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的我国妇女教育研究——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为主要样本
2011-01-29郭冬生
郭冬生
“妇女教育”是一个存在争议而且较难定义的概念,这既与“妇女”内涵界定难相关,也与“教育”内涵界定难相关。为了研究之便,笔者将妇女教育界定为以女性为教育对象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正式社会教育。其中,各级各类女子学校以及传统学校中的女生班被视为妇女教育的特定形态。故本文所称“妇女教育研究”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女生教育、专门女子院校教育(含独立设置和混合型的中高等女子学校、妇女干部学校、高校内设女子教育机构等)和性别意识教育的研究。
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中西方女性主义思想也进一步碰撞。与此相联系,妇女教育研究呈现出生机与活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较丰硕的成果。《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是国内第一家以研究妇女问题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是刊载妇女教育研究论文最多的权威学术期刊。常言道,一叶知秋。故本文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主要样本,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的我国妇女教育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其未来发展走向作初步预测,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工作。
一、近15年我国妇女教育研究概况
为了解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的情况,笔者对1996—2010年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出版的90期(不含增刊和2011年)共211篇妇女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了整理,并按研究选题、研究方法、作者情况、研究内容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类。下面,笔者试按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人员三个指标,对过去15年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发表的妇女教育研究论文进行简要分析。
1.研究领域
笔者按照我国妇女教育历史、国外妇女教育、教育性别分析、女校发展与管理(含妇女干部培训机构)、女校人才培养(含课程、教学、德育)、女生心理发展、女大学生就业、大学女教师、性别意识教育、女性学学科建设等指标,对211篇论文进行了统计整理(见表1)。其中,“理论及其他研究”主要指妇女教育功能、妇女教育改革、本土化妇女教育等综合性、理论性的研究论文。
从表1来看,女子院校(含妇女干训机构)的发展与管理、女子院校人才培养(含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德育)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方向,分别占论文总数的17%、19%;女生(女大学生为主)心理发展、妇女教育基本问题(如功能、改革、本土化等)研究也受到了较多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意识教育、女性学学科建设等课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此外,妇女教育发展史研究的论文也占一定比重,而国外妇女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论文相对较少。
表1《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6—2010)妇女教育论文的研究领域分布(单位:篇)
表2《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6—2010)妇女教育论文的研究方法分布(单位:篇)
2.研究方法
按照理论思辨、经验总结、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数学分析、个案研究、社会性别分析等指标,笔者对近15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了统计整理(见表2)。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对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研究方法的论文,以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为基本判据。
从表2来看,过去15年,理论思辨、经验总结一直是国内学者开展妇女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其中,理论思辨方法居于首位,占38.4%;其次是经验总结方法,超过20%。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调查研究、社会性别分析等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有10%左右的作者分别采用了这两种研究方法。同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也有一定的地位。
3.研究人员
笔者按照研究者所在工作(或学习)单位、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职称和学位等指标,分别对《中华女子学院学报》近15年发表的妇女教育研究论文的作者进行了统计整理(见表3至表6)。在统计整理过程中,对于多位作者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则以第一作者的基本信息为统计分析依据;教育学科的研究人员包含了教育心理学在内;博士学位仅指论文发表时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硕士及其他学位人员包括在读博士生、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者、无学位的研究人员(不包括在读硕士研究生);在读硕士研究生仅指无工作单位、正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的研究生。
表3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6—2010)妇女教育论文作者单位分布(单位:人)
表3统计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和女子院校是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其中,女子院校(含女子高校和妇干校)又是最基本的研究力量。不过,进入新世纪以后(2001年开始),女子高校与妇干校的研究地位调换了位置,即女子高校开展妇女教育研究的人员增多,而妇干校开展妇女教育研究的人员相对减少。这种状况与先前的几所女子院校升格、转制为女子普通高校密切相关。
表4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6—2010)妇女教育论文作者研究方向分布(单位:人)
从表4来看,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我国妇女教育研究作出了贡献。其中,从事教育研究和妇女研究的学者比例越来越高(两者加起来超过一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妇女教育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基础有利于推进妇女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表5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6—2010)妇女教育论文作者职称情况(单位:人)
从表5来看,在目前从事妇女教育研究的人员中,绝大多数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或政工师),中级及中级以下职称者不到一半。这种状况自2000年以后更加明显。一方面,表明妇女教育研究受到了高层学者(包括女子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青年学者文稿采用率相对较低的事实。
