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的理论考量及启示

2011-03-20唐高平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哈耶克社会秩序温州

唐高平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浙江温州 325035)

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的理论考量及启示

唐高平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浙江温州 325035)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艰难时期,从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视角,对温州民营资本改革开放30多年创新转型历程进行理论分析后,有三个方面的发现:一是1978年以来温州民营资本闪亮的自发创新转型现实,与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互相映照,显示出一种实践过程对理论逻辑的经典演绎;二是无论是哈耶克所描述的自发社会秩序,还是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的现实历程,都说明了自发社会秩序的演进和扩展过程就是一个自发、全面、持续、高效的创新转型过程;三是将自发创新转型的理论思考扩展对应到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可得到非常直白的改革启示——自发创新转型是我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唯一选择。

自发社会秩序;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试错

温州民营资本是我国民营资本的典型代表,以“民办、民营、民有、民享”[1]为主要特点,1978年以来,其闪亮的自发创新转型历程经典地演绎了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与其相互映照,显示出一种理论逻辑与现实过程的惊人对应。随着自发社会秩序在中国经济体系内从点到面地演进和扩展,人为刻意设计的诸种“人造秩序”逐渐被实践证否与驳回[2],我国经济因此而持续高速增长,民营资本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发动机也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在我国经济创新转型的艰难时期,本文从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视角,对温州民营资本改革开放30多年创新转型历程进行理论考量,对我国经济转型改革实践以及对哈耶克自发社会秩序的重新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温州民营资本的自发创新转型

1978年以来,在日趋宽松的环境中,生存与繁衍生息的需要驱动着温州人自发演绎出各种各样的创新,在积累过程中实现了温州民营资本的转型升级。从包产到户到家庭工厂、挂户经营①挂户经营是指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经济法规制度尚未完善,个体、私营经济没有合法地位,银行没有户头,自身没有“字号”,便采取“挂”在乡村集体企业名下的方式,进行对外联系。和股份合作制,再到今天的现代企业集团;从“十万供销员”、“一乡一业”的产业集聚和十大专业市场,再到在外的“温州村(街)”和虚拟经营;从传统的民间借贷到钱庄、抬会和信用社,再到温州财团、温州炒房团等。这些自发创新转型及其演进和扩展,无不是在政府约束、抑制、甚至压制的环境中自发试错、模仿的结果。

家庭工厂是土地包产到户在非农业领域自发扩展的结果。改革之初,曾在温州诞生过的分田单干、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再次在温州兴起,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温州地区基本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劳动力得到了空前解放。同时,分田单干、包产到户被自然扩展到了乡村小核算的集体企业,这些集体企业变成了以车间、小组乃至个人为单位进行经营,形成了最为早期的家庭工厂,开始了温州农村的工业化之路。土地包产到户由农民自发形成的秩序在温州区域内扩展,为家庭工厂形成、演进和发展奠定了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农民在土地包产到户的制度下,拥有了对其自身、土地以及土地产出成果的自由支配权;二是每个家庭或个人拥有一定的自主支配的财富,即分立的财产在农村确立。当自由和分立的财产共同存在于一体时,除了带来农业生产高效率的同时,交换迅速能够在农村形成,分工和专业化也随之形成,一个存在于农村的市场秩序雏形自然形成。在土地包产到户秩序示范下,结合农民拥有自身选择自由,以及在生存压力的逼迫下,在非农业领域的模仿成为一种必然的试错选择。当人们发现模仿包产到户的小组或个人经营的试错过程获得了成功,生活因此而改善之时,人们对这种成功的试错过程便竞相模仿,迅速在区域内得到演进和扩展,同时也对原有社会秩序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种自发秩序所拥有为人类繁衍和发展承载的力量,感化了坚强的“社会主义者”。乐清县柳市镇出现了“八大王”②“八大王”是指2 0世纪8 0年代初乐清柳市镇个体户的典型代表,即“螺丝大王”刘大源、“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翻砂大王”吴师濂、“胶木大王”陈银松和“旧货大王”王迈仟。成为当时新秩序的典型代表,也成为人们竞相模仿学习的对象。但在1981年,彻底割掉“资本主义尾巴”、摧毁私有化“毒瘤”意识的主导下,“八大王”成为打击的主要典型,“八大王”被捕之后,温州主要经济指标一路下滑。温州第二产业发展速度,1980年为31.5%,1981年为7.0%,1982年下降为-1.7%[3],百姓吃饭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问题。摧毁了自发秩序代表的“八大王”,实际上就是扼杀了温州人消除贫困的原始冲动,也就扼杀了可以给温州几百万百姓带来温饱的新秩序。虽然众多温州人对这种秩序的认识是肤浅的,但对消除贫困的理解确是深刻而又迫切的。在我们正在迫切地寻找解决温饱而无果的情况下,却看到这种可以带来温饱的新秩序再次被扼杀,让百姓重新陷入贫困之中。这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哈耶克的研究结论,即“我们应当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以避免扼杀个人互动的自生自发秩序(置其于权威当局指导之下的方法)的方式去摧毁我们的文明。但是要避免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否弃这样的幻想,即我们能够经审慎的思考而‘创造的未来’。”[4]这种自发秩序在诞生之日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地突破来自外界的约束、控制、压制的过程中演进和扩展。

