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腾飞

2011-02-19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腾飞工业化借贷

钱 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市10083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2004年起,中国经济发展就进入了工业化腾飞阶段,即实现工业化之前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即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

总结以往成就和经验,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中国的工业化实现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运动。在形成经济全球化运动之前,资本只是在进行国际化运动,而并未达到全球化运动的水平。资本由国际化运动发展到全球化运动需要有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正是新技术革命成就了资本的全球化运动,计算机的发明及其微型化和网络化直接使资本运动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没有这种物质技术的支持,是绝不会产生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因为没有资本的全球化运动就不可能出现经济的全球化运动,而资本的全球化运动就是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和网络化已经形成的基础上的。这说明,直到21世纪初,资本还有强大的运动力,并且资本的力量已经全球一体化了,人们不论走到哪里,在现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摆脱不了资本力量的影响。中国在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之后,更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发展和资本运动给予高度重视。

一、中国工业化腾飞的市场就是国际市场

中国的工业化腾飞是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不仅中国的经济建设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背景,而且中国的国内市场也要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

1.中国市场是国际市场的热点

不要以为与经济全球化联结,与国际市场联结,就是走到国外去,就是离开中国去开发中国以外的市场。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在进入工业化腾飞的中国市场就是国际市场;在外商眼中,中国市场是国际市场;在中国企业的经营意识中,在国内经营等同于在国际市场经营。这是我们在工业化腾飞阶段必须强调的,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求企业必须明确的。

前几年,中国有的企业去国外办厂,搞投资,忙得不亦乐乎,其实,它们的那种忙与其在国内并无大的差别。可以说,美国并不缺我们投资的冰箱厂,我们主动去办厂,只是劳累自己,对于美国的帮助并不大。从资本盈利的角度讲,在美国投资远不如在中国西部投资赚钱多。如果我们能有更多的资本投在西部,至少每年也可为春运减轻不少压力。但很少有去西部投资的,还是偏好将钱投到美国等发达国家。这绝对不像是全国一盘棋。由此给国家造成多少损失,恐怕没有人计算过。因此,还是需要改变观念。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关注国内市场,而不是到国外市场去蜻蜓点水。

现在,各个国家的人都到中国来赚钱。在浙江省的义乌市,有8000外商常驻,那气派不是哪里都能比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大城市,更是外商云集,市场火爆,而且在中国建厂的外商一年比一年多。这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干实业,偏偏我们中国人不愿在中国干。难道说那些外国人都比中国人傻,不知道在自己国家做企业,偏偏要跑到中国来投资。也许,等到我们将国外的市场做好了,外商也将中国的市场做好了。我们进到外国去,人家进到中国来,好像是同等的,还实现了国际大交流。其实不然。我们做好一个美国市场,才3亿人口;做好一个日本市场,才1.5亿人口;做好一个俄罗斯市场,才1亿人口;做好整个非洲市场,才几个亿的人口。可是,人家只要做好了中国市场,那现在是13亿人口,将来是15亿人口,还有比这更合算的吗?所以,应该是来中国的那些外国人比我们想出去的人更聪明。关键是经济全球化以后,网络将世界连在了一起,我们不必非到国外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再有就是外商都到中国来赚钱,中国市场早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热点,我们真的不需要再舍近求远了。我们一定要清楚,就在中国好好干,就在中国开拓市场,那就是进入了国际市场,就是在与国际资本进行激烈的国际竞争。

2.努力开发中国农村消费市场

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其消费市场主要是在城市,其农村人口极少,故市场容量极为有限,企业根本不必去刻意开发农村市场。然而,在中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至今仍有七亿多农村人口,也就是说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这一市场的存在是生产消费品的企业不可忽视的,甚至是从事服务业的各类企业不可忽视的。可以说,就目前情况看,中国农村人口还很少市场化消费,即这七亿多人口之中,还很少有医疗消费、现代工业品消费、娱乐消费等,这一市场还处于未开发阶段。相比国外市场的开发,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对于将中国市场作为国际市场开发的中国企业来说,应该是更重要的。这既是企业在工业化腾飞中可获得的巨大生存空间,也是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保障。

在企业开发农村市场时,可以设想让农村人口得到更大的优惠,让政府的调节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对于企业面向农村销售的产品,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给予某种程度上的税收减免,以便于支持农民购买和鼓励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如果政府能这样做,将有利于企业进入农村市场,有利于农村消费市场迅速繁荣起来。所以,从企业的角度讲,应该积极地做工作,促使政府对销往农村的商品实行一定程度的减税或一定范围的免税。只要能够普遍地减免税,农民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企业也能够更快地打开农村市场,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

