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说《字频千字文》(四)
2011-02-19董兆杰
■ 董兆杰
一、《字频千字文》实现了“字与文”的高度统一
在语文教材编写中,“字从文”与“文从字”,一直是难以解决好的一对矛盾,是处理阅读和识字的关系、重点和一般的关系、任务和方法的关系的一个难点。
“字从文”,优点是可以选用理想的课文,却不能顾及识字任务的完成;不是没有控制地扩大识字量,就是造成识字量不足,或者识字时间的无限延长,高频字在使用时的短缺,最终导致识字的效率很低。
“文从字”,虽然可以具体落实识字任务,却很难根据识字的需要选出理想的文章,编写课文也因受到字种、字量和字序的限制,运作起来十分困难。现代识字教学,不论采取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字与文关系处理的困扰,并且已经影响到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
其实,“字从文”和“文从字”并不一定始终是冤家对头,处理得好他们还是一对相互帮助的朋友。古代的启蒙读物和近年出现的许多识字教材,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传统识字教材《千字文》等,就是古人正确处理“字从文”和“文从字”关系的典范。编者把应当认识的字编成首尾连贯、合辙押韵、有一定意义的韵文。韵语口诀在串起所有字的同时,还传授多方面的知识,把识字和读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编写课文是“文从字”,使用课文是“字从文”。课文包括了所有生字,所学的生字均来自课文。这样做,不仅科学而实用地解决了“字从文”和“文从字”在集中识字教材编写中的矛盾,还做到了“教与学”“读与识”“学与用”的和谐统一。
《字频千字文》借鉴《千字文》的编写经验,不但在口诀编写与学习中,正确地处理了“字从文”与“文从字”的矛盾,还独创了练习编写程式,使“字从文”与“文从字”实现了最完美的结合。
《字频千字文》突破了《千字文》单纯以认字为目标的架构,成功地解决了集中识字与阅读的各种矛盾。《字频千字文》用学习过的字编写全部练习材料,解决了其他识字法识字与阅读分离,或无法选择文章的困难。这样的练习,每个字都在口诀(课文)中,每个练习都用学过的字;前者是“文从字”,后者是“字从文”,每一课的口诀和练习,都是“文从字”与“字从文”的统一体。
《字频千字文》为什么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字从文”与“文从字”的复杂关系?那是因为,《字频千字文》没有沿袭历史的识字教材编写传统,独创了一个全新的识字教材编写模式(或叫工序、流程)。这个编写流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从儿童用字调查开始,经过语料收集整理,字频统计,研制儿童分级识字量表,确定学段识字的字种、字量和字序。
2.编写阶段。首先,用确定的字种、字序,按口诀的设计要求,编写没有重字的韵语口诀。其次,用口诀中学过的字编制没有生字的字、词、句、文练习。最后,编制单元练习,配置教具和学具(字卡)。
3.试用修订阶段。教材编制完成后,到实验单位进行试教,在听取试教意见后进行修订,完成编写工作。
这个教材的编写工作,从字频统计,到用字、用词控制,再到最后修订,全程都有计算机参与。因为这项工作的实际操作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编写是不同的。所以,与其说是教材编写,不如说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一次教材生产制作过程。把这个教材生产过程称为“流程”或“工序”,把“编写”称为“编制”或“制作”也许更恰当。这种独辟蹊径的识字教材制作程序,是史无前例的。不仅有实验意义,还具有示范价值。
《字频千字文》全书共1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4条口诀(课)和一个单元练习。每一课都有“比字”和“读词”“读句”“读文”练习。这些练习虽然是在学完口诀后进行,主要作用是巩固所学的生字,但是,这些练习不仅能够巩固生字的练习、作业,而且可以当做口诀学习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在识字,是通过生字复现的方式再认和再现生字。
因为所有阅读练习的文字都是已经学习过的,儿童不会有阅读困难,可以激发阅读兴趣。阅读练习材料的内容注意了对儿童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传授了社会的、生活的、学习的、伦理的、道德的知识,充满了人文精神。练习采用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儿童在接触这些高频字和新学字组成的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在与这些字反复见面的过程中,在我们特意营造的语言环境中,不但可以自然而然地记住字的音和形,扩展字义,还能在阅读中学会理解和表达,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字频千字文》用高频复现方式识字
