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方式干预对改善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1-03-19黄菲菲高旭海黄旭才何央陈李锡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类药物受试者

黄菲菲 高旭海 黄旭才 何央 陈李锡

(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浙江乐清325604)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危害性极大。研究发现血清hs-CRP不仅是血管炎症的标记物,循环中的hs-CRP水平升高与心脏病高风险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降低体重和更好控制血脂水平的药物干预,可改善HLP患者的hs-CRP水平[2]。我们观察旨在降低体重和更好控制血脂的生活方式行为干预是否可以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hs-CRP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例均为在我院体健中心体检时发现并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且体质量大于27者。纳入标准: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HLP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入选者均除外前4周内服用任何调脂药,以及各种急慢性炎症、结缔组织病、肿瘤、风湿性心脏病、肝肾疾病等影响hs-CRP水平的因素;均排除严重并发症和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其中男92例、女68例,年龄(54±13)岁。体重(77±12)kg,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56±9)岁,体重(78±14)kg。常规组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52±14)岁,体重(76±17)kg,生活方式干预结束后,160例受试者中的126例(78.75%)完成了6个月的随访评估。其中干预组61例,常规组6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组 患者在6个月时间内每周在指定健身会所接受减重课程,随后进行每月一次的会谈,研究者在会谈中鼓励受试者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并坚持每周长达180min的体育锻炼;患者的减重课程,由经过培训的健身教练进行[4]。

1.2.2 常规组 受试者接受两次随访,并且每季度向他们邮寄一次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新闻摘要。

1.2.3 受试者在基线时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 服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mg,1次/d,睡前口服(完成6个月的随访评估的126例受试者有62例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干预组中接受治疗的有26例,常规组有36例)。

1.3 观察指标 生活方式干预结束后,160例受试者中的126例(78.75%)完成了6个月的随访评估。未完成随访评估的受试者检查数据不纳入统计结果。观察两组血脂及hs-CRP水平。干预组中他汀类药物治疗者和非治疗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血脂及hc-ckp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血脂及hc-ckp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TC(mmol/L)组别 例数 BBI(kg)TG(mmol/L)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 61 78±14 64±15 6.62±0.53 4.62±0.51* 2.21±0.78 1.58±0.61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组 65 76±17 72±21 6.58±0.44 5.69±0.44 2.19±0.74 1.98±0.04组别 例数 HDL-C(mmol/L)LDL-C(mmol/L)Hs-CRP(mg/L)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 61 0.89±0.25 1.07±0.15* 4.12±0.17 3.02±0.26* 4.70±1.42 2.61±0.56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82±1.32 4.06±1.08常规组 65 0.86±0.18 0.87±0.16 4.16±0.09 4.02±0.13 4

表2 干预组中接受与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者hs-CRP比较(s,mg/L)

表2 干预组中接受与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者hs-CRP比较(s,mg/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P 0.05未用药 35 2.92±1.15 1.26±0.09 <0.05用药 26 7.70±1.53 4.17±1.42 <

3 讨论

hs-CRP不仅是血管炎症的标记物,还是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循环中的hs-CRP水平升高与心脏病高风险相关,Sanchez等[5]的研究显示,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分子标志物其血浓度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Jupiter研究采用hs-CRP作为识别高危人群的标志物已被54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所验证,即hs-CRP每增加1个标准差(SD),较增加总胆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个SD的相关风险要高。该研究选择LDL-C水平正常,CRP升高的人群,结果显示,他汀治疗组主要终点均降低,全因死亡率显著下降。近来研究[6]还发现hs-CRP参与了肥胖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脂肪组织是一种促炎性组织,肥胖状态更是一种慢性的炎症状态,有着活跃的炎性内分泌表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龄≥20岁的人群,Ⅱ级肥胖或Ⅲ级肥胖已十分普遍。既往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干预对肥胖及血脂异常人群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王晓林等[7]研究发现对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体质量、腰围、BP、TG、TC、HDL-C明显改善。该研究与本次临床观察结果相同,干预组BMI、TG、TC、LDL-C均明显降低,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后,可明显降低受试者体重和更好的控制血脂水平。Look AHEAD[8]研究是一项在超重和肥胖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对降低体重的生活方式干预在心脏病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研究指出,旨在降低体重和更好控制血糖的生活方式行为干预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水平。我们临床观察到生活方式干预组受试者的hs-CRP平均降低44.5%,常规护理组降低15.8%。且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和非治疗者中,生活方式干预均显著降低了hs-CRP水平。即便肥胖的高脂血症患者已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减轻体重的生活方式干预仍可降低hs-CRP。

[1] Fumitaka Tanaka,Shinji Makita,Toshiyuki Onoda,et a1.Prehypertension Subtype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a General Japanese Population[J].Am J Hypertens,2010,23(10):1108.

[2] 徐斌斌,李晓春.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6):376-378.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4] Rena R.Wing PhD,Caitlin Egan,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a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Weight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J].Arch Intern Med.2010,170(17):1566-1575.

[5] Sanchez PL,Rodriguez MV,Villacorta E,et a1.Kinetics of C-reactive protein release in different form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Rev Esp Cardiol,2006,59(5):441-447.

[6] Weiss R,Dzium J,Burgert TS,et a1.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N Engl JMed,2004,350(23):2362-2374.

[7] 王晓林,蔡尚郎,郑淑芳,等.对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7):60-62.

[8] Belalcazar L M.,Reboussin D M,Hoogeveen R C.,et al.Lifestyle intervention reduces C-reactive protein in obese individuals with type 2diabetes:The look AHEAD study[J].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2011,32(1):40-49.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类药物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