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供应链协调管理的特征与措施

2011-02-19盛昌琴王智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供应链电子商务客户

田 军,盛昌琴,王智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一、引 言

供应链管理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运作模式,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已在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企业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对于核心企业来说,供应链是连接其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用户、用户的用户的网链,在供应链中涉及3个不同的流,即物料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环境总是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有大有小。从小的角度看,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大的方面去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即赛伯空间(Cyberspace)。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

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在网络环境下,借助互联网服务平台,利用IT技术,尤其是 EDI、Internet/Intranet等现代 IT技术,实现了供应链交易过程的全程电子化,彻底变革了传统的上下游商业协同模式。也就是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业务通过内联网、外联网以及互联网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以及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实施新的商务交易活动,这种活动就形成了供应链电子商务。

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帮助企业快速地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全方位管理和监控。利用供应链电子商务可以把供应链上下游的供应商、企业、经销商、客户等进行全面的业务协同与管理,从而实现高效的资金周转。同时,借助供应链电子商务交流平台,可以逐步转变供应链企业的经营模式,拓宽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渠道,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更高程度的整合与协调,进一步解放了企业的有效资源,使企业的生产能力与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二、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1.管理方式独特

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网络环境下供应链是积极响应式的,节点企业中的员工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供应链计划与目标由上下游企业的高、中、低层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借助电子商务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采用集成条形码、数据库、电子订货系统、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交换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供应链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及时传递链上物流情况、库存变化、资金运作等信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和技术得到了较充分的整合与利用,节点企业之间也可以联合开发新产品,使大规模的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2.营销渠道高效率

在网络环境下,应用电子商务,可使企业与顾客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直接进行对话与交流,企业可以直接向顾客销售产品,并可通过Internet获得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信息,进行连续库存补充和销售指导,为客户提供24小时服务,顾客可进行网上订货并跟踪订货情况,更有利于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更多的新客户加入,从而使得营销渠道更加优化和拓广,也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同时,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通过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缩短需求响应和市场变化时间,提高运营绩效,减少运营风险,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3.生产经营敏捷柔性化

敏捷作为经营管理上的概念,起源于柔性制造系统(FMS)。最初,柔性制造的目的是通过自动化使企业生产更富有弹性,提高对产品批量和品种变化的反应速度。

敏捷供应链是指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利用市场知识和虚拟企业,通过整合优化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内外资源,使节点企业及其供应链上的各项业务活动与顾客需求无缝对接,达到低成本、优质服务和快速响应的目标,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柔性化运营。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电子商务可以保证供应链系统信息的充分性,有效集成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和技术,在不同的需求下,采取不同的电子商务柔性供应链模式,对客户的需求与订单变化快速做出反应,以满足广大的供应链企业的需要,优化供应链运作过程,使得供应链在一体化上更具备竞争力。

4.供应链运营成本降低

供应链成本是指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为了保证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顺利生产并提供相关服务,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所占用和消费的所有费用。在网络环境下,应用电子商务以及ERP和信息集成等相关技术,加强信息的交互或共享,缩短供应链环节,对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的作业环节进行监控和再造,并实行先发出订单后组装产品的延迟策略等,实现快速敏捷反应,不仅降低了供应链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作业成本和库存成本,而且还提高了整体供应链的效率。

三、传统供应链管理与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协调、优化链上各个环节,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和附加值,为最终客户创造价值,并享受最终客户提供的价值回报,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实现最终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管理目标。因此,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最恰当的商品供应给最终客户,有效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使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之间能够充分协同,实现商品可用价值的最大化,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1.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注重企业的横向集成,通过通讯介质将预先指定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客户依次联系起来。这种供应链侧重于内部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供应链各结点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交易伙伴而不是合作伙伴,灵活性差,是一种点到点的集成。因此,传统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逐级传递的,这种传递往往造成信息流传递效率较低和扭曲,使得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实际需求与预测需求量之间存在一些偏差,并通过订货量向上游批发商、制造商传递时逐级放大,导致信息无法实现真正共享,从而产生“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由于客户信息不准,且缺乏信息共享意识,也缺乏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成员之间各自为政,都设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造成了单方毁约情况较多,供应商与销售商之间信息传递失真,生产数量与销售计划偏差较大,增加了库存成本,从而增加了供应链的“内耗”,极大地影响了供应链的整体动作水平及竞争力。

