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源》注音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以肉部字为例
2015-08-15刘华江
刘华江,崔 玲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辞源》的编纂始于1908年,1915年开始出版。后经修订,最新版为修订本重排版,商务印书馆2010年6月出版。修订本重排版《辞源》历经几代专家学者的修订,体例得到了进一步地改善,内容也不断地得到了校订。该书由商务印书馆承担校审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其权威性。然细读该书,并与其同类的其它工具书,如《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等相参校,其间尚存一些不足和问题。文章以《辞源》“肉”部字为考察对象,梳理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助于《辞源》的进一步修订。
一、常识性错误
书虽不无鱼鲁帝虎之失,然有此类常识性错误定会影响其质量和价值。代表国家级辞书水平的《辞源》在其修订本重排版中仍然存在不少此类文字性错误,其中仅就“肉”部一部的字,仅在注音文字上就存在如下常识性错误:
胥(2785):《辞源》汉语拼音注音为xū,下并列“相居切,平,鱼韵,心”和“私吕切,上,语韵,初”。“私吕切”中切上字“私”中古音属“心”母,《辞源》注为“初”母显误。
脂(2792):《辞源》列有一个音项:zhī,旨支切,平,脂韵,照。切下字若为“支”,则为“支”韵字,显然不能注以“脂韵”;若注以“脂韵”,则切下字不可能为“支”字。显然这里的“旨支切”乃为“旨夷切”之误。
腰(2800):《辞源》列有一个音项:yāo,於霄切,平,霄韵,影。今案《广韵》并无“霄韵”,“霄韵”之“霄”显然为“宵”字之误。
臕(2811):《辞源》列有一个音项:biāo,甫姣切,平,宵韵,帮。今检《广韵》,“甫姣切”乃为“甫娇切”之误。
臛(2811):《辞源》列有一个音项:hù,火酷切,入,沃韵,匣。切上字“火”中古音为晓母,《辞源》标注“匣”母显误。
《辞源》中存在的这些常识性错误在今后的修订过程中一定要得以改正。
二、反切误从《广韵》
修订本重排版《辞源》规定单字下要加注中古音。在加注中古音的时候,如果在《广韵》中能找到中古音的读音理据则标注《广韵》的反切。但《广韵》反切本身亦有错误之处,若在征引时不加辨别,就可能误引《广韵》本身有误的反切。这在“肉”部字中亦有体现,如:
胠(2787):《辞源》汉语拼音注音为qū,下并列“去鱼切,平,鱼韵,溪”和“近倨切,去,御韵,溪”。切上字“近”与所注中古音声纽“溪”母不合。“近倨切”,《广韵》泽存堂本如此作。然《广韵》北宋本、巾箱本、黎本、影宋本均作“丘倨切”。周祖谟《广韵校本》校“近倨切”中的切上字“近”为“丘”[1](P364)。《辞源》征引时不察,从误本《广韵》,当正。
脰(2797):《辞源》汉语拼音注音为dòu,田候切,去,候韵,定。今检泽存堂本《广韵》“豆”小韵下注有“又姓,后魏有将军豆代田候切。”[1](P440)周祖谟在《广韵校本》下册“校勘记”中指出:“案豆代田见后魏书卷三十。此注田下有脱字,故宫本、敦煌本王韵、《唐韵》豆音徒候反,此田下当补徒字。”[2](P474-475)周说极是。《辞源》征引时不察,从《广韵》之误而误,当正。
三、注音体例不一
修订本重排版《辞源》虽然明确规定了其注音体例,但在具体的条目下,在注音体例上却有很多不一之处,多处漏注中古音声纽即为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如:
肣(2780):《辞源》列有1个音项:qín,《集韵》渠金切,平,侵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群。
朌(2781):《辞源》列有1个音项:bān,《集韵》逋还切,平,删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帮。
肵(2781):《辞源》列有1个音项:qí,《集韵》渠希切,平声,微韵。依《辞源》注音体例,“平声”之“声”当删;另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群。
肺(2781):《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pèi,《集韵》普蓋切,去声,太韵。依《辞源》注音体例,“去声”之“声”当删;另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滂。
胖(2787):《辞源》列有4个音项:1.pàn,《集韵》普半切(当删“《集韵》”,改用《广韵》普半切),去,换韵。2.bǎn,《集韵》补绾切,上,潸韵。3.pán,《集韵》蒲官切,平,桓韵。4.pàng。依《辞源》注音体例,前3个音项后当分别补注中古音声纽:滂、帮、並。
胇(2788):《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fèi,《集韵》芳废切,去,废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敷。
