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力资源的性别视角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2011-02-20屈振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大学生

屈振辉

从人力资源的性别视角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屈振辉

社会性别视角的引入对传统人力资源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受传统思想影响,女大学生的择业面较窄,加之社会对女性人力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力度不够,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的角度出发,调动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性别视角;人力资源理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女权主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的兴起,社会性别已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视角。今天它已逐渐深入到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学科,并使我们得以对这些学科的理论进行重新审视,这自然也包括近几十年才兴起的人力资源理论。就业问题对于女性而言非常重要,它“是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是其获得经济、社会资源与地位,保持人格独立和尊严的重要条件”[1],作为其中文化层次较高群体的女大学生亦不例外。鉴于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很多学者开始研究此问题并取得了大量成果。社会对不同性别人力资源的需求有所差别,如果不能找出其对高知女性人才的需求之所在,则将无法从源头上解决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因此,运用社会性别视角重新审视传统人力资源理论,找出女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特性和社会需求,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一、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理论变革

女性在女权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谋求解放,从18世纪奋斗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历史。“在这两个世纪的斗争中,女权主义已经从萌芽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并成为西方目前的重要社会思潮之一。”[2]150而在整个女性主义的话语体系中,社会性别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女权主义一般都把‘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核心。甚至可以说,它是当今女权主义的安身立命之本。”[3]185由于“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一直是为男性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解释,往往是从男人对女人的控制、剥削或操纵的欲望出发提出、解释和解决问题”[4]7,所以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一经出现就为很多学科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视角,而且这些视角很多都是具有颠覆性的。

尽管学界目前对这个概念该如何界定尚有争议,但其要旨都认为男女两性的差别不仅是先天的,而且更多是由于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时至今日,社会性别理论早已走出女权主义研究的领域,成为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学科研究的重要视角。在“人力资源”这个学科的视阈里,顾名思义,人应是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利用的“资源”。马克思认为,人既有着自然属性,也有着社会属性,性别差异是人力资源间最主要且绝对的差异,而这也是为我们以往的人力资源研究所容易忽视的。“以往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都是把开发对象看成是高度抽象的人,而没有从更高层次上将人区分为‘男性'和‘女性',是在符合男性中心的价值体系与父权制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并把针对男性样本的研究成果概括到全体,社会性别意识淡薄,忽视和排斥女性的经验和情感。”[5]女性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6]252-253今天,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女性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洪流中,他们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男性主义人力资源观,通过引入社会性别理论构建全新的人力资源观。“性别角度引入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是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必定可以补充、发展和完善该领域,促进女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发展,也就促进了整个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发展。”[5]

二、人力资源的性别视角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启示

今天,大学生就业在我国已成为不争的社会问题,由于受性别歧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许多归因性的结论,例如社会上的性别歧视、自身的依赖心理,等等。对这些归因,我们认为都有可取之处,但在本文中笔者更愿用社会性别理论,及受其影响下的人力资源理论来解释。

一方面,受传统思想影响,可供女大学生选择的职业较少。社会性别理论认为,人不仅有着自然性别,还有着社会性别。职业在人们传统的思想中是有着性别角色差别的,有些职业被认为只适合男性,有些职业则被认为只适合女性,如“男耕女织”就是对其最好的描述。但究竟哪些性别适合从事哪些职业,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社会性别决定的。事实上,除了某些只适合男性的重体力、高风险职业外,很多职业不仅适合男性做,而且也适合女性做,也就是说,其在自然性别上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而它们之所以被贴上性别的标签,主要是社会文化强烈影响的结果,即人们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所致。传统文化大多是从男性视角或以男性为中心构建的,这就使社会上许多职业在后天上被打上了男性的烙印,女性若从事这些职业就是有违常理、离经叛道,因此过去女性所能从事的职业也是非常有限的。这些传统思想时至今日仍然在影响着人们,这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市场狭窄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社会文明进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青年女性有了越来越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分工结构逐步细化、社会意识观念进步更新以及社会政策法规日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作为知识女性代表的女大学生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7],但因其就业领域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并未拓宽,这可谓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人力资源的认识开发力度不够。在理论认识上,“人力资源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非常地丰富……但却没有专门的女性员工开发……而性别应该是人力资源一个重要的划分维度,性别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人力资源的开发方式、方法和策略上也应该有很大的区别。”因而在行动上,“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没有具体分析女性人力资源的需求,制订、选择方案时没有结合女性人力资源的特征,分析、评估方案结果时也没有用性别的视角分析对女性造成的影响,使得女性完全淹没在男性之中,潜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8]这样做忽视了女性及其作为人力资源的特点。女性较之男性具有更丰富的情感以和他人情感的感知力以及善于言辞、沟通能力强等特点[9]192-196,因此在从事某些职业时将会比男性更具有优势。如果考虑到女性的性别特点并加以开发和利用,他们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发挥。而女大学生作为女性当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从理论上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就业优势,为何社会上会出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呢?其原因除以上论述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三个因素。一是现有社会人力资源系统缺乏对女性的考虑,未关照到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而是将完全男性化的运作模式强加在女大学生身上。即使女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和就业优势,在男性化的社会人力资源系统及运作模式下,较之具有同等文化的男性而言,也总是居于劣势。二是高校进行专业设置时没有考虑到男女有别,大多数专业的男性化或中性化色彩极其浓厚。按男性化或中性化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女大学生,女性的特长无法发挥。三是用人单位在进行工作分析时缺乏性别视角,在利益驱使下将很多岗位有意设计成男性化的,因为他们认为按男性模式进行岗位设计产生的效益大,而没有意识到,有些工作岗位安排女性来做要比男性来做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可以说,正是这三方面在人力资源视角上的性别缺失,再加上受到性别歧视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当前女大学生相对就业难的局面。

