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手舞与巴渝舞渊源和差异

2011-03-20刘玉堂刘晓慧

关键词:巴人土家族

刘玉堂 刘晓慧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所,湖北武汉430077)

巴渝舞是聚居在巴郡境内渝水两岸的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所创造的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舞蹈艺术。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舞蹈,如今仍流行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及沅水流域,特别是湖北省的来凤和湖南省的龙山、永顺、保靖等县尤为盛行。关于二者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摆手舞来源于巴渝舞[1-4],土家族先民的主体是巴人,巴人的巴渝舞在演化过程中分为两支,一支成为宫廷乐舞,到宋时消亡,一支是民间的巴渝舞蹈,后来经过演化发展而成为土家族摆手舞;二是认为巴渝舞与摆手舞之间没有传承关系[5-6],二者在产生年代、主要内容和产生地域上有很大的区别。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二者渊源,探讨二者差异。

一、摆手舞与巴渝舞的渊源

巴渝舞这一名称在汉高祖定三秦后始见于史籍。巴渝又作“巴俞”,“巴俞”两字最早见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巴俞宋蔡,淮南于遮,文成颠歌,族举递奏,金鼓迭起。”集解引晋人郭璞注释“巴俞”:“巴西阆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也。”[7]《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记载更为详尽:“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8]37

由“刚勇”、“劲勇”可以看出,巴渝舞是一种战前舞,其名称的由来与汉高祖的推广有莫大关系,正是汉高祖“使乐府习之”,巴渝舞才能登上“大雅之堂”,为上流社会所熟知。据《晋书·乐志》记载,巴渝舞在魏以前并无多大变化,魏黄初三年(222年)改为“昭武舞”,西晋时改“昭武舞”为“宣武舞”,南朝恢复了“巴渝舞”的原称。隋开皇年间,“牛弘请存鞞、铎、巾、拂等四舞,与新伎并陈”,并称“鞞舞,汉巴渝舞也”[9]。到了唐代,巴渝舞仍存在,“隋亡,清乐散缺,存者才六十三曲。其后传者:《平调》、《清调》,周房中乐遗声也;《白雪》,楚曲也;《公莫舞》,汉舞也;《巴渝》,汉高帝命工人作也”[10]474;“清商伎者,隋清樂也。有编锺、编磬、独弦琴、击琴、瑟、秦琵琶、卧箜篌、筑、筝、节鼓 ,皆一;笙、笛、箫、篪、方响、跋膝 ,皆二。歌二人 ,吹叶一人,舞者四人,并习巴渝舞”[10]469。至宋代,巴渝舞被统治者废除。

巴渝舞作为宫廷雅舞在历史的舞台上已散如烟云,但作为民间的“俗舞”在变动中仍流传不息。有学者认为其逐渐演变的结果是:渝东巴人后裔将原有巴渝舞演变为“竹枝歌”和“踏蹄舞”,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则将其发展成为“摆手歌”和“摆手舞”[11]。

摆手舞是否从巴渝舞发展而来,需从土家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来作考察。三千多年前,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以巴人为主体的“巴子国”。公元前316年,张仪灭巴国,秦置“巴郡”和“黔中郡”,汉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其秦黔中所理,在今辰州西二十里黔中故郡城是,汉改黔中为武陵郡……今辰、锦、叙、奖、溪、澧、朗、施等州,实秦、汉黔中郡之地。”[12]上述地域正好包括今天湖北的来凤、宣恩、鹤峰和湖南的沅陵、麻阳、黔阳、芷江、龙山、澧县、常德及重庆的酉阳、黔江一带,属于土家族聚居的酉水、沅水、澧水流域,正是居住于这一地区未被汉化的巴人后裔,演变成为今天的土家族。