2.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应用促进了供应链的发展,也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形成了新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融合了当今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的管理过程。运用电子商务,可以使供应链共享全球化网络,实现快速敏捷反应,极大地降低库存水平,使中小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加入到全球化供应链之中。运用电子商务,可以为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提供整条供应链的各种信息,同客户及供应商协商价格、订立合同,实现顾客网上发送订单,实现顾客网上跟踪订单,实现顾客网上支付等。通过Internet,还可以将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生产物流计划和在各个企业中存在的其他活动有效地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密切联系且增值的闭环供应链,这样就可以应对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并有效规避供应链运作中的风险。

3.传统供应链管理与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1)运作模式和销售渠道不同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的销售模式是供应链上游企业推动型,供应商将供应链上传递的产品通过分销商、零售商逐级传递,直到最终客户。货物的移动是传统形式的大批量运作或批量式的空间移动,借助汽车、轮船或飞机等,将客户的需求产品运送到车站或码头,然后通过供应链最后一个物流环节将货物交付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了供应链管理的形式,极大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实现了供应链的敏捷化、柔性化、协同化等。企业的销售模式也由生产者推动型转变为消费者拉动型,商品生产、分销以及仓储、配送等活动都是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供应链网络成员追求大规模定制,联合开发新产品,在市场和客户范围上重新划分。生产商和相应供应商组成的虚拟联合体会依据消费者的要求,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然后组织生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物流运作或管理的单元不是大件货物而是每个顾客所需的单件商品,客户也可以在任一给定时间沿着供应链“运作路径”追踪货物的下落。采用基于Internet技术的供应链集成,增强了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效率与责任感,使大规模的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出,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客户类型不同

在传统的供应链形式下,企业服务的对象是既定的,供应链的上游企业能够明确掌握下游企业的类型以及所需要的服务和产品。但在网络环境下,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供应链运作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逐渐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的转变。客户能够在Internet上浏览自己所需商品的信息,然后进行性能和价格的比较,也可以通过参与竞标、拍卖等其他多种电子式的网站活动来购买自己满意的商品。客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季节变化、产品价格、品牌以及便利性,向生产商提出自己个性化的产品订购。

(3)物流的目的地不同

由于缺乏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交易手段,传统的供应链不能及时掌握商品流动过程中的信息,且对客户的个性化要求服务水平较低,使得供应链上物流的运输服务只能是集中批量化和无差异性的,不能满足分散化顾客的愿望。而在网络环境下,客户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自己个性化的订制产品,制造商生产的商品完全是按照客户申请的订单来执行的,供应链企业完全根据个性化顾客的要求来组织商品的流动,此时供应链上产品的流动需要通过集运来实现运输成本的最低化,同时货物的运输也是根据客户数量、个性化和差异化要求等来进行配送服务。这样,供应链上货物的运输路径与目的地就比较分散化。

(4)客户订单流动方向与库存不同

在供应链管理中,订单是顾客根据自己的需求向上游企业预订产品的凭证。在传统供应链运作模式下,顾客只能根据销售商提供选择的产品清单进行订购,买卖双方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互动,仅有一些讨价还价的交流,因此库存和订单流是单向的。而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电子商务,顾客可以根据销售商在网上提供的产品销售特征、动态变化、品牌结构、数量、库存等各种情况进行产品订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向制造商订制自己喜欢的个性化产品,此时客户定制订单和库存的流程是双向互动的。客户不仅可以定制和监控订单和库存,而且还可以修改、跟踪产品的库存和订单。作为制造商、分销商同样也可以随时根据顾客的需要及时调整库存和订单,公开透明货源安排情况,让客户能够自由选择产品品牌和物流路径,更好地把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有机地融入到客户管理中去,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使供应链运作实现绩效最大化。

(5)管理职责与管理内容不同

传统供应链管理中,强调对于上下游流程的管理,供应链经营活动是分散的,供应链上节点企业只是对其所承担的环节负责,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整体观念较差,往往只重视下游的顾客,而忽视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供应链各个运作环节之间责任和分工不明确,供应链经营活动是分散的,经常出现局部最优而整体绩效很差的情况。网络环境下,利用基于Internet等信息技术支持体系,使得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信息共享、协同作业、大规模定制、延迟战略、外包管理等,能够实现供应链网络伙伴企业间业务协作、流程优化、信息集成等目标。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注重流程性管理,企业成员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经营过程中节点企业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共同将节点企业的所有有效资源有机地集成起来,对供应链上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实现整条供应链的效益最大化。

