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哲学视域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制度建构

2011-03-20张志勇

关键词:公平效率制度

张志勇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重庆400041)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学界有四种观点:一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二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三是效率与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确定二者的不同关系;四是效率属于生产力范畴,应由市场调节,公平属于社会和政府所追求的目标。这四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未能很好地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也未能为中国社会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难题,这个难题的破解,应该在发展哲学的视角下确立效率与公平的界限问题,使效率和公平在各自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这个界限的确定和维护,必须靠制度来完成,用制度来调节二者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发展的哲学价值视域: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应有维度

学界所讨论的计划与市场以及政府与市场,都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一关系之所以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就在于缺乏哲学价值观的视域,把效率与公平问题要么作为纯粹的市场问题,要么作为纯粹的政府问题,而忽视了二者内在的一致性。效率与公平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它的解决必须围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主题,发展不仅指速度,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发展的质量,而任何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都暗含着人们的社会理想与社会追求。同时,效率与公平关系是制度建构所必须把握的重要关系,只有用制度来确立效率与公平的界限,使二者保持适当的比例在各自范围内发挥最大作用,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一项制度能不能被创新,关键看预期收益是否大于投入成本,制度的创新是为了用更高效率的制度代替旧制度。根据经济伦理学的理论,一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也必须体现社会的公平,即收入分配和机会的公平。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制度建构的一个难题。

效率从本体上讲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与配置,也可以用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进行量化。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维持一定的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意味着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社会的福利得到最大提高,社会财富得到最大增加。在现代社会,效率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也具有伦理学意义,即对效率进行的价值判断。公平本身是一个价值问题,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包括收入分配、财产分配的合理性以及机会均等的含义。也有经济学家“不把公平解释为收入分配的均等或财产分配的均等,而把公平理解为获取收入或财产的机会的均等”[1]13。厉以宁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效率与公平作了新的阐释,主张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更加关注公平,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收入分配合理性的两种含义:“一是收入本身是不是合理,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不是合理。”[1]22他区分了经济意义上的收入分配合理性与社会意义上的收入合理性,对后者以社会安定不安定作为收入分配差距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效率离不开公平,公平也离不开效率,公平以效率为基础,效率是公平目标下的效率,只有效率而没有公平或只有公平而忽视效率都不能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问题在于,效率与公平在何种意义上讲才是恰当的,如何界定二者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通过什么途径与方式达到协调二者关系的目的。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人们在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实践的结果,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直白”,在这个演进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效率与公平问题带给人们的启示。古典管理理论最早提出了效率问题,泰罗的科学管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科学管理的中心,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重视科学与管理,不断更新机器设备,采用新技术,同时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的活力,不断提高效率。行为主义者梅奥通过“霍桑试验”表明,古典管理理论把人视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职工工作的唯一动力、生产效率受到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制约的结论是片面的;企业效率的提高不仅在于机器设备,而更在于人,人的知识、智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可度都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一实践直接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从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研究生产效率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西方管理学由科学管理发展到行为管理阶段,从重视“物”到重视“人”,人的地位与作用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人的地位提高表明发展的哲学价值转向,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为了人,这个转向就内在地蕴含着社会的公平问题,因为人的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发展,也不是人的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近代欧洲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人的极大解放和科技的巨大发展基础上的,实现社会财富增加是现代化初期人们对效率追求的直接动力之一,而这一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文艺复兴时期不断提高人的价值与地位的努力,哲学价值观的转向使得发展“见物不见人”。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着重关注财富的来源和如何增加的问题,古典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实现财富的增加靠的是效率,而市场是促进效率的最好手段,市场能够控制人们的欲望,调节人们的无序竞争和潜在冲突的个人利益,这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他通常并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2]。19世纪2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大爆发,充分暴露了片面追求效率以及片面强调市场的局限性,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公平性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片面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所带来的社会分化和反人性的本质,莫尔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痛斥剥夺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指出这是羊吃人;圣西门把无政府状态称作“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认为经济自由必然导致这一状态;傅立叶认为雇佣劳动制度是“恢复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工厂是“温和的监狱”;欧文抨击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剥削关系,工人创造了巨量的社会财富,却被工厂主、商人、银行家、经纪人、收租者、食利者以及达官显贵所瓜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沦为“工资制度的奴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角度来阐述他们的观点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看法,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二、制度与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内在尺度