从表6可以看到,尽管博士没有成为妇女教育研究的主力军(不算在读博士生,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但是,从2000年开始,博士参与妇女教育研究的人数呈明显上升态势,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以妇女教育为选题。
二、近15年我国妇女教育研究主要观点综述
第一部分的分析表明,自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学者立足本国实践,紧扣时代主题,为妇女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思想观点,产出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理论成果。秦飞曾对1996—2005年间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梳理,展示了这十年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研究的成就和不足。[1]下面,笔者主要依据《中华女子学院学报》近15年发表的妇女教育研究论文,从更广的视角(不限于女子高等教育)和更长的时限(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至今)对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介绍。
表6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6—2010)妇女教育论文作者学位情况(单位:人)
(一)我国妇女教育发展史研究
1.我国近代女子教育
我国近代女子教育研究是一个比较受学者关注的领域。曲剧对1996—2005年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综述,韩新路对近代女子教育思想进行了梳理,蔡锋对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特征和权益保障等进行了研究。学者们认为,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产生是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外国传教士为了“宣教”需要而创办女子学校,资助中国女子出国留学,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2]
2.新中国女子教育
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妇女教育发展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韩廉、沈波濒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妇女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梳理,郭冬生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认真分析,宋珂君、何红对港澳台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作了介绍,上海、广东、黑龙江省等课题组也分别对21世纪本地区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学者们认为,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新中国妇女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教育事业的发展给妇女带来的益处更加明显,妇女受教育权利得到法定保障,接受教育的总人数和比例不断扩大,接受教育的层次和年限明显提高,男女受教育差距大大缩小。[3][4]
(二)教育性别平等研究
1.男女教育机会平等
教育机会性别平等一直是学者十分关注的课题。朱静对男女教育机会平等、郑新蓉对国际公约和宣言中的女性教育权利进行了研究,孟桂英对女童失学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蔡超对普通教育中女性发展的障碍进行了探讨,丁娟对教育公平与女性发展关系进行了反思。研究者认为,随着教育平等进程的推进,在基础教育阶段总体上实现了男女机会平等;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女性入学机会在城乡和阶层之间差距较大,必须进一步推进教育领域的性别公平。[5]
2.教育过程性别平等
在关注男女教育机会平等的同时,学者们对教育过程中的性别平等也给予了较多关注。丛中笑探讨了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张莉、钟向阳对童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作了分析,郭仕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教学中隐藏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者认为,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着性别刻板和性别偏见(主要针对女生)现象,要树立性别平等观念,消除课程和教学中隐藏的性别刻板和性别歧视。[6]但是,究竟应该淡化还是强化女性角色,提倡“非性别化”还是“双性化”,如何寻求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角色的平衡等,学术界仍然存在明显分歧。
(三)女子院校发展研究
1.女子院校的社会价值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女子院校的恢复和发展,人们对女子院校的社会价值存有疑虑,至今仍然存在一些反对的声音。围绕女子院校创办和发展的意义,以女子高校领导为主力的研究者,纷纷发表论文阐述新时期我国女子院校发展的现实意义。回春茹等立足于中华女子学院的实践诠释了女子院校存在的价值,雷庆礼论证了女子院校潜在的办学优势,吴宏岳分析了中国女校的生存背景,莫文秀论述了妇女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席春玲从女子高校的教育补偿作用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女子院校具有服务于妇女发展和推进男女平等的特殊使命,办好女子院校是探索女性成才规律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教育需求多样化的需要。[7]
2.女子院校的办学定位
女子院校发展研究一直是广大学者和女校领导青睐的研究课题。其中,女子高校办学特色研究尤其受到女校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贾秀总、魏霁晖、吴宏岳等分别探讨了新时期女子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杜芳琴以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为例阐述了女子学院的使命与定位。张李玺、罗婷、郭冬生等阐述了女子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提出了打造中国一流女子高校的战略构想。姚钦英等对妇干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者一致认为,坚持特色发展、彰显女校特色是女子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我国和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8]
(四)女生发展研究
1.女生心理与因材施教
为叙述之便,本文将女生心理与行为研究、“四自”精神培养、性别平等意识教育、女校教学改革等,都归纳为女生发展研究范畴。罗国忠、贺香沛等探讨了中等教育阶段女生的人格发展,郑欣、何树莲等研究了女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问题,王中会、王晶等探讨了性别角色类型与大学适应的关系、女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赵立莹、刘蕾对当代女大学生发展障碍进行了实证分析,姚钦英、孙卫华、张霞等探讨了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郭黎岩、张楠等对我国女大学生性心理进行了探究,刘继华论述了女性教育中“双性化”人格培养问题[9],王蕾蕾论证了女性课程体系与女大学生培养目标关系,时德生探讨了发挥女生英语学习优势问题,赵荣荣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思考。要根据各个发展阶段女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因材(性别)施教”,已成为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基本共识。