如何缓解原有社会秩序压制,获取一定的经营活动空间?这成为温州所有家庭工厂进一步发展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在当时严酷的条件下,全温州家庭工厂的经营者不断各自自发试错,挂户经营、股份合作制成为区域内众多试错过程中发现并被模仿和演进的非常有效途径,迅速在温州区域内得到推广运用,成功地拓宽了家庭工厂的经营空间,温州民营资本也因此而升级。这种不可逆的自发秩序在不断演进和扩展中,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试错过程形成的创新实现了对各方利益的完美协调。无论是挂户经营,还是股份合作制,都能够非常有效地满足当时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我国市场化改革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原有的社会秩序——计划经济,必然成为市场秩序扩展中的障碍,温州民营资本在自发社会秩序演进和扩展中,必然需要面对市场秩序和原有秩序之间的两难抉择,但这对于力量弱小的温州民营资本来说,选择任何其中的一面而放弃另一面,都意味着不经济。挂户经营、股份合作制完美地协调了二者的矛盾,原有制度的压制被有效突破,民营资本得到了进一步演进和扩展。温州民营资本采取挂户经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一方面使得民营企业保持经营的独立性,降低经营成本与经营风险,扩大资本规模,实现技术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能够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缓解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对政府来说,“挂户”、“合作”的出现,尽管这是最初级的集体所有制形式,但易于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所接受,可以有效地缓解姓“资”姓“社”的政治压力;同时,由于“挂户”、“合作”可以让政府放松对民营企业的压制,甚至于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得民营企业因此能够获取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就自然带动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解决了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财政困境,改善了群众生活,使各级地方政府获得了政治利益。

“十万供销员”、“一乡一业”的产业集聚和专业市场与家庭工厂就像一对孪生兄妹一样,在自发演进中共同成长。拥有身份自由和分立的财产的农民,一部分人进行家庭工厂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则以推销员身份进入流通领域,形成浩荡的专门推销温州产品的“十万供销员”,自发形成与专业市场、家庭工厂协调发展。与家庭工厂一样,通过模仿提升对未知环境的适应能力,共同促进温州以十大专业市场为代表的各类专业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强化在外的推销员和家庭工厂之间的联系,形成家庭工厂、专业市场和推销员之间的良性发展,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温州农村商品经济走向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济学家费孝通称之为“小商品,大市场”[5]的温州模式。无论是专业市场形成、演进,以及向连锁专卖的虚拟经营升级,还是“十万供销员”到今天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温州村(街)”的转变,无不是自发适应性演进的结果。如十大专业市场之一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以及与之相随的产业集聚,是在一个原本交通并不方便的山凹中发展起来的,一度成为世界纽扣最大的专业市场,这种选择绝对不可能是通过我们理性“人造”的结果。与此形成对应而令人深思的典型例子则是原来温州最大的皮鞋批发市场——“来福门皮鞋批发市场”,它因政府强制搬迁而消失。如果说温州专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乃至最后消失是对自发秩序演进和扩展的一种直白注释,那么在温州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和在外的“温州村(街)”的形成、演进过程,则是对试错和模仿这两个自发秩序最主要手段的经典演绎。以“温州村(街)”为例,往往是从一家店到一条街的发展过程。一个在外经商的温州人,往往是从“十万供销员”的游商到“温州村(街)”坐商的转型。供销员在自己熟悉的地区或城市,从开小店开始,如果发现小店生意还不错之后,会帮助有亲缘、血缘、地缘关系的亲戚或朋友,也在这个地方的附近开一家同样的店,实际上是完全一样的模仿。如果第二家模仿的店成功,那么同样模仿将会重复发生,于是形成了诸如服装批发、零售一条街,低压电器销售一条街,街区内经营者之间一般有着较强的亲缘、血缘、地缘社会关系。这种自发秩序从温州区域内扩展到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其演绎过程极为相似。

