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抑或守旧——听《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有感
2011-02-19耿九芹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东港中学
■ 耿九芹(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东港中学)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讲的是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本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但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感受的不是创新,而是传统教育方法的延续,故不免心生感慨。
一、学生提的问题可以是预设的而不是预定的
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学生预习。制发的预习案体现出基础知识、课文感知、延伸拓展这样的内容与环节。但在本课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教师预先设置好的。例如: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些问题来自课本,答案也需从课文中寻找。学生回答问题也就是照书读。所以,在本课教学中,问题是预先设定的,问题的答案是固定的,甚至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是指定的。显然,问题的预定最终会限制学生思维灵性的发挥。
许多老师由于长期受到专业的限制,形成了以“语文解构语文”的授课方式,在这样一节以创新为主题的新课学习中,未免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本节课既没有授课方式的创新,也没有学生的奇思妙想,执行的仍是从课本中来再回到课本中去的教学原则,教学双方仅仅是从语文的角度完成授课任务。
问题是探究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这就是教学的精髓所在。那么,如何设置问题就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跳出语文教学的框框,既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实现教材心理化,贴近学生生活。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享受到探索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层次。
二、解读文本的途径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
本课教学以分析问题为主线的思路是对的,但在分析课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却总是无法脱离课本。所有设置问题的答案都是从课文中找出,用课本原话回答问题,有老师认为这是基于文本教学,不至于脱离教材。实际上教学方法是多样的,照搬文本的做法是单一的。在本课教学中,这样的做法既没有体现创新思维,学生也没有真正搞懂创新的含义。
诸如创新思维的要素以及如何培养创造力这样的问题,不能单单依据文本,完全可以通过列举事例,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同样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正确答案,这也反映了本课的论题——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在讲授本课时,教师不妨穿插学生学过的知识与内容,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这两篇诗文的理解,建构与本课教学内容的关系。同时它又给我们这样的启迪: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做既帮助其理解课文,又能复习旧的知识,前后呼应,相互佐证,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再如,人大附中王君老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从分析于勒家信中的破绽入手,逐步还原现实生活中的菲利普一家,人性教育贯穿始终,听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当然,这篇文章可以有多种教法与学法,有多种角度去解构文本,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另辟蹊径,如果能做到这点,教学就富有活力,就能引发共鸣,就是成功的课堂。
三、文本中的材料是“西瓜”而不是“芝麻”
文本中有许多引述材料,但在讲述课文时,许多教师认为学生自己看过了,再拿过来讲已经没有意思了,于是会补充些课外材料以丰富课堂内容。
例如,在课文开头有一个图形分析案例,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结论。但大多数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都抛弃了这一材料。有老师将其换成赵本山小品中1+1≠2这样脑筋急转弯的话题导入,即使具有戏剧效果但缺乏说服力。那么,对于学生已经预习过的材料,要不要讲,如何讲?答案是肯定的,但处理方式必须有创新。
再如,课文中有两个案例,许多老师也都是一带而过,没有引导学生深究。一是讲述约翰·古登贝尔克使用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二是讲罗兰·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的由来。可否在现场设置简单装置,简单演示制作出印花,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简单说明其原理?也许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更能体现文章主题。
这几个材料要不要讲,教师有疑虑。如果讲的话,是否会有走题或借题发挥的嫌疑,是教师最担心的事情,故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束缚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另外,教师可能会这样想:我自己都搞不懂,学生就更不懂,演示或讨论这部分内容超出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其实,作为教师就应该挖掘教材,领会这两种器物的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不管学生回答的对与错,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好处的部分,就应该多讲,即使教参没有这样的规定。
杜威说过:教师能否够得上艺术家称谓,就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教学促使年轻人或儿童也具有艺术家的态度。所以,教师还须以追求艺术完美的精神研究文本、研究学生,不能因为学生懂了就不讲,更不能因为自己不懂就认为学生也未必懂就不讲。
四、知识是自我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的活动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理解解读文本的内容,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认知。所以,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而不是老师灌输的。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学校、社会、家长关心的是分数的高低,因而,分数便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为提高考试成绩,教师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方法,布置大量的作业与练习,课上讲,课后补,学生学习毫无自主性,但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提高成绩往往是有效的,因而受到社会、家庭、学校领导的欢迎。但他们从来没有考虑到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感受。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教师的教是单向的,学生的知识是靠灌输积累的,而这种学习方式是低效的。怀特海就曾评论说:“一个人可以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旋转的知识,但他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同样,语文教学如果在背课文、分层次、分析句子与段落大意的层面上徘徊的话,那么,学生即使能取得高分,也未必懂得欣赏、学会生活。
五、教学模式应该是灵活的而不是格式化的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各地区、各级学校在教学模式上求新求异。本课教学以杜郎口模式(学生分小组就座,开展讨论、互助学习)为蓝本,教学流程上实施“三案六环节”(三案即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即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质疑、精讲点拨、迁移应用)。全新的模式,格式化的教学流程,看似紧凑、流畅,一环紧接一环,但短短的45分钟被生硬地分割成若干个小模块,其整体效率并不高,貌似面面俱到,实则囫囵吞枣。如在质疑阶段,学生又把前面分组讨论看似解决的问题又拿出来,这说明部分学生要么是注意力没有集中,要么是没有真正搞懂,这也说明新的课堂与教学模式未必就是万能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一味照搬照抄他人的做法则欠妥。陶行知先生说过:“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育者就必须敢于打破常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用生活解构文本,创新课堂,教会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
参考资料:
1.〔美国〕杜威著,彭正梅译《民主·经验·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国〕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
3.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