胜(2788):《辞源》列有3个音项,音项2为:qìng,《集韵》七正切,去,劲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清。
胣(2789):《辞源》列有1个音项:chǐ,《集韵》丑豸切,上,纸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彻。
胞(2789):《辞源》列有3个音项,音项2为:páo,《集韵》蒲交切,平,肴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並。
朐(2789):《辞源》列有1个音项:qú,《集韵》权俱切,平,虞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群。
胕(2789):《辞源》列有3个音项:1.fǔ,符遇切,去,遇韵,並。2.fū,《集韵》风无切,平,虞韵。3.fú,《集韵》冯无切,平,虞韵。依《辞源》注音体例,音项2和音项3当补注中古音声纽:非、奉。
胲(2791):《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gǎi,《集韵》己亥切,上,海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见。
胳(2793):《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gé,《集韵》各頟切,入,陌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见。
脇(2793):《辞源》列有1个音项:xié,《集韵》迄业切,入,业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晓。
胻(2793):《辞源》列有1个音项:héng,《集韵》何庚切,平,庚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匣。
脱(2794):《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tuì,《集韵》吐外切,去,泰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透。
脭(2797):《辞源》列有1个音项:chéng,《集韵》驰贞切,平,清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澄。
脩(2798):《辞源》列有3个音项。音项2为:yǒu,《集韵》以九切,上,有韵。音项3为:tiáo,《集韵》他彫切,平,萧韵。依《辞源》注音体例,音项2、音项3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喻四、透。
腇(2800):《辞源》列有1个音项:něi,《集韵》弩罪切,上,贿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泥。
腞(2803):《辞源》列有1个音项:zhuàn,《集韵》柱兖切,上, 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澄。
膠(2806):《辞源》列有3个音项。音项2为:jiǎo,《集韵》吉巧切,上,巧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见。
膛(2807):《辞源》列有1个音项:tāng,《集韵》他郎切,平,唐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透。
膻(2809):《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shān,《集韵》尸连切,平,仙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审二。
臃(2809):《辞源》列有1个音项:yōng,《集韵》於容切,平,钟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影。
臓(2813):《辞源》列有1个音项:zàng,《集韵》才浪切,去,宕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从。
四、注音理据缺失
《辞源》修订本在其出版说明中明确指出如下的注音原则:“单字下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并加注《广韵》的反切,标出声纽。《广韵》不收的字,采用《集韵》或其他韵书、字书 的反切。”[3](P1)修订本重排版《辞源》虽然在《辞源》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调整,但从其出版说明上来看,其上述注音原则并没有改变。然通过对修订本重排版《辞源》的注音进行考察后我们发现,修订本重排版《辞源》中亦有不少字头有反切资料,但修订本重排版《辞源》并未标注,此即为注音理据缺失。如:
胖(2787):《辞源》列有4个音项,音项4汉语拼音注音为pàng,无注音理据。《王力古汉语字典》在此音下注有:“《正字通》读若棒。”[4](P994)今检《正 字通》肉部“胖”字下确实注有:“方言谓体肥曰胖,读若棒。”[5](P303)《辞源》当据补。
