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原代培养方法培养人牙髓细胞的研究

2011-02-28沈晴昳

天津医药 2011年2期
关键词:传代贴壁原代

沈晴昳

人牙髓细胞体外培养体是研究人牙髓细胞特性、牙髓组织活动及牙髓修复机制的主要体外模型。但由于人牙髓组织量少,细胞活性低,原代培养成功率较低。因此,笔者通过优化人牙髓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和条件,以期提高人牙髓细胞原代培养的成功率,为进一步研究人牙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实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08年1月—3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28例,年龄12~20岁,平均14岁,因正畸减数或阻生需要拔除的健康、完整的双尖牙共45颗,均经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牙齿拔除后使用无菌高速涡轮机金刚砂车针沿牙骨质-牙本质界进行环形切割,移至超净台内,PBS液反复冲洗后劈开冠根,轻柔取出牙髓组织,去除根尖孔端约2 mm部分,置D-Hanks液中备用。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CO2饱和湿度细胞培养箱(Heraeus,德国),超净工作台(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Leica,德国);Axioshop-Plus摄影显微镜(ZEISS,德国),Z2型细胞计数仪(Beckman Coulter,美国),培养瓶(25 cm2)、培养皿(直径6 mm,21 cm2)、24孔细胞培养板(Cornning,美国)、盖玻片(海门昌隆仪器有限公司);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霉素和链霉素(Gibco,美国)、Ⅰ型胶原酶/Dispase(Sigma,美国)、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

1.3 方法

1.3.1 原代细胞的培养 采用3种不同培养方法,每种各15例。(1)组织块法:在超净台内将人牙髓组织置于小平皿内,在含200 mL/L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和100 mg/L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浸润下充分剪碎,呈约0.5~1.0 mm3大小,用牙科探针将组织碎块移入培养瓶内,以0.5 cm间距均匀摆置。培养瓶中加入少量含200 mL/L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及100 mg/L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瓶底向上,放入37℃、5%CO2的饱和湿度条件下的培养箱中,3.5 h后翻转培养。(2)酶消化法:将人牙髓组织在完全培养液浸润下剪碎,呈约0.5~1.0 mm3大小,以3 g/L的I型胶原酶和4 g/L的dis⁃pase等量混合(体积比为1∶1)为消化液,用量为组织量的30~50倍,取约5 mL于37℃水浴摇床温和振荡,消化1 h,终止消化后1 2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细胞并用培养液清洗2次,加入含200 mL/L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和100 mg/L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转置塑料培养瓶内37℃恒温培养箱标准条件下培养。(3)改良组织块法:在完全培养液充分浸润条件下用眼科剪将牙髓组织剪成约0.5~1.0 mm3大小的组织块。在直径6 mm的培养皿的底壁滴加1滴含200 mL/L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和100 mg/L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用牙科探针将组织碎块移入培养皿中的培养液滴中,使每滴培养液内约含8~10小块组织。用少量无菌凡士林涂抹于消毒后的盖玻片边缘后,将盖玻片缓慢覆盖于组织块上,轻轻加压,通过凡士林将盖玻片黏附在培养皿底壁,以固定组织块。覆盖时应注意使培养液完全充盈于盖玻片与组织块之间,切勿产生气泡,加入含200 mL/L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和100 mg/L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放入培养箱中,于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1.3.2 传代方法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培养方法的组织块贴壁和细胞生长状况。组织块法和改良组织块法培养时,在组织块内未游出细胞前每7 d更换1次培养液,细胞游出后则3 d换液1次。待细胞单层生长到覆盖瓶底的50%~60%以上时进行首次传代,传代比例为1∶1,以后传代时机为细胞生长至铺满瓶底80%~90%,传代比例为1∶2。酶消化法3 d换培养液,细胞生长至80%汇合态时,按1∶2消化传代。

1.3.3 细胞来源鉴定及细胞生长曲线 分别取3种不同培养方法获得的第2代对数生长期人牙髓细胞细胞爬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波形丝蛋白、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取3种不同培养方法获得的第3代人牙髓细胞,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以2×104个细胞/孔接种于24孔板,每3 d换液1次,接种后每天消化5孔进行细胞计数,取平均值。连续计数9 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2 结果

2.1 组织块法原代细胞的生长状况和形态学观察 各例培养瓶中牙髓组织块约1/3能紧密贴附于培养瓶壁。传统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髓细胞4例成功,成功率26.7%。成功的4例于8~15 d时细胞从组织块边缘游出,呈草丛状生长,随生长密度逐渐增加,细胞呈放射状或漩涡状排列,见图1。细胞游出3~4周后覆盖瓶底达60%~70%顺利首次传代,但细胞生长增殖较缓慢。传代3~4次后生长周期趋于稳定,平均每7 d传代一次。获得的牙髓细胞主要是成纤维样细胞,形态多为长梭形,胞体丰满,胞浆均匀,核圆,核仁清晰,个别培养瓶中可见少量内皮样细胞。有8例虽有个别组织块边缘有细胞游出,但因生长缓慢而无法成功传代。其余3例,直至第28天仍未见组织块内游出细胞。

2.2 酶消化法原代细胞的生长状况和形态学观察 酶消化牙髓组织后能获得大量细胞,主要是成纤维样细胞,偶见细长的梭形细胞和少量多角形内皮样细胞团块,能存活、贴壁的细胞只占少数,且细胞生长缓慢,见图2。15例中仅有2例分别于12 d和14 d首次传代,2例分别于第3天、第5天出现污染,其余11例细胞均达不到传代要求,成功率13.3%。

