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文化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影响

2011-03-18郑富年

陶瓷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吉州窑景德镇陶瓷

郑富年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景德镇333000)

赣文化是历史上的赣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赣文化是基于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南宋以来,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赣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江西心学、江右诗派、江西医药、江西画派、书院文化、傩文化、赣剧、江右商帮、赣派建筑、赣菜、赣茶道、赣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长期以来,赣文化对景德镇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陶瓷生产、销售过程中,既独立、又融合,在长期的矛盾运动中,便自然而然创造出了“景德镇文化”,同时又使“景德镇文化”成为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景德镇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大批能工巧匠聚集于此,带来了多种文化,今天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是多种文明的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尤其是深受赣文化影响。

学者们常常这样描述景德镇的城市历史:因河建窑、因窑成市。景德镇从来没有过城墙,当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忙于修筑城墙的时候,景德镇却敞开胸怀。古代中国,北方战事较多,南方相对稳定,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大批北方人迁往南方。人口的迁徙使景德镇获益不少,“工匠来八方”,北方许多著名窑场的优秀工匠纷纷来到景德镇,带来了当时北方先进的制瓷工艺。同时,本省和附近省区的人才也流入景德镇,“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景德镇真正意义上的土著居民,是浮梁人。但事实上,从事陶瓷生产的人员中,浮梁人极少。浮梁历来是个丰衣足食的富裕地,当地人不必、也不屑参与陶瓷生产。这与中国历来重农轻商观念有关;陶瓷生产,相对而言,属于工业生产,比传统中的农业生产,感觉是苦、脏、累。当时的浮梁人,把这一工作让位于因人口富余、前来谋生的、外来“打工仔”——都昌、鄱阳(当时称饶州)、乐平、抚州、南昌等地人。特别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蓬勃发展,促进了百业兴旺,造就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提供了许多谋生发迹的机遇。活跃的海内贸易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外地商贾来景德镇经营瓷器;尤其是陶瓷生产行业,是一个容纳各种劳工的谋生天地,残疾人可以磨料、女的可以画坯、少的可以学徒。于是,依靠已站稳脚的同乡亲友,亲帮亲,邻帮邻,进入到各行各业谋生。一种按乡域与行业自然结合的势力逐渐形成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乡域群体势力壮大起来,形成对部分行业的垄断;同时一些较小的乡域势力亦联合起来,集成抗衡力量,以谋求在景德镇的最大利益。瓷业不断发展,客籍人越发增多,“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土著居民十之二三,浮梁土著人在陶瓷行业中反而受到排挤,形成了喧宾夺主的局面。至清代,景德镇从陶瓷生产至贸易整个行业中,已形成都昌、饶州、抚州和南昌等外地人组成的帮系,即都帮、徽帮、杂帮。

我们知道,瓷器是火与土的艺术,正是在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带来技术和信息的基础上,景德镇吸收了其他名窑的优点,创造出松柴窑;在制胎原料上,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烧成温度,从“火与土”两个方面奠定了“瓷都”的地位。

如果不是在吸纳中发展、在整合中兼容,就不会有景德镇制瓷业的辉煌。这正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兼容性和整合性的赣文化的显著特点。景德镇文化不是简单被动地兼收并蓄,而是在吸纳中发展、整合中兼容,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景德镇陶瓷文化。

本省都昌、鄱阳(当时称饶州)、乐平、抚州、南昌等地人流入景德镇,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行帮、行会、会馆,把本地的文化习俗带到景德镇,形成了景德镇独具赣文化特色的陶瓷文化习俗。

景德镇的陶瓷,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包括多种文明的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事实证明:在景德镇陶瓷民窑昌盛之时,富有各地域特色的主要陶瓷生产者,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行帮、行会、会馆。行帮、行会、会馆,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商会,以商业信息交流、技能传播为主要内容,以乡情为纽带,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是陶瓷各行各业自发形成的组织(行帮、行会)以及这些组织的管理机构(会馆),行使着在本帮、本行范围内的管理、约束、调控、奖惩与联络感情的职能。还有身在他乡,共同维护自身利益的功能。当然,也有为了各自利益发生冲突的事件发生,这是会馆中的消极因素。总之,行帮、行会、会馆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其消极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陶瓷技术的提高。