(6)资金结算方式不同

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资金结算一般是逆向流动,由顾客向零售商付款,零售商向经销商付款,经销商向厂商付款等,付款的方式有现金、支票、银行转账、邮局汇款等。而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电子商务,商品的购买可采取虚拟网上购物(送货上门或在指定处取货)或选择无实体店铺,订单会在24小时内自动处理。付款的方式主要有信用卡、借记卡、银行转账、三方支付(支付宝、财富通等)、返利账户支付等。

四、网络环境下供应链交易的形式

在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电子商务以企业级内部ERP管理系统为基础,扩展了传统电子数据交换(EDI)模式,可以根据供应链上顾客或用户的差别化需求,实现包含商品的整个服务过程,它涉及供应链企业间、部门间以及个人间的协同作业。也就是说,原来在传统商务形式下,被忽视的个别需求对应、服务活动、按单生产、修理、基于模块化的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增值活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得到充分考虑和高度关注。

网络环境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形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1)企业对消费者(B2C)形式——即利用电子零售或网页针对消费者从事商品销售活动。开展这类电子商务的典型代表是亚马逊网上书店(Amazon.com)、嘉信(Charles Schwab)在线证券经纪业务。

(2)企业对企业(B2B)形式——即电子交易市场,利用网络实现企业间的交易和连接,这种交易的交易量很大。代表企业有思科(Cisco)、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Oracle)和戴尔计算机公司(Dell Computer)。

(3)消费者对企业(C2B)形式——即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交易反向进行。例如,想要成为乘客的人在Priceline.com上为机票出价,航空公司将决定是否接受这些价格。

(4)消费者对消费者(C2C)形式——即拍卖市场,利用网络实现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交易实现。代表企业如易趣网上购物网站(eBay.com)模式。

网络环境下,快速准确的信息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对供应链管理部门来讲,必须具备如下能力:

(1)能够及时提供客户的订单和库存数据;

(2)能够处理大量库存存储单元;

(3)能够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4)具有高水平的库存准确率;

(5)能够管理加速补货周期。

网络环境下供应链上的信息流动速度快,变化涉及的范围较广,渠道也较多,要及时有效地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就需要构建一个具备上述能力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基于网络环境的供应链集成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数据传递与数据处理,以便以更加快捷、方便、低成本的方式来集成供应链上各类信息,使供应链企业根据链上物流、资金流动的变化情况,快速做出反应,调整其经营战略,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五、网络环境下供应链运作交易的手段

在网络环境下,应用电子商务能将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效地协调和整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突破传统的生产、营销和服务的规模、范畴与局限,使整个供应链的敏捷性与柔韧性都得到提高,从而使得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大大增加,也降低了供应链运营的成本和风险。目前所使用的管理手段主要有:

1.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的定义,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照标准协议或一个公认的标准格式来处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的电脑应用系统。

EDI起到的是一种信息集成的作用,现行的各种EDI标准就是共同的交流标准,企业之间都按照这一标准而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目前在国际间被广泛使用的是由欧洲贸易委员会制定并颁布实施的UN/EDIACT(EDI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ccredited Standard Committee)制定的ANSIX12标准。电子数据交换(EDI)是现代企业大量使用的进行商业单据传输的重要手段。在使用EDI的过程中,首先要将用户端格式的单据转换成特定的中间文件格式,然后再按国际标准进行转换。在实际业务中,单据格式的转换对用户而言是透明的,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系统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自动回应和处理。

2.实时定位系统技术(RTLS,Real Time Locating Systems)

实时定位系统(Real Time Locating Systems,RTLS)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办公楼、场地、城区)内,实时地对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RTLS主要采用无线射频、超声波、红外等技术对物体进行定位。RTLS采用单品管理中大范围或小范围定位的空中接口标准。RTLS能将无线局域网拓展至资产追踪系统,它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资产追踪,任何一台和无线局域网连接的设备都可以被追踪和定位。RTLS应用于运输管理、物流配送与运输安全等领域,可以实时追逐射频信号,高效地支持存储、路由、数据收集及资产使用率分析等操作,能够改善和提高供应链的透明性和安全性。