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西方经济学家特别是制度学派主张用制度来界定二者的关系,效率与公平也必须通过制度来实施和保证,只有在制度的不断创新中才能将二者协调在合适的范围之内,但是,制度创新本身也面临着效率与公平的确定问题,效率与公平都是制度创新的目标。古典经济学假定社会是一个无摩擦的社会,人们得到的信息是对称的,效率来自于市场的公平竞争。新制度学派代表诺思认为古典经济学派的这一假设在现实社会是不存在的,在现存技术、信息成本和未来不确定的因素下,在竞争和资源稀缺的社会中出现各种产权能减少不确定性以及降低产生机会主义的可能性,从而创造有效率的市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与交易双方为减少交易费用而相互博弈的结果。他从产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和国家理论出发,论证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过程是如何体现和改变着经济效率:“(1)产权理论,作为描述个人和团体的激励制度;(2)国家理论,因为是国家规定着和实施着产权;(3)意识形态理论,解释各种不同的关于现实的观念如何影响个人对变革‘客观’环境的反应。”[3]制度学派所理解的创新是以效率为目标,他们的这一观点深深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实践。

效率对于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初期是非常必要的,但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视效率为发展的唯一目标将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一些条件好、实力强的行业与地区,其发展的速度与效率明显高于基础条件差的行业与地区,即使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实力也不同,他们的效率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忽视这种差别,就会造成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矛盾增多,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最后必然造成社会整体效率低下,这样公平就成为制度创新的重要目标。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4]公正作为制度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效率与公平都是制度创新的目标,制度创新既离不开效率,也离不开公平,没有先后之分,只是在历史发展的特定时期,二者的偏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人类历史特别是西方近代史上一切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思想成果,他从两个维度来论述自己的理论。第一个维度是哲学的维度。马克思在批判近代西方哲学的形而上的过程中阐发了唯物史观。理性是西方哲学的精髓和灵魂,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就执著于对理性的形而上建构,到黑格尔哲学达到了它的顶峰。理性相信人类的力量能改变和战胜自然的一切,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即预示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战胜自然能力的增强。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形而上的理性主义基础最大的缺陷是人被物物化为物,失去了人的社会性。因此,他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的“虚幻的人”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宣称自己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由他们自己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5]67。“现实的人”就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中的社会人,必须在既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条件下进行活动,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同代人的条件,也取决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以高效率的生产力来代替低效率的生产力,是一种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由此热情讴歌了资本主义的高效率,“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277。资本主义创造了高效率的生产力,那么资本主义制度是否是人类美好的制度呢?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是通过第二个维度——政治经济学的视野来完成他一生中另一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的创造。在确立了唯物史观之后,马克思着重考察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在创造高效率的同时,生产和创造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和不平等。马克思通过对资本、货币和资本主义运作方式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研究,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剥削人的秘密,创造了剩余价值理论。一般说来,生产力的提高应该带来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自由的,但是在私有制下,人的全面发展却只有少数人享有,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处于被异化的境地,他们所创造的效率越高,社会的不公平就越严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抨击了这种不公平制度对人的剥削与压迫,“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6]。

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维度出发,马克思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那么无论社会的不公平、不平等多么严重,社会也不会发生变革,因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7],只有创造出更高效率的生产力,才能实现“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5]284。同时,马克思又认为,不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创造了高效率的生产力,但这种制度是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是一个不公平和不正义的制度,尽管这种制度把人从人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但人又成为物的奴隶,成为自己创造物异化的对象,追求一个公平和高效率的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内在源泉。可见,马克思是主张用制度来界定效率与公平的界限,在人类社会未达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阶段,人类社会必须尽可能地提高效率,但是,效率的提高绝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效率以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为界限,公平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为界限,二者统一于制度的不断创新中,而制度创新是一个哲学价值观问题,因此,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必须在哲学价值观的视野内才能予以解决。

