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以翻译伦理为视角
2011-03-20周文革
周文革 杨 琦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1.引言
华裔美国文学在经历了从被忽略到被广泛关注,从边缘化到逐渐步入主流的近20年发展历程之后,已经成为美国文坛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虽然国内诸多学者将目光聚焦在华裔美国作家创作中的东方主义或自我殖民倾向等方面的研究,但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华裔美国文学仍然是中美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以及西方读者了解东方、了解中国的便捷渠道之一。同时,相对于许多华裔美国作品在美国成为广大读者炙手可热的读本及少数作品已成为文学经典并选作大学、高中教材而被广泛阅读和学习的事实,其在中国的译介却远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翻译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译者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所具备的文化身份,并进一步探究在译介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这一“最熟悉的陌生人”时应采取的翻译策略及方法,以期更好地完成译者跨文化交流的使命。
2.文化全球化语境与翻译
全球化是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联系不断扩张,人类生活在全球范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沟通、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历史进程。尽管目前对“全球化”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它却客观存在着,并从经济领域不断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表现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世界性的交流,打破了原来闭关自守的狭隘界限走向开放和多元,形成一种“世界文化”的新格局。[1]换句话说,世界文化或全球性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对话及相互融合而形成,同时也寓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之中,且通过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由此看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势头为各民族语言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而合理的对话空间。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得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成为必然。翻译以文化媒人的身份在各民族文化对话及交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正在某种程度上加速或改变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随之带来了文化上的失衡,文化全球化也曾一度被误认为“西化”或“美国化”,经济力量强盛的西方或美国文化以绝对优势成为全球主流文化的代言人,从而使得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发生冲突。如今,随着一些曾被冠以“不发达”或“第三世界”之名的国家不断在全球化进程中崭露未来全球霸主之势,在中国人热力追捧好莱坞电影,吃着洋快餐,努力学习英语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太极拳、京剧以及风靡纽约街头的西安肉夹馍等都已成为西方人所热衷的中国或东方元素。这一切都无疑验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文化全球化这一幽灵般且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不是西方文化炫丽独舞或领舞的舞台,而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重新组合及构建,形成新的世界文化体系的过程。因此作为实现中西文化对话,促进其交融沟通的媒介,中国翻译应如何顺应文化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在避免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同时又能实现中西跨文化交流,都是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翻译研究应该予以重点探讨的问题。
3.文化全球化与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
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推动了不同文化间交流理解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元文化文学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跨文化间交流,也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去验证文化知识、观点及差异的表达。华裔美国文学就是这样一类帮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及美国族裔文化的多元文化文学文本。在多元文化主义兴起与全球化浪潮并存的美国,作为冷战后的唯一超级大国,为扮演一个世界领导者且在国际经济与政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它坚持认为自己应该熟知其他各国,尤其是非西方国家或“第三世界”的文化。[2]对于华裔美国文学来说,华裔作家在其流散及跨文化经历和二手接受中国文化的背景下,用西方人熟悉但却夹杂着汉语元素的英语讲述着自己清晰又模糊的故国记忆,其中不乏对中国传统及神话、典故、习俗等文化元素的改写与重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汤亭亭的《女勇士》。对于美国人甚至多数西方人来说,即使这些包含多元文化的华裔美国文学文本不能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可靠的资源,但它仍是美国或西方主流社会接触并获知中国文化的捷径,也实现了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对话,华裔作家将汉语与英语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适度杂合与改编不仅为美国华裔找到了在美国主流社会其族裔身份认同的途径,更是为中西文化之间,美国或西方文化与华裔美国文化之间的融合找到了契合点。
然而,正是这些在整个美国乃至西方文学界大受追捧的华裔美国文学且承载者无数华裔作家故国梦的多元文化文学文本,给中国译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和不少棘手的问题。在一般的跨文化翻译活动中,原语文化中的特有词汇与表达是其文化的载体,也无疑是很难被译介到其他文化。而要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翻译成汉语,看似只是简单的归化或找到对应项的过程,实则极为困难。与以往在翻译西方异域文本时带给中国译者或多或少的文化入侵的经历不同的是,中国译者在翻译美国文学分支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时,一种熟悉或亲近感扑面而来,尤其是当遇到似曾相识的中国姓氏、传统思想、习俗及表达时,中国译者往往为了避免与国内对应的文化意象产生偏差而有意将其归化,甚至为了保持“中国文化”的纯洁且避免引起国内读者的困惑,有些译者省略了原文中他们认为对中国文化的虚假描写或用其他的元素来替代。