2.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研究者关注。黄海群、李春玲、周华珍、张霞等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许艳丽探讨了女研究生就业问题,唐红洁等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了调查研究,石彤、王献蜜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李晓明等探讨了女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问题,侯典牧等对在校女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者认为,女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扩招、经济发展以及自身素质能力密切相关[10],同时也受到职业性别歧视、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等影响;[11]应当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社会氛围,提高女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并采取适当的倾斜保护政策。
(五)女性学与性别意识教育
1.女性学学科建设
女性学是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产物,它与妇女教育特别是性别意识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王蕾蕾、叶文振、庄渝霞等对我国女性学学科化与本土化建设进行了探讨,陈方对女性学课程教学与学位教育进行了研究,罗婷、胡桂香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校妇女/性别学科建设作了系统回顾,王珺则探讨了女性学对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检视作用,李晓娅介绍了北美的妇女学研究,吴金金分析了韩国女性学发展及其对女性教育的推进。无论是学者所称的女性学,还是妇女/性别研究,都是涉及哲学、历史、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这种学科尚没有获得“自治”的地位,它处于“整合”和“渗透”的状态。[12]362-364如何将女性学或妇女/性别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教育和培养新一代女性乃至全体公民,促进其树立先进的性别文化观念并付诸实践,依然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2.性别(平等)意识教育
针对学校和社会存在的性别偏见、性别定型、性别歧视等现象,研究者呼吁加强性别(平等)意识教育,并强调高校在开展性别意识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闫广芬阐述了大学建构先进性别文化的使命,石彤探讨了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念,刘伯红、包晓玲等对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教育进行了研究,陈丽琴、刘筱红等论证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校必修课的政策问题,回春茹探讨了女性/性别课程对于中学性别教育的启示,而朱萍对闽台高校社会性别平等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者认为,要使男女平等国策深入人心,必须在学校教育中渗透性别平等理念,传播和发展先进性别文化。[13]同时,也有研究者主张,性别意识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社会性别(Gender)意识的教育,学会运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14]
(六)国外妇女教育研究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学者更加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的妇女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国际比较研究方法研究欧美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妇女教育。牛莲、时春荣、俞贞等介绍了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及男女教育平等历程,中国编译局日本专家大滨庆子对21世纪女性高等教育与女大学生生存战略进行了跨国分析,金香花对韩国两性平等教育发展进行了探讨,黄敏对澳大利亚女子高等教育经验进行了介绍,玛莎·敦克(洪文梅译)对加纳的教育改革与性别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上主要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为样本,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进行了梳理。而谈到中国的妇女教育研究成果,不能不提到《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 NO.1(1978—2008)》(妇女教育蓝皮书)、《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和《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这三本书在一定程度上都填补了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空白。
由莫文秀、张李玺等牵头完成的《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1(1978—2008)》是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发起、以中华女子学院的研究力量为基础、整合全国妇女教育力量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15]该书从多学科角度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内地妇女教育基本状况、妇女教育发展轨迹、性别平等教育现状等进行了较全面、较系统的研究,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等发展成就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北京、湖南、甘肃、辽宁等省市教育发展进行了性别分析,并对中国内地妇女受教育状况与世界若干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革开放30年来女子院校发展、性别意识教育、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妇女教育的专著,对服务妇女教育决策、推进妇女教育研究、开展妇女教育国际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该书被中国妇女研究会评为“第二届妇女研究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由安树芬等领头完成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16]《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17]系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的终期成果。这两本书汇聚了全国女子院校的研究力量,以丰富具体的史料和调查资料为基础,主要运用社会性别分析等方法,梳理了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当时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女子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总结了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些规律性认识,并提出了21世纪初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对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该书被中国妇女研究会评为“第一届妇女研究优秀成果(调研报告类)二等奖”。
三、未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展望