目前,有两种实时定位系统,一种是传统的有源RFID技术,另一种是基于Wi-Fi的RFID实时定位系统。

3.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并可同时对多个标签进行识别,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使用,无需人工干预,操作方便快捷。

4.协同规划、预测与补给(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CPFR是一种面向供应链的新型合作伙伴的策略和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中,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在制订工作计划(如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配送计划、销售计划等)时由供应链上各企业共同参与,并通过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共同预测市场需求和进行补货,从而改善了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密切伙伴关系,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也改进了计划和补货的过程和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和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目的。

5.准时生产制(JIT,Just In Time)

准时制是指将必要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必要的数量按照要求的时间送到特定的生产线生产必要的产品。准时制是电子商务条件下对生产领域物流的新要求。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通过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使得供应商的库存最小或无库存的一种生产系统。

JIT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可缩短物质实体在再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客户的响应速度、杜绝产品库存积压和浪费、实现零库存生产、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6.快速反应(QR,Quick Response)

QR是指供应链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供应链上成员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用高频率小数量配送方式补充商品,以实现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最大限度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对客户的需求做出最快反应,以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7.有效客户反应(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是指在产品分销系统中,为消除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由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行密切合作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策略。它的目标是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如生产、库存和运输等方面的成本。有效客户反应是一种运用于工商业的策略,它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面对客户的需求变化而共同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策略,改变了以往以单方面行动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ECR是一个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组成各方相互协调和合作,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ECR的特征包括管理意识的创新、供应链整体协调、涉及的范围较广。

ECR的主要目标是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成本。这与QR的主要目标是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不同。

8.联合库存管理(JMI,Joint Managed Inventory)

JMI是基于VMI方法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强调供应链中各个节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以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为主,使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市场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信息扭曲变异放大现象,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联合库存管理减少了库存点和相应的库存设立费及仓储作业费,简化了库存管理运作程序,从而降低了供应链系统总的库存费用。

9.第三方物流(3PL,Three Party Logistics)

3PL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外部的专业物流服务经营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生产过程与物流活动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物流内部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两类:资产基础供应商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资产基础供应商通常拥有他们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生产操作和物流活动由他们自身实实在在地进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通常不拥有或租赁资产,他们主要管理公司,仅提供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与工具,对专业的生产与物流活动进行监控与指导。

10.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ERP系统主要包含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

11.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它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成一条供应链,将企业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对链上订单、采购、运输和配送等所有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以最低的成本优化企业的产品。

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要求供应商与用户之间有较好的合作与默契,这样才能保持相互的信任与协作。VMI策略中供应商拥有库存的控制权,它在用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和库存水平,并设计产品补给策略。在进行用户需求产品的递送与补货过程中,供应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其信任度与可靠性也逐渐加强,供应商与用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供应商根据客户的订单与个性化需求,合理定制了运输和补货计划,也使得库存成本大大降低。

企业资源计划是在市场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包含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广泛、深刻和科学的,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之所以可以实现,是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分不开的。企业资源计划不但是一个全新概念的管理系统,而且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

六、完善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措施

网络环境下,企业通过网络将供应链商流与物流的种种功能虚拟化、智能化。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可以为供应链上企业客户提供自己选择的物流配送方案与业务范围,使上下游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对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了保障,也使企业能够达到物流运作的效率不断提高、费用不断节省、路线不断缩短、时间逐渐减少、手续越来越简洁直观,有效地提高了货物配送质量,为达到客户的最大满意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电子商务具有技术性与全球性的特点,要求供应链企业也必须有高效率的通讯网络、运输网络和仓储网络等基础设施,不但要有企业内部的网络化,实现供应链企业各个动作环节的网络联系和网络控制,而且还要加强企业外部的网络化,实现生产厂商与配送中心、分销部门以及用户之间的联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量大、方向多,这就要求物流配送环节要更加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准确性。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对供应链企业的网络环境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同时也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的横向集成,往往通过通讯介质将供应商、零售商、分销商及最终用户连接起来,是一种点到点的集成。这种集成缺乏灵活性,实体与实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与有效利用。而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将供应链上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业务流、增值流、贸易伙伴关系等完全反映在信息流上,并由信息流来组织和支配,从而导致价值链重组,产生革命性的整合,同时这一过程还实现了供应链企业的产业化。具体讲,电子商务是在一个更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平台(网络)上构建的供应链,通过这个供应链,生产企业可以了解产品销售信息,并按照这个信息组织对产品的生产和对零售商的供货。零售商可通过供应链管理方法与技术,控制和降低库存和销售成本风险,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等这类的词随处可见。我们现在可以实现网上购物,公司企业越来越重视网上销售和网上订货。这种新的交易方式的快速、便捷、高效率为我们节省了许多宝贵时间,但有时我们会担心交易中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完整性保密性问题。在传统国际贸易法中,合同形式要求为书面,而电子商务中的合同是电子合同,与传统的书面形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其法律效力如何取决于法律的有关规定。伴随着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黑客攻击与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网络环境下,永远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也只能保障网络运行的环境相对安全。这就需要政府与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电子商务认证机构体系,以保障网上交易的有效与安全。

