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上的异果——评杜学元新著《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

2011-02-19张艳雷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张艳雷

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日益成为国内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者不懈的努力也使得该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上世纪60年代末女权运动的再度兴起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研究各种社会问题。与国外女子高等教育的研究相比,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还难说丰富,尤其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审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教育学界对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认识,还可以为当今女子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杜学元先生所著的《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一书于2011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使得这本从构思到成稿再到完善历时9年之久的著作终于能与读者见面。作为杜学元先生多年来研究女子教育的又一成果,这本论著从女性主义的全新视角审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破除了长期以来以男性主义视角研究教育的偏见,弥补了高等教育史研究上的不足,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起源进行了重新审视。从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来看,该书不仅是一本教育学专著,也可谓一本史学论著,同时又不失为一本传统文化学著作。这项研究成果不但丰富了高等教育和女子教育领域的研究,还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借鉴,既具有高深的学术旨趣,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为读者介绍。

一、全书结构

该书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把女子高等教育的起源定为先秦时期,以女子主体意识的变迁为维度,将先秦到晚清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第一章,女性主体意识的压抑时期:先秦至两汉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第二章,女性主体意识复苏时期:魏晋至五代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第三章,女性主体意识的初步沦落时期:宋元时期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第四章,女性主体意识彻底沦落时期:明代至前清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第五章,女性主体意识复兴时期:晚清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每一时期又相应的从社会女性观、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和女子高等教育家及其思想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在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部分,作者独创性地把中国古代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体系分为家庭、宫廷、学校、社会、寺庙等五个层面,把女子高等教育的内容体系分为女子高等经、史、文教育,女子高等艺术教育,女子高等科技教育,女子高等家政教育,女子高等宗教教育五个部分加以说明。

二、研究视角和特点

通览全书,作者展现了各个特殊历史时期与社会女性观和女性主体意识相对应的女子高等教育的体系、内容和教育思想的演化与发展,既从历史的高度把握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全景,又对各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的文化背景、实施状况和具体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独特的研究视角

作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审视中国高等教育史及其思想发展史。女性主义视角(也称作性别分析方法)是一种方法论,它“通过‘性别’的镜头透视和反映各门学科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把一部人类的思想史纳入到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女性主义教育观就是以女性主义视角,以及女性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来看待教育的观点和理论。”[1]1-3女性主义视角“公开声称妇女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全体女性更为平等和充分的发展及教育参与,声称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用女性特有的感知、思维和逻辑解释和表达妇女在参与教育中特殊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女性的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2]232作者认识到,从“男性中心”视角看待整个世界以及以此建立的学术规范,并不能成为女性研究的视角和立场,女性研究应该有自己特有的学术规范。女性研究应强调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男女在社会和生理上的差异不应该受到忽视,应该承认其独特的价值,同时要重视女性文化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传统的男性中心的研究视角往往忽视女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3]3作者不仅看到了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研究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而且从该视角出发来研究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问题,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图景,不但给中国古代女子教育一个重新的定位,而且分析了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女性观中女性主义视角研究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更能看清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背景以及女性是如何维护或变革着社会的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探索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3]21-22

(二)新颖的教育观点

作者在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下发现,中国古代不仅存在女子高等教育,而且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独具特点。作者摒弃了传统女子高等教育研究上的观点,提出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新的认识。

1.传统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观

传统的高等教育研究普遍认为中国的女子高等教育起源于近代。如,王奇生认为近代的教会学校开创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教会学校不仅开创了中国的女子高等教育,而且当中国人自办女学兴起和发展使得教会女子初等和中等教育变得无足轻重之后,教会女子高等教育依然保持着领先地位和第一流的水平,为中国第一代知识女性的成长提供了一块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4]郭卫东也认为,中国的女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都是以教会开办的女校为发端。[5]作者也在书中介绍了潘懋元、赵叶珠、王珺和张国艳等人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起源的观点,这些传统的观点普遍认为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起源于近代,而且以女子高等学校的设立为主要标志。[3]4-6

2.作者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观

作者从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反观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历史,创新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判断标准,提出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形式,从“有性的”①“有性的”视角引进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即向文明“证伪”的方法,它可以渗透在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它从妇女切入历史,获得的却是一个比较的、全方位的人类视角。也就是说,它从“有性的人”(包括男女两性)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人的全部存在——历史的和现实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由此引发人类生存观念和生存方式的自觉革新。参见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角度审视古代女子教育应有的地位,并肯定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存在女子高等教育的观点。

