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青年高端人群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培训的必要性与运作构想

2011-02-21102211北京小汤山医院陈玉其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受训者高端人群

102211 北京小汤山医院 陈玉其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由此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生活方式疾病也日益增多。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2004年公布的调查数字,约有1/3的北京人患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1],北京CBD地区白领人士75.8%处于亚健康[2]。尽管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实施和推进健康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尤其是中青年高端人群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在重点人群和重点单位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卓有成效的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1 目前中青年高端人群健康状况与特点

1.1 中青年高端人群中,患病或英年早逝者有逐年上升趋势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一项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而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去世的135名专家和教授,平均年龄仅为53.3岁[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医院每年收治的数千名冠心病患者中,年轻的精英人才占到了近10%;过去心肌梗死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而现在有的病人只有30多岁[4]。

1.2 中青年高端人群压力大,更容易患病 中青年高端人群是社会和家庭的“顶梁柱”,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竞争压力。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改变,社会对处在社会经济发展主流位置的中青年高端人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受这些问题的影响更多,压力更大。中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以来,科技人员平均每周工作65.37 h,是国家法定工作时间的1.63倍,甚至有15%的科技人员每周超过80小时[5]。

如此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体力的双透支,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各种各样生活方式疾病,甚至早逝。

1.3 中青年时期,处于人生鼎盛时期,精力旺盛,人们更容易忽视健康 中青年时期,精力旺盛,小病小灾不容易把他们击倒,他们自认为身体好,看不到很明显的疾病威胁,常常忽视对身体的呵护。尤其是生活方式疾病,其形成过程不像传染病那样来得快、来得猛,而是隐蔽的、渐进的和缓慢的,就如同一个隐形的杀手,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他们的健康,威胁他们的生命。也正因为是不知不觉的,所以中青年人更容易忽视。

1.4 中青年时期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老年时期的健康状况和寿命 除了外伤和急性病外,大多数疾病不是一两天突然之间患上的,而是致病因素长期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特别是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由于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因此,很多老年病,实际都是中青年时期不良习惯种的果,只不过是各种令人痛苦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到老年才变得严重而已,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

2 中青年高端人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居里夫人说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中青年高端人群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不可能有最佳的工作效率,也就不可能达到人生事业的顶峰。健康不仅对个人格外重要,对社会乃至全人类也非常重要。WHO有一项战略就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疾病是贫穷的根源之一,而健康是财富,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中青年人生命力、创造力最旺盛,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富的最主要创造者,肩负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稳定的重大使命。中青年高端人群又是中青年人中的精英和各自岗位上的领头羊,领导着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前进的方向。因而,他们的健康决定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前进的速度。

3 在中青年高端人群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培训的必要性

3.1 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重要性 WHO的资料证实,人类的健康寿命问题40%在于遗传和生存的环境,而健康寿命的60%在于生活方式[6]。在我国,生活方式行为不当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7%还多,高居四大死因之首[7]。因此,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很有必要,它可以避免人类60%的疾病发生。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重点宣传普及健康生活观念和知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3.2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能只依靠媒体教育 媒体教育虽然能够让人们明白“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健康,而不良生活方式损害健康”的道理,但人们有时并不服从道理。例如,吸烟有害健康,只要稍微具备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懂,然而吸烟的人仍然不在少数。心理不平衡,生活不规律,熬夜,加班加点,缺乏运动,酗酒,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等都属于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影响健康,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完全远离这些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光靠媒体教育,让他们明白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的道理,还不能完全改变他们的不良生活方式。

3.3 健康生活方式是需要培训的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的内容很广,贯穿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活动中,但是衣食住行是否科学健康和符合人体生命的自然规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判断。另外,某些健康行为光有健康知识还不行,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健康技能。例如健康饮食,有了饮食结构要均衡以及为什么要均衡的知识,但是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技能,在餐桌上就吃不出营养结构均衡的饮食来。科学运动也是这样,知道了每天要运动0.5 h的道理,如果没有运动的技能,就收不到应有的运动效果,甚至损害健康。而健康技能的获得光靠文字、影视媒体、报告讲座等健康教育形式,其效果是不满意的。要想获得满意效果,最好是通过系统培训,或者借助于“体验”。只有在培训体验中才能掌握该怎么吃和怎么运动的问题以及分辨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另外,生活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受一定社会文化、经济、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它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同时,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惰性,要克服惰性和抵制各种诱惑,光靠个人的力量有时还不够,还需要外界的支持、鼓励和帮助。

