拱手作揖”,男人拱手抱拳,女人屈膝作揖,在现代更多的是握手,而且要是女性跟男性握手的话,要先等女士伸手,男士才能握手;而在俄罗斯,人们见面更多的是“拥抱亲吻”,问是挨面颊三次,左右左的顺序,他们的这些动作反映出的是一种感性的性格特点,而中国人的问候方式也许是为了达到一种距离产生美的交际效果,体现了一种更理性的民族性格。

2.3.2 餐桌礼仪

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具体体现在餐桌礼仪方面中俄两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俄罗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俄罗斯的饮食主要是先是冷盘,然后是汤类,接着是肉、奶类、面类等,最后一道菜是甜食。除此之外,面包、牛奶、奶酪、香肠、圆白菜、葱头、胡萝卜、甜菜、鱼子酱都是俄罗斯人特别喜爱的食物,而中国的饮食以热食、熟食为主,传统菜肴对烹调方法极为讲究,由于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一直就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有巴蜀、齐鲁、维扬、粤闽四大风味。

另外,中俄两国在食具及饮酒方面也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俄国人进餐时使用刀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中国人则普遍使用筷子,例如在中国用筷子敲打餐具可能意思是说饿了,要尽快吃饭,而在俄罗斯这就代表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是非常不雅的。在饮酒方面俄罗斯人喝酒较为讲究酒杯,普通老百姓家里也都备有饮用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酒的各式专用酒杯,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也很有意思,第一杯为相聚,第二杯祝愿健康,第三杯为爱,对祖国的爱、对家庭的爱、对妻子的爱,总而言之,为所有的爱,接下来是祝愿和平、祝愿友谊,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里做客,最后一杯酒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与俄罗斯人相比,在中国只有在特别正式的场合下才注重酒杯的使用,中国人以“劝酒”作为一种对客人的礼貌行为,通常喝酒只是在节日或宴会时才喝,例如在俄语中“大拇指在上方,小指在下方,其余手指握向手心”表示“酒杯”、“酒瓶”、“喝酒”,而在汉语中这一手势表示数字“6”。

2.4 社会民俗文化

中俄两国由于其差异,在社会民俗方面各自有一些固定的身势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 民族心理特点

中国是一个喜欢微笑的民族,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也提倡微笑服务。而在俄罗斯,微笑并不代表礼貌,一般来说,俄罗斯的服务人员在工作时面部表情比较严肃,他们认为,执行公务时,应该严肃。因此在中国对别人微笑就代表友好、和气、礼貌等,而在俄罗斯却恰好相反。

2.4.2 风俗习惯

各民族的社会风俗,日常生活习惯在各自的身势语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在“指算”方面,按俄罗斯人习惯,左手摊开,右手食指依次拨动左手石头,向掌心靠拢,如一只手指算,则自小拇指开始一个一个向掌心收。而中国人在单手指算方面,左手摊开,自大拇指开始一个一个往掌心收,双手指算时,右手握拳,左手食指拨右手指,从小拇指开始一个一个往外拨。

2.4.3 馈赠礼物

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之常情,但汉俄两个民族在送礼受礼上的习俗相去甚远,在中国,受礼人一般总要先推辞客套一番,在对方的坚持下才收下。而在俄罗斯是不拒绝收礼的,而且收礼后,他们会当着客人的面把礼物打开,然后称赞一番,另外,在俄罗斯送花一般是奇数,这与中国恰好相反,而且不能送黄花,因为黄色象征离别和背叛。男人向女主人送花时,先左手持花,说一些感谢、祝贺的话语,然后把花挪至右手,再送到女士的手中,女主人接过花来,立即插进花瓶里,并放在显眼的地方。

3.结语

体态语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有些体态语在人们的交际中有意或者是无意的被模仿借用,使其打破民族界限而走向国际。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交际者之间也因具体的交际情境交际对象的身份、年龄、职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情境体态语和个性体态语的特点,许多体态语的使用受具体交际情境的制约,或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

中俄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交流,无不借助言语沟通和体态语的使用,尤其在国际化的今天,身势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恰当使用自己民族的体态语,而且要对其他民族的体态语有一些了解,意义完全不同的体态语是现代交际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交流中应尽量避免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身势语理解错误导致的尴尬。学好身势语、用好身势语对我们和俄罗斯人的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中俄文化差异将使两国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友谊。

[1]范丽君.俄汉语中一些体态语的文化差异[J].俄语学习,2003,5:62-67.

[2]刘刚.俄罗斯人的身势语与俄语教学[J].黑龙江大学学报,1990,1:30-39.

[3]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59-160.

[4]王淑杰.语言学习中的中俄文化差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3:89-90.

[5]赵静.俄汉身势语对比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102-103.

猜你喜欢

体态语中俄交际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情景交际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初中英语教师体态语应用建议
跨文化交际中教师体态语研究述评
浅谈节目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艺术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