伴随着家庭工厂、“一乡一业”的产业集聚和专业市场共同演进和扩展的还有温州民间金融的艰难创新与转型。早期温州民间借贷,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产生巨大内生性融资需求和严重的金融压制矛盾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温州三地(苍南、乐清和鹿城)自发适应性地演化出三种形式,即钱庄、抬会、信用社的民间金融创新,最终因压制而消亡[6]。进入新世纪,金融压制没有根本变化的环境中,民营资本快速积累形成强烈的投资需求,成为推进民间金融自发创新转型的主要动力。2004年,由9家温州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中瑞财团,尝试着以金融资本为纽带,集金融、实业、贸易为一体,这种资本转型升级的试错因为无法获得金融许可(所有制歧视性抑制)而失败。就在这种尝试失败的同时,温州民营资本创新转型一直在不断试错中演进,其中的典型毫无疑问就是温州炒房团。自2001年起,温州人集体到全国各地看房、购房现象日益普遍,民营资本自发秩序再次得到惊人的演绎[7]。它是几百万温州人在资本本能欲望驱使下,在各自追求利益的试错过程中形成不自觉一致行动的结果。每一份温州民营资本在各自熟悉领域中,寻求着资本最大限度的回报,从事着各自的试错过程,当有人在投资房地产领域的试错过程中发现了机会,而成为众多试错者中的赢者时,模仿便通过亲缘、血缘、地缘社会关系在其周围迅速形成和扩展。从温州区域内到区域外,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重复着相似的秩序,参与者从个人到群体,参与资本从闲散到大量民营产业资本全面进入,丰厚投资回报吸引着更多的资本参与其中,模仿成为风险小、收益高的理想路径。几百万人在各自熟悉的领域中不知疲倦的试错,决定了温州人得以顺势而上,紧紧抓住房地产行业市场化改革过程出现的财富增长机会,使自己成为令人羡慕的受益者、赢者。温州炒房团是温州资本自发秩序演进中的一种对环境适应性选择的结果,是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秩序演进和扩展的最新例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土地包产到户到温州炒房团的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市场经济秩序因此而形成、演进和扩展,它是温州人为自己的生存、生活而努力中自发行动的产物,在无意中经典地演绎了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而且用实践说明了自发社会秩序演进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持续自发创新转型的过程。温州人并不知道自己在搞什么秩序或是什么创新转型,但他们知道这样能够让他们摆脱贫困,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每一个人为了自己利益,根据自己的想法在不断努力试错、创新演进、模仿扩展,因而推动了这种他们自己都不清楚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演进和扩展,形成了在自发试错中创新,因创新赢取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再到积累性演进而实现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

二、自发创新转型秩序的理论考量

无论是哈耶克所描述的自发社会秩序,还是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的现实历程,在理论逻辑和现实过程两个方面都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自发、全面、可持续、高效的创新转型秩序。哈耶克认为这种秩序既已形成但又需要自由、分立的财产和公正竞争这些基础条件。自由是现代文明的独特基础,分立的财产是任何先进文明道德的核心,分立的财产同个人自由密不可分。要想保证个人之间的和平合作这一繁荣的基础,政权必须维护公正,不承认私有财产,公正也不可能存在。这种秩序进化过程的关键是对未知世界的适应能力,而人类对新情况的适应能力主要是以模仿而不是以见识和理性为基础,也就是“人们主要通过模仿式的学习掌握各种技巧”[8]19。自发社会秩序的演进和扩展过程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行动过程中经由“试错过程”和“赢者生存”的实践以及“积累性发展”的方式而逐渐形成的[9]。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构建了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秩序的形成、演进和扩展所需要的自由、分立的财产和公正竞争,在这种自发秩序演进和扩展中,又促进了自由、分立的财产和公正竞争地演进,二者形成了互动演进和扩展。当我们用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进一步解析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秩序演进和扩展时可以发现,这种秩序演进和扩展的效率依赖于试错主体所拥有的自由、专有财产、公正竞争环境,以及财产在试错群体中的分立程度等条件的持续改善。

