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构建的框架体系

2011-03-18

天府新论 2011年2期
关键词:译作译者文学

刘 嫦

论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构建的框架体系

刘 嫦

文学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其研究方法也不同于外国文学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它应该是一种复合式批评,是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实践的附庸。在翻译研究的争论中,可能没有比关于翻译批评标准的争议更多、分歧更大的了。其原因就在于,文学翻译本身就是复杂的、个性化很强的艺术实践,而文学翻译批评要把这一艺术实践上升到认知层次,不是件容易的事。

文学翻译批评;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复合式批评

长期以来,国内的文学翻译批评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多为点评式、随感式,虽说不出更多的道理,但听起来却让人似有所悟”〔1〕。它们通常没有按既定的方法进行,更谈不上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支撑,使得批评缺乏说服力。“使批评摆脱主观随意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批评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即使批评理性化”〔2〕。因此,完全有必要将文学翻译批评构建成一门既不同于文学翻译实践,又不同于翻译理论研究的独立的学科。本文将尝试着论述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构建的框架体系,以求抛砖引玉。

文学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其研究方法也不同于外国文学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它应该是一种复合式批评,是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实践的附庸。宏观而言,文学翻译批评这一学科的框架体系要借助以下几方面的着力点才能得以构建:文学翻译批评的基本概念,文学翻译批评的对象,文学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步骤,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其建立。其中,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建立是难点和重点。

一、文学翻译批评的基本概念

关于文学翻译批评需要明确的第一个基本概念是其定义。我国传统翻译批评大多以文学翻译为默认对象,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有重合,也有差异。例如,《中国翻译词典》指出:“翻译批评即参照一定的标准,对翻译过程及其译作的质量及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3〕。文军指出:“翻译批评即依据一定理论,对译者、翻译过程、译作质量与价值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4〕。杨晓荣指出:“依据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5〕。王恩冕指出:“所谓翻译批评或翻译评论,是指根据有关理论和观点对翻译思想、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以提高翻译者的整体素质和翻译的整体质量,是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6〕。郑海凌指出:“翻译批评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实践手段和理论目标的精神活动,是从一定的价值观念出发,对具体的翻译现象,包括译作和译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术活动,是审美评价与科学判断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翻译批评是按照文学翻译的审美原则,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具体的翻译现象译本或译论进行的科学的评价活动”〔7〕。许钧指出:“科学意义上的翻译批评……应当是在一定理论 (有关语言、文本分析及翻译的理论)指导下,历史地、客观地、系统地去观照翻译过程与翻译结果,乃至最后可以反过来观照翻译理论,促使翻译实践,包括翻译理论在内,能够与翻译历史的规律所指同向发展”〔8〕。限于篇幅,笔者就不一一例举了。我们在此要意识到,文学翻译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翻译批评是理解翻译与评价翻译,是对整个翻译现象的批评,包括原作、译作、译者、翻译过程、读者、社会效果、文化接受等等;狭义的批评是对翻译活动的理性反思与评价,立足于原作译作的细读和比较。我们认为,广义的翻译批评定义更能反映翻译批评的实质。笔者草拟了一个定义以供译界同仁商榷:文学翻译批评是依据一定理论,从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翻译活动及其成果的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关于文学翻译批评需要明确的第二个基本概念是文学翻译批评的根本原则。文学翻译批评作为文学翻译研究与实践的主要衡量维度,是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中介活动。翻译事业要繁荣,永远离不开翻译批评的鞭策和推动。进行文学翻译批评是为了监督和提高文学翻译质量,以促进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的健康的发展。基于此目的,文学翻译批评者应遵循三个根本原则: (1)文学翻译批评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文学翻译批评应有理有据,有启发性和建设性; (3)文学翻译批评应有动态发展的视角,有历史的、宏观的判断。

