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海如泰地区革命斗争的特点与贡献
2011-02-18刘晶芳
□刘晶芳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论通海如泰地区革命斗争的特点与贡献
□刘晶芳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通海如泰地区(南通、海门、如皋、泰兴)的革命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组成部分。因地处白色恐怖严重的反动统治中心和始终在中共中央与江苏省委及邓中夏、王若飞等的直接领导下的双重特殊因素,使其具有不同于众多武装起义和小块根据地的特点,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同样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贡献。
通海如泰地区;革命斗争;特点;贡献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始了党独立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党的各级组织在全国各地发动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928年通海如泰地方党组织发动的五一起义,是当时较著名的起义之一。在这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通海如泰地区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红军和根据地,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深入做出了贡献。通海如泰红军和根据地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作为有正规红军的十几块根据地中的一块,而且是唯一一块建立在反动统治中心地带的根据地,与全国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比较,有其独特之处。在中国革命史上有重要地位,值得深入研究。
一、通海如泰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通海如泰革命斗争发生在反动统治中心,政治影响大,对反动统治威胁大,受到敌人的压迫和打击也大,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十分艰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发动的武装起义,除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外,多发生在远离反动统治中心的两省、三省交界地区和边远山区。这些地方远离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敌人力量较为薄弱。正是利用了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才能在敌强我弱,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生存发展,通过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和人民军队,不断地积蓄革命力量,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大多数根据地远离反动统治中心不同,通海如泰地处反动统治中心,西南距南京200公里,东南距上海100公里。在这里发生的五一起义,开展的游击战争,建立的红军和革命政权,直接威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影响非常大。因此反动统治必然十分重视,不遗余力地组织国民党军警和地主武装镇压革命力量。如1928年五一起义后,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立即命令省保安队,如皋、泰兴、泰县、靖江、南通五县警察大队和各地地主武装开展“包剿”,甚至出动省政府水陆公安处的三艘兵舰包围起义地区,围剿起义队伍。1930年8月黄桥暴动后,国民党南京政府决定成立剿共总指挥部,由江苏省公安处长李明扬出任总指挥,李长江任副总指挥,全面统筹对红十四军活动地区的“清剿”。与之配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召开了通、海、如、泰、泰、靖6县县长联席会议,制定了“协剿”红十四军的计划。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在优势敌人的强力打击下,革命力量的生存发展十分艰难。
此外,通海如泰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也不利于革命力量的生存发展。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建立的能够较长时间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地,多处在几省交界的农村,特别是山区,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利用地形地貌,与优势敌人周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有充分的回旋余地。通海如泰地区东面大海,南临长江,境内无山,多河湖港汊,加上交通便利,利于敌人进攻,革命力量缺少回旋余地。
上述客观环境,决定了通海如泰的革命斗争开展和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比之全国许多根据地都更加艰难。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发动暴动,建立起一块游击根据地和一支正规红军,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当然,上述条件也正是通海如泰根据地和红十四军未能坚持,最终失败的客观原因。
二、通海如泰地区更易受到上级指导思想的影响
与其他根据地远离中央,与中央和省委交通不便不同,通海如泰地区离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很近。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部署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直接传达到这一地区的党组织。通海如泰革命斗争的许多重大决策就是中央和省委直接作出,并派人来执行的。因此,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更利于促进革命斗争的开展,其错误领导也可以更直接地导致革命失败。
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对通海如泰的革命斗争十分关注。1928年春,江苏省委书记邓中夏、省农委书记王若飞直接指导了五一起义。为了加强对通海如泰武装起义、游击战争和红军的领导,省委派出何昆(坤)、李超时、薛衡竞、吴亚苏、沈毅、徐芳德、于咸等政治立场坚定、能力强的干部到通海如泰,领导革命斗争。1929年11月,中共中央领导人李立三、周恩来、项英出席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作了报告。周恩来与省委领导人李维汉、李富春、陈云、何孟雄、李硕勋等对通海区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促进了红十四军的建立和1930年上半年这一地区革命斗争的开展。总之,党的坚强领导,是通海如泰的革命斗争蓬勃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党内曾出现两次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即1927年底至1928年初的“左”倾盲动错误和1930年的“左”倾冒险错误。这两次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对通海如泰的革命斗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28年的五一起义总体上是贯彻八七会议总方针的一次革命行动。起义也是有基础、有准备的。但在起义的指导思想上确实受到了中央十一月扩大会议的影响。1928年1月1日,中共江苏省委制定的《江苏各县暴动计划》即贯彻了扩大会议的精神,要求阴历年关内江苏的22县必须发动农村游击战争,而且暴动可以占领县城。2月,省委派黄澄镜(即黄逸峰,化名张文采)、彭汉章到南通传达十一月扩大会议精神,了解起义准备情况。后在王若飞的直接指导下,成功地发动了起义。但是,由于对当时的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形势缺乏正确认识,对起义后必将出现的镇压缺乏准备,不顾环境,一暴了之,所以起义只坚持了四五天,就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而惨遭失败。
