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文化取向的本土女性心理学初探

2011-02-19胡艳红王献蜜马瑜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女性主义心理学

胡艳红 王献蜜 马瑜

一、中国女性心理学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性心理学开始起步,从其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中国女性心理发展举步维艰。在开始,主要是将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思想介绍到中国,翻译和编著有关女性心理学的书籍。范志强、高佳、苏彦捷等人分别于1986、1987、2003年翻译了美国女性心理学的专著,王极盛、刘翎平和葛鲁嘉,陈静波,张海钟等先后编著了《现代妇女心理学》《男女差异心理学》《妇女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与女性心理学的发展》等。[1]稍后,学者们开始关注中国女性心理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叶浩生、葛鲁嘉、张海钟等探索女性心理学本土化的构建与发展问题。[1]

(一)女性心理学发展状况

从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还极为薄弱,发展仍较为缓慢。表现在:

1.缺乏女性心理学相关课程。无论是心理学专业,还是相邻专业,把女性心理学作为专业课程的较少,多把该门课程设为选修课或者通识课。女性心理学的课程较为单一,没有形成课程群。

2.缺乏专门从事女性心理学的研究人员。专门从事女性心理学理论构建、本土化探究的研究者不多,大部分女性心理学的研究来自心理学家研究的部分内容,或者是两性对比研究。

3.女性心理学的研究不足。有关女性心理学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和其他重点课题不多,主流心理学中关于女性心理的专门研究较少,其研究结果对主流心理学的影响较小,带来的冲击不大。中国女性心理学研究还没有像西方女性心理学一样,对传统心理学研究提出挑战。更多关于女性心理学的研究是在历史学、社会学、女性学的研究范畴中产生。

4.女性心理学的相关书籍不多。有关女性心理学的书目以教材为主,研究著作比较少见,本土女性心理学的研究和探究尚不深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男性为本的源头,主要由男性知识分子的倡导推动;另一个是西方为本的源头。从中国女性心理学发展看,也体现了男性为本和西方为本的发展情形。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

1.缺少本土取向的女性心理学研究

本土女性心理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多是以介绍西方女性心理学为主。其所采用的研究视角、应用的理论、概念、方法、工具基本上来自西方女性心理学。西方女性心理学植根于欧美文化,多来自对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研究,如果越出其本土范围,就往往不适合其他文化环境中的女性。而缺少本土取向的女性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常以扭曲本国妇女的心理经验为代价。

2.研究变量中缺乏文化因素

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探讨,而中国女性心理的研究忽视对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和宗教心理学思想的吸收借鉴。人的心理至少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机制:一是心理的自然机制,它主要通过生物进化而形成,具有较大的普同性,不同文化的人的心理多具有相似的自然机制;另一种是心理的文化机制,它主要是通过文化的积淀而慢慢形成,具有较大差异性,不同文化孕育不同的文化心理机制。[2]26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G·墨菲认为:“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西方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对理想的两性人格均有与西方不同的要求。中国女性心理学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没有深入到中国女性实际的生活当中。[3]本土女性心理学更需要贴近现实社会和文化的氛围,重视研究和挖掘我国传统心理文化的底蕴,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逐步形成适合我国本土文化圈的研究特点和模式。[4]

3.缺乏社会性别视角

本土女性心理学研究中虽然研究的是女性心理,但多在微观层面上以男性视角进行。[1]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中仍具有男子中心主义的本质,缺乏社会性别视角。[5]女性心理学的研究源于女性问题,当代西方的女性心理学产生于妇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引入心理学研究,使女性与女性经验成为心理学的合法的研究范畴。[5]西方女性心理学从强调性别差异和抹杀性别差异的对立和争论中跳了出来,并提出如果强调女性经验的独特性,不加分析地接受所谓女性的认识和行为方式,其结果可能是强化了父权制社会对妇女的压抑。[5]

二、中国文化下的社会性别

性别是存在于社会互动中的一种协议,是我们同意接受的那种东西。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6]

性别角色是对属于一定社会和群体中的特定性别的个体在性别角色上的定位以及由此而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与固化了的性别行为模式。[7]性别角色包括性别角色期待与性别角色表现两个层面,前者是指社会期待某类性别的人从事的活动内容,后者则为两性依循着社会期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8]性别社会角色是在生理性别特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变量,它是社会文化所造就或赋予个体的一套行为规范和性别认同,是社会文化、社会环境对个体意识、个体行为的要求。[9]以社会性别取代生物性别概念的目的在于强调传统观念中的两性观念是社会文化条件造成的,性别角色可以通过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加以改变。