同类产品,应该是销往城市一种版本,销往农村一种版本,而不能是同一版本,更不能是以城市的版本销往农村。同类同版本的产品应是同价格的,而农村甚至有超过城市的消费欲望,却没有城市那么高的消费能力,制成不同的版本,是为了以不同的价格适应不同的市场,在农村就需要有比城市同类产品更低的价格。而不同的价格对应的是不同的成本,销往农村的产品成本可以相对低一些。这并不是说卖给农民的产品可以偷工减料,而只是说这些产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功能或去掉昂贵的包装。像电视机之类的家用电器,就可以做得简单一点儿,去掉非大众化的功能,以降低成本。像家庭常用药品,就可以恢复老包装,简单一些,不要搞得里三层、外三层,药品还没有包装费贵。农民喜欢实用,更喜欢便宜,企业针对这种状况多动一动脑子,就能够找到进入农村市场的坦途。

二、中国企业家需要具有全球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的工业化腾飞阶段,中国的企业家要培养全球化意识;在中国实现工业化之时,中国的企业家更要具有全球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的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将中国的工业化产业做大做强。

1.做大做强中国企业

要求企业家具有全球意识,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大做强中国企业。中国实现工业化必须要有强大的企业,而企业家的思想水平跟不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就会阻碍企业做大做强,就会使工业化腾飞的翅膀缺少应有的力量。

日本的企业家具有全球意识,因此日本的企业大而且强。日本丰田汽车的口号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里所说的路,是指全球的路。也就是说,在全世界都要有丰田汽车的市场。对于这一点,丰田汽车公司真正做到了。当今世界上确实是有路就有丰田车,丰田公司的业务遍天下,真正成为一家世界级的大企业。在日本,并不是只有丰田汽车公司一家企业具有全球意识,而是基本上大企业都具有全球意识,这是与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具有全球意识分不开的。正是这些具有全球意识的企业家带领的强大企业将日本带进了工业化社会。

韩国的企业家具有全球意识,也将韩国的企业做大做强,将韩国带进了工业化。韩国著名企业——浦项钢铁公司,其领导人朴泰俊首创“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理念,使其企业享誉全球,成为世界著名的钢铁企业。韩国实现工业化以及走向世界,都与这位企业家的全球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韩国,代表企业形象的是浦项钢铁公司,而不是其他企业。浦项钢铁公司为韩国企业作出了好的榜样,带动韩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起来,也带动韩国成为新崛起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美国的企业家更是具有全球意识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将美国的企业做成世界上最强大的企业群,将美国发达的工业化呈现在全世界面前。世界最强大的企业之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是从全世界搜寻人才,用全球最优秀的人才管理企业,做全世界最具挑战性的事,所以它既是统领全球的超级企业,也是全球化的企业;既是美国最好的企业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企业之一。面向全球寻找智力资源,这是它最为成功的经验。它的全球意识是最强的,它的领导人的全球意识在全球企业界也是最强的。

可以说,尽管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但令人堪忧的是,中国的企业家还很少具有全球意识。也许是他们生存的环境比较艰难,思想相对比较狭隘,不似其他发达国家企业家的眼界开阔。按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但历史形成的事实却就是这样。我们改变不了历史,我们只能改变未来。希望国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工业化腾飞阶段切实培养企业家的全球意识,使其能够真正做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能够从全球人类发展的立场考虑企业的发展,考虑中国的工业化,真正做大做强中国企业,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2.中国工业化呼唤大企业家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腾飞阶段,一个长期经济落后的国家就要改变自己的面貌了。问题在于,踏上这样一条腾飞之路,最为明显的问题是缺少具有全球意识的大企业家。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大企业家是工业化腾飞的领头人,是所有企业家中的优秀代表。在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历史中,称得上是大企业家的人没有几个,可是,如果要是没有这么几个人,工业化的进程就会被延宕。美国企业家福特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始终致力于发展优质低价的小汽车,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然而他一次又一次地不满意自己,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标准,总是在追求新的目标,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开创了美国的现代汽车工业。历史的必然是体现在其个人的偶然之中的,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企业家,有了这样的大企业家,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才会顺利地实现。大企业家不是神,但他们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灵魂,这是他们要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时至今日,中国仍缺少企业家,更缺少大企业家。大企业家与一般企业家的不同在于:首先,大企业家要办大企业。凡是企业,都可以是企业家施展才干的舞台,但小企业是不可能托起大企业家的。企业家能为自己打造更大的平台,做大企业,成为行业龙头,这样的企业家才称得上是大企业家。其次,大企业家看问题有长远眼光,能够不光想到企业,更能为行业着想。作为大企业家,是不会为了自己企业的利益去搞跨一个行业的。以一家企业之利,毁掉一个行业的发展前途的现象是存在的,这与中国企业家不能将自己做大,不具有行业思想有关。再次,大企业家要不断地推动技术创新。一般企业家只能对应用新技术的创新作出贡献。很多人可以成为企业家,但只有很少的人可以成为大企业家。因为技术创新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只有大企业家的支持,人类社会才能不断享受到新技术的成果。以上三点,中国目前的企业家是比较难做到的。可以说,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环境是先天不足,后天也不足。在目前,中国一些著名的企业家处处流露出功成名就之感,这就使他们很难再成为大企业家,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发展的动力。缺乏大企业家,这是中国工业化腾飞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

