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之“暗度陈仓”
2011-02-19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
倪 勇(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
笔者在开设《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时,讲到韩信的“暗度陈仓”,于是,在投影中显示了“暗渡陈仓”。课后,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就指出:应该是“暗度陈仓”。可是,我是查阅了新疆人民出版社的《汉语成语字典》,确实是“暗渡陈仓”。我又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其中却写作“暗度陈仓”,于是,我产生了到底是“暗渡陈仓”还是“暗度陈仓”的疑问,很多同人和学生也有同样的疑惑。
一、一字之差——万众之疑
陈友良老师在 2005年《语文月刊》上发表的文章《“渡”与“度 ”》,认为成语 “暗度陈仓”中的“度 ”常被人误写为“渡”。其理由是:“渡”和水有关,引申为由此及彼,有时还带点比喻意义,如“渡过难关”,比喻通过困难像通过江河一样艰险。“度”指经过一段时间,如 “欢度春节”,“春节”与江河无关。再如《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度”,之所以不用“渡”,是因为“关山”也与江河无关。所以,“暗度陈仓”中的“度”只能用“度”而不能用“渡”。也有人针锋相对地说:“陈老师所附练习题答案‘一夜飞度镜湖月’正好否定了自己的看法。因为镜湖正好是‘水’。”诸如此类的议论颇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根源之一就是,很多字典认为“渡”和“度”通用。
二、“百家争鸣”——诸典之疑
到底是“暗渡陈仓”还是“暗度陈仓”呢?先看看工具书家族的“百家争鸣”吧。
认为是“暗度陈仓”的工具书有: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大成语词典》;3.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4.商务印书馆出版《辞源》;5.光明日报出版社《辞海》。
认为是“暗渡陈仓”的工具书有:1.新疆人民出版社《汉语成语字典》;2.云南大学出版社《中华成语词典》;3.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新编成语字典》;4.云南人民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词典》;5.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连用成语词典》。
认为两者皆可的如:1.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暗渡陈仓,也作‘暗度陈仓’、‘陈仓暗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2.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古今成语词典》:“故道,即陈仓道。也作‘暗度陈仓’。”3.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新华成语词典》列词条“暗渡陈仓”,所附解释有:“渡,越过。渡,也作度。”4.王同亿主编《现代汉语大词典》列“暗度陈仓”,所附解释有:“度,也作渡。”5.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成语大词典》两词都收,且以“暗渡陈仓”为主词条。6.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列词条“暗渡陈仓”,解释:“也作‘暗度陈仓’”。7.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两词都收,并注明:“现在多用‘暗渡陈仓’。”
可见,被人们认为是最博学的诸多词典都说法不一,更何况是普通的老师和学生们呢?产生这样的疑问,无可厚非。
三、探根溯源——柳暗花明
那么,到底是“暗渡陈仓”还是“暗度陈仓”呢?我们还要找到这个疑惑的根源,方能柳暗花明。先看最权威的《辞源》和《辞海》对此有何解释。
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辞源》中的解释不多,只列举了《古今杂剧◦韩元帅◦暗度陈仓》:“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年版《辞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以公开的行动掩人耳目,暗中又采取其他手段达到目的。《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相争中,刘邦在进军南郑的途中,烧掉栈道,表示不再返回关中,暗地里却偷度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打回咸阳。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其中还特别注明:“‘度’不要错写作‘渡’”。
另 265页 “度”:
“度”和“渡”不同。 “度”的基本义是过(指时间)、经过,“渡”的基本义是从此岸到彼岸。“欢度春节”“度假”不能写作“欢渡春节”“渡假”。 “过度”与“过渡”不同,“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度,“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度命、度日如年等。
