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民窑变迁概说
2011-03-18谢志明eZhiming
谢志明 X i eZhiming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景德镇 333000
Jingdezhe n Comprehensiv e College,Jingdezhen,333000
景德镇民窑变迁概说
谢志明 X i eZhiming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景德镇 333000
Jingdezhe n Comprehensiv e College,Jingdezhen,333000
景德镇瓷器历史悠久,世界闻名。而其民窑的兴盛,为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艺术的繁荣功不可没。回顾景德镇民窑的的起源、分布与审美风格,有助于人们从不同方面去认识民窑,发掘民窑,促进民族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光大。
景德镇;民窑业;变迁;
引言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的先民们已“耕而陶”,开启了景德镇民窑业之先声。历经数世,景德镇民窑于明清时期步入繁荣鼎盛,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地方文明和行业文化。观照景德镇民窑的起源、分布与艺术,凸现出先辈们的审美意识、民俗观念,以及生产力状况等,记录着景德镇民窑业的历史变迁。
1、民窑源流
景德镇的陶瓷业渊远流长。新石器时代,先民作“印纹硬陶”;东汉便有了制陶业。此时,先民们“亦耕亦陶”,景德镇的民窑业还未与农业分离,尚为雏形。
随着社会更迭、制瓷工艺的提高,景德镇民窑和官窑的分野也渐露端倪。《浮梁县志》记载:唐武德四年,陶玉献瓷于朝,后诏仲初等制器进御;又载,景龙初年奉召赶制献陵祭器。此为景德镇最早的官窑和民窑之分。但其仅见于史书,无窑址可考。目前,景德镇地区所发现的最早瓷器仍属五代。至宋元时期,统治者在景德镇设立了督陶机构(宋代监镇、元代浮梁磁局),贡瓷从民窑中“百里挑一,千中选十”。但无论是在唐、宋,抑或元,景德镇的贡瓷仍主要源出民窑。这样,官窑其实寓于民窑之中,官监民烧,“有命则贡,无命则止”。因此,景德镇民窑生产的历史可追溯至景德镇陶瓷业生产的源头。明初御器厂的创建,景德镇民窑并未停止,进入了官、民窑并存的时代。于明中、末期,清康乾三朝,景德镇民窑不仅创造了景德镇历史上的一个个辉煌,而且还将中国的陶瓷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给不同的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2、窑场迁移
景德镇“水土宜陶”,“自陈以来名天下”。此时,民窑业还处于家庭副业式的小农经济状态。景德镇资源丰富,窑场分散,遍布“四山八坞”,以得自然之利。而史载季汉瓷窑,唐陶窑、霍窑已逝,无遗址可查;唯五代可考。
从瓷窑遗址来看,景德镇最初是沿河置窑。五代窑址大体分布在南河及东河流域、市区及近郊,开始有向中心集中的趋势。如杨梅亭、三宝蓬、湘湖;十八渡、董家坞等,大都依山傍水,邻近瓷土矿坑和窑柴产地,以假借水力之便。
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窑址几乎集中分布在东河流域和南河流域。早期窑址有湘湖、黄泥头、石虎湾、湖田等;中期则是湖田、南市街、柳家湾、小坞里等;晚期(即南宋)以湖田、市区窑场为主,逐步向市区靠拢。南宋蒋祈《陶记》有,“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形成全镇“村村陶埏,处处窑火”的盛况。
由于珠山御器厂的设立,众多的民窑以珠山为核心,散布在其周围,沿窑成市。现在景德镇市区的面貌是在明代奠定的。而宋以前的旧貌,已不可详考。景德镇街市的走向与昌江的流向一致,由北向南,呈不规则长条形,完全是随着陶瓷业的发展而形成的。
3、生产性质
从“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到“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也是景德镇民窑不断走向市场的过程。史称,“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这一发展,也恰巧是景德镇社会生产力悄然变化的历程。
在宋元以前,先民们“耕亦陶”,民窑业还未与农业分离,为家庭副业式的小农经济。据有关推断,景德镇唐代青瓷粗、笨、厚,带有瓷业雏形特征,不具备作为商品远销他乡的条件,还只是处于自产自销的早期状态。至五代,景德镇青瓷,特别是白瓷,当时在全国已初露头角。