三、解决问题的性别化人力资源策略应对

社会问题的产生大多具有成因多样性等特征,“所谓社会问题的多因性,是指许多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是由多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复合而成的。”[10]189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既然本文认为其与人力资源性别视角缺失有关,那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此方面多下工夫。同时,社会问题又具有着较强的系统性。“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性,不同领域和层次的社会问题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这就要求解决问题的政策也必须从客观事物的系统性出发,以全面为着眼点,统筹解决问题的方案。”[11]157因此,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需要系统的方案。人力资源就其本身而言也是具有较强系统性的。“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其中包括要素结构子系统、数量分布子系统、要素作用相互影响子系统、要素相互生存与发展子系统。”[12]95这就使我们自然想到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需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的性别构成可从多重侧面反映社会的发展状况”。具体而言,“女性人力资源在全部人力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女性人力资源的参与率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女性人力资源的数量及构成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13]56鉴于女性人力资源存在与发展的上述重要意义,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在数量上,特别是在质量上培育女性人力资源,并为女性人力资源运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若将整个女性人力资源系统比喻为“金字塔”,那么女大学生无疑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尖。他们就业状况的好坏不仅仅与其自身有关,而且对整个女性人力资源系统有着导向作用,并进而影响到女性高等教育和整个女性的发展,因此政府和社会更应该关心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由于我国现行的社会人力资源系统的运作模式,大多是从男性视角或以其为中心设计和构建的,因此无论促进女性就业还是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都很有必要从性别的视角对这个系统进行改革,使它更注重从男女两种人力资源系统考虑问题,至少是在考虑问题时更多地关注女性人力资源,这将为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在公共管理改革中曾有过“性别预算”的提法,即“从性别角度出发,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进行分析,看它对女性与男性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影响。”[14]303因此,笔者建议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对此加以借鉴,在进行社会人力资源规划时能从性别视角出发,从全盘设计到具体制度的设计都注重女性就业,并为女性以及女大学生就业制定特殊的促进政策。

其次,从高校的角度看,大学生“是社会最为宝贵、最富潜力的人力资源,高校是吸收、培养和输送这一资源的重要场所。”[15]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时喜欢“去性别化”,将专业大多设计成中性化的甚至是男性化的,实践表明,这种设计非常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就业。故建议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进行专业设计时,能从性别角度作出“男女有别”的特殊设计,为男女同学分别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甚至教学内容上也有区别地作安排。当然,这种改革由于成本较大,在普通高校比较难实现,最多只能在部分院系的部分专业上尝试着去做。女子高校由于生源对象皆为女性,因而可以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从女性的角度作出一些具有特色的设计,这也是其毕业生就业好于其他学校女生的原因。除此之外,高校尤其是女子高校还应当注重对女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系统地提升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女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得到完善,就业心理趋于成熟,职业能力得到提升,适应社会能力得到提高,在走出校门的同时已经具备了社会需要的‘职业人'的能力,顺利地完成高校校园学习与社会工作岗位的转换,从而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优秀女性人才。”[16]

再次,从企业的角度看,必须摒弃在人力资源观上歧视女性的错误认识,在从工作分析开始的整个人力流程中都充分重视女性。企业作为营利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毋庸置疑,每个岗位都应实现人力资本最大化和收益最大。但是企业领导者及其人力资源负责人必须明白,使用男性员工总体人力资本收益虽高,但并不意味着在每个岗位上使用男性员工,都会取得比使用女性员工更高的人力资本收益。换而言之,在某些岗位上使用女性员工其收益也许会更高,且随着经济发展,女性在企业内的比重还应递增。如果每位企业家都能避免在人力资源上的短视,在适合的岗位上聘用更多女性也包括女大学生,将能取得在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上的双赢。

如上所述,要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调动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当然,作为女大学生,也应当认真学习,苦练内功,使自身人力资源价值不断增加以博得企业的青睐。

[1]王兆萍,李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就业发展态势与路径选择[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5).

[2]邓卓明.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专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叶文振.女性学导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5]张清涛,黎永泰.性别视角引入人力资源开发[J].特区经济,2006,(8).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7]屈振辉.论社会变迁为知识女性就业创造的机遇[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8]李正益.试论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以性别歧视为视角[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罗慧兰.女性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10]吴忠民.社会学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1]李若青.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12]董福荣,刘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13]吴文武,牛越生.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系统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14]晏月平.当代中国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5]屈振辉,胡卅.关于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改革的理论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7,(4).

[16]李晓明,刘梦.女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4).

责任编辑:董力婕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Reconsidered: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QUZhenhui

Incorporating a gender perspective into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s will bring about new challenges,and provide some revelations on research relating to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ment.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ideas,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ment is rather low;social understanding of femal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s inadequate.All these have aggravated the problem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ment.

gender perspective;the theoryofhuman resources;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problem

10.3969/j.issn.1007-3698.2011.02.09

G776

A

1007-3698(2011)02-0048-04

2011-02-09

屈振辉,男,湖南女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410004

本文系湖南省高等学校2010年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探索”(项目编号:10C0197)、湖南女子学院2010年度院级科研项目“从人力资源的性别视角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项目编号:HNNY10YBKT001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寻找医院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