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黄属和酸模属在化学成分上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2011-03-16夏忠庭周桂荣张兰兰
刘 景,夏忠庭,周桂荣,张兰兰
(1.中国药科大学,南京 211198; 2.天津天士力集团研究院,天津 300410)
大黄和土大黄均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黄属植物在我国有41种[1],4个变种,其中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被药典收载使用。大黄的主要成分类型包括蒽醌类、蒽酮类、二苯乙烯苷、色原酮类、鞣质、酰基糖苷和苯丁酮苷等。大黄作为传统的泻下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还有解热、止血、抗肿瘤、抗溃疡、抗衰老和双向调节肌体免疫功能等广泛的药理活性[2]。
而酸模属植物在我国有26种[3],2个变种,目前未被《中国药典》收载。其主要成分类型包括蒽醌类、蒽酮类、萘及萘醌类、黄酮类、色原酮类、二苯乙烯苷、酚酸、木质素类和鞣质等。该属植物在治疗皮肤癣及各种出血症状方面疗效确切,但是对其深入的药理研究还比较少。临床疗效证明,大黄和土大黄在治疗病证方面虽然多数重叠,但也各有侧重,说明两属植物客观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差异[4]。本文对大黄属和酸模属近年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综述和比较,以期为酸模属植物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蒽醌类化合物
蒽醌类化合物不仅是大黄属、同时也是酸模属的特征性成分之一。根据文献报道,从大黄中分离出来的蒽醌类化合物达20多个,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以及芦荟大黄素等,而且以葡萄糖、半乳糖、木糖为配糖体,在以上苷元的1位或者8位取代成苷。目前从土大黄中分离出来的蒽醌类化合物也有20多个,成苷类型和大黄的相似,但是含量不及大黄高。段瑞等[5]测定泰山土大黄总蒽醌含量为0.607%,张明等[6]通过超微粉技术提取大黄总蒽醌,含量高达3.11%。蒽醌类是一类活性较高的化合物,是保证大黄和土大黄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重要基础成分之一。
2 蒽酮类化合物
蒽酮类化合物是大黄主要的泻下成分。已报道的大黄中20多个蒽酮类,包括主要的泻下成分番泻苷A、B、C、D。而这些成分在土大黄中未见报道,故土大黄的泻下作用远不及大黄。同时,根据已有文献参考,从土大黄中分离出来的10个蒽酮和大黄中的均不相同[7]。
3 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
已有报道各国学者从大黄中分离出来的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达30多个,随着对这些化合物药理研究,陆续发现了其新的功效,如扩张毛细血管、降血压、抗氧化等作用[1]。而土大黄中报道的二苯乙烯苷较少,已分离出来的有4个[3],其中包括抗氧化活性较好的白藜芦醇及其苷。
4 鞣质类化合物
大黄中鞣质含量比较高,一般可达10%~30%。鞣质分为水解型和缩合型,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分别是这两类鞣质的主要单体。随着研究的深入,日本学者已从我国大黄中分离出40多个鞣质类化合物,而土大黄中鞣质类化合物报道较少。赵素霞等[8]通过正交试验测定土大黄中总鞣质含量为18.52%,表明这类化合物在土大黄中含量也很高。鞣质类成分主要有止血、抗氧化、抗病毒、促进氮代谢、改善肾功能和治疗精神病等药理作用,是大黄和土大黄主要包含的化学成分之一[9]。
5 萘及萘醌类化合物
萘及萘醌类是土大黄中一类特征性化合物,现从土大黄中已经分离出12个。药理研究证明该类化合物抗菌效果很好,分离出来的化合物酸模素在50 μg/ml浓度时对红色发癣菌以及指型发癣菌有抑制作用[10]。Nishina等[11]在土大黄中发现两个萘醌类物质和一个新的环氧萘醌衍生物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大黄中这类化合物报道较少,因此萘醌类是土大黄和大黄差别较大的一类化合物。
6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在酸模植物中广泛存在,目前共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35个,Saleh等[12]研究了蒽醌和黄酮类化合物在8种埃及酸模中的分布,认为黄酮类化合物和黄酮碳苷是酸模属植物亚属的特征性成分。秦冬梅等[13]用比色法测定土大黄中总黄酮的含量为0.32%。从酸模属中分离的黄酮化合物槲皮素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调节Bc1-2/bax的表达、上调cspases-3、阻遏热休克蛋白、抑制Survivin、抑制端粒酶活性、改变线粒体膜电位和阻断信号转导通路等机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14]。另外从酸模属的巴天酸模中分离出的6-氯儿茶酚和儿茶素有快速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活性[15]。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黄中报道较少,是土大黄和大黄另一差别较大的化合物。
7 其他化合物
从大黄中还分离出苯丁酮类、酰基糖苷类、色原酮类和挥发性化合物,苯丁酮类成分主要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和阿司匹林效果相当[16]。从土大黄中还分离出木脂素类和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另外还从该属植物中分到多个酚酸和脂肪酸化合物:2,6-二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和对羟基桂皮酸正二十二脂[17]。
从以上罗列的化学成分看出,虽然两者有一定重叠,但仍有许多特异性成分存在。如土大黄中含有大量的萘醌、黄酮、酚酸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杀菌止痒和止血收敛的功效,因此从杀菌止痒、抗病毒的角度考虑,土大黄类药材比大黄类药材更具开发价值[3]。然而该属植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比较少,需在民间使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以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开发该属植物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1 南海江,许旭东,陈士林,等.大黄属植物研究进展.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4):690
2 冯则怡.大黄的炮制与应用.湖北中医杂志,2000,22(11):43
3 朱晶晶,王峥涛,张朝凤,等. 酸模属植物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草药, 2008,39(3): 450
4 傅正良,牛广斌,王丽芳.论大黄、山大黄及土大黄的临床应用.光明中医,2008,23(9):1354
5 段瑞,苏雪慧,曲晓兰,等.泰山土大黄总蒽醌含量的测定.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31
6 张明,侯连兵,杨洁.超微粉碎技术与普通粉碎技术对大黄蒽醌提取率的比较性研究.中药材,2006,29(7):728
7 蒋利利. 羊蹄和枇杷叶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10-21
8 赵素霞,张正伟,蔡西国,等.正交实验优选羊蹄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医药论坛杂志,2009,30(2):10
9 鲍恩泉. 中药大黄的研究进展. 安徽医药,2003,7(4):318
10 Michiko T, Jugo K. Naphthoquinone derivative of Rumex japonicus as microbicide for foods. Agric Biol Chem,1977, 31(2): 151
11 Nishina A, Suzuki H. Naphthoquinone derivative of Rumex japonicus and Rheum as microbicide for foods. Jpn Kokai Tokkyo Koho, 1993, 4: 17
12 Waliszewski K N, Ovando S L, Pardio V T. Effect of hydration and enzymatic pretreatment of vanilla beanson the kinetics of vanillin extraction.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7, 78 (4): 1267
13 秦冬梅,许玉华,张华.皱叶酸模总黄酮和多糖的超声提取和含量测定.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3):34
14 陈景林,柳建军. 槲皮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0,16(1): 55
15 Demirezer O L, Kuruuzum A, Bergere I,etal. The structures of antioxidant and cytotoxic agents from natural source: anthraquinones and tannins from roots of Rumex patientia. Phytochemistry, 2001, 58(8): 1213
16 Zhou X, Song B A, Jin L H,etal. Isolation and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ERK Phosphorylation of hydroxyanthraquinones from Rhubarb.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6, 16: 563
17 杨 波,赵 萍,许春晖,等.巴天酸模籽非蒽醌化学成分的研究.中成药, 2008, 30(2):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