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流通发展方式转变

2011-02-19王旭东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流通体系建设

王旭东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 101149)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媒体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金风送爽的美好时节,我们相约北京物资学院,欢聚一堂,召开第五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在此,我谨代表北京物资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本次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莅临现场、关心我校的各位领导,对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媒体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

本届论坛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市场学会和北京物资学院共同主办,由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承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发展方式转变。

近年来,我国流通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备受瞩目。在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在2011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要“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国商业联合会在2011年初发布了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报告,其中“转变流通方式”位居十大热点的首位。因此,本届流通论坛研讨的主题,既是流通领域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社会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加快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流通业发展中的诸多环节,我认为要优先考虑并完成以下“六个转变”:

一是在发展理念上,要从做大、求规模、重形式,向做强、求效益、重能力转变;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向眼光长远的长效机制转变;从偏重硬件设施建设、市场容量扩张,向兼顾服务提升、质量改进、环境和谐、低碳高效、集约有序转变。二是在发展策略上,要从只重视单方利益最大化的博弈,向寻求生产、研发、流通、服务多方共赢的战略合作转变;从只重视流通企业的销售额、毛利率,向追求流通企业的赢利额、纯利率转变。三是在发展方式和手段上,要从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向精细化的、重视资源优化程度、重视资源运用效率的发展方式转变;从过去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向注重依靠人力资本转变。四是在流通模式和技术上,要从传统的、落后的流通经营模式,向现代的、先进的流通经营模式转变;从零散采购、分散配送、非连锁化经营,向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化经营转变;从重视引进国外流通技术,向追求我国自主技术创新转变。五是在商品市场类型与定位上,要从注重有形市场、显性市场、传统市场、低附加值市场,向注重无形市场、潜在市场、新兴市场、高附加值市场转变。六是在流通产业结构布局上,要从流通网络疏密无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向流通网络体系完善、结构布局合理转变。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转变流通发展方式,需要多方探讨,群策群力。包括本届论坛在内,每年一届的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共举办了五届。其目的就是要为政、产、学、研各方面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我国流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设性意见。流通论坛举办至今,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我相信,通过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研讨、共同努力,论坛必将对我国加快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

北京物资学院作为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学科特色、以培养流通领域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人才,尤其是在物流、证券期货、商贸流通等行业中,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学校紧密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在物流和流通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和理论支撑。学校主办的《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国内流通领域影响最大的学术期刊之一。学校目前正按照“苦练内功、提高质量、强化特色、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朝着努力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迈进。面对中国流通业发展的新形势,北京物资学院有责任、有义务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流通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猜你喜欢

流通体系建设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