识字的本质就是记字。识字教学对教师来说,就是教给学生记住生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会如何记牢生字。
记字首先是记字形,建立音、形、义的联系。记忆字形,要根据字形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遵循记忆规律去记忆。从记忆的规律来看,只有识记,没有保存和再现,是不完整的记忆,不会有理想的记忆效果。只有充分的再认和再现,适时地进行复习,才是符合记忆规律的识字方法,才能不断增强记忆效果。
识记,可以通过读口诀对字形的方式完成;保持,需要通过口诀的背诵和反复练习实现。再认或再现,则是通过不同练习来完成。遗忘是记忆的大敌,同遗忘作斗争的基本方法是复习。不伴随反复复习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根据对记忆与识字关系的认识,我提出了“通过高频复现的方法识字”的主张。“通过高频复现方式识字”,包括三层意思。
1.高频字复现。高频字之所以成为高频字,是因为它的“出镜”率特别高。高频字的认识,也只能通过高频率接触,高频率使用才能实现。让高频字反复出现,是符合识字的本质特征的,是符合记忆规律的,也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字频千字文》只有1000个字,这1000字被组织在一个72句长的口诀中。在口诀中,除了8个多音字有两次露面机会外,都只出现了一次,谈不上复现。
识字中不断背口诀,反复指读口诀,虽然有复现和再认的机会,但是,它存在和出现的环境决定了那只是字音的反复再认和字形的反复再现,并不是字义的全面展示。所以,通过口诀的学习是不能完成对一个字音、形、义的全面学习和完整记忆的,必须专门设计、有目的地进行重复练习。
因此,《字频千字文》设计有“比字”和“读词”“读句”“读文”练习,这些练习都是用已经认识的高频字编写的,越是高频字,学习的安排越靠前,用它们编写练习的机会也就越多,得到复习巩固的几率也就越大。而低频字得到复现的几率比较小,从另一个角度保证了高频字的复现。
2.高频度复现。越是频度高的字,越先学,复现的机会就越多,从而首先被记住。非高频字也要做到尽可能多的复现。在练习的编写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多重字,少重词”,即一个字可以在不同的词中多次重复出现,一个词(多字词)在练习中尽可能少地重复使用。这样既能保证高频字的高频率复现,也保证了较低频率的字有比较多的复现机会。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不同字、词的接触次数,丰富词的积累,还可以对字义实现全面把握。比如,在第一句口诀中出现的“小”字,在整个课本中出现了226次,由“小”和其他字组成的词包括了8个义项中的7个。“来”字,在整个课本中出现了221次。这样高的复现率,不仅使高频重复的字被牢牢地记住,还使孩子掌握了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丰富了词汇。如果再加上教学环节设计中多种方式的复习和重复,即便是低频字也有充足的复吸率。我们的每一节实验课上,每个字的各种方式重复的次数都在100次以上。
3.多语境中复现。汉字是多义性文字,口诀所能够提供的语境是特定的、单一的,无法了解在其他语境下字义的不同。只有在不同词汇、句子和文章的语言环境中尽可能多地重复再现,才利于对字义的全面理解和记忆。在练习的编写中,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创设与口诀不同的语言环境,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情境的句子和文章,让生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复现,让儿童通过练习掌握字的不同义项。
“高频复现”,是巩固和提高识字效率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使用这种简单而实用的识字方式,会产生“滚雪球”式识字效应,它既符合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和学习的规律。这也是《字频千字文》和许多“重学不重巩固”“重数量不重质量”“重认字不重视识词和阅读”等类识字法的根本区别,是它虽然方法简便却效能极高的根本原因。
依据“高频复现”理念编写的教材,实现了识字与识词、学句的统一;实现了识字与阅读的同步;实现了教材与教法的统一、教法与学法的一致;实现了教材设计与教学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