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
——高考作文“立意”技巧摭谈

2011-02-20张丹捷

中学语文 2011年4期
关键词:立意肩膀作文题目

张丹捷

“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立意是文章写作的核心。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意是文章之魂、全篇之纲。立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决定着其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强弱,显著影响到高考作文得分的高低。

那么,身临考场,面对考题,考生该如何迅速、准确、有效、新颖地进行作文立意呢?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精彩的话:“写作时,要抱住这个题目四面地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点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上,一直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为止。”在我看来,这段话可视为应试作文立意构思的“真言秘诀”。这段话其实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抱住题目”,即抓牢作文题目,准确理解题意;其二,“四面地想”,即全方位、多角度辐射地想;其三,迅速记下根据材料联想而得的片断思维(其目的是从中辨别、斟酌、筛选最合适、恰当的立意)。

一般情况下,高考时,在对作文审题之后、立意之前,考生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1.根据作文题目或提示材料能够发散出多少种理解的角度和方向?

2.题目或材料的各种理解角度中命题者最有可能要求考生写什么?

3.联系胸中积累的写作素材,看哪一种角度最适合自己?

4.其他同学可能会选择哪些角度?

5.我的角度比起其他同学是否更紧扣题意、更独特新颖?

依次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立意的过程。

文章只求一般立意其实并不难,但是要求高分,“立”出新颖、独特、巧妙、深邃、高远的“意”就不容易了。以下就来介绍三招行之有效的高考作文立意技巧。

第一招:逆向思维,反弹琵琶谱新曲

逆向思维,也称反向思维或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现象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考生在立意时,往往从正面落笔,习惯于沿着常规路线去行走,习惯于传统的观念意识,摆脱不了思维定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拾人牙慧、千人一面的,是得不了高分的。只有当无数人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那么你的文章才能鹤立鸡群、独树一帜!

譬如: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关心”为话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一般思维定势的立意就是:“关心”是一种美德,应大力弘扬,或是被“关心”者应懂得感激、学会感恩等等。而有位考生却另辟蹊径,将立意定位于:由众人十分关心一个刚满百日的小孩起名起笔,进而引出其家中一位八旬老者(即小孩的爷爷)却无人关注、被人漠视、为人遗忘,生活极其凄凉、悲惨。通过鲜明对比,表现出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而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反映出极具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这种立意以“反”写“正”,从而赋予了题目更深广的意蕴。

常见的逆向思维立意还包括:“近墨者未必黑”、“有志者事未必成”、“酒香也怕巷子深”、“班门弄斧又何妨”、“勤奋不一定成功”、“三个臭皮匠顶不了诸葛亮”等等。但考生也要谨记,虽然写文章要求出新意,敢于表达出自我的观点、意见,但这并非意味着可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要切记以下这些立意是万不可“反弹琵琶”的:

1.已经得以公认的道德品质,比如“尊师重教”、“敬老爱幼”等;

2.国家的政策、法规、方针、路线等;

3.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等。

第二招:虚实巧用,乾坤挪移新天地

这里的“虚”与“实”是就作文的题目内容而言的。应试作文,经常会碰到许多很“虚”的题目,“虚题”指的是一些具有抽象意义或蕴涵着深邃的主观思想或道理的话题或命题,这类题目的内容往往过于抽象化、概念化、空泛化。如“忙”“尝试”“诚信”“感动”“他们”“品味时尚”“绿叶对根的情意”“人文素养与发展”“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等。“实题”则刚好相反,即提供了具体的人物、事物、事件等内容的话题或命题,这类题目直观可感、具体实在,常由一些日常熟悉的事物名词组成。如“书”“风”“门”“礼物”“肩膀”“足迹”“凤头、猪肚、豹尾”等。这两类作文题最高明的立意方法就是:由虚入实,化实为虚。

1.由虚入实。清代文论家刘熙载曾说过:“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即以烟霞来表现山的精神,以草树来表现春的精神,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来表现虚幻的无形的东西,使“虚”化为“实”,抽象化为具象,无形化作有形。比如杂文《“成熟”的异化》中如是写“成熟”:

……成熟是公共汽车上碰巧发现小偷正在掏别人的钱包时,装作根本没看见,不但一声不吭,而且马上闭上眼睛俨然进入了睡眠状态,好像三天三夜没睡过觉的样子。……成熟是演讲、写文章时深情地呼唤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回到家里却对自己的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出门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以免上当受骗。……成熟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表彰时,利用发表获奖感言的机会,用近半小时的时间来感谢领导的关怀爱护和同事朋友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然后用三分钟以内的时间轻描淡写地讲自己个人的努力。……(张峰,《杂文选刊》2005年8期)

全文并没有用概念化的文字诠释什么是“成熟”,而是对一些具体场景的描绘,一些典型的细节刻画,把当今社会异化了的种种“成熟”现象,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一样,一一呈现于读者的面前,真实、形象、生动,在读者的鄙夷、唾弃中起到讽喻批判的目的。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由虚入实”的奇文。

2.化实为虚。以具体形象内容为话题或题目的作文题,考生们则应学会透过事物表面现象挖掘其内在蕴含的象征义与隐喻义,探寻其精神、品质、境界层面的深刻意蕴。例如:以“肩膀”为话题的作文。“肩膀”是具体实在的事物,一般同学的立意常为:父亲的肩膀,写父爱;友人的肩膀,写帮助与感谢等。但如果能联想到“铁肩担道义”,肩膀是人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腾飞的保障,那么立意就高远、深邃了。

还有“一肩担尽古今愁”的立意也是很有内蕴的。以历史人物为思维、定点,然后一步步搜寻,引出屈原、鲁迅这样的人,才能担得起古今愁。这“古今愁”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责任,能担当得起这样“古今愁”的人应该有坚实的肩膀。如一考生这样写的: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凉,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巨人启迪。是责任还是义务?是责任!

一肩担起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删,名垂千古!

……

这篇文章透过“肩膀”探寻其蕴含的内涵,立意深远。

第三招:大小互见,沙中世界人情花

有时候应试作文给出的话题或命题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是题目范围很广,涉及世态人情、伦理道德、思想品质、政治文化等内容,如“爱”“童年”“怀想天空”“诗意地生活”“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触摸都市/感受乡村”等;或是题目范围很小,仅为一人、一物、小事件、小场景等内容,如“桥”“走与停”“站在 ________的门口”等等。这两类作文题的最有效的立意方法则应为:以小见大,化大为小。

1.以小见大。也称小题大作。有些作文题目涉及的内容范围很小,思维不容易发散。这时就应放开手脚,大胆联想。利用小现象去折射日常生活、当下社会,揭示出深刻的现实意义,从而令文意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俗语云:“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比如:以“摔了一跤”为话题作文。这个题目简明易懂,不至于审错题、立差意,但如果仅仅只是就事论事,文章就会显得“小家子气”。这时可以将话题同人生、社会、生活、历史等联系起来:可以从“教育孩子的观念、方法”这么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大角度进行立意,谈挫折、逆境、困难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或者也可从精神品质、人生哲理等切入,谈工作创业、人生道路中“永不言败”精神的可贵等等。

2.化大为小。也称大题小作。有些作文题目包含的范围较广,能表现多个主题。这时,则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将宽泛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具体而微的“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擅长的、最有体悟的立意,从小处着手,以小事件、小题材反映大主题、大思想进行写作。例如:以“守望精神家园”为话题的作文。“精神家园”的内涵非常丰富,小则可谈亲情友情、人生目标;大则涉及文化艺术、道德伦理。如果不能将之化大为小来写,极有可能宽泛地论说“精神家园”的重要性,人类应该坚守自己的做人原则、人生目标与方向等,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缺少真挚深刻的感悟性内容。一旦我们从小处对这一题目进行立意,把话题切割成:守住某一种品质(尊严、诚信等),坚守住某一类品德(善良、正直等)。那么写作时只要择取其一来写,就能谈透谈深、真实感人了。

“千古文章意为高。”以上不多的几招技巧希望能真切地帮助到那些亟需在高考中提高写作立意能力的考生们,让他们多几分得高分的把握,添几分得满分的砝码。

猜你喜欢

立意肩膀作文题目
没有一座山高得过父亲的肩膀
你眼中的我
要借你个肩膀吗?
这是我的肩膀
说“立意”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