关于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这一观点得到了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的调查印证,其在《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13]一文中,以大量的文献资料论证了“土家”不是瑶,也不是苗和獠,应是古代巴人,并从自称、信仰、语言、姓氏等方面论证了巴人与土家的连续性。显然,巴文化对土家族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巴人与其他各部族人民友好相邻而居,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了土家族文化,土家族保存了古代巴人大量习俗是十分自然的。

土家语中称摆手舞为“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汉语称其为“跳摆手”,其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舞蹈。跳摆手舞是土家人在“神堂”(摆手堂)举行祭祀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土家族重要的文化源存。摆手舞按规模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其中的大摆手隐现着巴渝舞的影子,吸收和继承了巴渝舞的风韵。

巴渝舞最突出的特点是战舞,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始终保留着战舞的特征。大摆手和巴渝舞在舞蹈特征上有一致性,都是表现威武雄壮武功的舞蹈。大摆手舞所演绎的声势浩大的战斗场景、金鼓齐鸣的热烈场面正是巴渝舞的历史重演。大摆手开始之前,各村寨往往把参与表演的人按军事组织编为“排”,每排又分为旗队、祭队、乐队、摆手队、披甲队和炮仗队。披甲队队员身披西兰卡普,炮仗队队员手持鸟铳和三眼铰等武器,沿途枪炮齐鸣、威风凛凛。表演大摆手时,必有模拟作战场面的比武情节,既有耍刀弄棍的武术表演,也有持杆长途奔跑、越沟翻坎的竞技活动。大摆手的战舞特征也因此而被烘托得更加鲜明[2]。

大摆手在征战、歌号、鼓乐和引牵连手等方面也保留着巴渝舞的特色。据《龙山县志》记载:“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唱歌,竟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翩跹进退,故谓之摆手。”[14]429比较简略的记载见《桑植县志》卷二《风土志》风俗条:“元日……土民赛神,摆手鞦韆之游,至十六止。”[15]

“披五花被锦帕首”实为巴渝舞中披甲戴盔的一种演变形式,“击鼓鸣钲”与巴渝舞伐鼓击金如出一辙;“男女相携,翩跹进退”与巴渝舞中相引牵连手的形式也十分相似,且歌且舞与巴渝舞中的叫啸歌号也完全相同[16]。

巴渝舞用于战争的最早记录是武王伐纣时的前歌后舞,摆手舞也曾用于战争,《龙山县志》载:“相传某土司于前明时,调征广西某县,城守坚,屡攻不下。时某军营南门外,乃令其士卒半女妆,连臂喧唱,为靡靡之音。于是守城者竞集观之,并动于歌,流荡无坚志。某则以精兵潜逼他门,跃而入,遂克城,归后演为舞节,盖亦蹈咏武功之意。”[14]429其实此种以女子歌唱舞蹈而分散敌军注意力的计谋早已有之,《旧唐书》卷五八《柴绍传》:“吐谷浑与党项俱来寇边,命绍讨之。虏据高临下,射绍军中,矢下如雨。绍乃遣人弹胡琵琶,二女子对舞,虏异之,驻弓矢而相与聚观。绍见虏阵不整,密使精骑自后击之,虏大溃,斩首五百余级。”[17]虽然前者是用士兵假扮女子,但二者目的大同小异,都是用以迷惑敌军和分散敌军的注意力。

摆手舞和巴渝舞同属于集体舞,常用以表现耕耘、播种、收获、狩猎、征战等人数众多的盛大场面。根据《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引丞相孔光、司空何武奏疏:“巴俞鼓员三十六人。”[18]1073“鼓员”三十六人是否包括舞者,不得而知,但足可说明此舞是一种集体舞。作为一种战舞,表演的人数如果太少,则难以展示出磅礴的气势,必然也起不到威吓敌人或宣扬武功之意。

大摆手规模较大,活动时间较长,参加人数较多,活动内容丰富,多在野外进行,其组织形式是以一村寨为一排,一般为八排,每排人数也因各村寨人户不等而不同,但常为百人左右,至少也要五十人才能组成一排队伍。小摆手规模较小,时间短,人数较少,仅以一村一寨或者一族一姓为限,人数几十或上百,多在摆手堂的坪坝里举行。无论人数多少,摆手舞是一种集体舞是毫无疑问的。