自发创新转型的顺利演进和扩展,是要约束政府对试错者自由选择的任意掠夺和干预之手,这是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得以成功演进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温州民营资本的每一次转型升级无不是伴随着自由选择范围的突破,专有财产规模扩大带来自由选择能力的不断增强。温州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无为而治”和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化带来基础性条件的不断改善,确保了每一位参与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目的、条件等自由进行试错,同时能够保证成功的试错者获得应有的利益,试错者的专有财产规模因此扩大。从“八大王”被抓到释放和表彰以及挂户经营、股份合作制获得认可,民营资本的法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确立,不断扩大温州民营资本自由选择范围,民营资本试错领域因此获得拓展。从农业到工业,从生活资料的生产经营到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从商业资本到工业资本再到地产资本,乃至金融资本演进和扩展,无不是在改革中逐渐扩展民营资本自由选择范围为先决条件,民营资本创新转型秩序也是改革开放政策“放”的产物。

专有财产(私有是专有财产的最主要、最普遍形式)是自发创新转型得以演进和扩展的第二个前提条件。哈耶克明确指出:“这种助长了个人目标多样化的秩序,只有在我愿意称之为专有财产的基础上方能形成”。[8]29由此,哈耶克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把保护私有财产作为自己首要目标的政府,似乎不大可能发展出先进的文明,反过来由于文明所引起的进一步的自发秩序的成长过程却会一再被过于强大的政府干预所中断[8]32。如果政府能把有效地保护个人的专有财产作为首要目标,并为市场交易和商业贸易提供作为一种抽象规则体系的法律框架,那么类似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事情将会毫无疑问地发生在我们身边[2]。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温州民营资本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快速发展,其根本动力则是政府对私人财产保护的进一步强化。我国将这种专有财产制度称为民营化,它是我国分立的财产确立、演进和扩展的重要内容,起始于土地承包责任制,将财产集体所有转变为家庭或者个人专有,这也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长期试错后的抉择。事实上,温州地方政府曾经采取强制的手段加以制止,但很快就发现,他们将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地居民的生存问题,而如果让他们自发地进行而不去制止,居民的生存问题就不成问题,甚至还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非常丰富的财政收入,最终温州地方政府也就“屈服”于这种自发形成的秩序。自发秩序让更多的人得到繁衍生息的现实,从下至上逐渐吸引更高一层决策者,成为这种秩序演进和扩展的有力推动者。专有财产有效推进秩序演进和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任何一个试错过程都伴随着风险和收益,在原始冲动的诱导下,每一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并享受成功带来的收益,这成为试错者的动力;每一个人都应承担试错失败带来的损失和巨大的压力,二者结合使得试错者的利益与行动之间建立起完全的相关性。这样就使得试错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成为自己行为的最大利益相关者,才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适应的调整,并不断地主动进行试错以争取比竞争者更快的发现新办法。从一个群体的角度看,这无疑提高了个体和群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它让自发创新转型变得更加高效率,每一个参与者在竞争中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行动,不自觉合作中推进了自发创新秩序的演进和扩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逐渐明晰、确立的专有财产,是确立自发创新转型演进和扩展的第三个前提条件——公正竞争。“不承认私有财产,公正也不可能存在”[8]34,专有财产的确立、演进和扩展,增强了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过程中,各试错主体在试错过程中的自由选择能力,还促使民营资本限制和国有资本特惠等的逐步弱化,相对公正制度被逐渐建立。在市场环境中,由政府以法律来确保一个公正环境的存在,在这个环境中每一个人才能在各自发展中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妨碍,在生活和劳作中才能享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所有的试错主体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每一个试错主体,在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任其自由选择,采取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与任何其他组织相竞争,此时,政府脱离了对私人资本的控制和约束,回归到其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和责任,即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和组织,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或组织的侵害或压迫,维持社会竞争的公正性。没有这种环境作为自发创新转型演进的基本条件,那么就不会有真正的自由选择。温州民营资本从个体户或家庭作坊到股份合作制企业,再到股份公司、集团公司演进和转型中,伴随着民营资本专有财产不断积累,公正竞争环境的建立与持续改善,其自由选择能力随之而提升,试错群体中试错层次变得更加丰富,资本因此有了转型升级的经济基础,在自由选择范围不断扩大的协同作用下,民营资本获得更多的转型升级的机会,进而推进自发创新转型秩序向更高、更深层次的演进和扩展。因此,资本自发创新转型秩序的演进和扩展,必须是以自由选择范围扩大、自由选择能力增强、公正竞争环境改善为基础,这不但是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分立的财产除了确立专有财产以外,还带来财产在试错群体中分立程度的不断提高,这是推进自发创新转型秩序演进和扩展的第四个前提条件。当更多的个体拥有自己的财产,更多微观经济主体被吸引到试错者群体中,试错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试错频率得到提高,试错方向变得更加多元化,创新在各个方向展开。当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不断扩展,从温州模式到“温台模式”,再到“浙江模式”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发秩序演进的试错群体越来越大,而且自发创新转型演进更加富有效率,给更多的人带来了富裕,它可以使完全素不相识的人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形成更大范围内的相互合作,合作的正外部效应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利益,人们参与这种合作,并不是因为从现代科学的意义上理解了这种秩序,而是因为在相互交往中可以用这样的秩序来弥补自己的无知,带来更多适应环境变化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自己试错的成本。随着自发创新转型的扩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试错者队伍中,试错频率相应提高,在有限时间内试错成功概率提高,相互模仿的对象增多,极大地降低试错的成本和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自发秩序为每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空间。随着自发创新转型的演进和扩展,分工与贸易得到不断发展,财产专有制度得到确立,个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私人财富和私人知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知识越来越私人化)以及利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知识在不断丰富,出现了知识爆炸,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的分散、多样和易变,每个社会成员都只能拥有为社会成员所掌握的知识中的一小部分,从而每个社会成员对于社会运行所依凭的大多数也都处于无知的状态,这就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头脑能够随时全部掌握它们,然而通过交易和竞争形成的自发秩序,则让这种个人(私人)财富和知识不自觉的形成一种有序的合作关系,在个人知识拥有者得到利益的同时,加速了自发创新转型秩序的演进和扩展。现在我们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许多首先致富的温州人不是相关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在乐清市柳市镇,很多从事低压电器生产的经营者,他们相关的专业知识几乎是空白,而这并不影响他们从事低压电器的生产经营,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发秩序形成的分工与合作,分享他人的专业知识。随着自发试错群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它还会不断扩大参与协作的社会成员之间在天赋、技能和趣味上的差异,从而大大促进一个多样化世界的形成。这进一步增强合作群体的力量,使它远远要大于个人努力的总和。可见,随着自发参与群体的逐渐扩大,进一步增强以分工为特征的多样性,并与使它得以存在的自发秩序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8]89-90,由此自发创新转型的演进和扩展将变得无限广阔。

