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教师幸福感问卷调查研究

2011-12-31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平均分总分

梁 育 容 乐 彭 囝

(1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2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也是学生教育幸福的引导者和创造者。事实上,一线教师所遇到的挑战远比政府、课程专家和教学管理者等所预想的要严峻得多。我们认为,教师从事其职业活动“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1]只有教师拥有教育的幸福,学生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

关于幸福感研究,文献多数存在着关怀学生多,关怀教师少;关怀教师“类”生存多,关怀“具体的人”少;从单一方面关怀教师多,从整体上关怀教师少等问题。就研究方法而言,实证研究少,理论研究多。大部分文献侧重理论探讨与素描,而对于教师幸福的来源、条件、水平和程度,是知之甚少,缺乏实证的调查数据。

另外,相比于城市教师,受乡村客观因素如资金及硬件环境等的制约,相关方面的研究尤为缺乏。因此,探索农村教师的幸福感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法,主要依据张陆所编制的《教师幸福感量表》[2]修订问卷。修订后的问卷,经测算其结构效度和信度均比原量表有所提高,尤其是信度达到了0.985的水平。

本次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陕西某县参加教师培训的骨干及基层初中教师,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问卷有效率90.71%。其中男教师88人,女教师39人。各科教师分别为数学75人,物理18人,英语5人,语文29人。各年级人数为初一33人、初二40人、初三54人。教师年龄从23岁至56岁,教龄从1年至36年。

三、研究问卷设计

问卷为自编问卷,结合理论和实际情况,分为教师评价分量表和总体评价量表两个部分,见表一。其中教师评价分量表划分为七个维度,每个维度题目为十道选择题,每题0—4分,分量表转换总分为70分。问卷第二部分为总体评价量表,设置教师对其教育生活的满意度、教师的人际交往状况、教师的人际和谐度三题题目,每题10分,共30分。总分计算公式为:总分=选择题得分/4+总体评价得分,满分100分。问卷的数据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四、分析结果及建议

(一)总体分析结果

如表一,总的来说,农村教师的幸福感处于一般良好的水平,平均分为70.89。总体评价量表平均分为6.62分。七个分量表的平均分为2.92(满分73%),其中平均分最低的是教师认同感分量表,分数仅为2.29。其中对“在学校的教师教育生活感到如何”这一问题的回答,平均只有5.85分,显示教师对在学校的生活满意度要比在家庭(平均8.55)或社区(平均8.15)低。这就说明,虽然分量表总体得分良好,但是大部分农村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地位认同感比较低,认为自己的教师生活状况只是达到了“及格”的水平,教师职业并不是现任教师特别理想的职业。由此可见,并不是某一个因素比较突出地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而是需要从总体上把握,从学校教育环境的各个层面去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学校生活满意度。

?

(二)性别差异。

在七个分量表总分上,男女教师的平均分各为50.08、53.21。总体评价得分中,男女教师的平均分各为19.48、20.72。在总分上,男女教师的平均分各为69.56与73.9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女教师比男教师的幸福感要高。

对男女教师进行t检验,结果发现在八个题目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例如在“我会把自己的不快与同事或其他人述说”一题中,男女教师平均分为2.65与3.08,P值为0.046,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达到显著差异。在另一题“我平时能始终面带微笑”中,男女教师平均分为2.59与2.74,P值为0.047,也达到显著性差异。从这两个题目可以看出,女教师更加容易且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以调适自身的心理,这可能跟女性心理细腻有关,而男性教师较低的幸福感水平可能与其碍于面子和男性威严等个性心理,较少交流而较多地把问题搁在心里有关。

(三)年龄、教龄差异

我们以10年分段,发现在题目“教师的社会职业地位较高”的回答上,20—30年教龄的教师平均分为最高的1.42,与其他教龄组教师的差异性检验P值分别为0.047,0.04,0.028,均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达到显著差异。可见,中老年教师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越来越受到外界的认可,对自身及其职业的认可度相应提高。在“我热爱孩子并和孩子接触,愿意献身教师事业”方面,50岁以上年龄组的教师的平均分为3.70,比20—30岁年龄组的2.79、30—40岁年龄组的2.96、40—50岁年龄组的2.66均要高,而且差异性检验的分数为0.012,0.026及0.002,均达到了显著性的水平。这就说明,教师幸福感随着年龄与教龄的增长越来越高,对职业的热爱程度也越高,从教育教学及与学生的相处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可见教师的幸福感也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老教师能更好地调适自身心理及身体状况以适应教学的要求,因此,新老教师之间需要更多地分享与交流教学经验。

(四)任教年级差异

在年级差异上,各年级教师七个分量表的总分平均分为51.54,50.54,51.3。总体评价得分上平均分各为19.12,20.37,19.78。在总分上,各年级教师平均分为70.66,70.91,71.08。

进行方差分析及LSD检验,只发现在“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上”问题上,初二与初三教师达到了显著性的差异,P值为0.027。而在“我热爱孩子并和孩子接触,愿意献身教育事业”和“同学是喜欢和热爱我的”等题目上,各年级教师并没有差异,这从侧面反映了教师是热爱教师事业的,教师也从学生身上获得了身份认同,任教年级对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

(五)任教科目差异。

结果显示,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各科教师的七个分量表总分平均分为51.76,50.37,52.69,50.9。在总体评价得分上,各科教师的平均分各为19.07,19.63,22.11,19.8。在总分上,平均分各为70.83,70,74.81,70.7。物理教师的幸福感得分最高。在“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良好”问题上,物理与语文老师平均分为2.86与3.44,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显著,P值为0.01。这就说明,作为副科教师的物理教师比语数英等主科教师的幸福感要高,那么,如何针对一般主科教师工作压力较大等问题进行适当的调适,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就显得尤为迫切。

同样在“对教具、仪器等的使用我得心应手”的问题上,语文、物理平均分为2.76、3.33,差异检验P值为0.021,达到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虽然物理学科要求更多操作和实验,但恰是这种学科要求,使教师反而能熟悉本学科的教具和仪器;语文学科,由于在新课改多媒体化的要求下,农村教师要逐步摆脱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模式,对于新的多媒体教具和仪器的使用不够熟悉,需要更多的培训。

(六)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

1.在调查中发现,最低分的题目是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看法,平均分只有1.06,虽然这个和整个大的环境有关,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的确受到现在“重商主义”的冲击,教师也感到自己的地位不是很高。重视校园的软文化建设,提倡教师树立职业精神,培养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体会到教师职业地位的崇高性,以更好地增强教育教学的动力,构建一个教师、学生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是每一个农村学校的当务之急。

2.调查中得分最高的题目,是“我的家庭关系和睦”,平均分为3.42,说明农村教师的很大一部分幸福感来源是家庭。和睦的家庭生活给教师的教育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那么,如何让教师的家庭幸福感渗透到教育教学和学校中,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3.值得关注的是平均分仅为2.82的教师身体状况与积极情感分量表,其中“我每天来到学校我心情舒畅,步伐轻松”的题目为得分最低的2.47,以及次低为2.5的“一直以来我都身体健康状况都比较好”的问题。由此说明一线农村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教师们普遍反映存在着一些慢性职业病的困扰,身体上的病痛是造成教师幸福感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学校要有更好的预防及保健措施来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职业困境,以更好地为教师着想,更好地进行教学教育工作。

[1]曹俊军.论教师幸福的追寻[J].教师教育研究,2006,(9):39.

[2]张陆.中小学教师教育幸福的结构及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7,(6).

项目支持:本文受到陕西师范大学团委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项目“永远跟党走服务新农村”的支持。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平均分总分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