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闭舒胶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4例
2011-03-06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嘉兴 314100)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尽管目前出现了不少治疗方法,但效果依然欠佳。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使用癃闭舒胶囊治疗CNP患者64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06例门诊CNP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33.5岁;病程12周至12年;均排除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和细菌性前列腺炎;无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WBC)大于10个/HP,并具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排尿不尽感、尿频、尿急、滴白、腰酸、会阴部酸痛感等症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4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区分,治疗组轻度14例,中度31例,重度19例;对照组轻度10例,中度21例,重度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消除顾虑、安排规律的生活、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每日1次热水坐浴、每周1次前列腺按摩、解痉镇痛等治疗。治疗组口服癃闭舒胶囊(石家庄科迪药业公司)0.9 g,左氧氟沙星 0.2 g,均每日2次,连续4周;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0.2 g,每日2次,连续4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主要症状消失,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小于10个/HP;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数减少50%以上,治疗后与治疗前的NIH-CPSI评分比值不超过1/5;有效:主要症状好转,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数减少50%以下,治疗后与治疗前的NIH-CPSI评分比值不超过2/3;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善,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数无变化或增加,治疗后与治疗前的NIH-CPSI评分比值超过2/3。以痊愈、显效、有效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CNP、前列腺痛(PD),后两者约占慢性前列腺炎总数的90%以上,且在处理上基本相同,故Schaeffer等[1]认为没必要进行区分。CNP病因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由多种原因单一或共同造成,包括由一种或几种不明确的病原体引起、后尿道高压致前列腺内尿液反流造成化学性前列腺炎、自身免疫反应、非感染性抗原、病毒感染、盆底会阴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前列腺包膜和实质的血流增加,甚至心理因素。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病因是病原体感染、炎症和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等的共同作用[2]。由于前列腺内的感染因素难以排除,即便常规细菌培养阴性的患者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难以诊断的病原体感染,因而目前治疗CNP使用抗生素已达成共识,即选用易溶于酸性前列腺液的脂溶性抗生素[3]。
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脂溶性和蛋白亲和力,能有效穿透前列腺包膜,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没有耳毒性及肾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对于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湿热瘀阻所致,湿热蕴结下焦引起尿频、尿急、下腹和会阴部胀痛等症状。癃闭舒胶囊为纯中药制剂,由补骨脂、益母草、金钱草、海金沙、山慈姑和琥珀等组方,具有清热通淋、温肾化气、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功能,故用于治疗前列腺炎效果较好。方中补骨脂温肾通命脉、敛肾泄,益母草入肝经、清热疏散、行血祛瘀、利水解毒,琥珀利尿通淋散瘀,伍以金钱草、海金沙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更加以山慈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因此可有效缓解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道滴白、会阴胀痛等症状。
本观察结果显示,癃闭舒胶囊口服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只有3例患者(4.69%)出现轻度腹泻,没有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的患者,耐受性较好。因此,应用癃闭舒胶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患者的依从性较好,值得推广。
[1]Schaeffer AJ,Knauss JS,Landis JR,et al.Leukocyte and bacterial counts do not correlate with severity of symptoms in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s: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Cohort Study[J].J Urol,2002,168(3):1 048-1 053.
[2]胡小朋,白文俊,朱积川,等.531例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及免疫学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29-31.
[3]臧青山,黄 超,王绍平,等.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综合治疗方法探讨 [J].中华男科学,2004,10(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