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问答法的使用
2011-02-20张富
张 富
据记载,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问答法的教师,他把这方法趣称为“助产术”。其实我国孔子比他早近百年地运用问答法,《论语》一书相当一部分记述孔子与弟子之间的问与答。那个时代施行的是一个教师对一两个学生“点”对“点”的个别教学,到了16、17世纪产生了一个教师对几十个学生“点”对“面”的班级教学。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是教育史上一大突破,然而这种授课模式下一个教师对众多学生的问与答产生了矛看,出现了失衡、失控、失当的现象。
一、碎问碎答事倍功半
(一)需要与可能失衡
1.需要人人做答,题题全答
教师如何正确地认识、对待教学对象,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学对象指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义教课标”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每堂课教师所提的问题都是经过通盘考虑,精心设计的,都是必要的,不仅应人人作答,而且要题题全答。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如果自己不试图作答,或只注意别人如何作答,就不会产生问题情境,也就不会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活动,也就不能导致他们在智力发展、能力形成方面的变化。的确如此,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口;光读别人文章,自己不动笔,是无法说好话,写好文的。
2.只能部分人作答,作答部分题
问答过程实际是一种交际过程。交际离不开时空及特定的背景,需要适合交际的场所,并受场所的制约。交际形式有:“一对一”、“一对数”、“一对多”、“数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其基本形式是“一对一”——你表达,我接受;我表达,你接受。
本来“问题即思维”,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对方思维;“问题即任务”,问题一出现即给对方下达了作答任务。班级授课制是“一对多”形式,是把任务下达到全班几十人并非自己一个。既然是大家的任务,又只需一二人回答,那就让他们去回答吧。所以有的学生不仅不做作答准备,甚至题目也不去听好,成为问答中的“旁听生”、“干坐生”。纵使争到作答机会或被教师点名作答,也只能是甲答A题,乙答B题,丙答C题……
(二)争答与避答失控
学生在校学习不是随意的、自流的,而是有任务、有组织进行的。然而问题一提出,课堂立即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争着作答,一是回避作答,教师难以操控。
有人作过这样的调查:连续在一个班听课10节,发现5个积极者举手341次(平均每人68.2次),作答67次(平均每人13.4次),而5个消极者举手17次(平均每人3.4次),作答6次(平均每人1.2次)。这就是说,消极者要求发言不到积极者的1/20,得到发言机会不到1/10。尽管教师实施了“倾斜政策”照顾了消极者,而发言次数不平衡性仍明显存在。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更为甚者,一两个月没举手没发言的大有人在,一两个学期没举手没发言的也不是个别。他们认为这是正常事没放在心里,所以具体时间次数说不上来。
我们把问与答录下音分析,教师的话较完整,学生用字词单句作答的多,用几句组合作答的少;你一言我一语的多,一个人把一个问题说清楚的少。我们曾对一本语文《课堂实录》作统计,一堂课教师围绕事前设计的十来个问题,平均发问29.6次,假设每问10人举手,就有300来人次举手、放下,30多人次起立、坐下。从表面看这很热烈,但学生收获却很少。任何行为的结果是愉快的,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任何行为的结果是不愉快的,就会回避这种行为。争答者在小学占绝大多数,到了初中不管教师如何做工作都无法控制下降趋势,升高中后争答者几乎不再存在。
(三)所教与所需失当
学习是一个“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的“入出”过程,如能大量快速听入读入、大量快速说出写出,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这和经商有点相似,商品大入大出、快入快出得大利,小入小出,慢入慢出得小利。
1.一次一问与大量快速听入不对应
听是通过耳、脑等协调动作接受有声语言的过程。据心理学家统计,人们日常生活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听是信息输入的一条重要渠道。过耳之声,稍纵即逝,不能左耳入、右耳出,要能快速耳听脑记整段整篇话语的基本内容。一次一问,问题短、答案短,无法激活听记机制,难以形成大量、快速耳听脑记能力与习惯。
2.离读而问与大量快速读入不对应
读是一种认识活动,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读。据研究,小学生如果阅读的材料少,想的东西也就少,那就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如何变少读为多读,不是要多安排时间(也不可能多安排),而是要形成快读能力;不能醉翁赶车,边赶边丢,应多读多积累。现行问答与讲授结合紧,而与读联系不紧,很多作答不需要读书,更不需要读整段整篇的文章。
3.多人凑答与大量快速说出不对应
如果能将听来读来的内容,根据要求通过口头表达出来,不仅走上了学以致用之路,同时大大加深了对吸收内容的理解,因为“利用获得的知识就是理解。”(巴甫洛夫语)
说话用声音传递信息具有便捷性,发音成熟,不需依赖更多的外部条件。说话方式有:念事先写好的稿子,先想好然后说,无目的闲聊、现想现说等;话语单位有:以字词单句作单位,以一小段、一大段、一整篇作单位。实践证明,说话以一小段一大段为单位,采取现想现说方式效果最佳,以较少的付出,换取较大的效益。现行问答往往是一个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凑答,信息量不可能大,很难提高说话的本领。
4.偏于口答与大量快速写出不对应
前面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写仅占9%,这不表明写最不重要,而是许多人不具备写的能力。有的提不起笔,有的能写但太慢没有那么多时间而搁笔。我们应看到,写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是今后工作、生活、学习的重要工具,我们更应看到写是提高学习效益的重要手段。国外有人提出“学习通过写作”的口号,认为在各科(不仅是语文)的学习中,应用写作方式来获取知识,推动、促进对所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所以,应培养学生具有下笔成文能力与习惯。
二、将碎问碎答改革为整问整答的交际过程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在人类交际中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指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语文交际实践中学习语文,必然是直接而不间接、简便而不繁难、高效而不高耗的第一途径。实验将碎问碎答改革为整问整答的交际过程,师生分别用讲问和答问文相互交际。
(一)教师用讲问文与学生交际
交际总是由表达者和接受者两方面构成的,没有表达者,便无所谓交际;没有接受者,表达者失去表达的价值。参与交际的人必须轮流充当表达者和接受者,二者都是交际的主体。
教师首先当表达者,把对课文的精讲和对课文的提问,加上引导、连接的话语,组合成一篇与课文结构层次相一致的讲问文,一次性向学生表达,不断断续续。例如教《中国石拱桥》一文,宣布课题后直接作讲问文:
“《中国石拱桥》是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文章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介绍我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赞扬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文章开头介绍石拱桥的外形和结构,请说出外形和结构有哪些特点,先写外观,后写功能是不是主次颠倒?