随着自由选择范围逐步扩大,专有财产制度不断改善带来试错主体自由选择能力不断增强和竞争环境逐步公正,再加上分立的财产扩大试错群体规模,自发秩序所能给我们带来创新转型变得更加全面、层次丰富,且富有效率。但这些基础条件的形成、改善始终伴随着利益的冲突和调整,政府相关权利部门实际上更多是出于通过权力行使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试错主体不能有效对这种权利加以监督时,当权力拥有者与广大试错主体之间利益出现错位甚至相反成为经常时,那么权利滥用便成为权力拥有者获取最大利益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政府对试错者独立自主决策权力的任意掠夺和干预成为必然,试错主体的利益受到极大的威胁和损失,自发创新转型秩序演进和扩展面临威胁。如果这种对自由的限制存在于一个区域内,那么试错者的直接选择就是离开这个地区,到一个拥有更多自由的地方试错,而对于还在区域内的试错者而言,其试错过程中成本和风险将迅速增加,影响试错频率和规模。这种来自地方政府对自己利益追求而放弃原先保护自由和个人创造力的行为的大量存在,也是温州桥头最为著名的纽扣市场迅速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同样是导致温州民营资本大量“外迁”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量试错者的离开,而且往往是相对成功的试错者,其拥有更多的经验和信息与能力的试错者离开,将大大降低温州区域内自发创新转型演进中的试错者群体规模,挫伤试错者积极性,阻碍试错层次的提升。任何限制试错者自由的措施,都将减少试错的数量,从而降低创新的速率,换言之,在一个发展的社会中应该是以激发个人活力为根本,就是自由赋予个人的并不是更大的满足,而是能够让个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按照其认为最为合理的方式行事,也因此激发了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凸显了个人存在的价值,自发秩序持续演进和扩展有了更加坚实的动力基础。哈耶克在研究罗马历史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哈耶克进一步指出:“如果说罗马的衰落并没有永久终止欧洲的演化过程,那么亚洲(后来还有中美洲)的类似开端则是因强大并有效地压抑了私人的创造力的政府(这种政府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建制,但权力却大大超过了后者)而中途夭折。在这些情况中,中华帝国最为引人瞩目。在那里,当‘国难’再起的时期,当政府的控制暂时被削弱的时候,向文明和复杂工业技术的大踏步迈进就会发生,而更为普遍的是:政府总是试图维系那样一种完美的秩序,以致于任何革新都是不可能的。”[8]32对应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营资本的作用往往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政府为了鼓励其发挥作用,而逐渐放宽限制。相反,哈耶克观察到,从欧洲文明在中世纪晚期的复兴来看,资本主义扩张的起源和产生的理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的无政府状态,而这一点与温州民营资本自发演进中地方政府的“无为而治”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从改革开放后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历程,还是西方近代兴起,以及历史上强力的政府控制阻碍我国社会进步中不难发现:当私人创造力在受到来自政府抑制甚至压制的情况下,就不可能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试错过程发生,自发创新转型秩序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甚至在大部分时间可能是停滞的过程。因此,自发创新转型秩序是否能够持续演进和扩展,决定于政府是否对私人创造力的持续保护和激发。