综上所述,摆手舞与巴渝舞并非毫无关联,摆手舞尤其是大摆手吸收和继承了巴渝舞,是巴渝舞的一种衍化形式。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摆手舞起源于巴渝舞,巴渝舞只是摆手舞的旁源,而非主源,摆手舞起源于劳动和社会实践[19]。

二、摆手舞与巴渝舞的差异

摆手舞与巴渝舞关系密切,特别是“大摆手”是对巴渝舞中军前舞的继承与发展,但摆手舞却不是巴渝舞,其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规模更宏大,是伴随土家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大融汇,融和了土家族先民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化及舞蹈片段,并随着土家族先民的发展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与巴渝舞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容不同

巴渝舞是武舞。古代的舞蹈大体分为“文舞”和“武舞”,文舞又称“夏籥”,器用羽籥。“武舞”即“象舞”,因其以干戚作道具,又称“干戚舞”或“大武之乐”。《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8]21。巴人临阵歌舞,此舞表演的队列和誓师、布阵等与战争场面有关。

《晋书》卷二二《乐志》记载:巴渝歌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和《行辞本歌曲》四章[20]。曲名有“矛”、“弩”等词 ,与兵器有关。《隋书·音乐志》云:“今文舞执羽籥,武舞执干戚,其矛渝、弩渝等,盖汉高祖自汉中归,巴、俞之兵,执仗而舞也。”[9]359手执武器而舞,是巴渝舞的基本形式。

巴渝舞曾被改为“昭武舞”和“宣武舞”,从其名称变化中也不难看出其武舞特征。西晋时,傅玄曾作四篇《宣武舞歌》,今摘取《惟圣皇篇》,以窥巴渝舞的性质。

惟圣皇,德巍巍,光四海。礼乐犹形影,文武为表里。乃作巴俞,肆舞士。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进退疾鹰鹞,龙战而豹起。如乱不可乱,动作顺其理,离合有统纪。[21]

巴渝舞自汉代荣登“大雅之堂”,主要是在接待四夷使者时演奏,无非以耀武观兵。《汉书》卷九六《西域传》载:“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凭)玉几,而处其中。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18]3928巴渝舞和“角抵”之戏并举,说明它们之间性质有相近之处。

摆手舞的内容十分丰富。大摆手接近武舞,队列、披甲、赛跑、拉弓、射箭、骑马、挥刀各种动作一应俱全,这主要反映了土家族祖先为顽强抵抗外族入侵、誓死保卫家园而进行的英勇无畏的斗争。大摆手的内容与巴渝舞有相似之处。

小摆手的内容,与巴渝舞有天壤之别。小摆手舞的内容与动作结合紧密,主要表现为“渔猎舞”、“农事舞”、“军事舞”、“生活舞”以及纯娱乐性动作等。“渔猎舞”的产生是以渔猎生活为基础,土家族先民们在渔猎劳动中,熟悉了各种动物的习性,掌握了渔猎劳动技能,许多模仿动物姿态的动作就保留在“渔猎舞”中。为了捕捉蛤蟆而模仿蛤蟆的动作,于是舞蹈中产生了“跳蛤蟆”的动作;因为捕捉野鸡,就产生了“拖野鸡尾巴”的动作。