这些行帮、行会、会馆,控制着陶瓷生产与销售,形成了独具各地域特色的陶瓷习俗。陶瓷习俗是在陶瓷创作、陶瓷生产、陶瓷与销售等过程中和在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与习惯,展现和反映了陶瓷人的生活、生产习俗和心理的、精神的面貌,也反映了陶瓷人的管理水平与管理特色,反映了陶瓷本身的发展过程的面貌。在景德镇陶瓷习俗中,既有行会,行帮,就有行规。行规分三种,一是文字约定;二是口头约定;三是约定俗成。在这些陶瓷习俗中有浓厚的赣文化习俗的影响,如:赣人习惯供奉关帝,五月三十日据说是关羽的生日,景德镇供奉关帝的行帮这天集众做会,除焚香拜神外,主要是聚餐谈心,互通情况,联系感情,工人为了集结势力,组织兄弟会结义,每年轮流在各“兄弟”家做会。如:许真君名许逊,家住南昌新建,做过旌阳县令后弃官学道,据说全家四十二拨宅飞升,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南昌新建一带地区的人每年七月三十日晚上开始迎神,八月做会。在景德镇陶瓷习俗中,也有行业神崇拜,信仰供奉许真君,每年七月三十日晚上开始迎神,八月做会。再如:赣人深受朱熹、王阳明心学影响,男尊女卑,重要场合,妇女不能入内。在景德镇妇女不能进入窑屋内,就是家属也只能在窑门外叫唤工人出来,否则就是压了窑神瓷器烧不好甚至会倒窑,犯了禁规要放爆竹上香酬神,并要请工人上饭馆。等等。

由此可见,赣属各地域、各人文的不同,其文化也各有特色,通过景德镇周边地区赣人的流入,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行帮、行会、会馆,把本地的文化习俗带到景德镇,在陶瓷生产、销售过程中,不断融合,在长期的矛盾运动中,便自然而然创造出了“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

景德镇民间陶瓷艺术直接从赣文化中吸取营养,在内容题材方面都是与赣地其他民间美术形式相近的,带有鲜明的赣地域文化特点。

景德镇制瓷艺人用极朴素的方式将瓷器的审美与装饰功能直接联系在一起,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特质以及中国式的功利倾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是景德镇瓷画中最常见的主题,带有明显的大众特点,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景德镇民间粉彩瓷上随处可以看到江西民间年画、木刻版画、剪纸甚至玩具中的内容和主题。其人物、动物的造型风格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文字、吉祥图案方面尤其趋于同一,很难把它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割裂开来。正是这种彼此的渗透和交融才形成了我国民间艺术深厚的根基和肥沃的生存土壤。

景德镇民间陶瓷艺术是按照赣地域文化的传统伦理道德与做人规范准则进行创作,在表现喜怒哀乐、富贵繁荣的题材时直接使用福、禄、寿、喜、万寿无疆等吉祥文字作装饰。陶瓷纹饰,无论是动物、花鸟、山水,在造型中都是较具体、写实的,表意明确而直观,这与景德镇民间艺人的真诚与纯朴是分不开的,如:人物。分为戏曲人物图、婴戏图、仕女图、刀马图、神话风俗图几种。如表现生殖文化的婴戏百子图、麒麟送子图,反映宫廷贵族及文人士大夫生活的仕女图、高士图、竹林七贤图,反映百姓生活的耕织图、望子成龙图,还有表现神话故事的天仙配、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及反映尚武精神的刀马图,到了民国甚至还出现了太太、小姐休闲图等等。花鸟,以凤凰牡丹最多,还有雉鸡牡丹、孔雀牡丹、双凤图等,其他花鸟题材的还有喜鹊登梅、四时花木、岁寒三友等,在民间还以谐音寓意喜庆吉利,如葫芦——“福禄”、蝙蝠——“福”、鲤鱼——连年有“余”(鱼)等等。动物,动物纹饰除常见的瑞兽图、百鹿图、奔马图外,龙纹和狮纹是最常见的,龙是权利、威严的象征,狮纹是威武、勇猛、尊严的化身。

景德镇民间陶瓷艺术借鉴了赣文化中的吉祥文化,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采用象征、寓意和谐等手法来表达人们的愿望,如将福、寿、禄这些不具物质形体的观念付诸形象并充分表现出来。常见的有喜字纹、丰登图、三多图(多子、多福、多寿)、如意、蝙蝠、博古、渔樵耕读等,还经常与回纹、锦地纹、唐草纹、莲瓣纹等辅助纹共用,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起到表意教化作用,反映出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景德镇民间陶瓷艺术也反映了赣佛教、道教、儒教思想伦理内涵。景德镇陶瓷艺术与其他江西地方民间艺术一样,多取材江西民间传统故事与情节、历史人物故事与戏文题材等,不仅是高品位的艺术,而且是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它们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语言表达严谨、缜密的理性思考,绝大部分内容都体现以仁爱为核心、以忠孝为根本,强调“礼”的行为规范,强调美的伦理性本质,重视审美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伦理的结合。景德镇陶瓷所具有的这种以佛教、道教、儒教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是两千年来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和本质精神,是从江西地域崇儒兴文的独特文化氛围的母体中诞生的。反映佛教、道教、儒教思想的纹饰,如八仙图(明八仙、暗八仙)、八卦图、云鹤图、太极图等。

