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传统与当代山东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2011-03-19王世涛陈玉华
王世涛,陈玉华
(1.泰山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山东 泰安 271016;2.泰山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齐鲁地域所产生的儒学思想,自西汉以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齐鲁文化也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子文化”及典型代表,其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观是传统医学的灵魂。它不仅体现在“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德为医之本”、“救世济人”、“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等诸多经典论述中,还体现在受齐鲁文化传统影响和熏染而形成的诸多医家之高尚人格中。当前,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医德滑坡,需要我们自觉重视和科学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医德教育,通过促进医学生所在地域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融入,从而增强医德教育的本土化、情境化和实效性。
1 齐鲁文化与山东地域传统医家的人格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因齐鲁地域产生了以儒家、黄老道家为代表的多派学说,使得齐鲁文化成为中国地域文化中最显光辉灿烂和经典正统的地域文化之一。儒家思想历经统治阶级2000多年的推崇和宣教,其伦理道德观已广泛渗透于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其形成不仅与儒家学说具有紧密联系,还与道家学说具有密切联系。齐鲁道家属黄老道家,与老庄道家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不同,它则更多地表现为现实主义色彩,常被称为“目的性的道家”(purposive Taoism)或“工具性的道家”(instrumental Taoism)。它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特别注重医学以及养生延寿之术。《黄帝内经》思想是通过儒道结合、技术层面与价值层面的合一是中医学的灵魂和特色。
齐鲁地域从古至今,产生了许多“苍生大医”,体现着德才兼备、道德为先的人格特征。对于中国传统医学具有奠基地位的医学名人——扁鹊,就出自齐鲁地域。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一生四海行医,足迹遍布大半中国。他不仅医术出神入化,而且医德高尚。西汉以来,由于齐鲁地区产生的儒学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齐鲁文化就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及典型代表。受齐鲁文化传统熏陶和影响下的医家就呈现为德才兼备、道德为先的人格特征,其大局意识、慎独意识以及圣人情结更是这一人格特征的典型表现。如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山东临淄人)、魏晋之际著名医学家王叔和(山东邹城人)、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乙(山东郓城人)、宋元之际的养生家丘处机(山东栖霞人),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受齐鲁文化传统的影响,还有许多现代医家也突出体现这一人格特征,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以“拿起手术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万不要去割断与人民的感情”自警的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山东烟台人),200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不顾年老体弱,自费进行艾滋病防治和艾滋孤儿救助工作的医学教授高耀洁(山东曹县人)等等。不仅如此,这一德才兼备、道德为先的人格特征还群体性地体现在上世纪50年代赴新疆医疗队、70年代赴唐山医疗队、“非典”期间援外山东医疗队、山东援非医疗队以及近来赴汶川、玉树等地山东医疗队等广大队员身上。可以说,以道德为本位的齐鲁文化传统在山东医家身上每每能够得到典型体现。因此,今天,我们要对山东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培养,很有必要重视和利用这一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
2 齐鲁文化资源与当前山东医德教育的现实呼唤
首先,重视和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是适应医学特别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医学研究和实践的客体或对象就是主体人自身,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是其目标和宗旨。因此,医学这一学科的独特性要求我们从事医学要比从事其他学科更加注重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在进行医学知识技术教育的同时,也要更加重视医德教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学和古代理学思想倡导的“人文”,其内涵都体现了尊生、爱人、重义轻利等人文精神,值得医学教育工作者借鉴和继承”[1]。齐鲁地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子文化”及典型代表,其中蕴含了丰厚的人文道德教育资源。
其次,重视和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也是适应我国医德教育本土化、情境化发展的需要。当前,不仅医德教育的中国化成为一个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中国医德教育的区域化、地方化也被提上日程。另外,重视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也是医德教育情境化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指出,当今“基于文化情境的大学德育研究”正成为高校德育研究的理性选择和发展趋势[2]。长期以来,我国医德教育的说教色彩浓厚、情景化设计相对不足,难以融入被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当下,我们自觉利用齐鲁文化资源,将有助于山东医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地域文化认同和情境融入,以增强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重视和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还是基于山东医学教育规模和特色的考虑。山东是全国医学院校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有山东大学医学院(原部属山东医科大学主体)、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原青岛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万杰医学院等本科院校以及若干高等医学专科学校。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形成了庞大的医学教育规模,同时也迫切需要其在质量上有所提升或突破,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因此,除了可加强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外,还要积极开展医德教育,特别要重视和利用齐鲁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醇厚的儒家道德传统,以体现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和优势。
3 齐鲁文化传统的两重性与开展医德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重视和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需要我们对齐鲁文化传统的两重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齐鲁文化的“长子文化”特征,使其在当今社会所体现的无论是积极一面,还是消极一面,都较中国其他地域文化更具典型性。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迅速转型的今天,齐鲁文化传统所体现的文化守成主义、道德理性主义和民间英雄主义[3],使人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以一颗赤子之心去关注民族文化的复兴,并以山东人特有的行为惯性给人们在新时期带来不断的道德感动。笔者曾长期留意并做过统计,自2002年央视首次启动“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山东人,且山东人总数位居第一。但另一方面,由于齐鲁地域制度创新的相对不足,道德的弱化、伪化以及制度化为“潜规则”现象也较为普遍。其实在历史上,齐鲁文化由中国早期文明的“重心”和“最高文化区”,到后来逐渐被其他地域文化所取代,丧失其文化优势,因此,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特别要在扬弃其消极一面的前提下进行。为此,笔者认为要自觉做到“四个结合”:
3.1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如果说传统社会是以道德为主导的社会,那么现代社会则是以高度理性化的法制为主导的社会。因此,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应以法制教育为前提,因为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再好再完善的道德规范也难以被遵循。西方著名学者齐格蒙特·鲍曼教授认为,与传统社会普遍的道德泛化相反,现代社会则天然存在着非道德化的倾向。然而,现代社会又不能没有道德,人们只好现实地缩小道德的适用范围或将其降低标准但却将其法律化,这样,前者就表现为家庭美德,后者则表现为一种底线道德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各种职业法律规范。由此看来,一方面,在当今社会我们不能像以往那样对道德的期望值过高,正如北京大学王海明教授所言,“一个社会所奉行的道德对人们的要求越高,人们的品德反倒越低;国民道德的败坏竟会与最高调的道德——利他主义道德——如影随形”[4];另一方面,法律被普遍看重,甚至道德也被一定程度的法律化,这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为此,在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过程中,首先应从医生这一职业最基本的底线道德及医生职业法律规范开始,教育他们遵纪守德,否则就有可能被剥夺从业资格或受到法律的追究和惩戒。其次,为使道德教育由他律走向自律,还需要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切入开展道德教育。例如,在为医学生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卫生法学》等课时可结合齐鲁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如根据儒家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名份思想对学生进行社会角色教育;根据儒家“仁者爱人”思想、墨家“兼爱”思想对学生进行职业文明礼貌教育,以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根据儒家的和谐思想对学生进行同事间的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教育;根据齐鲁文化传统的德才兼备思想对学生进行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教育,等等。
3.2 传统医德教育与现代医德教育相结合
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要自觉与现代医学教育结合起来。中国传统医德教育是一种道德伦理教育,主要通过道德自律、榜样带动以及必要的舆论压力而进行,而现代医学教育则主要基于对现代人学观为基础而建构发展起来,源于西方文化的律法主义传统,属于规范伦理教育。规范伦理教育主要从职业必要性的角度而提出的,相对缺乏高尚的道德境界,但却能为医生所普遍遵循,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德性伦理教育主要从职业可能性的角度而提出,它旨在职业必要性的基础上去做的更好,以追求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后者尽管并不是每个医生都能达到的,但却是每个医生在价值上认同的、精神上向往的,可以说,它是医德教育的灵魂所在。当前,从西方移植的现代医学规范教育体系在中国既非常必要,但又显得“水土不服”,就在于我们在重视规范伦理教育的同时,却相对忽视了中国传统的德性伦理教育。今天,我们自觉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就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如我们可以利用齐鲁文化传统突出的道德优势引导学生走向文化身份意义上的医德自觉;利用其浓厚的圣人情结对学生进行医德人格教育;利用其突出的“长子担当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奉献精神教育;利用其慎独精神引导学生由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自觉转化等。可以说,我们要在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过程中,既立足于现实,又追求境界层次、既注重他律,又追求自律、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特色和地域优势,以增强医德教育的本土化、情境化和实效性。
3.3 道德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要自觉与齐鲁文化的现代转型乃及中国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国内学者戚万学教授指出,“基于道德与文化之间天然的、本体意义上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德和道德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价值理想体现了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其具体内容也反映了某种文化类型所要求的人伦规范”,因此,道德和道德教育不仅呼唤而且也要“检视”和“开拓”文化的重建和发展[5]。然而,无论中国新文化建设,还是齐鲁文化的现代转型,在20世纪都历经坎坷,以致在新世纪还处于一种文化焦虑和困惑之中,特别表现为文化方向的迷失、文化传统的断裂、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和文化殖民的压力等方面。在焦虑和困惑中重建,在重建中又不免体现出焦虑和困惑,这已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显著特点。因此,为使道德教育走向深入和自觉,道德教育者必须具有文化分析和批判能力,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这要求我们在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的过程中,时刻报以理性的反思去审视这一传统文化资源,以避免其消极一面的不期而入。
3.4 医德内容的正面灌输与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相结合
就德育的方式而言,传统德育的灌输方式的确存在一些误区,表现在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空洞性、教学过程的呆板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以致其实效性大打折扣。然而,以此完全否定其价值则是不足取的。因为理论灌输作为一种德育方式与其德育内容一样,是内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长期以来,儒家传统道德教育重灌输,随后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也重灌输,既然已经形成一种传统,显示了它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存在内在的暗合之处,更何况也取得了无可否认的显著成效。因此,我们在新时期利用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不是要抛弃这一教育方式,而是首先要结合社会现实,对之进行教学内容的积极创新和教学过程的自觉调动,以使道德教育更显严密系统和神圣庄重。就教学内容的创新而言,我们认为最基本的是要抛弃那种在常态下主张“利他主义”道德,而代之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为己利他主义”道德,教育学生只有在己他利益不能两全的特殊情况下,才主张抛弃个人利益,坚持“利他主义”道德,以彰显齐鲁传统道德的现代理性光辉。也就是说,灌输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经常无条件的利他,而是要求学生在特殊必要时刻能产生不可遏制的道德冲动。如像“非典”时期无数医务工作者所表现的那样。就教学过程的调动而言,我们认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更要通过一个个源于本土的鲜活实例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冲动的制动剂和助燃剂,没有情感,潜在的道德认知则难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此外,为避免灌输理论在教学方式上的单一性,我们认为教育者还要尽可能多的结合山东本地的医德教育资源采取问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调查式教学法、组织学生建立医德教育网站等,这不仅创新了医德教育的方式,也加强了以往医德教育过程中被长期忽视的实践环节,必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马静松,孙福川.医学人文精神:失落探源与回归求解[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1):71.
[2]郑忠梅.大学德育研究的文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58.
[3]魏 建.20世纪山东作家对齐鲁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再创造[J].山东师大学报,2001,(1):21.
[4]王海明.伦理学与人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49.
[5]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1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