三、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更加对外开放

经济的全球化也是资本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资本市场必须更加对外开放,这既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最新要求和中国经济进入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关键举措,也是中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涉及的范围很广。在此仅对中国工业化腾飞阶段的证券市场和借贷市场的对外开放作一些概括性的初步分析。

1.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与货币市场的对外开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为这既可以是中国证券人民币交易的对外开放,又可以是外币交易中国证券的对外开放。

就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来讲,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允许外国人或机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购买各种中国证券,包括股票、企业债券、国家债券等等。另一方面是允许外国机构在中国证券市场发行各种有价证券。相比较而言,后者比前者对外开放的程度更高一些,但在中国的工业化腾飞阶段,前者比后者更为实际一些,或者说对于帮助实现中国的工业化更有意义一些。

目前,中国的股市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注意。由于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很多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的股市,希望从中分一杯羹。而中国股市扩容,在某种意义上也需要外国投资者的进入。可以说,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或者称作双赢的事。那么,中国的股市会不会被外国投资者控制呢?应该说是存在这种可能的,而且还是极有可能的。但是,可能性毕竟不是现实性,不论有多大的可能性,只要不使其转为现实性就可以保证股市在我们的管理和控制之中,不会发生大盘失控的情况。我们不能让外国投资者控制中国的股市,但是,我们非常欢迎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股票,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便于外国投资者的资金更多地进入中国股市。

中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比较缓慢。我们希望在工业化腾飞阶段,能够借助外国资本的力量促进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在今后,中国需要更多地发行企业债券,而不是更多地发行股票。这是各个国家证券市场的惯例,我们也可以依照惯例行事。如果外国投资者能够与我们想到一块儿,也愿意大量投资中国的企业债券市场,那是最好的,因为这样做非常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工业化腾飞阶段获得更大发展。我们没有必要专门向外国投资者发行中国企业债券,只要引导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企业发行的债券,就可以达到吸收外国资本助中国企业腾飞的目的。

2.借贷市场的对外开放

中国借贷市场的对外开放,主要是指允许外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借贷市场,包括个人借贷市场和企业借贷市场,其中主要是企业借贷市场。外国银行可以使用人民币放贷,也可以使用其本币或其他货币放贷。当然,外国银行在中国市场所做的一切,都要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中国借贷市场是非常需要对外开放的,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借贷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借贷市场的活跃是非常有利的。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生存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以听从行政指挥的方式放贷,病入膏肓,并非一日一年可以改变的。更何况受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影响,各个方面行政力量的干预至今并没有完全从中国的金融领域退出。所以,中国借贷市场的对外开放,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要引入国际竞争机制,促进中国银行业迅速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运行模式,尽快切断传统体制对于借贷市场的不良影响,真正激发市场活力。也就是说,中国的银行业在进一步对外开放中要认真向外国同行学习,要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努力提升自身的借贷业务水平。

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借贷市场是具有风险的。可是,外国银行不怕风险,它们要靠市场化运作经营机制规避风险,取得盈利。这是最需要中国银行业学习的,中国借贷市场的转机也在这里凸现。这些外国银行是要看贷款人的各种合法材料的,但是又不局限于看申请贷款材料,其业务人员更注重的是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和申请人的素质。比如,一位电影制片人找一家外国银行申请贷款拍一部电影,只要这部电影题材好,这位制片人诚实可靠,他拿到贷款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还是很快就能拿到贷款。这就是外国银行的工作风格,看似风险很大,实际比起我们只看材料的机制,其风险要小得多。并不是外国银行没有失误的时候,而是它们的机制可以保证其失误很少,可以控制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中国一家银行也像外国银行那样冒了一次险,给了冯小刚导演一笔数额不菲的贷款,让其拍摄电影《集结号》,结果不负众望,这部影片获得了成功,这家银行的尝试也获得了成功。在今后,我们还有更多的银行要学习外国银行,改变自己的传统,迈开步伐,对中国企业的发展给予更有力的贷款支持。

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借贷市场是要盈利的。我们说,风险与盈利是相对应的,风险大,盈利就可能多。我们欢迎外国银行在中国借贷市场上盈利,因为其盈利是其承担风险的回报,是应该得到的。若他们得不到盈利,那他们还来中国干什么!我们欢迎他们盈利,就是欢迎他们来中国借贷市场做事。在目前情况下,有些事还不是我们的银行能做的,我们的银行还不具有那么大的风险承受力,所以要由外国银行来做。这些外国银行将这些事都做了,那就是对我们的帮助,就是我们开放市场的意义,让这些外国银行获得应有的利润是应该的,他们能够盈利我们应该很高兴。

猜你喜欢

腾飞工业化借贷
卢腾飞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小小三双鞋,见证腾飞路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