三、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中国制度建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和政策不断调整的艰辛探索过程。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和分配按照计划进行配置,表面看来,计划经济具有“公平”的特征,实际上是一种“大锅饭”与“平均主义”,是一种普遍、普及、普惠的公平,这种公平是以牺牲人的差别以及人的贡献为代价的公平,这种公平忽视了劳动者本身的劳动差别,不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制约了社会发展的速度与经济效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克服平均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把效率摆在突出的地位。中共十四大提出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打破了人们的平均思想,市场竞争靠的是效率的竞争,分配收入和劳动所得与企业效益相挂钩,公平不再是绝对的均等化,而是依据个人体力、智力和生产要素的不同贡献得到不同的收入。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相辅相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得益彰,此时的公平更具时代性、知识性、竞争性和世界性。市场经济的规则,核心是解决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竞争和效率问题,由于市场是自由的、开放的,它本身不考虑社会公平问题,而现实社会中却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并且伴随着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凸显出来。随着实践的深入与市场机制的成熟完善,市场本身的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市场解决不了社会意义上的公平问题,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单靠经济手段是不能奏效的,资源、环境、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都要求人们必须不断深化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

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公平制度下的社会,人们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公平能使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面临社会公平问题,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公平缺失会使社会成员失去凝聚力,但是,公平决不是指平均,平均主义无视个体、区域、实力、现实与历史的差异,实行一刀切,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这种公平是失去效率的公平,它抹杀了人的个体差异,浇灭了广大成员的创造热情,因此,平均主义既不会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也不会带领人们实现共同富裕,只会导致共同贫穷。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社会发展的初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种社会资源的潜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当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这是一种“经济人”假设的现代运用。既然搞市场经济,应该坚持效率与效益的增长,这是市场主体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与黑格尔的“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相一致。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把经济增长作为其追求的主要目标,领导升迁、单位评比都与经济增长率挂钩,因此,GDP崇拜、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一些特权阶级提供了制度保证,也使得长期以来的不公平现象得不到重视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这就为一些特权阶级利用权力与资源谋取私人利益提供了便利。权钱交易、权力寻租、人情经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两级分化严重,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和社会公平的丧失,机会与市场规则的不平等在“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幌子下得不到纠正。再加上一些人对政策的有意曲解,打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旗帜,对业已出现的贫富差距视而不见,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宁稳定,使得一些社会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最后,这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导致人们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倾向,社会道德与社会诚信受到一定影响。既然是效率优先,那么只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一些人便不择手段,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无形中用金钱去衡量,权力至上、金钱至上成为一些人的价值追求,社会道德滑坡,人们精神空虚,这种发展往往只记住了“效率优先”而无视“兼顾公平”,社会发展往往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论断是针对当前中国出现的一系列贫富差距拉大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认识、新论断和新探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财富机会的增多,收入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中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才能真正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因此,党和政府对效率与公平的政策调整,是基于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要注意和防止片面理解这一提法,更加注重公平决不是不要效率的公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决定了效率仍旧是社会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同时,公平也不是过去那种只要贫穷或平均主义的“公平”,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公平,因此,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缓解和缩小贫富差距过大的趋势,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如何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关注农民利益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这是考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发展,还关系到党执政的合法性和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无论是党的执政还是社会制度的存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而人民群众能否支持党的执政和一种制度的存在,关键在于这个党和制度能否坚持做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因此,中共十七大提出“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既反映了时代特征,又体现出共产党人的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制度建构与制度创新方面所必须把握和坚持的理论。

[1] 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5.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7.

[3]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12.

[4]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9.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猜你喜欢

公平效率制度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