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文,也学着“玩”语文
2011-02-19邱永秀福建省长乐一中
■ 邱永秀(福建省长乐一中)
一、“玩”的理论依据
自从上大学到现在,每次在填“学科专业”一栏时,我都要填上“汉语言文字文学”,“教学科目”一栏填“语文”。可见,语文,即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不得不常常思考:如何教语文,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语文味”理论创始人程少堂给我们带来了语文的春天,他说,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国家中西部地区骨干教师陈金海认为,程少堂老师提出“语文味”理念是基于并致力于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有鲜明的实践理性色彩。可因为“语文味”是美学的观念,一般语文教师并不怎么看重它,毕竟在黑板粉笔间度日的人中,公然追求美感体验的人并不多,所以“语文味”观念迄今在语文教学理论上还没有被广泛地重视,故而在教学实践与教学管理中也还没有被选作衡量教学行为的一根重要标尺。这无疑是我国语文教育事业、语文教学艺术的一大错失。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的我,教语文的同时也学着“玩”语文,虽然显得稚嫩,但我尽力而为。下文提出一孔之见,求教于大方。
二、大方之家“玩”语文
1.孔子“游于艺”。《论语·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是孔子的教学总纲,也是他一生生存与学习状态的高度概括。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育人理念“游于艺”“成于乐”,强调健全人格培养和良好人性的形成。一是注重人格基础的全面发展,且重视“游”——实践活动;二是注重内在心理的自由塑造,重视自由的感性和感性的自由;三是强调人格塑造的自觉意识,重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充满快乐的自由境界。在《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孔子问学生们的志向,曾皙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真是语惊四座,孔子也喟然叹曰:“吾与(赞同)点(曾皙)也。”看来,孔子最欣赏游艺状态的学习,学习的至高境界在于“玩”、在于“艺”。“游于艺”,是指为学者遍历、熟习六艺,故仁德日新,身心自适、顺畅而入优游之境、达明道之功。
2.孔庆东教授“玩”语文:(1)每天写日记。写那种不给任何人看的日记,每天就写100字,不多不少。写到一千回,下笔如有神。(2)大搞文字游戏,开玩笑,猜谜语,写对联,填诗词。嬉笑怒骂,激扬文字,把语言玩得山穷水尽。到那时,看语文书上的课文如同老叟戏顽童,什么语文考试,语文竞赛,都能轻松应对。(3)进行背字词、背诗文比赛。大脑如电脑,存盘的资料多,可调用的东西就多。当然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边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见影。以肚子里东西多为荣,以肚子里的东西少为耻。君子耻一物不知,连说一百个成语不重样,假装深沉是蠢驴……
三、语文课,我爱惊喜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学着引导学生“玩”语文,并给它加了一个副标题:语文课,我爱惊喜!
1.读名著,“玩”名著
2007年以来,福建省语文高考增加了文学名著的考查内容,这项考试改革反映了语文学科对学生文化文学素养的要求,也促使大家回到语文本位上,即要大家多读书,注重文化积累。如果只是读过小人书之类的简易版本,或名著翻拍的影视作品,或者只是应试地强背一些题目,就太投机主义了,很难拿高分。但是要考的名著有那么多篇,该如何巧记巧用呢?(1)每读一篇名著之时和之后,我都引导同学们走进名著,尤其是走进名著中的人物,把名著当成剧本,同学们按喜好意趣自选角色,课余都能时不时地冒出名著中个性化的语言,或互相善意地取绰号,如某某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某某身材高大的“关羽”等。(2)适当播放百家讲坛、名家评论,让同学理解更深透,又有视觉听觉的享受,“多看看,多听听,多学学,既丰富自己,又丰厚文化”。(3)通读名著后,及时让同学自主出题,同学们竞答甚至提交老师们研究,既有探究性又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2.读文化经典,以“孔子的历史”带动“历史的孔子”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中学生阅读经典,也就是在阅读传统的同时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的责任。但传统与现代毕竟有较大距离,比如要走进《孔子》,目的是要学生理解历史上原本的孔子,但由于文字(文言文)的障碍和时代等方面的差异,同学们要理解孔子思想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专家认为,应提醒同学区分“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历史上有很多各不相同的孔子形象,它们构成了“孔子的历史”),但我认为“孔子的历史”更加生活化、平民化、形象化,因此,我总是和学生们讲起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孔子的七情六欲,看到孔子的喜怒哀乐,增强他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3.走进文本,通过玩引导学生读、品、悟、写、演、画
(1)在小说或戏剧单元的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写影评或试演。记得讲授《祝福》一课时,学生写《给祥林嫂的一封信》非常成功,远远超出了了解故事情节、小说主题等基本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生还试演新版的《孔雀东南飞》。在演《曹操献刀》时,虽然舞台布景等设施很粗陋,但学生用伞当作宝刀,趴在同学的背上作骑马状,肢体语言等都很投入。
(2)对于古诗的欣赏,我总尝试着引导学生把古诗改编为散文或现代故事,或者为诗歌找到最好的背景音乐并配上图画和书法,有兴趣的话,加上自己的印章就更完美了。这样就更灵活地把握了诗歌的意境和主旨。通过“玩”引导学生读、品、悟、写、演、画。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形象大于思想”,或者“客观思想大于主观思想”。欣赏主体在受欣赏客体制约的同时,又可以积极主动地突破制约,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和“再评价”。艺术形象不仅与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多彩,而且立体地、多向地、多层面地反映了生活,艺术欣赏要求欣赏者能够积极主动地体验和想象,做到由一到十,由点及面,由有尽之言到无穷之意。所以,虽然同学们只是从自己感受的特定角度来创造形象,但他们创造的艺术形象在立体性、多向性、多层面性等方面,往往比原创者主观上对现实的把握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活跃得多。
(3)每逢佳节应景教学(语用题和作文教学)
如春节写对联,既有书法展示又有内容赏析,还不乏节日气氛,尤其是征联的其乐融融。此外,还有元宵节猜谜,拗九节感恩作文等。
4.打开社会大门,呼吸新鲜空气
有人说生活是大语文,是的,我们首先可以尽力把语文生活化,比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时讲时评,既锻炼同学说的能力,又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感;小说单元训练故事新编;通过发现和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广告来学习《修辞无处不在》、旺仔牛奶中旺仔的设计理念(旺仔圆头渥发寓意着惜缘和广揽贤士)与《短歌行》中“周公吐哺”(“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求贤若渴)的联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说“知”在知识层面,“好”在道德层面的话,“乐”就走进了审美境界。在艺术和技术领域,“玩”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审美境界。“语文课,我爱惊喜!”这是学生的心声。当听到学生说“因为惊喜,我更爱语文了”,这是老师的欣慰。
参考资料:
1.顾金光《从陈省身的“玩数学”到程少堂的“玩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