其中,《女勇士》的译者还在某些章节或句后加上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旁批,诸如“性品难移,煞费苦心”、“家散人亡,顾什么面子,讲什么意思”等一类汉语中常用的对仗,及“月老注定,千里姻缘一线牵”、“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等一类俗语;[3]我们姑且先撇开这些旁批表达是否准确不谈,这些半古半文的表达就让读者产生不知所云的困惑。这本漓江出版社的中译本1998年才出现在中国大陆,那时的中国早已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也让中国读者更青睐于接受异域文学或文化以丰富生活。而中国译者此时的简单归化、省略抑或是不知所云的增补最终导致了《女勇士》乃至整个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不尽如人意。在今天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在面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这一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我们在批评中国译者对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甚至华裔美国文化了解多少的同时,也更应审视该汉英翻译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
4.全球化时代下译者的翻译伦理
所有的交际互动行为都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的基石上,翻译实践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也不例外,其跨文化、跨语符、跨空间的特性呼吁伦理层面的思考。无论从中国的“信、达、雅”到“神似”与“化境”等传统译论,还是从西方的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这些翻译理论或思想纷纷为译者到底应该如何翻译献计献策,但译界真正将“应该怎么翻译”这一命题置于伦理学的视野下展开研究则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第一个提出翻译伦理这一说法的是法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他认为易助长西方的文化霸权并具有“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归化”译法,忽略了“源语文字”的含义而只注重“源语文本意义”的传达。[4]他主张的翻译伦理是尊重原作、尊重原语及其文化差异,翻译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对“外来元素”的传介来丰富本族文化。韦努蒂也在贝尔曼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翻译要坚持“异化”而不是“通顺”,要保留并突出原语文本的“异质”,因此他在更加强调翻译活动中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差异伦理”,即抵抗式的翻译观,以抵抗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如果说前面两位学者讨论的翻译伦理的重点还停留在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的技术层面,皮姆的重点则更多体现在“译者伦理”上,即翻译伦理应先解决译者应该翻译的必然性以及为谁而翻译等一系列关乎译者职业性伦理方面的问题,应该如何翻译以及怎样才能翻译好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5]在此,三位学者的翻译伦理哪一个更为全面已经不是重点,关键是他们都将翻译实践上升到伦理层面,译者的翻译行为也成为更高的伦理选择,而“差异”或“异质”是他们关注的共同焦点,这使得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伦理,即译者在各种政治、意识形态及赞助人等因素影响下该如何翻译,该怎样面对和处理“差异”、“他者”,成为译者乃至整个翻译界讨论的热点。
在当今高度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各民族不同文化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对话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文化的世界性寄居并受其民族性的影响,每一种文化在渴望被其他民族文化认同和接受的同时也保留其个性。处在个性与共性并存且竞争的复杂背景下,欲实现文化间的真正交流和理解,译者在面对差异时所做出的伦理选择应该是求同存异,即一方面寻求或认同异域文本中与本土文化及价值观相同之处,借助他人文本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并传达异域文本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
5.翻译伦理对华裔美国文学翻译策略的启示
文化全球化带来更多的是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和融合而不是冲突,华裔美国文学这类多元文化文学文本正是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缩影,也使美国及西方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美国华裔文化。尽管美国人所倡导的文化多元主义不过是用来装点美国主流文化,但我们不能否认此举为美国社会了解多元文化之声提供便利之余,也为少数族裔文化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平台展示其差异性。由于鼓励和支持华裔美国文学的民族主义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华裔,并且许多华裔美国作家致力于构建的是既有别于美国主流社会又能与主流社会平等共处的华裔族性,在东方主义的缝隙中开拓出属于美国华裔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翻译华裔美国文学文本不是中国文化的回归故国,而是第二次跨文化交流,只不过这次中国译者面对的是华裔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
由于在中国国内没有华裔族群可以认同,通过简单的归化为其寻根不仅违背了原文作者塑造华裔族群身份的初衷,反而会陷入极端的民族主义,让这些美国华裔无处安身。另一方面,虽然美国华裔文化在美国甚至是西方社会处于边缘地带,但是它仍是滋生于美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在众多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却也不尽相同,相对于中国文化仍是较为强势的文化。如果我们过分地异化,虽然能够抵制所谓强势文化的霸权对中国文化的侵蚀,但华裔美国作品将无异于美国文学,其原文字里行间中所致力于展现的华裔与美国主流社会的差异将荡然无存,这也有悖译者最起码的忠实伦理。由此看来,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策略已不是简单的语言学或翻译技巧,而是具有颠覆性的政治文化策略,是译者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伦理选择。
所以,在文化全球化渗入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过度的归化或异化都难以完成复杂的跨文化交流的使命。面对华裔美国文学这一语言文化高度杂合的多元文化文本,中国译者应该在差异性伦理的指导下,尊重差异,应用适度杂合的异化和归化的翻译方法,在承认华裔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共性的同时又能保存二者的差异,使国内读者真切感受美国华裔与祖国之间剪不断的血脉联系的同时又能形成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尊重与认同,从而真正实现华裔美国文化、中国文化及美国文化在更广阔意义上的对话与交融。
6.结语
文化全球化语境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是简单的归化或者异化就能实现华裔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甚至与美国文化间的交互与共存。在面对华裔美国文学所呈现出来的熟悉却又陌生的多元文化文本,中国译者只有遵循差异性伦理,适度杂合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求同存异,才能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流这一历史使命,才能为美国华裔族群寻到真正的根。
[1]张柏然.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2002(1):58-59.
[2]Zhao,Wenshu.Position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ontested Terrains[C].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3]汤亭亭.女勇士[Z].李建波、陆承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4]崔卫.也谈全球化时代的翻译伦理[J].思考与言说,2010(7):168-169.
[5]骆贤凤.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9(3):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