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回归原点:真实为文——对学生作文中“假”“空”“套”现象的一点思索
2011-02-19许海霞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
■ 许海霞(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所以为文须求真:写真景,言真事,抒真情。只有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扬“善”,求“美”。
然而我们却可悲地看到,如今的学生作文非“假”即“空”,非“空”即“套”。另外,高考作文中也不乏虚假的套作。早在1998年的高考作文“战胜脆弱”中,有一篇写父亲送儿子去高考途中发生车祸,却坚持让儿子进考场的作文,作为表现父子情深、战胜脆弱的“范文”被刊登出来,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因为,与之具有同样的时间、地点和故事情节的作文在同一考场上就有好几篇。据事后了解,这些考生所在考场的门前是条步行街,高考期间根本没有发生过车祸。之所以出现同样的故事情节,是因为某校一位老师高考前让学生统一背诵了一篇范文。除了这些情节上的套作,结构形式上的套作更比比皆是,所谓的“三段式”“五段式”也应运而生。然而,这些文章内容苍白、情感虚假、脱离现实、缺乏灵性。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体验、观察,闭门造车,只能造就假事假景、假情假意
记得小学的时候,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我的老师》,我们班的同学无论写哪一个老师都是“我们的老师有一个蒜头鼻”。原来写这篇作文的前几天,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读了一篇例文,例文中就有那么一句。而这个笑话产生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观察,闭门造车。
在春天的时候,如果不曾让学生去感受春风、春雨,去观察嫩芽、红花,去看看雨后的蚯蚓,闻闻泥土的芳香,又如何能要求他们写出盎然的春意呢?如果学生不曾观察夏天树木的葱绿,秋天落叶的萧索,又如何感知生命的无常?所有的真实源于生活的体验与观察。
二、被误读的“立意深刻”“文以载道”,被强加的道德观、价值观使学生失去讲真话的勇气
韩愈提出“文以载道”,是为了改变六朝至唐前期盛行的“其声轻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的华而不实、颓靡虚空的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时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的古代散文传统。如今我们在作文立意上虽应主张学生思想健康,反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然而如果将作文作为道德、甚至政治的引导工具,那么作文就失去了抒写真情的土壤。
以“爱”为题,学生只能写母爱,只能写友爱,只能写爱校、爱国,那么他们自己呢?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在情感萌动的时期,内心深处必有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那超出友谊而又并非爱情的懵懂情怀,不也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吗?然而在“立意深刻”之下,他们只能舍弃自己真实的感觉而迎合老师的道德标准,成就“文以载道”的内涵。作文无法承载道德的重任,让学生面对真实的自己,远比让他们进行“口号式”的道德呼喊更重要。
三、所谓的“优秀范文”,被误读的“文化韵味”,让学生远离现实生活,陷入“文化名人”的误区,从而失去了文章“言为心声”的本真
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2004年福建省高考优秀作文《苏轼的赤壁》)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黄州,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2004年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风,可以穿越荆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起对亡妻的思念。(2006年辽宁省高考优秀作文《肩膀》)
这些都是在网络上或报纸上出现的高考优秀范文的片段。从这些作文的评语中我们无一例外都可以看到“有文采,具有文化韵味”,于是学生得出一个公式:文化韵味=名人典故。于是苏轼成为“招牌”,十年如一日,即使在今天的高考考场上,我们仍可以看到他老人家的身影。而同样的“受害者”还有“李白”“司马迁”“陶渊明”。在这些“充实”“厚重”的背后,其实体现的是学生的“苍白”与“空洞”。
四、模式化作文的兴起,成为压垮作文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三段式”“五段式”的作文作为高考范文出现在我们面前,许多出版商认为找到了高分作文的“捷径”,于是大量范文甚至优秀作文开头、优秀作文结尾都纷纷结集而出,作文如砧板上的肉,骨肉分离,支离破碎——分解,重装,套入模式。作文成为“流水线”上组装而成的产品,不需再具有行文者的思想与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在“拼装”的过程中也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
当作文不再是抒写自己心声的载体,当“真实”远离作文,作文就丧失了生命力。所以让作文焕发生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走进生活,贴近真实。什么是真实?借用叶圣陶先生的话,就是“讲真话、讲实在话、讲自己的话”。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写作走向真实呢?
1.引导学生走近自我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抛弃所谓的“立意深刻”,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在题目的范畴内讲自己愿意讲的话,抒发自己希望抒发的感情,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2.让学生回归自然,走进社会
陶行知说:“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
一个从小就患有眼疾的孩子,他脑海中的世界肯定是灰色的。同样的,只行走于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孩子,他如何能描写出春风的和煦,阳光的温暖,小草的清香?他们的世界是书籍中的图文,是电视上看到的画像,是成年人口中的声音,他们从未感受,如何真实地表达?
所谓的“社会实践”在大多数学校只是一种口号,或者一张表格,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让路给各学科学习,唯一彰显学生实践的只是表格上的红印章。走进社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中的各个阶层,“与万物为友”是学生写作的“源头之水”,也是让他们认识自我的基础。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情,对现实保持一种思考的态度
回归自然,走进社会只是让学生张开眼睛,打开感受的器官,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才真正是在他们的心灵上开一扇窗。学生作文中的苍白与空洞除了与他们“水出无源”有关,更大的原因是他们思想的麻木与思维的惰性,对于生活中的一切失去感知与思考的能力,这其实也是我们教育的漏洞,过于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而在现今的高考阅卷中,我们可以看到阅卷者对思想方面的关注。
2009年以及2011年广东省高考范文让我们看到了阅卷者更加希望学生能够关注现实,思考现状。2009年广东省高考范文《别把常识不当干粮》就是对身边教育现状的思考。另外,当年的高考作文还有对“上海一名女博士不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现象的探索,对“上海商学院大火”的反思。而2011年刊登出的范文更有对官员贪腐、渎职现象的批评,对公众维权的关注。
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外,我们还要注意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如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在争辩当中形成对世界的思索与认知,塑造自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1.叶圣陶《作文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江苏人民出版社。
3.季羡林《季羡林谈写作》,当代中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