二、文学翻译批评的对象

总体说来,我国翻译界在对文学翻译批评的对象的定位上,似乎还不够理性。其一,在我国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实践中,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出现了一种浅表化的趋势,将文本纠错 (即对照原作与译作,挑出其中的错误)看作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对象,因而这类批评备受指责。其二,随着当代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学者们意识到翻译绝对不是一个从文本到文本的封闭过程,如果文学翻译批评仅仅针对静态的翻译结果,必然导致批评的片面性。所以,《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明确提出,翻译批评必然要超越文本的界限,进入文化以及其他超文本因素,否则不可能就译文得出正确的结论。〔9〕由于翻译的跨文化性质,翻译批评要超越文本,进入文化乃至社会范畴,似乎已经成了共识。在这一共识的左右下,我国当前的文学翻译批评实践又出现了脱离文本的趋势,描述性翻译批评或者社会学翻译批评、文化学翻译批评等过于盛行。其实,文学翻译基本上是两种语言转换的一种艺术,译作的情节、思想、风格等都受制与原作。翻译批评则主要是就语言转换之后的译作与原作在思想传递、形象塑造、语言感染力等诸多方面的差距大小以及造成差距的原因进行研讨。从这个意义来讲,文学翻译批评的对象主要还是文本 (包括原作和译作)。“翻译的文化转向只是一次研究重点的转移,是目前多元视角中的一个视角,当然也是一次翻译研究深化的过程。但它仍不能取代语言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本体”〔10〕。笔者认为,文学翻译批评应立足于文本,必然会超越文本,但最终还是要回归文本。为了更好地进行文本分析而进行的超越文本的相关研究 (如译者研究、作者研究、社会文化背景研究、译本的接受研究等)都是为文本分析提供支持,是为进行深度文本分析服务的。

三、文学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步骤

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曾指出:“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可见,研究方法是与研究内容一致的,而且是由后者决定的。既然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系列不同于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鉴赏研究的特殊性,那么,它就必然有自己的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在探索翻译批评方法上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如纽马克提出“功能批评法”与“分析批评法”;许钧归纳出 “逻辑验证的方法”、“定量定性分析方法”、“语义分析的方法”、“抽样分析的方法”、“不同翻译版本的比较”、“佳译赏析的方法”六种方法;方梦之阐述了“对比”、“调查”、“描写”、“论证”四种方法;文军提出 “理论性方法”和 “实证性方法”。由上述例子可见,对于翻译批评的具体方法,译界迄今仍没有相对统一的看法。笔者认为,虽然文学翻译批评的具体方法“总体上呈开放性系统的特征”,〔11〕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作一个概括性的,导向式的界定。在界定之前,我们要明确文学翻译具备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综合特征:文学翻译的科学性强调的是翻译转换过程的规律性,因为翻译转换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不以语言文化为转移的普遍规律,如词性转换、语序调整、增补、删减等。而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翻译转换过程的创造性。翻译的实践总是具体的,翻译的普遍规律性在具体的翻译语境下不可能不带有个性色彩和社会文化烙印,也不可能游离于译者个人语言修养及艺术眼光之外。兼顾到文学翻译的这一综合特征,文学翻译批评的方法不能单纯地追求逻辑推演,也不能盲目看重自然科学方法中量化陈述的精确性。文学翻译批评应是两种综合性批评方法,即语际内分析法和语际外分析法。语际内分析法强调文本分析,立足点是解释语言现象。语际外分析法偏重于分析超越文本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译者个体因素和读者因素等等,其作用是用语际外因素来解释语言现象。同时,这两种综合性批评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对独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

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步骤,纽马克的论述较为完整、较为合理。他认为,翻译批评应包含五个步骤:(一)分析原作,批评者对原作的分析应包括原作作者意图、原作文本类型、译作的读者群等因素;(二)分析译作,批评者要重点分析译者对原作作者意图的理解和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采用该翻译策略的原因;(三)比较分析原作和译作,这是翻译批评的核心内容,比较分析无需从头至尾,只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四)评论译作质量,可从译者的角度和批评者的角度进行,最重要是检查原作中重要的“恒定内容”(如主要观点、事实等)是否准确再现;(五)评论译作在译语文化中的价值。〔12〕

