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川楝子炮制工艺的初步研究*

2011-02-28李迎春窦志英郑蓓蓓

天津中医药 2011年1期
关键词:川楝子炮制制品

李迎春,窦志英,郑蓓蓓

(1.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盐川楝子炮制工艺的初步研究*

李迎春1,窦志英2,郑蓓蓓1

(1.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目的]探讨盐制川楝子的炮制工艺。[方法]以川楝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闷润时间、烘制温度、药材大小规格为考察因素筛选炮制工艺。[结果]小规格川楝子药材,用2 g盐加40 mL蒸馏水配成的溶液闷润3 h,然后在200℃下烘干,取出放凉为最佳条件。[结论]优选的饮片加工工艺合理可行,其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川楝子饮片的质量控制。

川楝子;川楝素;正交实验;炮制工艺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d.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金铃子,又名楝实。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疏肝泄热、行气止痛、驱虫之功效[1]。川楝子生用有毒,炮制后能降低毒性,增强理气止痛作用,所以常炮制后用药。传统的炮制方法有炒焦、盐制、醋制等,中医认为,盐制引药下行能疗疝止痛。现有的研究表明,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都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中以盐制品镇痛抗炎作用最强[2],而目前对盐制川楝子的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研究较少,缺乏规范化的工艺过程和标准。本研究以川楝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初步探讨盐制川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

1 仪器与药品

美国Softa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6000 LDI PUMP;6000 PVW UV/VLS DETECTOR);手动进样系统;烘箱DHG78-1(湖北省黄石市医疗器械厂);粉碎机(武义县屹立工具有限公司),FA 1004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500E型医用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H-S型水浴锅(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乙腈为色谱纯(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川楝素标准品(供含量测定用,HPLC≥98%,批号58812-37-6,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川楝子饮片产自四川,购于天津市中药饮片厂,批号1001084;经本校中药学院生药教研室马琳教授鉴定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d.Et Zucc.)的成熟果实。

2 方法与结果

2.1 炮制品中川楝素的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ypersilODS2(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进样量10 μL。理论塔板数按川楝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空白溶剂色谱图中在与川楝素相应位置上无峰,说明此系统条件无干扰,见图1。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川楝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0.270 g/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炮制品粉末(过40目筛)约1 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称定质量,在一定条件下超声提取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重复提取3次,合并滤液蒸干,甲醇溶解定容至10 mL的容量瓶中,摇匀即得。

2.1.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0.270 g/L川楝素对照品溶液,以甲醇配制质量浓度为:0.270、0.135、0.067 5、0.033 75、0.016 875、0.008 437 5 g/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川楝素的峰面积值,以峰面积和质量浓度进行回归处理,得回归方程Y=2 064.7X+1 053.3,r=0.999 9。线性范围在 0.084 375~2.7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1.5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测定川楝素的含量,结果峰面积的相对均数加减标准差(RSD)为0.146%。

2.1.6 稳定性实验 取同一供试品,分别于0、2、4、6、8、10 h进样测定,测得川楝素峰面积,计算RSD为2.641%。

图1HPLC色谱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

2.1.7 重现性实验 取同一批号样品,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测定川楝素的峰面积,计算RSD为1.831%。

2.1.8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定己测知含量的样品6份各1g,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川楝素对照品,按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RSD为1.069%。

2.1.9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川楝子生品粉末1 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溶液,测定了3批样品含量,分别为 1.974,1.953,1.896 mg/g。

2.2 炮制工艺条件的优选

2.2.1 实验设计 按照传统经验经过多次预试,由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烘制温度、闷润时间和药材规格对川楝子中的川楝素含量影响较大,故本实验选取烘制温度(A)、闷润时间(B)、药材大小(C)为考察因素,选取3个水平,用盐量则选取传统用量2%。不考虑交互作用,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

2.2.2 实验方法 按正交表安排进行实验,每号试验重复2次,取不同大小(C)的川楝子100 g,均匀喷洒40 mL食盐水(取2 g食盐加水至40 mL),密闭闷润不同时间(B),置于烘箱中在不同温度(A)下烘干后取出,放冷。正交实验测定数据和统计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因素及水平Tab.1 The factors and levels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表2和表3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结果均无显著性影响,极差分析认为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C>A>B,即药材规格>烘制温度>闷润时间。在本实验条件下应选择的组合为A3、B2、C3,即小规格川楝子饮片在一定量盐水中闷润3 h后,200℃下烘干,取出放冷。

2.2.4 验证实验 按上述最佳工艺制备2份炮制品,按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见表4。

由上表可知,2份盐制品结果差异较小,说明该工艺条件比较稳定可行。盐制品与生品相比,川楝素含量均有所下降。

表2 正交工作安排及实验结果Tab.2 The orthogonal work schedule and test results

表3 方差分析表Tab.3 The ANOVA table

3 讨论

川楝素是一种从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不仅是川楝子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也是毒性成分。川楝素的结构是半缩醛结构,始终以互变异构体存在,所以计算时要以两个峰面积之和计算[3-4]。

本研究以川楝素的含量测定作为川楝子药材质控的定量标准,实验表明各个因素对川楝素含量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在综合实验成本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工艺组合为为 A3、B2、C3,即小规格川楝子饮片在一定量盐水中闷润3 h后,200℃下烘干。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烘制温度,闷润时间,药材规格盐制的川楝子饮片,川楝素含量均明显低于生品,这与炮制后降低毒性相符,在达到去毒的目的同时,仍可保留其药效成分,控制到无毒而有效的程度。因为川楝子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用药需要非常谨慎,迫切要求深入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川楝子药材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另外,在HPLC的图谱中发现,生品的样品在两个川楝素峰之间存在一个较大色谱峰,而盐制后的样品,这个色谱峰几乎接近消失,含量变化明显,究竟这个物质是否由于盐发生了分解变化,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表4 川楝子生品与盐制品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raw and salted products ofToosendan

采用HPLC法测定川楝子药材中川楝素的含量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分离度好,可控制川楝子炮制品的质量。

[1] 路志强.川楝子的性味功能与现代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1997,3(1):45-46.

[2] 纪青华,陆兔林.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J].中成药,1999,21(4):181-182.

[3] 钟炽昌,谢晶曦,陈淑凤,等.川楝素的化学结构[J].化学学报,1975,33(1):35-47.

[4]舒国欣,梁晓天.关于川楝素的化学结构的修正[J].化学学报,1980,38(2):196-198.

Preliminary study 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alted toosendan

LI Ying-chun,DOU Zhi-ying,ZHENG Bei-be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alted Toosendan.[Methods]Taking toosendanin as the indicators of target content,screening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by using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taking moistening the time,baking temperature and the size specifications as the study factors of investigation.[Results]Small size Toosendan herbs,adding 40ml of distilled water and 2 g salt to make a solution,moistening for 3 h,and then drying at 200℃,removing and letting cool were the best conditions of processing.[Conclusion]This opti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herbal pieces is rational and feasible,the HPLC method is accurate,reproducible,and applicable to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herbal piece of Toosendan.

toosendan;toosendanin;orthogonal design;processing technology

R285.5

A

1672-1519(2011)01-007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3053)。

李迎春(1984-),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及其药物代谢研究。

窦志英。

2010-09-22)

猜你喜欢

川楝子炮制制品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道地药材川楝子的研究近况*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绞股蓝水提醇沉液抗川楝子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川楝子治病验方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