三、对我国经济转型改革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资本自发创新转型历程经典地演绎了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向我们展示了实践与理论的惊人映照,同时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哈耶克自发社会秩序的演进和扩展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自发创新转型的过程,而且是一种由各社会成员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自发参与,并在行动中不自觉地形成共同合作而推动整个社会在各领域、多层次、高效率、可持续、系统化的创新转型秩序,其演进和扩展是建立在政府给予各社会成员自由、专有财产、公正竞争环境和财产分立等基础条件之上的。将自发创新转型的理论思考扩展对应到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改革,可给予我们三个方面直白的启示:

(1)我国经济转型陷入困境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拥有过大的资源控制能力和资源配置权力,并主导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主导我国经济转型的秩序还是“人造秩序”。

(2)我国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应是逐步促进自发创新转型秩序的演进和扩展,并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这是我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唯一选择。

(3)自发创新秩序的演进和扩展需要政府放宽民营资本限制,扩大自由选择的范围,进一步改善专有财产制度,保障民营资本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国民待遇,改善竞争环境的公正性,让财富藏于民而扩大财富分立程度,进而夯实我国自发创新转型的基础。

[1] 杜润生.解读温州经济模式[J].浙江经济,2000(8):13-15.

[2]韦森.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选择[EB/OL].(2010-10-15)[2011-03-10]. ht t p://www.chi nael ect i ons.org/NewsI nf o.asp?NewsI D=189011.

[3]君君.温州民营经济三十年 张弛政治中的温州成长:上[EB/OL].(2007-05-11)[2011-03-10]. ht t p://bi g5.xi nhuanet.com/gat e/bi g5/www.zj.xi nhuanet.com/t ai l/2007-05/11/cont ent_10001849.ht m.

[4]F·A·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M].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11.

[5]费孝通.温州行[M]//瓯文.温州经济丛书之八——温州之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5-21.

[6]唐高平.金融抑制下的“温州经济衰退”现象[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5.

[7]唐高平.“温州炒房团”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8):35-37.

[8]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胡晋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韦森.从哈耶克“自发—扩展秩序”理论看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J].东岳论丛,2006,27(4):5-21,52.

Theoretical Reflection and Inspiration of Spontaneous Innovation Transition of Wenzhou Private Capital

TANG Gaoping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Department,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At the difficult time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a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the innovation transition of 30 years' reform and opening of Wenzhou private capital from Hayek's Spontaneous Social Order Theory shows: first, the shining spontaneous innovation transition of Wenzhou private capital since 1978 reflects Hayek's Spontaneous Social Order Theory and it is a typical interpretation of practice to the theory; second, whether it is Hayek's spontaneous social order or the reality of spontaneous innovation transition of Wenzhou private capital, it is obvious that the evolu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spontaneous social order is a spontaneous, comprehensive, continuous and efficient innovation transition; third, applying the spontaneous innovation transition theory to our country's current economic transition, a straightforward inspiration can be obtained - the spontaneous innovation transition is the only option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transition of our economy.

Spontaneous social order; Wenzhou private capital; Spontaneous innovation transition;Trial and error

F276.5

A

1671-4326(2011)02-0001-06

2011-03-23

唐高平(1969—),男,浙江洞头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副教授, 硕士.

吴赣英]

猜你喜欢

哈耶克社会秩序温州
哈耶克法治经济思想及其方法论的批判分析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启蒙与再启蒙:塑造社会秩序的实践理性思维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难忘九二温州行
论哈耶克自由观的特征
消费文化与社会秩序的变迁
哈耶克经济制度思想的哲学基础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