首先,作者认为高等教育是相对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而言的,是否存在高等教育是以受教育的水平为标准的,随着女子受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高等教育就会出现。他以牟宗三先生和涂又光先生把中国古代教育偏重“德性之学”和中国高等教育“人文”阶段的学问不可能重在学校的观点为依据,提出了高等教育应该以传授高深知识、高深道德、高水平技能为评判准则。在作者看来,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即是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要目标,虽然中国古代的女子在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得到的机会不多,但仍有一些女性在这些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在重德育的中国古代社会,同样出现了大批德行极高的女性精英。[3]6-7可见,作者在女子高等教育的评判标准上融入了本土性和时代性。

第二,作者从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形式并非以学校为主,而是以家庭、宫廷、寺庙等教育形式为主。中国古代女子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若非接受了高深的教育,决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女子在没有学校教育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宫廷教育和寺庙教育分担其责且功不可没。在内容上,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不是单纯地以“知识之学”为主,而是重在人文精神的教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教练。

第三,作者以矛盾律和排中律为逻辑基础,认为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性质具有与男子高等教育不同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中国古代的男女之间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观念,其教育的内容自然有所差异,然女子的智慧与能力以及女子高等教育的水平却与男子不相上下,应该给予培养女子高深学问、高深技能的教育以应有的地位。

第四,作者还参读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研究。如加拿大Rush Hayhoe认为,中国古代女子一直以来都在知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深深地扎根在对知识的整体认识中。这些学者从国外高深知识的评判标准对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加以认识,肯定了中国古代确实存有女子高等教育。[3]15-16

(三)明晰的分期分类

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结合女权主义对女性意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社会女性意识与女子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提出研究女子高等教育必须从社会文化中的女性意识入手的论断。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体系。他把中国古代社会女性意识分为压抑、复苏、初步沦落、彻底沦落、复兴等五个时期,以之为维度,把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成相应的五个时期。在每一个时期内,作者又把其实施体系分为五个系统:(1)家庭系统是主流系统;(2)社会系统是次主流系统;(3)宫廷系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补充与延伸系统;(4)寺庙系统是上述三种系统的补充系统;(5)学校和留学系统是偶尔的系统。这种划分不仅是独到的,而且是独创的。与之相应的,在女子高等教育的内容上,作者也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划分:(1)女子高等经、史、文教育;(2)女子高等艺术教育;(3)女子高等科技教育;(4)女子高等家政教育;(5)女子高等宗教教育。在上述高等教育的实施体系和内容体系划分之余,作者还对各部分在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实际地位进行了分析。

(四)翔实的史料内容

该书作者在历史材料的搜集、分析和利用上处理得较为细致。该著作参考文献资料很多,仅可考的参考专著就有三百余册,报刊数十种。虽然所用资料极为丰富,但全书并非史料的简单堆砌。在选材方面,作者十分重视对宏观资料的把握,全书以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社会女性观的演变为线索贯穿始终,以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体系和内容体系为主体,并对各个时期所出现的重要的女子高等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在这种对宏观结构的把握之下细致地组织材料。同时,作者也重视对微观材料的把握,特别是对各时代出现的著名女子的成功经历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使女子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更为清晰。该书虽重在对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史的论述,但对各时期出现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发展态势都引入了作者独到的认识和评述。

三、学术评价

(一)厚重的理论基础

1.以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为轴探索历史文化变迁中的女子高等教育

社会女性观是一个社会对女性看法的总和,主要包括女性角色观、女性价值观、女性道德观、女性知识观、女性能力观、女性审美观、女性教育观、女性人才观、女性职业观等。它左右和影响着女性的成长和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女性的主体意识是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即女性作为有感觉、能思维的认识主体,对自己客体存在的价值、道德、审美等一系列活动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女性主体意识总体上说是社会女性观在女性意识上的一种反映或体现,同时它又反过来促进社会女性观的进一步发展。[3]22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女性观强化着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而女性的主体意识则是变革女子高等教育的重要前提。“社会性别”一词源于西方,它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之下有其不同的内涵,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为女性主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社会女性观作为社会性别研究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它植根于社会文化当中,又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成为认识社会文化和女子教育发展关系的纽带。该书以反映社会女性观的女性主体意识为线索,探索历史上不同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将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放在整个社会文化和社会女性观的背景下加以研究,既可以清晰地认识古代社会文化的渐变过程和时代特征,又能够对在此基础之上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特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从女性主义哲学发起对“父权制”知识和教育体系的挑战

