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成为灵动语文课堂的钥匙
2011-02-19王海燕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王海燕(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让传统文化成为灵动语文课堂的钥匙
■王海燕(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当语文课堂渐渐变成了对词语进行辨析、对语法作出分析的简单知识重复,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困境之中。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所肩负的使命绝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显然无法担此重任。如何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中国灿烂而丰盛的传统文化无疑是最合适的钥匙。如果把语文课堂比作河流,那传统文化就是源头活水,离开了文化的传承,语文课堂就会失去她的生命力。
一、语文课堂需要传统文化的积淀。
“语文教材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如果看不到它的文化内涵,不能充分挖掘它的文化意蕴,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讲授课程,如果只从文本出发,讲授的知识就会呆板、无味,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明显。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把文本视为一篇普普通通的文言文,仅仅停留在疏通字词的浅层次的教学,而应该从文化层面上挖掘文本深刻的文化和人文内涵。文言文教学要求从文化视角考察和阐释课文,就是在题解、注释、分析、比较和讨论等整个阐释系统中把课文的重心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阐明作品中的文化意蕴,传承课文中的文化特质,进而开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
比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有的同学对鸿门宴上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如此坐?按礼节古人的座次如何?作者这样写是疏忽了,还是有意为之?原来中国人宴饮时非常讲究座次的安排,论资排辈。在室内宴饮时,通常以面对门为上座,乱坐就有犯上之嫌。对照鸿门宴上的座次关系,同学们就明白了:项王是主位,东向坐;南向为上,坐的是范增,显示对范增的尊敬;沛公为北,与南相对,自然位卑;张良干脆不能坐,只能“侍”。当教师介绍了这一文化知识后,同学们自然就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座次安排,分明反映了项王眼中无沛公的狂妄自大,也正是这种狂妄的性格,为他失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后来项羽之所以会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惨下场,鸿门宴中的座次已见端倪。同时,通过古今座次比较,同学们也进一步了解到“座次礼仪”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又如,《归去来兮辞》逼真地再现了一代隐士生活的心路历程,而我们还应该有更深层的认识: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我国古代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心态。这篇文章是我们解读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林语堂的一句话很值得玩味:“在陶渊明身上,我们看见那种积极的人生观已经丧失其愚蠢的满足,那种玩世的哲学也已经丧失其尖刻的叛逆性,而人类的智慧第一次在宽容的、嘲弄的精神中达到成熟期了。”那么,《归去来兮辞》所表现出的文化心态——平静的彻悟,又何尝不是最文化的文化?
二、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感受、鉴赏美的能力。而素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
传统文化能够穿越时空流传至今,自然有其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比如古典诗词中,有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有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有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有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开阔苍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感动人,它们能在不知不觉间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略“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正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我们也可以带领学生领略《诗经》朴素而真挚的文风,从唐宋散文中品味文人身上不同的时代烙印,从明清小说中感悟精巧奇妙的构思。
三、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托起了人类不屈的灵魂,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我们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莫大作用。
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李白对友情的颂赞;“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是苏轼对人生的感悟;“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李煜亡国的泣血;“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是曹雪芹对怜惜与坚持的诠释……这些厚重的情感,引导人类对真善美进行不断地追求。圣贤君子的道德风尚如“天下为公”的理念,“位卑不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等,都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儒家的厚德载物、诚信仁爱,道家的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佛学的宠辱不惊、自然清静……当整个世界都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我们岂能丢弃熠熠生辉的民族文化?!
让传统文化成为灵动语文课堂的钥匙,不单单要把传统文化引进课堂,还要注意课堂模式、授课的角度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升。
1.告别“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师生共同探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鉴赏的能力,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如果只是老师讲解,既不符合文学鉴赏的规律,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禁锢他们的思想。合作探究的方式既能让学生迸发思维火花,又提升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了他们的互助合作精神。可谓一举三得,老师只需要进行适当的点拨、评点就可以了。
2.授课的角度要跳出传统的禁锢,以历史和现代的视角对作品进行重新审视。每一个时代的作品都免不了刻上时代的烙印,具有所在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从文化审视的角度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比如《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命运的描写,再比如中国的梁祝传说,让学生思考如何去看待古代女子的命运,对“叶叶相交通”、化蝶的结局怎么看,这种美好的想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进而可以引发学生的一系列思考,对杜丽娘、花木兰乃至才女李清照的悲剧晚年如何看待,《红楼梦》的那些女子是符合封建伦理标准的,而现代女子崇尚的美德是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既能让学生不拘泥于文本,真正从传统文化中获得阅读的快感,如享甘醴,又能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让他们真正有所感,有所得。
3.想要带领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韵,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丰富文化积淀,还要进一步研究教学方法。
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没有办法真正把语文这门课程教好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自己要热爱传统文化、热爱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间断地阅读既可以丰富内涵,保持对文字的敏感度,又可以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所以,如何让学生领会优秀作品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典雅蕴藉的语言、悠远优美的意境,尤为重要。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素养,感性地带领学生徜徉在传统文化中,并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既要解读经典,又要贴近时代。在查阅资料、分组讨论、演讲等各项活动中,让学生真正走近传统文化,感受她的别样魅力。
4.要引导学生用语文素养指导生活。当代社会,文化热正在上演。“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四大名著的重拍说明人们意识到文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课堂中学到的箴言改变自己偏激的人生观,用感受到的美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用读书养成的善于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指导生活。那么,即使对平时熟视无睹的事物,我们也会有全新的体会;即使劳累困乏,我们的内心也会洋溢幸福,这是来源于灵魂深处的丰盈。
语文课堂是文学的殿堂,是生活的延伸,是精神的家园。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滋养,语文教学就会如一朵枯萎的花在风中残存。唯有利用好传统文化这把钥匙,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灵动起来。让我们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还课堂以鲜活亮丽的面容,齐力为学生的语文世界打造更广阔明丽的天空吧!
参考资料:
1.曹明海、陈秀春《语主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2.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