四、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其建立

在翻译研究的争论中,可能没有比关于翻译批评标准的争议更多、分歧更大的了。其原因就在于文学翻译本身就是复杂的、个性化很强的艺术实践,而文学翻译批评要把这一艺术实践上升到认知层次,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谈论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就必然要提到文学翻译标准。我国传统译学中的翻译标准可归纳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条线索,其核心是 “忠实”和 “等值”。由于文学翻译批评理论研究的无力,使得国内文学翻译批评标准也直接受“忠实”和“等值”这一思维定势的制约,“似乎以原文为取向的‘忠实’是硬指标,无可怀疑,相比之下,以译入语为取向的指标就软得多,对译文语言和接受者的研究主观色彩都比较浓”〔13〕。其结果就是翻译批评局限在单向、静态的模式,对很多翻译现象都缺乏解释力。随着在 20世纪下半叶各种与翻译研究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学科,诸如语言学、哲学、文学批评、跨文化交际学等的蓬勃发展,国内翻译研究也取得长足发展,很多新的观点和流派纷纷被国内学者所了解,如多元系统论,目的论,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等等,极大拓宽了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视野,更为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

1、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理论基础。要把文学翻译批评提升到文学翻译批评学的层面,要建立符合实际的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就必须要有理论指导为基础。翻译批评是一种评价活动,其所需要的评价理论属于价值学的范畴,所以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哲学基础是价值学。价值学是对价值研究的学说。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离开主体或离开客体都不可能产生价值问题。以翻译活动为例,译者翻译什么,为何要翻译及如何翻译等,都是译者价值选择的结果。价值选择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选择的原则是以主体需要为准则。价值学的最高原则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其中合目的性居主导地位,合规律性是为了更好地合乎人的需要的目的。联系到文学翻译批评,检验的原则首先是译文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社会需要或有何文化意义,其次才是看译文的质量,看译文是否合乎规则,是否将原文中有益于译者主体或译者社会主体的属性保存下来,表达出来。〔14〕价值学对文学翻译批评极具指导意义,它强调在评价的过程中,客体 (文本)的属性和主体 (译者)的需要都是必备条件,而且,在价值判断的两把尺度中,主观尺度 (即合目的性)是起支配作用的主坐标。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建立也颇有启示。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原则主要是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莱斯和弗美尔都认为目的原则是翻译中的最高原则。诺德为完善功能翻译理论提出忠诚原则。所谓“忠诚”,是指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翻译这种传意活动的所有参与者 (源文作者、翻译的客户或委托人、译文的接收者)的意图和期望,以求得各参与者之间的平衡,协调译入语文化和译出语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15〕可见,这里的“忠诚”是兼顾好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之间的多变关系,是以翻译目的为核心的更高层次的对等。功能翻译理论中的行为翻译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互动的行为,而这种交际互动的行为又必然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有时候,由于语言行为、文化期待以及知识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译者有权根据其翻译目的,根据译文在译语文化里的预期功能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用 Nord的话来说,译文是“能在目标文化的新情境中独立地起传意作用的工具。”〔16〕功能翻译理论中和文学翻译批评联系最紧密之处就在于功能派针对传统的“等值” (equivalence)标准提出了新的标准“充分度”(adequacy),即一部译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译者预期的目的。所以说,功能派翻译理论和价值学有契合点。

2、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建立。价值学和功能翻译理论让我们充分意识到,文学翻译实践是个人行为、外在环境、历史条件、社会思潮等多因素、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动态系统,因此文学翻译批评也应该是多元、开放和动态的。在制定文学翻译批评标准时,必须要将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和文学翻译的多维动态性结合起来考虑。所以,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只能是方向性的、高弹性的概括,应留有足够的开放空间。正如焦菊隐所倡导的一样,要“给翻译批评指出一个原则性的方向”,而不要“主观地订立一个衡之事实过高或过低的标准”。〔17〕吕俊也认为,“不应以绝对性标准来制约翻译批评活动,而应设立底线标准来制约评价活动”〔18〕。

