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点滴思考

2011-02-19杨如军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材情境

杨如军 (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忽视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课堂教学一定是乏味的、枯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行愉快教学。语文教育学认为,语文学科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还要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中华民族行为方式与思想情感的人。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育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情感教学。那么,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加强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

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落到实处。但由于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淡漠甚至是对立。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语文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

我国古代的教育名著《学记》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可见,师生关系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它有时比显性的课程更为有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迁移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内容上,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他们对某门功课的兴趣和爱好总是受师生关系制约的,对于语文课来说,更是如此。师生感情融洽,互敬互爱,平等互助,关系和谐,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语文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进抽象的理论之中,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果语文教学中忽视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语文课的灵魂。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符合教法的要求,学生也只能停留在认知的水平上,而不会产生认同感。没有这种情感的支撑,理性的东西很难建立起来。

加强情感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现在的中学生所希望的教师应该是潇洒自如,知识渊博,口若悬河,既能当演员又能当导演,而最讨厌的是固守讲坛,照本宣科的刻板的教学方式。我们提倡情感教学,就是要打破讲桌和课桌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可以像歌唱演员一样离开舞台到观众中间去唱,可以在学生座位中间来回走动,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学生,以委婉的语言感动学生,以优美的手势启迪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声情并茂,应付自如,这样做就是要在空间上接近学生,使他们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从而形成十分融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语文课的学习上来。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

俗话说,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形成,在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直觉的情绪体验是由某种情况的感知而引起的。情境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性的作用,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会影响人的心境和情感。因而,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利用和创设各种美好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1.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中,充满情感因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人物的具体形象可以感染学生,情趣横生的故事,富有哲理的诗歌、寓言、谚语、警句等,都可以用来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净化心灵。例如,在《百合花》一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阅读贯穿全文的细节描写,如通讯员步枪筒里插着的树枝和野菊花,两个干硬的馒头,军衣上的破洞,百合花被子等。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学生体会出小说所反映的军民鱼水一家亲的血肉之情,同时,对小通讯员的天真、纯洁、勇敢、爱好自然和新媳妇的质朴、纯洁、善良等优秀品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让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教学效果明显。因此,教师深入了解教材中的情和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蕴涵的情感信号功能、调节功能和强化功能,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使其产生情感的共鸣。

2.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新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由于各种因素缺少一定的意境,学生读起来难免抽象,影响学习兴趣;有些则离学生的实际经验太远,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的时候,如能根据教材的实际巧妙设置一种新的情境,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时,我先用多媒体投影出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的图画,并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地方的位置,同时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当这首带着忧愁思念的歌声响起时,学生们体会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也体会到了作者坚信被掠夺的国土终将回归的信念,从而唤起他们强烈的自省意识,鞭策他们奋发图强,为还没有回家的唯一一子——台湾的早日回归,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

3.教师要富有激情,用真情去感染学生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初中学生对教师特别信任,情感比较单纯,更容易受到教师的感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重视情感对学生的感染作用。这种感染必须以教师的真情为前提,以情动情,以情激情。陶行知先生说得好:“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教师的真情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真心关爱的基础上,除此之外,必须对自己要讲授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即入教材主人翁之情,入教材情境之境;教材内容喜则喜,教材内容怜则怜。教师要全身心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氛围里,完全地融入角色。在这种情愫的驱动下,教师进入忘我的艺术境界,把教学内容的情思、形象、富有理性的观点,出神入化地再现出来,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达到和谐完美的契合,从而实现认知过程和情感的自然融合。如在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首词所抒发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表现无产阶级豪情壮志的主题,我想象自己站在冰天雪地的秦晋高原,向着茫茫群山放声歌咏。通过充满激情的朗读,努力表现出这首词的大气磅礴,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情是教师特有的一种感染力,是教师教学魅力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地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并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课堂上必将闪烁火花,必将促进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升华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苏教版语文教科书设计了许多主题不一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如果我主办校刊”“市场新商品调查”“社会热点问题研讨”等。每一次活动我们都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力求活动取得实效,使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如在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我让学生首先明白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优秀儿女为祖国流血献身。其次,让他们搜集当地爱国人士的文献资料 (包括图片、文字资料),并适当摘抄重要内容。最后,让他们访问当地有名的爱国人士或与这些爱国人士有关的人员,通过和老革命、老战士的直接对话,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明显加深,为建设祖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的热情高涨。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注重运用丰富多彩的情感因素,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然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转变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这将有利于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实现语文课整体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材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