3.加快供应链企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

有部分企业对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仅仅局限在网站、在线交易和电子邮件,这些只是必要的基础结构,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要实现大规模跨区域销售,使得企业的营销辐射面扩大,就必须加快供应链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加强网络建设,借助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建立虚拟公司的扩展供应链,构建内部网络运行系统和外部网络运行系统,引入电子商务条件下的营销渠道和营销策略,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供应链企业公共资源,利用先进的 RFID、EDI、GPS等信息技术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以信息的形态及时反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活动和相应的资金运行状况,真正实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实时、集成、同步的控制,从而降低供应链企业的风险,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4.建立协调严密的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节点企业

传统供应链管理往往只注重供应链成本的降低或供应链流程速度的提高,而忽视供应链的全方位价值增值。供应链企业所关注的焦点是最终客户所获取的价值,供应链管理是以最终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管理目标,而最终客户价值最大化则以有效满足最终客户需求为实现手段,这就要求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和价格,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用户。

在网络环境下,对供应链企业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水平要求更高,要全面提升供应链的价值和企业业绩,就要充分借助网络环境下所构建的公共信息平台与企业联盟机制,大力加强网络化管理,设计多种信息传递渠道,促进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及各个环节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协调,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与管理体系,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工作任务与责任,严格工作流程,加强检查监督,实施淘汰制度,不断优化节点企业,形成价值同盟,选择信誉优良、基础丰厚的明星企业作为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伙伴,确保供应链链条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5.注重培养高层次供应链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人才是企业的灵魂,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也需要大量的高科技管理人才。根据世界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和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产品成本、增加自身竞争力的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尽快拥有专业于供应链管理的职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对企业的供应链系统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调整、流程重构和优化管理。然而,目前我国不仅缺乏既具有网络信息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供应链电子商务管理实践能力,从事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系统分析与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更缺乏通晓信息理论与技术且善于经营管理的高级实务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当前国内供应链企业特点,注重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可以利用高等院校和国外知名企业以及专业咨询机构,对现有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逐渐培养一支适应当代电子商务发展需求、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和供应链管理策略的企业家队伍和复合型骨干人才,使供应链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风险逐步降低、绩效越来越辉煌。

七、结 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特征与运作形式及一些运作策略,最后提出了完善相关管理的措施。目前,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网络环境下供应链的运作模式不断更新,风险也越来越大,这就对新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仅是针对一些简单的管理形式与管理手段做一说明,至于深刻与详细的论证与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文中所涉及的运作形式与策略的系统平台与定量分析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进行深入探索。

[1]Sarmah S P,Acharya D,Goyal S K.Coordination and profit sharing between a manufacturer and a buyer with target profit under credit op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182):1469 -1478.

[2]Lau AHL,Laum H S,Zhou YW.Considering asymmetricalmanufacturing cost information in a two-echelon system that uses price - only contracts[J].IIE Transactions,2006,(38):253 -271.

[3]Mukhopadhyay S,Yao D,Yue X.Information sharing of value-adding retailer in amixed channel hi-tech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8,9(61):950-958.

[4]马士华,林 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朱道立,龚国华,罗 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张庆一,李贵春,踪 程.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现代财经,2010,(2):72 -76.

猜你喜欢

供应链电子商务客户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