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结核误诊一例
2011-02-21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孙奥松
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 孙奥松
265219 山东省莱阳市穴坊卫生院 王顺源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3岁,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6个月,消瘦1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并呕吐,呕吐物为少量胃内容物及黄绿色液体,伴乏力、纳差、汗多,近日加重,体质量减轻6 kg。体检:体温37.2℃,呼吸20次/min,脉搏79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胃部触诊时闻及振水音,腹中部近脐处有压痛,似有肿块触及。血常规:RBC 3.32×1012/L,Hb 98 g/L,WBC 8.6×109/L,N 0.68,L 0.31,PLT 130×109/L。尿(-),肝肾功能正常。
X线钡餐检查:心肺及食道未见明显异常,胃腔扩大,内有大量潴留液,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扩张,球部内出现气液面,降段扩张宽约5.6 cm,黏膜纹变浅,轮廓光整,胃及十二指肠降段蠕动增强、频繁,并可见逆蠕动。十二指肠水平段及升段狭窄,仅少量钡剂通过,病变区呈袖口状,黏膜纹破坏,结构紊乱,狭窄段轮廓不整齐,未见明显龛影,病变区钡剂通过较快,有激惹征,局部有压痛。X线诊断:十二指肠水平段恶性肿瘤。
手术所见:肠系膜根部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增大的淋巴结,大者约2 cm×2 cm,小者如黄豆大小,质地中等,边缘光滑;十二指肠水平段狭窄,狭窄段肠壁上见有肉芽组织增生,伴有坏死物,并有粘连,经分离粘连,切除病变段,行肠端端吻合术,并清除病变淋巴结。
病理检查:十二指肠肠壁结核性肉芽组织增生,肠系膜淋巴结内为干酪样坏死物。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结核。
2 讨论
十二指肠结核非常少见,通常继发于肠外结核灶,少数原发于肠道。十二指肠结核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特征,10%~50%的患者可合并肺结核[1]。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病后可出现进食后腹部饱胀感、疼痛不适、恶心、呕吐,服用抗酸剂治疗无效。腹痛和呕吐是十二指肠结核最常见的表现。患者过去可能有结核病史如肺结核、胸膜结核、淋巴结核等,临床表现为消瘦、低热、乏力、盗汗等。十二指肠结核的钡餐检查无特殊X线征象。早期X线表现不典型,仅有黏膜紊乱、肠壁痉挛、张力增高,可有激惹征,钡剂通过速度增快;中晚期表现明显的肠腔狭窄或完全梗阻,管壁僵硬无扩张,近段肠管扩张明显,扩张段与狭窄段逐渐移行。如扩张段的肠管也受结核的累及,呈现肉芽肿,可表现充盈缺损或肠管壁增厚,黏膜消失破坏,钡剂通过缓慢。十二指肠结核经抗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经临床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症状减轻或消失,X线钡餐复查示病变趋向好转,蠕动扩张功能得到一定恢复。
误诊原因:①该患者无肺结核病变表现及明显全身结核中毒症状,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②消化道结核多侵犯回盲部,十二指肠很少累及[2]。③十二指肠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其X线表现亦无特异性。
鉴别诊断:①十二指肠癌。十二指肠癌症时的肠管蠕动扩张消失,肠腔内可见块状充盈缺损及黏膜中断现象,病程短、进展快,恶病质明显,梗阻症状明显,抗结核治疗无效。②十二指肠球后溃疡。临床症状是疼痛常呈饥饿性,并与饮食密切相关,X线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变形并呈偏心性狭窄,局部压痛明显。③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饭后上腹部饱胀,继而出现呕吐,俯卧位时可见症状消失,X线见“笔杆征”,上端肠管呈不同程度的扩张,蠕动功能亢进,钡剂通过受阻,呈“钟摆样”运动。
[1]杨维良,张新晨,刘志民,等.十二指肠结核19例临床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4):220-222.
[2]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