在构图表述上,吸收了历代赣地寺庙壁画强调求全、饱满与集中的创作方法,同时又融入赣地石雕、剪纸等线刻构图的艺术特点,既照顾了整体的装饰美,又注意到了局部的变化,而且在传承历史构图方法的同时,又利用新的材料表现形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理念单纯地表达出来。光影协调、朴素简洁、淡雅清丽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赣地含蓄内敛、温柔敦厚的个性气质。

江西古代窑址林立,陶瓷制作和烧炼非常发达,景德镇窑深受这些窑早期烧造技术的影响,在历史上流传有“先有七里镇,后有景德镇”、“先有吉州窑,后有景德镇”、“先有小陂窑后有景德镇”等说法,反映了当时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

如洪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洪州窑始烧于东汉(25年~220年)晚期,发展于东晋、南朝,唐代中期达到鼎盛,至晚唐、五代逐渐衰落。唐代陆羽《茶经》载:“碗,越州上,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皆)不宜茶。”洪州窑青瓷之美,虽不如宋汝、官、哥器雍容富态,定瓷之精雕细刻以及钧瓷的彩艳华丽,但她那纯朴古拙的造型、如玉似翠的釉色以及变幻莫测的冰裂纹,总是让人充满遐思。至唐代已达到“贡品瓷”的工艺水平。洪州窑,是中国青瓷最早的发源地,比“瓷都”景德镇还要早1000余年。洪州窑早期生产的瓷器以青绿釉、黄绿釉为主,晚期多以酱褐、黄褐釉为主。从已完整出土的瓷器可以看出,洪州窑烧制的青瓷,器形规整,腹釉淡雅,光泽莹润。从而证明从东汉时期开始,洪州窑已有了成熟的烧制青瓷器技术,完成了原始青瓷烧制到成熟青瓷烧制(即中国青瓷)的历史过渡,标志着中国陶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南朝开始,洪州窑瓷器采用先进的匣钵装烧工艺,这种匣钵装烧工艺的使用早于全国其他地区,也是中国历史上陶瓷业的一大技术革新。晚唐、五代洪州窑逐渐衰落后,这些工匠和工艺流入景德镇,对景德镇瓷业烧造技术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又如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境内,故名为“吉州窑”,又称为“永和窑”。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l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晚唐时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但形制已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从南宋开始,吉州窑出现了一种新的彩绘瓷,至元代彩绘瓷生产盛极一时。釉下彩绘技艺,使吉州窑的产品锦上添花,更具装饰效果。彩绘瓷是继乳白瓷、黑釉瓷之后的新品种,也是陶瓷烧制的新发展。吉州窑彩绘不是像北方黑色彩绘那样先在坯胎涂上化妆土再加彩,而是直接在瓷坯上画彩,这就需要更高的技术。因为颜料一经高温烧烤,容易失去色泽,没了彩图之形。吉州窑的工匠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釉料的配制、火候的大小、冷却的迟速等方面,掌握了规律,使产品保证了质量。据史载,中国釉下彩绘工艺产生于唐代的湖南长沙窑,但不完善。吉州窑吸收此工艺后,作了改进,尤其是装饰纹样的丰富多姿和装饰效果的赏心悦目,使彩绘技艺达到了新的水平。青花瓷的产生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次跨越,后来成为陶瓷的主导产品,景德镇陶瓷生产因此而突飞猛进。陶瓷专家蒋玄怡先生认为:“青花制作必须是釉下彩绘,吉州窑创制釉下彩绘有开启试用青花原料的可能,釉下彩绘的生产技术是试用青花的基础。”又说:“南方系统中的彩绘器是吉州窑创始的,只有发明了釉下彩绘,才有青花彩绘的可能。”(《吉州窑》)宋末元初,吉州窑的工匠为避战祸纷纷流往景德镇“打工”,带入了釉下彩绘工艺,与当地工匠一道进一步改进技术,为青花瓷的创烧奠定了基础。