能(2790):《辞源》列有4个音项。音项2汉语拼音注音为nài,无注音理据。对应义项为:⊕受得住。通“耐”。⊕㊀姓。《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在此音下俱标注有《广韵》奴代切。今检《广韵》代韵耐小韵奴代切下收有“能”,折合今音为“nài”,训为:技能,又姓,何氏姓苑云长广人。与《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合,《辞源》“nài”音项可据此增补:奴代切,去,代韵,泥。之部。音项3汉语拼音注音为tái,无注音理据。对应义项为:㊁星名。通“台”。《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在此音下俱标注《集韵》汤来切。今检《集韵》咍韵胎小韵汤来切下收有“台能”,训为:三台,星名。或作能,俗作非是。与《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tái”音项合。则《辞源》“tái”音项可据此增补如下注音理据:《集韵》汤来切,平,咍韵,透。
膘(2806):《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汉语拼音注音为biāo,无注音理据。《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此音下俱标注“《集韵》纰招切”。今检《集韵》宵韵“漂”小韵纰招切下收有膘”,训为“,肿欲溃,或从票”。《辞源》可据补。
臜(2813):《辞源》列有1个音项,汉语拼音注音为zān,无注音理据。《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此音下俱标注“《字汇补》兹三切”。今检《字汇补》肉部收有“臜”,注释有:“兹三切。音臧。(元人填词)腌臜。”②与《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合。则《辞源》可据此增补如下注音理据:《字汇补》兹三切。
五、音项缺失和音义匹配不当
由于种种原因,修订本重排版《辞源》还存在有音项缺失和音义匹配不当的问题。音项的缺失往往与音义匹配不当有关,而音义匹配不当也可能会导致音项的缺失。限于篇幅,此略举2例。
肉(2775):《辞源》列有1个音项:ròu,如六切,入,屋韵,日。义项为:㊀人体及动物的肌肉。㊁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㊂形容声音丰满悦耳。㊃有孔圆形物的边体。详“肉好㊁”。《王力古汉语字典》亦列有“ròu、如六切”一音。今检《广韵》屋韵肉小韵如六切,折合今音为rù或ròu,训为“骨肉”。无“有孔圆形物的边体”义。今检《集韵》宥韵輮小韵如又切下收有“肉”,折合今音为ròu,训为“钱璧之体”。与《辞源》义项“㊃有孔圆形物的边体”相合。《汉语大字典》虽设一个音项“ròu(又读rù)”,然其下分列两个反切:《广韵》“如六切”对应“供食用的禽兽肉”等义项,《集韵》“如又切”对应“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乐音洪美”等义项。则《辞源》该条可参考《汉语大字典》修改如下:1.ròu(又读rù),如六切,入,屋韵,日。觉部。对应《辞源》原义项㊀、㊁。2.ròu,《集韵》如又切,去,宥韵,日。对应《辞源》原义项㊂、㊃。原复音词词条“肉好”改成“肉2好(hào)”。
肩(2778):《辞源》列有1个音项:jiān,古贤切,平,先韵,见。义项为:㊀肩膀。㊁动物的腿根部。㊂兽三岁曰肩。㊃任用。㊄负担。《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俱收有xián音项,《集韵》胡千切,对应义项为“瘦小的样子”“直貌”等。今检《广韵》先韵坚小韵古贤切下收有“肩”,折合今音为jiān,训为:项下,又任也,克也,作也,媵也,又姓,出姓苑。《集韵》先韵坚小韵经天切下收有“肩”,训为:《说文》髆也,一曰任也,克也,或从户,又姓。对应《广韵》古贤切之“肩”。《集韵》先韵贤小韵胡千切下另收有“肩”,折合今音为xián,训为:羸小貌,一曰直貌,《庄子》其脰肩肩,李颐读。与《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所列xián音项合。则《辞源》可据《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补音项:2.xián,《集韵》胡千切,平,先韵,匣。㊅见“肩2肩(xián)”。“肩”词条下增复音词:[肩2肩(xián)]瘦小细长貌。《庄子德充符》:“闉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注释:
① 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该字头在修订本重排版《辞源》中的页码,后同。
② 吴任臣.字汇补[M].康熙五年刊本.
[1]周祖谟.广韵校本(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周祖谟.广韵校本(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重排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张自烈.正字通(续修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