土家族地区进入农业社会后,土家族人民为了庆祝丰收和掌握各种劳动技能,便在摆手舞中渗透模仿农业劳动的各种动作,从而形成了摆手舞中的农事舞。土家族村民曾形象描述到:“摆手舞的动作跟我们做的活路、想的事有关。比方讲撒种、雄鹰展翅两个动作就好像我们在坡上种苞谷、撒豆子的样子。撒了种,怕雀子吃,当然要赶雀,雀子怕老鹰,我们就在土里插上笋壳叶的棍子。山上风多,笋壳叶被吹得飘来飘去的,好像老鹰飞来飞去的,就可以吓跑雀子。这样一来祖先们就跳出了雄鹰展翅的动作。”[22]这类农事舞主要有“挖土”、“砍火畲”、“种包谷”、“踩田”、“撒种”、“插秧”、“割谷”、“打谷子”、“挽麻团”、“纺棉花”和“织布”等。摆手舞除了大量反映全年生产过程和农事外,还有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舞蹈,如打蚊子、抖狗蚤、梳头发、喝豆浆、赶水牛、打架和团鸡等。这些舞蹈动作都包含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展现了土家族人开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可见摆手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缩影,是一幅表现土家族历史的绚丽画卷,生动地再现了土家族先民历史生活的真实图景。

(二)功能不同

巴渝舞与战争紧密联系,主要作用是鼓舞士气、增长斗志、提高战斗力和威慑敌人。也有学者认为巴渝舞是一种祭祀性舞蹈[11]11。从目前有关巴渝舞的材料来看,巴渝舞的祭祀功能并不明显,它主要是激励士气、恐吓敌人和宣扬武功。

摆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恩泽的延绵。大摆手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抵御外患等内容。小摆手以祭祀土司王为主,如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等,这都是五代至宋朝时期土家族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祭祀主要在摆手堂举行,各村寨都设有摆手堂。据《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一书记载:在来风县河东地区,就有摆手堂六个(即土地庙),其中舍米湖摆手堂较大,堂前有两块石碑,一块建于道光二年,另一块建于同治三年,上面记录了当地摆手的实况:每年新春佳节,土家山寨热闹非凡,人们披红戴绿,男女老少汇聚摆手堂,场内松树上张灯结彩,群众围绕松树跳舞,鸣锣击鼓通宵达旦[23]。祭祀时,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有猪头、猪尾等丰盛的祭品,由身穿法衣、头戴法冠、手持法器的“梯玛”主持摆手仪式。众人在梯玛的带领下,依序跪下,或念诵“经文”,叙述土家族的历史,祈求祖先的保佑;或齐唱神歌,歌词委婉深沉,气氛肃穆庄重。诵经毕或歌毕,各排将各自的供品呈于神案,其上有“福禄寿喜”、“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字样。祭祀完毕后,礼炮三响,撼天动地,全场沸腾,人们开始跳起摆手舞。这种祭祀主要是表达对祖先的崇拜。摆手舞名“舍巴”,意为“敬神跳”,充分说明摆手舞与祭祀祖先有关。

摆手舞除了祭祀功能外,随着它的演变与发展,还有娱乐和交际等功能。土家族长期生息在重峦叠障、沟壑纵横的武陵山区,居住极其分散,平时极少能见面,更无法交流思想,因此摆手舞成为土家人增进团结、维系感情的一条纽带。人们在节日期间,穿戴上最美丽的服饰来到摆手堂前,当锣鼓敲起之时,无论熟识与否,皆牵引而舞,一曲舞跳下来,胜过万语千言。尤其是年轻男女,跳得更为欢快,每当摆手舞结束后,已婚男女和小孩都退出场外,未婚男女青年则且歌且舞寻找自己的意中人,互相倾吐爱情,人们在摆手坪上经常可以听到“月到十五正团圆,甘草蜜糖一样甜,称心兄妹共枕眠,恩爱夫妻到百年”这样情意绵绵的摆手歌[24]。这种因舞而成的盛会,也成了土家族人进行物产交流、获得生活必需品的一种方式。摆手节期间,土家族人通过买卖或交换的方式来获取盐、铁之类自己不能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既保障了土家族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有利于土家族与外界的交流。

