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和谐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2011-03-19林宇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师生笔者

林宇明

(茂名卫生学校,广东 茂名 525000)

让和谐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林宇明

(茂名卫生学校,广东 茂名 525000)

和谐;课堂;主旋律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定情境,它是课堂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健康、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不健康、消极甚至对抗的课堂气氛则会成为课堂上师生共同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使课堂教学一无所获。

在课堂上,教师应运用情感、智慧和思想去构建和谐的课堂,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主动参与的乐趣,让课堂能够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借助于各种手段实现。就教师方面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主导得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2个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与课堂气氛密切相关的。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由于性格、学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往往采取不同的主导方式。有的大胆泼辣,有的小心谨慎;有的主观武断,有的民主随和;有的简单粗暴,有的耐心细致;有的亲切热情,有的严肃冷漠。所有这些,我们不妨概括为3种类型:专制型、民主型、随意型。

专制型的主导方式是课堂上完全由教师说了算,根本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强制学生执行教师单方面的决定,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否则学生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主导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既害怕又反感,敢怒而不敢言。表面上的顺从是这种主导方式下最常见的学生行为,“教”与“学”脱节是这种主导方式的共同特点。与专制型主导方式相反的是随意型的主导方式,在这种主导方式下,教师采取的是一种被动的、不介入的姿态,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允许学生为所欲为,造成了课堂教学无组织、无结构的放任自流状态,实际上是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这2种主导方式都错误地理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无法谈及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

民主型的主导方式同以上2种主导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民主型主导方式有两大特点:其一,构建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景,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储备,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去完成学习的再创造。学生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由来,获得“再创造”的方法,诱发创造兴趣,成为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放下指导者的架子,改变居高临下的“发问”习惯,搭建民主平等的“对话”平台,努力成为学生的平等学习伙伴。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令,让学生轻松起来、愉快起来,在轻松中积极思考,在愉快中大胆展示,让学生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尽情发挥。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智之灯才能时时闪现智慧的火花,和谐的课堂也会更加高效。其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和步骤都是在充分考虑了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的,并且能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加以调整。因此,教师讲授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组织讨论时,学生能畅所欲言;启发思考时,学生能全神贯注。课堂上,听到的不是教师的呵斥,而是教师的启发诱导;看到的不是僵局和苦恼,而是师生之间心领神会的微笑,真正实现了民主、和谐。

2 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需要用心去聆听,仔细去观察,以宽广的胸怀感化每一位学生。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教师不要吝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亲近的动作。因为它常常可以让学生心中顿时漾起幸福,让学生有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容易促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隔阂,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会有很大帮助。

学生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一般来说,其课堂上行为的情感性比较强,而理智性则相对较弱,对那些与他们“合得来”、关心、爱护他们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乐于积极配合,“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上课时应该和学生扩大接触,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关心和爱护学生。这样,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理的距离就会缩短,教师的表扬,学生会明白是鼓励;教师的批评,学生能体会到其中的爱护,教师的一切教学手段都将化作学生求知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表扬,学生会以为是哄骗;教师的批评,学生则会以为是整人,从而产生对抗情绪,破坏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进行。

由于教师和学生在经历、成熟程度、认识水平和品德修养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有些课堂行为从教师的角度看,简直不可思议,但从学生的角度看,则完全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如果教师总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情感,习惯于单方面向学生提出要求,动辄批评指责,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给学生造成认识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以及课堂行为,时时都能从“假如我是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行动,做到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是教师的“昨天”,学生犯错误时的心情,教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得更具体一些。如果教师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所谓“不良”的课堂行为多一份同情、理解,并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必将有助于民主、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

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跟学生进行交流,多了解学生,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了解教师。教师应既重视学生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使师生之间真正成为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还要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在工作中,笔者发现,家长和笔者的关系比较密切的,其子女的学习都较努力,也比较容易和笔者合作。于是,笔者就经常和学生一起下乡走访,协调家长和学校的教育,拉近笔者和家长及其子女的距离,使笔者的教学更有成效。笔者觉得,许多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课外的交流中可以迎刃而解。

3 一视同仁,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导致某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厚此薄彼,甚至对某些所谓差生进行讽刺、挖苦以至侮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必须坚决克服的。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等于否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只有尊重所有的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心、满怀期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说话,而不是偏爱一部分,嫌弃一部分,才能获得所有学生的尊重,从而使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密切地配合,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民主、和谐。

学生在学习中会经常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自信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愤学习。曾有一段时间,笔者发现学生总不爱举手发言,笔者觉察出自己在评价学生时缺少激励。于是笔者赶紧调整了自己评价学生的态度、语言,努力以鼓励为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挖掘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待后进生,笔者抓住其优点,鼓励其进步的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对于自尊心非常强的学生,回答错了时,应给他一个台阶,并适当调整训练难度。除此之外,笔者还运用体态语言,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向学生微笑点头,意在告诉学生教师的想法和他的一样,与学生产生共鸣;当学生回答错了时,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这无形之中都会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在工作实践中,笔者逐渐体会到,课堂上运用激励机制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从而积极思考,促进他们勤奋学习。

从学生的角度看,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赏识,而讨厌教师的厚此薄彼、偏袒不公。如果教师能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深刻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对每位学生都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值,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感受到,这必然会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激发学生在各方面刻苦努力,从而主动地与教师合作,促使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形成。这一点已被无数的教学实践所证实。笔者对所任教班级中学习差甚至丧失自信心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指出其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并把自己对他们的期望传递给他们,后来,这些学生在笔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不但协助笔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自身的数学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教师对部分学生抱有偏见,看不到他们的长处,丧失了对他们的希望,他们一旦感受到这一点就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课堂上的紧张与对立,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4 修德广识,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气氛的和谐与否同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学识、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教师高尚的品德具体体现在职业道德上。首先,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能为人师表,并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模范的行动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是教师品德最严格的评论家,他们密切地注视着教师的一举一动。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乐于奉献。教师只有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才会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其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教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批评要适度,忠告有分寸)。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尚未完全集中精力的学生拉回到课堂中。教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使学生密切配合、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精于教学艺术,这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以形成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成为学生积极探索的“向导”,要和学生分享参与探究、参与思考的幸福体验。只有科学的、艺术的课堂教学,才能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提出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善于调控教学进程,组织各种活动进行信息交流;善于解答各种疑难,指导学生探究;善于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别人以及系统总结;还要善于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气氛健康地发展。另外,一般来说,深广的学识又是研究教学艺术的前提与基础。笔者曾对课堂“冲突”的情况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课堂“冲突”是由师生认识上的分歧所导致。由于教师学识上的限制,在学生提出课堂质疑时,教师有时不能循循善诱地给予解答,甚至以“师道尊严”去压服学生,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由此可见,教师不断增长自身的学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样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

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由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和谐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学生得以健康、和谐的发展。

G630

A

1671-1246(2011)08-0030-03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师生笔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麻辣师生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