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2011-11-09牛秀奎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专科动机

牛秀奎

(沧州师范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专科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牛秀奎

(沧州师范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转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心过程或心理状态。专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找工作为主,为考试而努力学习的动机,以及为获得老师的表扬而学习的附属动机减弱了;由于学习的目的意义不明确,存在放松、不知所从等心理,产生了学习的懈怠现象。加强学习纪律管理和自觉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充分利用其人格魅力精心组织教学,可有效激发专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专科学生 学习动机 访谈法

1.问题的提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转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心过程或心理状态[1]。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在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专科学生中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风不正、学习纪律涣散、成绩下降等现象,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因此,了解当代专科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学习条件越来越好,学生本应更积极地投入,但反观现在的大学校园,为什么学生的积极性却没有相应提高甚至不如以往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对沧州师范学院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取321名专科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调查。大一学生158人,大二学生102人,大三学生61人;男生105人,女生216人。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访谈题目由小组成员讨论协商确定。查阅有关学习动机的文献,发现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其中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是维持学生对学习孜孜不倦的原动力,如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兴趣、情感,以及自尊心、自信心,等等。外部条件对激发学习动机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父母的表扬、教师的鼓励、奖赏、适当的竞赛,等等。奥苏伯尔认为[2],课堂学习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它是一种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它反映了学生要求凭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这是一种外部动机;(3)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学习。这也是一种外部动机。根据以上动机理论最后确定了七个访谈题目:(1)上大学的直接动机;(2)大学所学专业的兴趣;(3)对大学老师的评价;(4)家长对学习的要求;(5)大学生学习的驱动力;(6)对考试、奖助学金的看法;(7)大学学习的目标。

3.研究结果

对个别访谈结果进行汇总,结果如下。

3.1 访谈结果的百分比状况

第一题:上大学的直接动机

?

第二题:大学所学专业的兴趣

?

第三题:对大学老师的评价

?

第四题:家长对学习的要求

?

第五题:大学学习的驱动力

?

第六题:对大学考试、奖助学金的看法

?

第七题:大学的学习目标

?

3.2 学习动机的共性

调查表明专科学生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找工作为主。个别访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工作,上大学是为了好找工作,学好专业知识是为了找好工作,毕业后希望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父母希望子女好好学习以便将来能有个工作。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有一致的地方[3]。

在中学,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的重要的指标,所以看重考试、追求高分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大学生没有了“分数决定一切”的说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不会像中学时代那样为了考试而埋头苦读了,所以为考试而努力学习的动机减弱了。大部分学生考试之前努力学习为的是降低考试挂科的可能性,也有部分同学为避免不及格情况采取了考试作弊等投机行为。学院为了鼓励学生学习,设置了奖助学金等级奖惩办法,但是对于几乎没有获奖机会而不看重等级的学生,等级奖惩就是无效的。

空虚是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感受。从中学紧张的生活到专科几乎没有拘束的生活,学生很容易变得像大海上面的没有舵手的小船,不知道何去何从。中学时的学习动机就是“考大学”,考入大学了,目标实现了,其学习的推动力也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学习的目的意义不明确,于是就产生放松、不知所从等心理,造成了学习懈怠的现象。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与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此外,进入大学前由于繁重的学业负担,没有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特长和业余爱好,进入大学后,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兴趣爱好中,而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

专业思想动摇,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失去信心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入校前,填报志愿非常茫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的专业并非自己所选择的理想志愿,对所学专业、发展目标、就业前景等了解甚少或者一无所知,更谈不上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学习了,所以在学习上常显茫然和被动。调查显示,学生对自己专业感兴趣的只有42%。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

教师是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指导者,启发者、权威者和组织者[3]。与中学教师相比,大学教师缺乏给学生持久学习的“原动力”,缺乏给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感”、“友爱感”,以及必要的学习管理。所以大学老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是欠缺的,大学生不存在为获得老师的表扬而学习的附属动机。

3.3 学习动机的个性

调查发现:英语系、美术系、音乐系的学生专业兴趣浓厚,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达到了70%。这些学生进行学习,并非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检查,也并非主要是为了获得老师、他人的表扬或者得到奖励,而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有内在兴趣,他们是在为了掌握知识而进行学习,这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

4.教育对策

4.1 加强学习纪律管理和自觉学习习惯的培养

与中学相比,大学的学习自由度要大得多。这种较为宽松的学习纪律,对一些心理不太稳定成熟的大学生缺乏约束力。尤其是一些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时间计划性、课余学习自觉性较高年级学生更差。从在中学时被老师领着学习、被高考逼着学习到进大学后更多的是自己安排学习,松懈、无紧迫感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严格学校规章制度、抓好学习纪律,有竞争的奖学金制度、有压力的学分制都是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会更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1)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校规校纪,知晓哪些行为是学校允许的,哪些是鼓励的,哪些是禁止的,使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以及违纪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2)对于纪律松懈、拒绝教育、严重违纪或学习成绩确实达不到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的学生,在耐心教育、思想工作无效的前提下,必须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纪律约束。适当地惩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惩戒作用,教育学生不该做什么和不该怎样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的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4.2 精心谋划和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是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一旦形成,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持久而稳定的推动力,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据研究,内部动机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4]。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利于激发学习内部动机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使学生常常处在一种紧张、活跃的心理状态中,引导学生在所学内容的内部寻找乐趣,发现学习本身的意义,关注自己能力发展的需要,使他们体验到掌握知识或技能后的成功和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质疑、解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努力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3.利用教师人格因素激发专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外部刺激,在此方面,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情绪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5]。对许多专科生来说,总有一两位教师的理想品质是他们极力效仿的,这时教师成了学生模仿的榜样。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也会对这位老师传授的课程感兴趣。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就要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广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和高尚的人格是教师形象的魅力所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产生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思维方法上影响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1][2][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11—216.

[3]杨晓宁.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5]李俊茹.教师的激励风格与学生内部动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专科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