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及其两种伪品鉴别
2011-03-06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浙江 杭州 310004)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近年来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了柴胡的一些伪品,经鉴定一种为伞形科植物小叶黑柴胡 Bupleurum smithii Walff.var.parvifolia Shan et Y.Li的干燥根,另一种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 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的根。笔者对柴胡正品及伪品从性状、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进行比较鉴别,报道如下。
1 性状鉴别[1]
1.1 柴胡
北柴胡呈圆锥形,上粗下细,常有分枝,长6~15 cm,直径0.3~0.8 cm;头部膨大,呈疙瘩状,残基不超过1 cm;表面灰褐色或土棕色,有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微有香气,味微苦。南柴胡圆锥形,根较细,少有分枝,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柄残基;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部具明显的横向疣状突起;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具败油气味。
1.2 小叶黑柴胡
根圆柱形,中部以下有多数分枝,根头分枝,残存众多的茎基和叶基;长5~7 cm,直径5 cm;外表浅灰褐色,粗糙,有白色支根痕及横向皮孔,质松,折断时皮部和木部分离;气微,味微苦。
1.3 野棉花根
呈圆锥形,无分枝;长 5~12 cm,直径 0.4~1.0 cm;根头顶端残留色和黄白色的纤维叶基以及灰白色的绵毛;表面棕色至紫棕色,粗糙,具纵向凹裂,可见须根痕;断面平整,质硬而脆,易折断;气微,味苦而涩。
2 粉末显微特征[2]
2.1 柴胡
北柴胡粉末呈灰棕色。木纤维较多,成束或散在,无色或淡黄色;呈长梭状,木化,层纹不明显,有的孔沟隐约可见。油管多碎断,管道中含横棕色或绿黄色条状分泌物,条状略弯曲。导管主为网纹、双螺纹导管,偶见网纹状具缘纹孔。木栓细胞黄棕色,多层重叠;表现观呈类多角形,壁稍厚,有的微弯曲(图1)。南柴胡粉末呈黄棕色,与北柴胡的区别是,木纤维纹孔细密,孔沟明显;油管中淡黄色分泌物呈条状拐曲;网纹导管分子较短。
图1 北柴胡粉末特征图
2.2 小叶黑柴胡
粉末呈棕黄色。纤维较少,呈长梭形、末端钝圆,一种厚壁,纹孔,孔沟不明显;另一种壁薄,有螺纹状纹理,胞腔内含有或不含不规团块。油管多破断,管道中含有棕色油状分泌物,有的内含物呈念珠状。导管多为网纹及梯纹,罗纹较少,导管节短。薄壁细胞长圆形。木栓细胞排列紧密,黄棕色或无色,呈类多角形(图2)。
2.3 野棉花根
粉末呈灰褐色。非腺毛较多。导管多为网纹导管。草酸钙簇晶散在。木栓细胞排列整齐。薄壁细胞壁特厚,类圆形。淀粉粒少见。叶基纤维胞腔不甚明显,含有草酸钙方晶而成晶纤维(图3)。
图2 小叶黑柴胡粉末特征图
图3 野棉花根粉末特征图
3 薄层色谱鉴别
取各药材粉末0.5 g,加甲醇20 mL,超声振荡30 min,滤过,滤液蒸干,加甲醇2 mL使溶解,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硅胶GF254,1.5%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4.5 mL 铺板,于 120~140 ℃活化1 h,置干燥器内备用。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各2 m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9∶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结果见图4。小叶黑柴胡和野棉花根在与正品色谱相同的位置上,显不同的荧光斑点。
图4 柴胡及伪品薄层色谱图
4 小结
综上所述,小叶黑柴胡不管是从性状、粉末显微特征,还是薄层色谱特征,均与正品较近似,应注意鉴别使用;野棉花根虽在性状上与正品有相似之处,但粉末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中与正品差异较大,不可混用。
[1]沈保安.中药鉴定现代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89.
[2]阎文玫.中药材真伪鉴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