“写过石拱桥的外形、结构,紧接着介绍石拱桥悠久的历史,并以旅人桥为例。旅人桥肯定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吗?……(课文共8层,一层一讲问,以下6层从略)老师讲完了,话里包括8个问题。”
教师作讲问文,学生耳听脑记,不作记录不翻书,听后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组织答案,形成答问文。
(二)学生用答问文与教师同学交际
交际是交际双方互为表达者和接受者的,所以紧接着进行换位,学生当表达者,教师、同学当接受者。表达者可各抒己见,不定框框,不搞标准答案。他们可这样表达:
“茅以升先生写的《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文章开篇介绍像虹的外形,诗人把它比作‘卧虹’、‘飞虹’、‘长虹卧波’。石拱桥结构坚固,能使用很长时间,少则几十年,多则上千年。人们遇上一座桥,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外表,把外形放在功能前边写没有不妥。
接下来介绍石拱桥历史悠久,并以旅人桥为例。石拱桥全国各地都有,根本无法确定哪座建得最早。作者是从书里看到它最早,很可能有更早的没有写进书里,或写进书里作者没有看到。……”
答问文形成后,先在位上说给自己听,再说给班上人听(教师指名二三人上台说,结合纠错与简评)后,再在“四人组”或“两人对”上轮流说,接受检查,最后各自作书面答问文。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都脱本脱稿,独立快速完成,一次活动可以一堂课,也可在连排的两堂课内完成。
口头答问文不达标要重说,书面答问文完成后先在“四人组”上自改(翻书查对,请教他人),再在组际间互查(用符号或文字指出漏改、错改之处),课后教师复查记分(自改对了扣分从轻,反之从严),最后在下次课上短评。自改、互查、复查、短评,从多角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学习结果,提高找错、改错、防错能力,改变“学生管做,教师管改,再错再改”的现状。
(三)一切从实际实效出发
1.从未来需求出发
自从教育由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离出来,产生了学校这个独立教育机构后,学校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为学生走上社会服务的,课堂也就应成为未来生活的预演。
我们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的人群中调研,他们反映,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语文都是最重要的。各种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的是说成的,以言成事;有的是写成的,以文成事;有的是想成的,以思成事;有的是做成的,以行成事……可见“成事”中语文占了多大的分量。可是有的无法在有限时间里打好腹稿,应说而不说,应写而不能写,一次次失去成事、成功的机会。
明乎此,整问整答把注意力集中到通过交际培养学生大量听记、快速读记、现想现说,下笔成文的能力及习惯上。这样做是否放松了人文教育?我们认为,学生能“大量快速”入出语文,他们所受到的人文教育也应是同等的。再说语文对人的熏陶感染作用主要产生于对语文学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刘国正说得好,“要让文章自身来教育学生”。
2.从学生薄弱环节出发
弱点总是事物发展最直接制约因素,水桶所积蓄的水决定于最短的一块木板。为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加大信息量后学生发展并未加快,原因是“水桶”存在短板。记忆“仓容”小,大部分输而未入,加工“厂容”小,一次加工不出多少,影响输出。
整问整答以一串问题为内容,每次少则六七个,多则十一二个,在处理众多问题时明确规定:储存不能用笔记,加工不动笔纸,都在脑中完成,这一举措有效地开发内化潜能,短板因此接长。我们多次把实验班用过的问题在非试验班使用,漏题数实验班的差生与非实验的优生相仿。储存与加工可离开笔墨桌椅,他们的学习机会就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对学生来说也是薄弱环节。言论和文章都应做到有物,有一串实实在在的内容,空话连篇是说写的大忌。言之有序也一样重要,一串物是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而不是任意叠加的,只有言之有序才能保证内部结构方式与运转体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问题组合教学实际上是物序组合,学生每堂课都在围绕一串物、一定的顺序进行吸纳与表达,久之难事也就成为易事了。
3.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
学生在遗传、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既有共同身心特点,又有各自身心发展的差异。教师只有很好地研究和掌握他们发展的实际,采取因材施教和因时施教的策略,才能把各个层面的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整问整答交际过程中,一方面,因材定标准重基础。为了照顾个体差异,根据现有基础,将全班分成若干不固定的评价级,并及时对发生变化的级别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因时评优劣看发展。学生书面答问文分级处理——同级相比,一分为三。任务完成超出一般的,视为好时;属于一般的,视为中时,低于一般的视为差时。凡出现好时者不分级别进行同等、热情、公开表扬;对出现差时者,课下进行个别教育,引领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