(三)艺术特色不同

巴渝舞的主要功能是激励士气,舞蹈场面庄严肃穆,节奏高亢激越。出征时或战场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出征战斗,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阵前拼杀者,执盾挺戈,大声呼喝;后面伴奏者,则击鼓顿足,以增威势。它是巴人最原始野性的展现,战鼓雷鸣,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河流为之荡波,这种磅礴的气势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文选》卷四载左思《蜀都赋》形容巴渝舞的风格:“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奋之则賨旅,翫之则渝舞。锐气剽于中叶,蹻容世于乐府。”[25]这正是巴渝舞演出时,其舞姿矫健剽悍的生动写照。

与巴渝舞相比,摆手舞虽然舞姿粗犷豪放,但更为朴实健美,其基本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和下沉。顺拐是摆手舞最主要的特征,即甩同边手,要求手脚配合默契,动作一致,以身体的律动带动手的甩动,手的摆动幅度一般不超过双肩,摆动线条流畅、自然、大方;屈膝要求膝盖向下稍稍弯曲,上身摆正,脚掌用力,显得敦实、稳键;颤动即脚部与双臂略带小幅度抖动,给人一种富有弹性和韧劲的感觉;下沉是指在伴奏重拍时身体有一种下挫的感觉,动作沉稳而坚实。这些动作特点直接来源于土家族人背驮重物上高山下陡坡的劳动生活。在摆手舞动作中,膝盖必须保持屈膝,显得稳重粗犷、健美有力。土家族人劳动生活的湘鄂渝黔山区沟壑纵横、荆棘丛生、山道崎岖、环境恶劣,行走时必须侧身、顺拐、下沉、颤动前进,这样才能保持步子稳,既安全又能背很重的东西。可见,土家族人正是在劳动和行走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而自然形成了顺拐、颤动、下沉、屈膝等摆手舞的特点,无论是从动作的风格或是动作特点来看都十分古朴,真实地再现了土家族以农耕为本的文化特征。

摆手舞节奏平稳,强弱分明,深沉雄浑,通过节奏的变化可以表现不同的舞蹈内容。表现祭祀祖先的动作时,节奏疏缓而庄重,表达土家人对祖先无比敬仰的虔诚之情;表现农事舞和渔猎舞时,节奏快慢有致;表现生活舞时,节奏轻松活泼。

摆手舞与巴渝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摆手舞尤其是大摆手舞正是在吸收巴渝舞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巴渝舞并非摆手舞的源头,摆手舞尤其是小摆手舞来源于劳动和社会实践。二者在内容和功能及艺术特色上存在众多差异,就其关联和差异而言,后者更为显著。

[1] 段绪光.巴渝舞的源和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

[2] 彭武一.摆手舞与巴渝舞[J].民族论坛,1990(1).

[3] 李良品.论巴渝舞的起源与嬗变[J].江西社会科学,2003(9).

[4] 袁革.土家族摆手舞源考[J].社会科学家,2004(3).

[5] 陈廷亮,黄建新.摆手舞非巴渝舞论——土家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系列研究之五[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6] 丁世忠.舞蹈中的祭礼——论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内涵[J].宜宾学院学报,2006(4).

[7]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3 038-3 039.

[8] 常璩.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37.

[9] 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377.

[10] 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 李良品.巴渝歌舞的起源、发展与动因[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4).

[12]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735.

[13] 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M]∥潘光旦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11-598.

[14] 符为霜,刘沛.龙山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429.

[15] 周来贺.桑植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185.

[16] 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25.

[17]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2 314.

[18]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9] 周志家.土家族摆手舞的历史及现状调查[J].巴文化,2008(1).

[20]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693.

[21] 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572.

[22] 彭振坤.来凤县舍米湖文化资源的调查报告[J].土家族研究,2004(4).

[23]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G].恩施: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1986.

[24] 黄兆雪.摆手舞的社会功能及发展趋势[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

[25] 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77.

猜你喜欢

巴人土家族
英勇善战的巴人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英勇善战的巴人
土家族
巴人:一个不能忘却的文化战士
1950年代典型论的述学路径研究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巴人及其文学论著对我国现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影响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