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作文批改中学生主体性的回归

2011-02-19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病句错别字文章

■ 王 芳(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者之间的相遇过程和相互对话过程。作文批改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应该是教师、学生、作文三者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综观现在的作文教学,大多处于这样的模式:先由教师布置作文题目,然后稍加点拨,要求学生迅速作文,当堂完成,接下来教师花一周或两周时间伏案工作,详细批阅。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作文批改的现状

做语文老师的最大乐趣在于能与学生在作文中进行心灵沟通,也正是为了这份“沟通”,语文老师被“批改”作文占据了大部分工作甚至业余时间。我们不妨算一笔小账:一般来说,一学期“大作文”(课堂作文)至少有8篇,加上期中与期末考的就是10篇,还有每周一次的“小练笔”。就算一个老师带一个班,每班平均50人,一篇文章算600字,一位语文教师一学期仅作文一项的“批阅”量就不少于20万字,若是带两个班,每班人数又不止50人,那就可想而知了。通常说来,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一学期在学生作文上的批阅量不会低于50万字。关键是批改完毕,作文本发下去,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翻一下,就放一边去了。

二、作文批改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呢?遗憾的是,尽管教师如此“卖力”,却往往看不到多少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独家包办”造成的。作为作文的主体——学生竟然缺席。我们的批阅更多的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是单向操作,对学生来说只是接受,他们没有主动参与;即使是与教师“笔谈”,也要等个十天半月才会看到回复;就算是“面批”,一学期每个同学都轮到一次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而且,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教师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学生文章在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与劣、得与失,也都以教师的眼光来衡量,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脱离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能力范围,学生一旦失去自主性、主体性,就可能失去写作的自信心。

所以,无论从新课改的要求还是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作文批改的权利尽可能地下放给学生。叶圣陶老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革语文教学》一文中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那么,如何在作文批改中回归学生的主体性呢?

三、作文批改中学生主体性的回归

1.为学生确立批改要求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批改作文也是一样。作文批改教学应注重安排的合理性和阶段性。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每次批改的目标、内容、实施时间的长短;完成一项后再进行另一项,从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制定的目标、内容符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既有难度,又能够解决。能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乐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制定的目标、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有可能让学生觉得太难或者太简单。太简单,会让学生掉以轻心,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难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是不利的。

怎样批改作文呢?我从易到难,列出八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十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八个方面写出批语了。具体要求如下:

(1)卷面是否整洁。显然这一条学生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能注意卷面了。(2)错别字有多少。发现错字,要在错字的上方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一开始只要求学生在批语部分打“√”,并让作者自己修改,然后逐步要求批改者在后面写上正字。有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怎么办?我就实行流水作业:每人要批两篇作文,甲批出6个错别字,乙发现本文错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教师还要抽查,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汉语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字扣1分,最多扣5分。(3)病句有几处。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画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4)标点符号的运用。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1处扣0.5分,超过5处,不再多扣。

以上四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接下来,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5)分析作文的题目与中心。学生批改之前,教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判断出题目是否新颖、有吸引力,中心是否鲜明、集中、深刻。(6)分析文章的选材。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题目、中心。②是否取舍得当。③是否具有典型性。(7)分析文章的结构。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8)分析表达方式。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析文章是否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了恰当的表达方式。如写记叙文《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要求记叙与抒情相结合,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我的卧室》,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分,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家乡赞》,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结合得怎么样。

后四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由于我讲课用的时间极少,批改作文的任务多数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教师指导,学生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八个方面的批语,一篇作文的批语一般在百字以上。

2.自改与互批相结合

教师对学生进行批改方法的指导后,学生基本能明白修改的要求。接下来就应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作文批改主要有自改与互改两种形式。

(1)自改

自我批改,也是对自己作文的一种反思过程,同时更是一个再提高过程。每次作文练习完成后,可选择让学生自己根据老师提出的八条要求,边读边批改。有的错别字、漏字、笔误等,只要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自改作文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学生熟悉自己的写作内容,依据自己的判断能力,对自己的作文批改,毫无拔高之嫌,也不会再让学生感到难以实现老师的目标。

(2)互改

互改是培养学生学会改作文的好办法。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是几人小组互改。改者竭尽全力,精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互改后可用一定的时间分组讨论,然后请学生重点谈精心选材,反复推敲,认真修改的经过。每次谈的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既要总结经验,也可吸取教训。

开始正式批改时,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先由一名同学批改本组内一个同学的作文:改正错别字、改通语句、改妥标点、写好眉批及总批、给定分数或等级,二是再由两位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作文,不只对作者而且还对初评提出补充或修正等方面的意见。最后教师对全部作文、特别是学生中难以定夺的作文进行总体把关,了解学生的作文尤其是批改状况,积累材料,为相互指导做必要准备。三是互谈体会。这是作文批改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扩大交流,加强评改者与评改者、习作者与评改者、习作者与习作者之间的多向“对话”。操作时可分两个步骤。先是小组内交流。先让习作者与初评者,复评者以及教师“对话”,或谈在某一细节存在的疑惑,或谈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启发。接着是小组外交流。统一安排时间,由各小组推派的代表就习作者和评改者双方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交流,在全班范围内取得“互动”效应。四是互推佳作。这也是“互动”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互改成果,推出范文。互推佳作应体现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鼓励性。每次作文,小组内至少要推出一篇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那些写作水平一直比较高的同学,当然应鼓励其“冒尖”;那些小组内一直无缘入“围”的同学,更应予以“关爱”,鼓励其“出墙”。二是集体性。誊写或打印前,习作者须按初评、复评以及师评意见自我修改,然后提请组内同学再次修改;誊写或打印后,全班同学以及教师进一步提出完善意见。

当然,把作文批改权回归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形成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了求知的方法。

猜你喜欢

病句错别字文章
师生讨论改病句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我与错别字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