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要遵循审美规律
2011-02-19陈燕娜广东省潮州市高级中学
陈燕娜 (广东省潮州市高级中学)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所学的一切都是因为实用,情趣也在趋于肤浅、庸俗。审美,有时就像一顶遗失的金草帽,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和想象中。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有责任在教学当中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的确,审美能让人们的头脑、精神乃至灵魂变得更澄明、丰富、深刻和美好。
当今诗歌教学存在三种不良倾向:一是语言化倾向,只注重语意的静态演绎,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二是概念化倾向,变成“诗情”与“诗物”的简单对照,忽视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三是肢解化倾向,整体赏析变成局部分析,忽视诗词鉴赏的有机性与整体性。这使本应充满审美愉悦的课堂变得索然无味,优美隽永的诗歌变得面目可憎。造成这些不良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持功利性态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诗歌的美学特质、不遵循审美规律等。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汉语言的规律,改变按语言学教学体系构建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架,改变过分强调语言学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倾向,淡化过多的分析和重复无效的烦琐机械的操作性技术性训练,增加了对文学作品诵读的要求,注重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诗歌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当然应该参照这一指导,以把握诗歌的美学特质为基础,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充分了解艺术审美的特点及审美的心理机制。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遵循审美规律,使课堂教学充溢着诗之美、诗之趣,从而实现诗歌的审美教育及情感教育。
诗歌在内容上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形式上具有句式美、音韵美,因而对诗歌的鉴赏过程其实是一个审美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具有相互关联、逐步推移、渐次深化的特点,教学时应当循序渐进。
一、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审美直觉
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对客体外在审美性质的感知及引起的审美感受,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尤其是视觉与听觉。所以我们要从诗歌的形式美入手,让学生一看一读即感受到美。因为从对美的欣赏过程来看,人总是最先接触这个对象的形式,然后再通过形式去感受它的内容。黑格尔说:“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那外在形式的用处就在于指引这意蕴。”鲁迅也曾说:“美凭直觉的能力而被认识。”诗歌鉴赏也是这样的道理。教师应充分挖掘诗歌中的形式美的各种因素,以各种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直觉,在此基础上再进入深层次的鉴赏。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是典型的五言律诗,双句末字“秋”“流”“舟”“留”押韵,有回环之美;两句之间平仄相对,读起来抑扬顿挫而流转自然;首、颔、尾三联为“二二一”句式,颈联为“二一二”句式,节奏鲜明而不单调。教师在教学的第一步应进行足够的朗读指导,可用录音范读 (最好是自己范读),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读清韵脚,读出节奏,在吟咏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歌独特的美。
又如闻一多的《死水》既有音乐美 (音节),又具有绘画美和辞藻、建筑的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全诗共五节,每一节均是四句,每一句又都是九个字,这样也形成了诗歌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即所谓的“建筑美”。这首诗节奏感极强 (音乐美),每个诗行的音组数目都相等,它们都由四个音组构成,其中一个有三个音节,其余三个是两个音节,我们不妨看第一段:这是/一沟 /绝望的/死水,清风 /吹不起 /半点 /漪沦。不如 /多扔些/破铜 /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 /残羹。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过目不忘。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吟咏中感受诗歌独特的美。在朗读中,句中的韵味、情味,自有一种感性的认识,这种认识绝不是教师的理性说教所能代替的。要知道,只有感受到美,才能进一步鉴赏美,才会引起情感的波动。
二、引导学生进入审美领悟阶段
审美领悟即是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激起丰富的想象与情感,去深刻领会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从而获得深度的审美享受。这一阶段应让学生整体感受到诗歌的形象美、情景美。欣赏一首诗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把其中的某些意象从诗中抽离出来逐一讲解,割断了它们与整首诗的联系及相互间的关联,那么,即使讲得细致深刻,也只能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而已。我们不能以讲代学,更不能肢解文本,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调动起想象力,走进诗境中去,让他们想象整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在这里,学生是感受的主体,他们对诗中的形象感受得越真切,所引起的想象越活跃,所激起的情感反应才会越强烈,而只有把一首诗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如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歌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采莲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这样的画面,在讲课的过程中,就要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诗境中去,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描摹出来。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因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审美对象 (课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性,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如温庭筠写的《望江南》,语言简练,意韵绵长。全词只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描写闺中少妇的动作,至于她的愁、怨、期待则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有的学生想象女主人公微蹙眉头,连声叹息。有的学生认为,如果设置女主人公斜倚在水榭的颜色泛旧的木椅上,慵懒地托着下巴,眼神空洞,更能体现出她的惆怅。似这般无拘无束地想象人物的情态,用自己的生活感悟来自由地填补作品中的“空白”状态,更有助于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再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从写景上看,前三联是浑融的一个整体:山中,一个秋天的傍晚,刚刚下了一场雨,空气清爽宜人。明月渐渐升上来了,月色映照着青松,更显清幽,月光透过松林射下来,清楚地看到山脚下,一泓清泉在高高低低的石上潺潺流过,这时,从水边的竹林里传来少女欢快的笑声,一定是她们浣衣回来说笑着呢。又看见那田田的荷叶荷花阵阵晃动起来,该是渔人趁着月色撑起小舟捕鱼去吧。这是怎样的情景啊: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清新宁静而又生机盎然。这里的空山不是柳宗元的孤寂的寒山,这里的明月不是李白床前思乡的明月,它是王维理想的归隐之地,是他超凡脱俗的愿望的寄托。这些感悟并非来自概念化的解读,也不可能出自支离破碎的讲解,而是建立在充分的想象与理解上。在审美领悟中,想象特别重要。康德认为,审美就是“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和谐运动”。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越俎代庖,在具体做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之后,以口头表达或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述,老师只予以启发、提醒,激发起学生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在对诗境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必然投入自己的生活与审美经验,而诗意的美也会被学生吸收,审美活动由此达到较深的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旨及艺术技巧的分析与归纳,便水到渠成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感知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审美素养的核心。”诗歌教学的终极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因而我们必须用审美的态度而不是实用功利的态度,必须遵循审美规律而非生搬硬套,这样,审美的愉悦将充溢师生心间,诗歌教学也将如同诗歌一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