女性主义哲学是女性主义教育观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虽然女性主义学者并没有在哲学认识上取得完全的统一,但无论女性主义经验主义,还是女性主义立场论,都试图突破和颠覆束缚女性、边缘人群和被压迫人群的哲学结构,为知识和科学、教育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公正和平等开辟哲学价值观的可能性和空间。[1]64在妇女学学科建设的问题上,李小江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立场的,包括那些贴着客观、中立标签的学术著作。女性主义学者站在边缘群体的立场上看问题,向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知识体系提出质疑,其意义不仅仅是在现存的知识中添加一点妇女的观点,而是看到了产生于男性中心文化的知识有偏颇之处,把占统治地位的男性的历史记载和经验的表述方式普遍化为人类的知识,不仅遮掩了女性的历史活动,也造成了人类社会认识上的盲点。”[6]该书正是从女性主义价值观出发,审视在男性主义价值观之下,现有的知识体系忽略了女性的因素,把女性排除在“父权制”知识体系之外,没有民主地、平等地看待历史和科学。将中国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事实平等地、民主地展现在中国教育史中,让中国历史上精英女子的知识经验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予以发扬是该书基本的价值观。在此立场之上进行的研究,不是在现有知识体系中融入女性因素,而是追求以社会公正和性别平等为主要价值的高等教育历史观在实践中的实现,也是对以往“父权制”知识和教育体系的挑战。

(二)重要的学科地位

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成果虽不在少数,然而大多集中在对壬子癸丑学制之后的制度化高等教育,而对壬子癸丑学制之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女子高等教育的研究却涉足极少。该书正是从这个研究薄弱领域入手,把中国女子的高等教育的历史溯源到先秦时期,对从先秦直至壬子癸丑学制的出现这段历史长河中的女子高等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书堪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研究上的空白,弥补了高等教育史研究上的遗憾,在教育史研究上应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

(三)广泛的学术价值

该书在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之后,能够为广大读者将来的学术研究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总体来看,该书在使用上至少具有如下几点价值:

对女性和传统文化研究者来说,该书从女性主义的视角,以社会文化观念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变迁为线索着手撰写,分析了在中国各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女性观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研究了其如何受到当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又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描绘了中国以儒家思想的演变为主,融合了道家、佛家以及基督教、天主教教义的社会女性观,以及后来出现的太平天国、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观,论述了中国古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起伏发展。这些成果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变迁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女性学研究者探索中国古代女性文化和观念提供宝贵的资料。

对高等教育研究者来说,该书全新的高等教育划分标准、体系划分方法以及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内容的独到见解,可以拓宽当代高等教育研究者看待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视野,从而加深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对教育史研究者来说,作者对史料的大量挖掘、筛选、分类和使用,可以为教育史研究者寻找和选择相应的历史资料提供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然该书还可以让教育史研究者对中国古代的女子高等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对发展和改革当代的女子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借鉴。

总之,《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一书承载了作者一贯严谨的学术作风,该书采用别样的视角审视中国的教育问题,观点新颖独特,构思深邃严谨,语言深入浅出,脉络简明清晰,尤其在史料的发掘和选择上颇为用心。史学资料浩如烟海,却严重缺乏第一手资料,然该书不仅对大量的历史材料进行深入的挖掘,且所用史料多为第一手资料,所用资料虽多,却不觉得晦涩冗杂,读来流畅自然。该书的思想性建立在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透彻的理解和深厚的历史学、哲学功底之上,将中国特有的、多元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女性主体意识与女子高等教育有机结合,铸成了这样一部集教育学、历史学、女性学与文化学于一体的论著。该书不仅可为高等教育研究者、教育史研究者提供新的借鉴和启示,也可为女性学、传统文化学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综观全书,虽也存在一些瑕疵,如对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经验总结略显薄弱,但仍不失为女子教育史研究上的一部佳作。

[1]肖巍.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王奇生.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2).

[5]郭卫东.基督教新教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J].历史档案,2001,(4).

[6]李小江.妇女研究的缘起、发展和现状——兼谈妇女学学科建设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