笔者反复思考,拟将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归纳为以下两点,即文本理解的充分度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度。文本理解的充分度指的是批评者对原作文本和译作文本进行仔细对比研读后,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两种文本在语际范围的异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引起差异的原因 (比如,是译者能力欠缺还是刻意行为等等)。它指导批评者从翻译过程本身出发,最终再回到翻译结果作评价。文本理解是基于语言分析层面的,而文本中的语言现象一般来说是有其客观规律性的。因此文本理解体现了标准的相对稳定性。价值目标的实现度指的是译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译者的价值判断和预期目标。它指导批评者将文本批评置于价值核心和目的核心的双元维度,并在这两个核心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式拓展分析,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翻译过程的兼容性和流变性。价值目标是基于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层面,关注译作文本形成的原因以及作用于译作文本的多种力量和其交互影响。价值目标体现了标准的多维动态性。

以上述标准为文学翻译批评的切入点,就使得一些以往被“等值”标准批判但其社会影响又不容质疑的译作得到理论上的理解和公允的解释。以《论语》的林语堂英译本为例,林语堂在译作中删减重组篇章、增加注释和评论并频繁使用归化策略,对原作的 “叛逆”之处比比皆是。但究其深层次原因,译作的文本特色是为林语堂“表述中国”的价值取向和翻译目的服务的。出自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肩负起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负。向对中国知之甚少的西方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并让他们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林语堂翻译实践的重中之重。林语堂对《论语》编译式的处理满足了当时西方人的文化心理需求,他的译本在西方被人们竞相传阅,他也充分实现了预想目的和价值期待。

结 语

文学翻译批评是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仅仅就其学科构建的框架体系作了粗线条的勾勒,有待细化、有待深入的地方还很多。笔者相信,这一学科的内容会在译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逐步充实和完善。正如王宏印所说:“虽然文学翻译批评至今仍然是一个荆棘和花草并存、阳光与风雨共生的园地,但是只要我们勤于开垦,善于经营,这片今日仍然荒芜的园地上就一定会长出健壮的果树,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来”〔19〕。

〔1〕〔1〕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

〔2〕〔5〕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 〔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2,3.

〔3〕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 〔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84.

〔4〕翻译批评:分类、作用、过程及标准 〔J〕.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0,(1).

〔6〕王恩冕.论我国的翻译批评 〔J〕.中国翻译,1999,(4).

〔7〕郑海凌.论翻译批评的基本理论问题 〔J]〕.中国翻译,2000,(2).

〔8〕许钧.试论翻译批评 〔A〕.翻译批评论 〔C〕.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9.

〔9〕Reiss,Katharine.Translation Criticism:Potentials&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66.

〔10〕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 〔J〕.外国语,2004,(4).

〔11〕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 〔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160.

〔1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86-189.

〔13〕杨晓荣.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 〔J〕.中国翻译,2001,(6).

〔14〕吕俊.翻译批评的危机与翻译批评学的孕育 〔J〕.外语学刊,2007,(1).

〔15〕Nord,Christiane.Loyalty Revisited—Bible Translation as a Case in Point〔J〕.The Translator,2001,(2).

〔16〕Nord,Christiane.Scopos,Loyalty,and Translational Conventions〔J〕.Target,1991,(1).

〔17〕焦菊隐.论翻译批评 〔A〕.翻译批评论 〔C〕.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1.

〔18〕吕俊.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评价的客观性 〔J〕.外国语,2007,(2).

〔19〕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0.

(本文责任编辑 王云川)

D0

A

1004—0633(2011)02—152—04

2010—60—30

刘嫦,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四川成都 610054

猜你喜欢

译作译者文学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我们需要文学
what用法大搜索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英文摘要
我与文学三十年
SOME汉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