由于各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不同,妇女的社会性别的角色及社会地位自然也不尽相同。[10]传统中国是典型的男权社会,自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直到近代女权运动兴起之前,妇女社会地位普遍趋低,女性成了男子的附庸,女性缺乏独立的人格,女性人格的塑造依附于夫权、父权而存在。

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和现象。战国以后旧礼教为女子规定了许多行为准则,告诫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秦汉时期,礼制渐固定下来,要求女人贞节,并大肆宣扬所谓贞节妇女,以他们作为妇女的榜样,并提出“三从四德”。唐代规定女子不能再嫁,但男子可以休妻的双重道德标准。宋朝以后,为女子定出了更加苛刻荒谬的道德标准。元明两朝崇尚贞节,设立贞节牌坊,这是把贞节法律化的一个标志。到了明末,除了贞节继续被提倡之外,“女子无才便是德”被推崇为衡量女子好坏的标准。清末民初是中国妇女地位极大改变的时期。[11]266甲午战争痛败引发的思考以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传入,还有物竞天择、男女平等的思想传播,与当时中国对女性的看法相悖。鼓吹变法的人士都注意到妇女问题。变法、近代化与女性问题是密切不可分的。[11]269-270

三、近代中国的性别视角与女性人格

社会性别制度、两性关系和妇女状况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质和存在,都是历史的造物。[12]68伴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近代中国审视女性的视角经历了新贤妻良母主义、女国民教育、超贤妻良母主义的转变,以及当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冲击。对女性人格范型经历了国民之母、女国民、人的转化。[13]之后女性主义的思潮让人们重新回到女性主体本身,发现女性人格特质。

1.新贤妻良母视角下的伟大母亲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主宰着性别意识形态。现代化启蒙运动以非缠足和兴女学为突破,开始了妇女改造运动,以达到强国保种的目的。

虽然有人提出对妇女缠足的反对意见,但这种呼声从未影响到社会的主流文化。直到19世纪末,废缠足被作为残害妇女肢体、闭塞妇女心智并最终阻碍民族振兴的大事提出来。维新人士在天赋人权思想启发下提倡男女平权,他们把国家衰弱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缠足,认为缠足“血气不畅”造成“胎养不完,生子多类愚弱。”维新派受“进化论”和“生物学”影响,将妇女的身体、生育的功能与人种改进、富家富国、强种、繁种、优种联系在一起。[12]55兴女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妇女成为“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的贤妻良母。从强国富国的角度来看,认为女子受教育可以“执业自养”,为社会“生利”而不是“分利”。[12]55

新贤妻良母视角影响下的妇女解放从根本上是为男权服务的,充分挖掘了女性人格中的母性成分。解放妇女身体是为了改进其生育功能,提高妇女素质是为了改善其对子女、家庭甚至国家的影响,而女性作为人的价值和自身真正的需求却没有体现出来。

2.男性标准下的女国民

从文化上看,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呈现出男性特征。20世纪初,妇女运动的领袖、发起人均以男性为主,致力于对女性进行国民教育,倡导男性标准的妇女解放。启蒙运动让女人享受男人的特权,也要女人做男人。对于女性的性别角色要求是以男性为价值标准。男性标准的结果使得女性在服装、发式、职业、个性兴趣、文化传承上向男性靠拢。女性在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中,认识到女性在能力上并不弱于男子,但是现实中处于从属地位,必须隐去自己性别身份才能进入社会公共生活。秋瑾深刻地认识到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的巨大差异,为她后来着男装、践履男性行为方式提供了驱动力。[14]秋瑾虽然仅是个案,但它反映了近代政治、文化变革对女性生活的影响。男性标准是这个时期许多“国民教育”下女性的愿望和选择,作为打破性别隔离、突破性别禁区的妇女,他们因为进入男人的世界而获得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女性自身没有创造出独立的人格模式之前,必须适应男性主体的行为模式才能被男权社会所接受。此时,在宣扬男女平等理念时,两性仍不自觉地承袭传统的父权制性别话语。落实在女性人格实践中,则成了向男性看齐,以男性为榜样,使女性失去了独特的人格。

与传统的性别压抑不同,男性标准的视角导致了性别歧视或漠视,使女性不认同自己的女性性别,漠视自己的性别特征,追求男女都一样的男女平等,在人格建构上向男性看齐。在妇女社会地位远远低于男人的时代背景下,追求“男女都一样”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有号召力的目标。[15]