4 在中青年高端人群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培训的运作构想

4.1 培训目的 通过短期培训,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构建协作督促团队,帮助中青年高端人群树立健康理念和解决生活方式与工作的矛盾,学会把健康生活方式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行动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获得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愉快体验。

4.2 培训方法及内容

4.2.1 分组编队 培训时,把每10人编成1个小组,设组长1名,每4~5个组编为1个班,设班长1名,组成团队,并进行团队建设。

4.2.2 严格培训作息,科学安排时间 在培训期间,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职业,按照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帮助受训者树立正确的合乎健康需求的时间观念,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

4.2.3 开展多种形式的、必要的健康讲座 主要从理论上灌输健康知识和理念,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着手,提高受训者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讲座的内容包括限盐控油、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科学运动、强身健体、劳逸结合、心理健康、幸福生活等。

4.2.4 提供详细和具体的饮食与运动技能的指导 受训期间,提供个性化的均衡营养饮食,使受训者在实际生活中对自己的健康饮食需求有比较精准的感性认识;以直观的形式学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熟悉和掌握平衡膳食宝塔,使受训者明白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及合理数量;传授个性化的受训者乐于做且行得通的运动方法及技能,使其在运动中了解满足自己健康需求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

4.2.5 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团队活动 在适当的时间,可以安排赛诗会、故事会、唱歌、跳舞、游戏等文艺娱乐节目,丰富受训者的生活,增加受训的趣味性,也可以安排拓展训练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

4.2.6 其他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 还可以进行如减压放松培训、矛盾纠纷化解方法、四季起居、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生活规律等方面的培训。

4.3 时间安排 健康生活方式培训的时间可以灵活多样,根据各单位不同情况,可以是周末的2~3 d短期体验,连续1~2周共计7 d,也可以是连续1周7 d的集中体验,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可以更长。

4.4 活动实施 由国家和政府主导,每个省市在有条件的疗养院或综合医院建立1~2个健康生活方式培训基地,并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每年对本省市在职的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进行一次健康生活方式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定期和不定期对受训人员开展追踪随访,或以书信、健康教育资料、短信、电话等多种形式进行督导,受训人员也可以定期聚会,交流经验和感受,以及相互促进。

5 结语

在中青年高端人群中,推行健康生活方式体验的投入少,收益却很大,能够有效促进健康,减少看病的花费。美国学者曾预测,使美国成人平均寿命增加1年要花费100亿美元,然而如果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经常锻炼、合理饮食、不吸烟、少饮酒,几乎不花分文就能期望平均寿命增加11年[8]。因此,推行健康生活方式体验将是一项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单位、有益于个人的活动。

[1]北京1/3市民患“生活方式病”[J].糖尿病新世界,2004(2):58.

[2]吴桐,张巧丽,雷顺群.北京CBD地区白领人士亚健康调查报告[J].中国现代医生,2009,4(1):126-127.

[3]曹继军.警惕“49岁现象”——关注中年知识分子健康[N].光明日报,2001-04-01(A2).

[4]代小琳.中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 比普通人少10岁[N].北京晨报,2005-11-17(3).

[5]柴静.新闻调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EB/OL].(2005-07-27)[2011-04-20].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50727/100835.shtml.

[6]晓洲.科学生活 远离生活方式病[J].今日科技,2007(12):46-49.

[7]嵇旭东,华琳月.不良生活方式成最大“杀手”[N].江南时报,2000-12-20(2).

[8]贾洪洲.中学生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制约因素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89-91.

猜你喜欢

受训者高端人群
高端油品怎么卖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我走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