剪纸贴花是吉州窑陶器产品又一颇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吉州窑的艺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剪纸装饰既简洁又生动,变化中求统一,疏密得当,对比清晰,线条梳理有致。他们还在贴花的同时,进行了描绘、刻划等加工,弥补剪纸的不足,使花纹更为精美。更具特色的是将剪纸图案运用在黑釉窑变之中。就是先在坯体上施一次黑釉,然后将剪纸图案贴于盏的内壁,再施第二次淡色釉,揭掉图案后,由于两种的色调不同,以淡衬深,使图案更显得丰厚生动。剪纸装饰的题材十分广泛,有鸳鸯、蝴蝶、鸾凤、梅、竹、兰等,寄寓了劳动人民祈盼平安、吉祥的情感,也是窑工及其家属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写照。这些技术也随着吉州窑的衰落,流往景德镇,对景德镇陶瓷装饰工艺产生积极影响。

吉州窑的衰落,民间有多种传说,一说是南宋末年文天祥起兵勤王,数千窑工响应从军,元兵入侵庐陵后,摧毁了窑场。另一种说法,说是永和的瓷土资源枯竭了,窑烧不下去。还有种传闻更离奇了,说是窑工们发现陶器入窑后一烧突然成了玉,认为是天降灾祸,窑工们害怕了便封窑逃走。吉州窑研究专家肖世牟先生分析,宋代的商税过重,按货物的价格征收百分之二十,而且每过一个场务就要交一次过税,正税之外还有许多杂税。到了宋末,贪官奸商勾结操纵,像吉州窑这样的半官半民窑瓷场直接受到的剥削更重。于是,生产效益不佳,利润很少,生产受到了影响,商人们无利可图,也不太愿经销,吉州窑就逐步走向衰退。不论何种原因,宋末元初,吉州是抗元的主战场,陶瓷业受战争的影响走向衰退,而此时景德镇窑却持续发展,吉州窑的工匠的确一部分流往景德镇,带去了生产技术这是事实。景德镇在明代成了中国瓷业生产的代表,以后一直雄踞天下,庐陵人为此贡献了聪明才智。《唐氏肆考》云:“景德镇初多永和陶工。”《景德镇录》云:“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今景德镇陶工故多永和人”。吉州窑陶工对景德镇瓷业烧造技术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据说,目前景德镇仍有不少从事陶瓷业的人祖先是庐陵人。

再如:在古代,抚州的陶瓷制作和烧炼也非常发达,令人刮目相看。著名的《景德镇陶录》一书曾高度称赞抚州的制陶艺术,南丰白舍,金溪小陂,临川白浒三窑所产生的陶瓷,可以和景德镇陶瓷媲美,因而被载入《中国陶瓷史》。小陂窑里发现最早的瓷器为北宋时期的青白瓷,初步可以断定小陂窑的烧窑历史为北宋至明代早期的两百年间,小陂窑中发现了类似吉州窑和建窑的黑釉,类似湖田窑的青白瓷,类似定窑的白釉,从残存的瓷片来看,各个品种的瓷器制作都很精美,可以看得出当时制造工艺水准之高。据传宋朝年间,小陂窑有个烧瓷器的老师傅,带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聪明好学,没几年工夫,就把师傅的技艺学得差不多了,有一次乘送货到景德镇的机会,就在那里另立门户,不再回来了。这个徒弟在景德镇,一是将他学到的手艺在他师傅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使之更具特色;二是善于经营,走上官商的道路,专门烧制御用瓷器,窑口由此越办越大,生意是红红火火。另一方面,老师傅看到市场上御用瓷器非常走俏,也跟着大量仿制起来。官方发现以后,就开始追查仿冒御用瓷器的人,于是有大队的官兵浩浩荡荡地将小陂窑方圆几里团团围住,逢人就杀,见窑就毁,将这里所有的瓷窑全部捣毁,尽成瓦砾,小陂窑的工匠和工艺也流入景德镇。

景德镇自古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景德镇陶瓷文化也是一个开放文化,它敞开胸怀,兼容并蓄,它受周围赣文化影响深厚,与周围古代名窑技艺互相交流,人员相互流动,在长期的吸收改造中,便自然而然创造出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同时又使“景德镇陶瓷文化”与赣文化融为一体,成为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方李莉.景德镇民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冯立.清代景德镇粉彩瓷器与赣文化特征.收藏,2006, (3)

4李梦星.庐陵文化纵横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5周銮书.江西历史文化的遗存和宏扬.在2004年9月10日全省政协文史干部学习研讨班上的发言稿

6余家栋.江西陶瓷考古综述.景德镇陶瓷,1989,(1)

猜你喜欢

吉州窑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吉州窑陶瓷中书法装饰的应用研究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宋代吉州窑窑变瓷的创新
香港苏富比历年所见吉州窑拍品
吉安市博物馆藏吉州窑黑釉瓷赏析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