2.3 改良组织块法原代细胞生长状况和形态学观察 12例培养成功。培养皿中所有组织块均被固定在底壁,未见悬浮的组织块。15例牙髓组织中,有12例在3~10 d内可见细胞游出,其余3例在28 d内未见细胞游出,视为培养失败,培养成功率80.0%。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呈长梭形成纤维样细胞形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几乎所有的组织块周围都有细胞游出,且细胞密度明显增加,肉眼观察组织块周边可见明显的生长晕,见图3。细胞从组织块中游出2~3周后,12例牙髓原代细胞均能成功传代,传代后第2天,悬浮的细胞又贴壁生长,呈条梭形,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培养皿底壁,牙髓细胞增殖活跃,见图4。

2.4 细胞来源鉴定 3种不同方法获得的细胞经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波形丝蛋白呈阳性,阳性颗粒在胞浆内分布均匀,角蛋白呈阴性,见图5。

2.5 细胞生长曲线 3种不同培养方法获得的人牙髓细胞均在接种后的第1天细胞数量有所下降,第2、3天细胞开始增殖,速度较缓慢,从第4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直至第8天进入平台期,第9天细胞数量略有减少,生长曲线均呈“S”形,其中酶消化法较其他2种方法所得牙髓细胞的生长情况略差,见图6。

图6 不同原代培养方法所获第3代人牙髓细胞的生长曲线

3 讨论

牙髓组织是一种胚胎性、娇嫩的疏松结缔组织,含有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等多种细胞成分。在一定程度范围内遭受损伤、感染等不良刺激后,牙髓组织具有再生修复潜能。牙髓细胞培养是研究牙髓生物特性的主要模型和重要手段。但由于人牙髓组织量少,细胞活性低,且随着年龄增长易发生退行性病变,所以牙髓组织比其他组织更难于进行原代培养[1-2]。

本实验结果显示,3种不同方法所获取的细胞经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波形丝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提示细胞来源于外胚间叶组织,非上皮来源,符合牙髓组织学特征。

酶消化法是体外获取细胞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有研究认为,经长时间或者高浓度酶消化作用后大量细胞被灭活,甚至可破坏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使细胞表面通透性升高,活力下降,生长缓慢,难以成功传代[3]。Gronthos等[4]首次将中性蛋白酶dispase与Ⅰ型胶原酶联合应用消化人牙髓组织,获得增殖力强、克隆形成率高并有分化潜能的具备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但刘俊等[5]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组织而言,牙髓组织量太小,总体细胞量过少,Ⅰ型胶原酶在消化酶解人牙髓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Ⅰ型胶原的同时,对牙髓细胞也有毒性作用;中性蛋白酶dispase性质柔和,不会对细胞膜造成损害,与Ⅰ型胶原酶联合应用后虽可减轻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但是必须保证足够的消化时间才能使牙髓组织完全解离,而人牙髓组织代谢需求高,酶消化处理使其脱离营养环境过久同样会造成大量细胞死亡。与组织块法比较,单纯酶消化法虽可获得大量细胞,但由于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能存活壁的细胞数量却极少,同时由于其操作繁琐、易污染而较少采用,本研究中此法仅2例培养成功。

组织块法操作简单易行,已被广泛应用于颌下腺[6]、嗅上皮[7]、主动脉平滑肌[8]等各种组织的原代培养中。影响组织块贴壁的因素很多,包括组织块本身的性状、大小和干燥程度[9]。有报道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髓细胞的成功率在10%左右,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块贴壁率较低[10]。在本研究中,笔者亦发现培养瓶翻转的时间很难掌握,过早翻转,组织块则因尚未牢固贴壁而易漂浮,如若翻转过晚,组织块因脱离营养环境过久,细胞不能游出,这些都可能导致细胞培养的失败。

综上,本研究对常规组织块法进行的改良,使用盖玻片覆盖并固定牙髓组织块,简化了操作步骤,增加了组织块与培养皿的接触面积,更减少了翻转加液及搬运过程中外力对贴壁组织块的冲击作用,解决了组织块的贴壁难的问题,提高了培养的成功率。

(致谢:本实验受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张秀丽老师、朱亚琴老师和江龙医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1]Coppe C,Zhang Y,Den Besten PK.Characterization of primary den⁃tal pulp cells in vitro[J].Pediatr Dent,2009,31(7):467-471.

[2]姜新朋,张颖丽,黄洋,等.组织块法培养成体人牙髓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状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8): 5416-5420.

[3]蒋俊强,王忠朝,黎春晖,等.三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3):4290-4294.

[4]Gronthos S,Mankani M,Branhim J,et al.Postnatal human dental stem cells(DPSCs)in vitro and in vivo[J].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97(25):13625-13630.

[5]刘俊,李玉晶.应用不同方法进行人牙髓细胞原代培养的比较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5,13(3):148-152.

[6]黄巍巍,谭学新,李波,等.组织块法培养大鼠颌下腺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3):194-196.

[7]羡慕,张罗,王鸿,等.嗅上皮的组织块培养法[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17(4):171-174.

[8]许欢,陈鑫,邱志兵,等.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及鉴定[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1):64-66.

[9]刘少华,魏奉才,孙善珍,等.牙髓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探讨:冠部和根部牙髓的比较[J].上海口腔医学,2004,13(2):103-105.

[10]卢婧,唐荣银,李彦.人牙髓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6(6):311-313.

猜你喜欢

传代贴壁原代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遗传性对其益生特性及货架期菌数的影响
高硫煤四角切圆锅炉贴壁风倾角对水冷壁 高温腐蚀影响研究
具有一般反应函数与贴壁生长现象的随机恒化器模型的全局动力学行为
塞尼卡病毒A在BHK-21细胞中培养条件探索
660MW超超临界锅炉高速贴壁风改造技术研究
改良无血清法培养新生SD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
新生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艾迪注射液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中CYP1A2、CYP3A2酶活性的影响
微生物实验室菌种复苏传代保存流程分析
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