3.超贤妻良母的女强人

现代教育使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在职业上展示自己具备同男性一样的能力和价值。但也因为肩负多种社会角色和期待而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与冲突。除了要完成工作,还要保证家庭运转。超贤妻良母的女性人格使得女性承受着角色超载,他们必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女性为了协调角色间的冲突,透支着体力和精力。在主张超贤妻良母的理论和实践面前,传统的性别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女性的传统依附地位赋予他们的心理特征也远远没有消失。[16]时代的变迁,无论是铁姑娘、女闯将、女强人,还是女高官(高管),在工作中都需要有独立、坚强、果断、干练的素质,家庭生活中需要具备养育、照顾、爱心、温柔的特点。超强女性的趋向使女性身心受到压抑甚至扭曲。

4.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主体的凸显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研究希望理解女性的需求和感受,让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关注女性的主体性。现代女性并未因为女性主义的影响得以摆脱心理困扰,而只是由压抑状态转化为焦虑状态。[15]女性的心理表现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变革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对两性生活经验、性别范式的影响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思想对现代女性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潜隐在社会和个人的无意识层面,悄然地改变着女性的存在方式。在已有的性别意识中,已经揉进了许多男女不平等意义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它一旦得到女性的主观认可,就会被强化,从而导致性别不平等的加剧。特别是当它变成女性的无意识层面,就会使妇女解放失去最基本的原动力,使男女不平等的事实天然合理化。[17]

当前,构建女性主义指导下的本土女性心理学的研究体系还为时尚早,但将女性主义注入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会让我们以更灵活的方式认识女性,了解女性。女性主义思潮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变量引入心理学的研究,强调历史情境与关系的重建,关注意义与权利的关系,倡导多元的研究方法。借助女性主义理念的本土女性心理学研究应会更加关注本土女性的主体性。

四、发展文化取向的本土女性心理学的角度

由上述可见,女性人格特征不是某种存在和不变,而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演变,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受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发展本土女性心理学,应该认清一个事物从萌芽到成长再到成熟,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推动本土女性心理学的构建。

1.挖掘女性心理学的文化根基

在传统和现代找一个连接点,用传统文化推动女性心理学的发展,用女性学的理论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本土女性心理学构建的首要条件就是研究自身的本土文化,在此基础上能够将所研究的对象放置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框架中。

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为依托,突出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要研究和回答“中国女性心理研究的理论背景、资源究竟是什么”、“中国女性心理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哲学理念究竟是什么”等一系列根本问题。[1]心理学的文化根基是心理学本土化的资源,文化维度是考察女性心理学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视角。

2.将社会性别视角融入本土化女性心理的建构中

将社会性别视为具有社会的、政治的和个人的倾向的文化建构,这种观点对心理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将社会性别看做是一种社会的建构物,能够促使心理学家关注有差异的社会性别中所隐含的文化意义。要构建文化取向的本土女性心理学必须要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在考量本土文化下的女性心理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

3.推动女性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

中国妇女的解放来自社会变革,虽然依靠法律使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解放了其生存的外部环境,但女性自身缺乏内在解放、缺乏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致使女性人格的发展产生了缺陷。

传统的性别观念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的观念不会一下子就能消除,性别观念和社会存在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在女性主体性还没有完全生成的情况下,盲目地解构与建构女性人格只会让女性的自我存在更加迷茫。妇女解放不仅仅是外部存在的改变,更要触及女性意识的深处。在女性心理学的研究、倡导、宣传中,应以推动女性性别意识为出发点,提高女性对性别的敏感性,激发女性主体性对传统性别观念的挑战。

综上所述,从社会文化建构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本土女性心理学,将对认识性别差异,了解女性心理和人格特征,理解两性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1]魏红权,冯江平.国内女性心理学研究轨迹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9,(4).

[2]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3]顾红,孙蕴韬.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4]崔景贵.“告别理性”:后现代主义与心理教育范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6,(12).

[5]郭爱妹.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3,(4).

[6]叶浩生.女性心理学的进化与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产生[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

[7]李静.性别角色获得的民族学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8]蒋清凤.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社会性别角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

[9]李静,赵伟.社会性别角色获得与民族文化系统[J].西北师大学报,2004,(1).

[10]汪兵.阴阳和合——论中国妇女社会性别角色及其社会地位的特殊性[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12).

[11]鲍家麟.中国妇女史论集[C].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

[12]杜芳琴.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和跨学科视野[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3]刘建凤,于作敏.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转换[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

[14]王炜.论秋瑾性别角色转换的三个层面[J].湖北社会科学,2006,(2).

[15]刘艺.中国女性性别角色文化对女性心理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8,(31).

[16]郭喜青.性别角色社会化与女性消极自我意识的形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7]杨青.论女性性别角色变革的合理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6,(5).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女性主义心理学
农村大班幼儿教师实施性别角色教育的现状研究——以成都市五所农村幼儿园为例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性别角色认同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