265页“渡”:
1.动词,通过(水面);由此岸到彼岸。 2.名词,渡口。3.动词,特指用船载运过河。4.名词,指渡船。
分析《辞源》和《辞海》,可得出如下结论:1.都指明了“暗度陈仓”来源于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但“暗度陈仓”的出处不是很明确。2.《辞源》和 《辞海 》,尤其是 《辞海》认为,“度 ”不要错写作 “渡”,“度 ”和“渡”有严格的界限。
那么,先来看“暗度陈仓”的出处。《辞海》: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辞源》中是《古今杂剧◦韩元帅◦暗度陈仓》;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大成语词典》: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新编成语字典》: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
从词典中基本可以确定,“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出现在元代。而楚汉之争时还没有这个成语。但在元代的记录中,已出现了分歧: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一不合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
所以,后人沿用至今,分歧至今。这似乎就是所有字典产生分歧的根源,也是所有普通大众疑惑的间接根源。
其实 ,“度 ”和 “渡 ”是古今字 ,先有 “度 ”,后有“渡 ”。在 “渡 ”之前 ,凡是表示 “过 ”的意思,一概用“度”;“渡”出现后,“度”的任务有所分化,其中“济”即渡水这一义项,由“渡”承担。
但在实际使用中,分工并不严密,“渡”不限于渡水,如《史记◦高祖本纪》:“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而“度”仍可用于渡水,如 《汉书 ◦贾谊传》“犹度江河亡维楫”,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一夜飞度镜湖月”等。
可见,西汉时虽已有了“渡”,但 “度”和 “渡 ”的分工使用并不严密。这种状况也一直延续到“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出现的元代。所以,才有了元代书写的分歧。这才是所有疑惑的最最遥远的根源。
因此,专家学者们就把“度”和“渡”归为通假字。如《康熙字典》就解释:“‘渡’音度。《说文》济也。 《广雅》去也,通也。又通作‘度’。《前汉◦贾谊传》‘度江河亡维楫’。”所以,也就出现了较多字典的模糊通用现象。
四、与时俱进——黑白分明
但在现代汉语中,“度”和“渡”逐渐形成分工。“度”的对象是时间,如度日、度假、光阴虚度;“渡”的对象是空间,如渡河、渡江、渡过难关。光明日报出版社《辞海》中也写得很清楚:“度”的基本义是过(指时间)、经过,“渡”的基本义是从此岸到彼岸,和水有关。把两个字严格区分开来。
还有人认为,“度”是自然而然的,非度不可的,比如“度周末”;而“渡”则须通过主观努力,没有船就不能渡河,不是群策群力,“难关”也是渡不过去的。
汉典网解释“暗渡陈仓”词条说:
语出《史记》,“渡”意思是渡过河流(渭河 )。而“度”一般是指时间上,如度日如年。这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八计——暗渡陈仓。原书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很多人以为“暗渡陈仓”的“渡”是“度”字,其实不然。按书上的说法,是“渡”字。
可是,这种说法论据不足。因为《三十六计》的作者及年代无法考证。《三十六计》是从《孙子兵法》出现的春秋时就开始收集整理了,到明清之后才成书。所以,在韩信的典故后,是否就有了这个成语,还无法考证。但“渡过河流(渭河)”这一意向,却是事实。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 6期说得很明确:“陈仓道,大致沿嘉陵江河谷穿行,北始陈仓城,南径凤县、徽县、略阳县等。”海桑在《散关旌旗扫昨梦——秦岭蜀道之陈仓道》也说道:
陈仓道——即故道。从陈仓向西南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谷道至今凤县,转向东南入褒谷,出谷即至汉中。……自陈仓(今宝鸡虢镇)向西南行,进入秦岭至玉女潭,穿越大散关(大散岭),翻越黄牛岭,沿故道水行至凤县,沿嘉陵江河谷,经甘肃两当县、徽县、陕西略阳县城(城关镇)、乐素河镇,到宁强阳平关镇,折向东行,过宁强大安镇,渡沮水至今勉县西。由此转向西南经金牛道可入蜀,经褒城可达汉中。
像这样的考证很多,虽然稍有差别,但都有渡水的水路或谷(尤其是渡渭水),这一点是统一的。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汉字文化大观》所载《简化字总表》中说:“在进行汉字文化的研究时,要有历史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然而,在历史上“度”和“渡”分工不明,元代记录情况又不一。
我认为,“暗度”是指“暗度陈仓古道”,这里包括渡渭水,而不是“暗度陈仓市”;“陈仓”是宝鸡市的古名,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陈仓古渡口。所以,“暗度陈仓”应该理解为:暗度陈仓古道(包括渡渭河)于渭河北岸的陈仓古渡口,突袭陈仓。当年,韩信“暗度陈仓”时,确有渡水,但也有山路,且大部分为山路。所以,“暗度”突出的是暗度陈仓古道。按照现代汉语中“度”和“渡”的分工,我也认为,应该是“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