从前面两部分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的15年间,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选题低水平重复、成果创新性不足、缺少系统研究和深层次整合等弊端。笔者认为,未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将为妇女教育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妇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适应,妇女教育研究将向更加成熟的方向迈进,对教育学、女性学等学科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并进。妇女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领域,应用研究是妇女教育研究很重要的方面。近几年来,妇女教育研究对现实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的妇女教育研究尚处于边缘状态,要想走出边缘,迈向“中心”或曰“入主流”,获得更有分量的“话语权”,就必须在兼顾妇女教育实践研究的同时,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要加强核心概念等学理探究。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相结合,推进妇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协调发展。
(二)多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持续发展。教育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单一学科难以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需要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协调配合。妇女教育研究需要与相关学科建立动态的对话和交流机制,从各门学科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发展的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道路,教育学、女性学、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不断融入妇女教育研究,理论基础更加厚实,知识视野更加宽阔,分析方法更加多元,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科学、可行。与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趋势相适应,未来妇女教育研究的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在继承传统的哲学思辨、经典解释、规范研究、历史探讨等方法的同时,规范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实验法、个案法、田野研究等方法和技术将日趋熟练地得到运用。
(三)原创性和创新性至高无上。科学研究的灵魂在于创新;没有创新,教育科学研究就失去其意义和价值。妇女教育研究的繁荣进步,也离不开创新。虽然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的15年,我国妇女教育研究呈现出比较繁荣的景象,但是,深层次研究不够、理论创新不足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18]这既与相关研究力量整合不够有关,也与当前妇女教育研究边缘地位相关。因此,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继发性研究与原创性研究的关系,进一步增强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四)国际化和本土化并行不悖。实践证明,开放是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全球化、国际化要求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和平台。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时代主题,我们必须具有开放的胸襟和意识,与相关学科建立对话交流机制,面向世界同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但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必须与教育大国的地位相适应,与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相适应,发展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妇女教育研究,放大中国妇女教育研究学者的声音,不断提高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引导力。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全球化)的关系,不仅要坚持面向国际,而且要能够引导国际。这将是全球化时代和现代化建设征程中,我国妇女教育研究面临的更艰巨的挑战。
[1]秦飞.近十年来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述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2).
[2]曲剧.近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研究综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4).
[3]韩廉,沈波濒.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妇女教育的新推进[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
[4]郭冬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
[5]朱静.争取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机会[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1).
[6]郭仕.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学性别平等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
[7]莫文秀.从宏观上试论妇女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6).
[8]张李玺.打造办学特色 争创一流女子高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
[9]刘继华.谈女性教育中的双性化人格培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2).
[10]黄海群.女子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3).
[11]唐红洁,等.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调查及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5).
[12]杜芳琴,王珺.三十年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化[A].莫文秀.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1(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3]闫广芬.大学与先进性别文化的建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5).
[14]石彤.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念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4).
[15]莫文秀.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1(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6]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7]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8]赖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史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