从宋中期开始,景德镇民窑业开始逐渐脱离农业而独立,内部有比较复杂的分工合作。至宋元时期,景德镇的民窑业从初级向高级阶段发展,并出现了民营手工业作坊。但此时“陶氓食工,不受艺佣”,还不完全具备工场手工业存在的条件,其仍属于小手工业作坊或家庭作坊。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宋代监镇、元代浮梁磁局的设立是景德镇民窑手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以明初御器厂的创立为标志,官窑工场手工业诞生。许多陶工进入官窑服徭役,将官窑的技术带入民窑;民窑在生产技术和制作水平上与官窑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到明末,景德镇民窑在分工组织上的逐步专业化,并冲破了过去“不受艺佣”的家庭手工业限制,出现了大量的雇用劳动者,促使景德镇民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如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可窥一斑。
清初,景德镇民窑业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阶段。康熙年间,地域性行帮代替了匠族,民窑资本和佣工急速增长,资本主义因素更加明显。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与腐朽、行帮本身的封建性,景德镇民窑业资本主义始终未能真正蓬勃发展起来,并随着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日益走向衰落。
4、审美风格
陶瓷被誉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其“质”与“文”内蕴着中华文化的审美情趣,演绎着雅、俗文化(儒家提倡“文”“质”相契,而道家则注重“质”“朴”)的彼此消长。
五代时期,景德镇民窑所产青瓷、白瓷瓷质在全国首屈一指。其瓷质清纯而少雕琢,自然天成,恰合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对“雅”的追求。至两宋,景德镇成为全国青白瓷的生产中心。与其它名窑不同,景德镇的器物既折射出文人“外儒内道”的处世哲学,又考虑到大众的世俗喜好。其釉色、质感和美学追求上体现的是道家精神;而在造型上,竭力仿造体现儒家思想的古代礼器。
从元至明中期,景德镇民窑瓷器进入雅、俗文化合流的时期。元朝,外族文化的引入、陶瓷新品的创烧(青花瓷、釉里红等),景德镇民窑开创了俗文化为主导的彩瓷先河。明初禁海,民窑产品以内销为主。考虑到大众审美习俗,承接元代画风(青花人物故事画、吉祥图案等),到明中期,民窑逐渐赢得市场。消费对象从中下层平民扩展到中上层贵族及文人士大夫阶层,其艺术风格由传统文人意境向近代世俗文化转变。
到明晚期,尤其是从清开始,俗文化、市井文化成了当时景德镇民窑陶瓷艺术的主流。明末海禁解除,民窑陶瓷更多地受到外来艺术与文化的冲击(如描金、繁艳的图案)。由于民族传统、市井文化的流行,不仅民窑就连官窑瓷器的装饰,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华丽、矫饰成为主流,一直延续到清末,甚至民国时期。
景德镇民窑的发展史即是中国手工业发展史的缩影,正是其所创造的辉煌,才创造了东方瓷国的美名;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地方文明和行业文化。观照景德镇民窑的变迁,有助于从不同方面去认识民窑,发掘民窑,促进民族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光大。
[1]方李莉.景德镇民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李兴华.明清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美学风格比较研究[J].中国陶瓷,2007,(10).
[3]谢志明.景德镇瓷器款式的历史变迁[J].中国陶瓷,2009,(12).
[4]江泓.从景德镇民窑看中国民间陶瓷的若干审美特征[J].景德镇陶瓷,2005,(1).[5]蓝浦.景德镇陶录[M].翼经堂本.
[6]欧阳世彬.十五世纪景德镇民窑研究[J].陶瓷学报,2006,(2).
[7]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M].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
ONTHE CHANGES OF JINGDEZHENFOLKKILNS
Wit h a long-standin g history,Jingdezhe n porcelai n enjoy s th e world-know n reputation .For th e prosp erit y of cerami c ar t in Jingdezhen ,eve n China,th e Fol k Kiln s ca n not be ignored.Reviewin g th e evolution ,site s an d aestheti c style,it help s us to know,to discover,an d to furthe r nationa l cerami c art.
Jingdezhen ;Fol k Kilns;Changes
谢志明,1973年-,男,江西宁都人,副教授,主要研究英语教学和陶瓷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