1930年9月红十四军的失败,同样与中央的路线及其指导有直接关系。1929年11月,在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做出的整合通海如泰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建立红十四军的决策是正确的。1930年3月红十四军建立后,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里,消灭了长安市、卢家庄、西来庵等地的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八路围剿,取得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发展了红军和赤卫队,形成了通海、如泰两大游击区,建立了如皋县革命委员会和部分乡村苏维埃政权,开始了土地革命。正当通海如泰革命斗争胜利开展时,党中央过高估计形势,制定了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5月中旬,全国红军代表会议规定红军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集中进攻交通要道、中心城市,消灭敌力主力”,在战略战术上不是“不打硬战、避实就虚……而是要集中力量、坚决进攻”。[1]P1415月20日,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指出:“红军的发展方向,必须是积极向着交通要道及主要城市。他的战略战术必须是集中的进攻,歼灭敌人较大的部队,夺取主要城市。”在党中央以城市为中心的进攻路线指导下,通海特委要求红十四军“准备会攻南通,截断长江、进攻上海、南京”。这个计划对只有两千人,武器装备极差的红十四军来说,是力不胜任的。在“左”倾政策指导下,红十四军不顾敌人已集结了强大兵力的现实,多次实行进攻作战,特别是组织了号称“江北革命政权和反革命政权最后决战的”黄桥总暴动,结果遭到失败。红十四军被迫解散,党的组织和群众组织失散,刚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和取得的土地革命成果丧失,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残酷屠杀。
三、通海如泰地区城乡居民斗争形式多样
斗争特点主要为:动员民众更加广泛深入、城市斗争和农村暴动配合开展、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结合。
通海如泰地区是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是反动统治的重地。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非常严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苏北的产业工人和手工业工人,受帝国主义列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的影响,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商业高利贷的盘剥,生活十分困苦。苏北的农民受地主和垦殖公司的剥削非常严重。苏北农村的土地绝大部分集中在豪绅地主和本地区特有的由官僚、地主和资本家在沿海地区经营的垦殖公司手中。封建地盘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有的地方佃农甚至占到农村人口的90%。五五、六四甚至高达八二的地租,名目繁多的高利贷剥削,使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除工人农民外,沿海盐民、渔民受地主豪绅、渔霸和反动政府的剥削压迫,生活更为贫困。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工农群众在大革命高潮中争得的权益迅速丧失,生活更为困苦,革命的要求十分强烈。共产党反帝反封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主张符合被压迫群众的利益。这是通海如泰革命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通海如泰的党组织表现出非凡的组织能力。一是充分发动农民,以农民为主力军组织农民暴动。参加1928年五一起义总计有6万人。①6万人的统计数字见杨自度,裴立新,施晔:《红十四军开创苏中农村包围城市新局面》,《南通日报》2009年9月23日。其中如皋2万人,见中共如皋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如皋人民革命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泰兴4万人,见刘瑞龙:《回忆红十四军》,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页。亦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参加泰兴、如皋两县起义的农民是3000余人,见常浩如:《红十四军研究新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编:《八一军旗红――纪念建军八十周年论文选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在起义失败后的艰难岁月里,民众对分散开展武装斗争的红军游击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当1930年红十四军成立,通海如泰的革命斗争再度呈现高潮时,广大农民群众更是踊跃参加。据刘瑞龙回忆,当时参加赤卫队、自卫队等武装斗争的群众在七八万人左右。[2]P108仅1930年5月1日红十四军军部和如皋县委在如皋西乡贲家巷召开的五一纪念及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就有两万农民到会。1930年8月3日举行的黄桥总暴动,参加作战的有5万以上的武装农民。除发动和依靠农民暴动,党还重视发动南通大生纱厂等工厂工人斗争,发动通州师范等校的教师学生斗争,配合支援乡村暴动。与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比较,通海如泰地区的革命斗争具有民众动员广泛,城市斗争和农村斗争配合紧密的特点。此外,在酝酿五一起义中,通海如泰地区的党组织利用打入县党部、县政府、县警察大队,主持县总工会筹备处等条件,搜集情报,开展合法斗争,做发动组织群众的工作。正是由于严密的组织工作,出色的动员能力,使五一起义在没有正式军队参加、武器十分稀少的情况下,能够发动起来并取得胜利。
四、通海如泰的斗争极为艰苦,牺牲巨大
通海如泰武装起义的成功,正规红军的建立和武装斗争的开展,沉重地打击了豪绅地主阶级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豪绅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勾结起来镇压革命力量。他们一方面派军队剿杀,一方面实行白色恐怖,疯狂搜捕屠杀共产党人和起义的农民群众。在通海如泰武装斗争中,革命者的牺牲是十分巨大的。仅1928年五一暴动,据敌伪档案记载捕杀六七十人,当时报刊报导:“仅如皋县一次被杀的革命群众就有500人,被毁村庄数十处。”[3]P46在 1929年冬国民党反动派组织的六县反动武装的“包剿”中,如皋县长刘昌言仅在黄家市一地,就捕去农民40余人,并在押解去县城途中将其大部分杀害。南通敌人在“搜剿”东五区时,屠杀革命干部和农民200余人,烧毁房屋1万余间。红十四军领导的黄桥总暴动失败后,国民党军警与地主武装勾结,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仅泰县东南黄柯庄大恶霸孙明甫的“保卫团”就先后抓捕2000余人,施以惨绝人寰的酷刑,其中被害的共产党员有200余人。更为严重的是白色恐怖对这一地区党和红军领导人和骨干的摧残。据刘瑞龙的《回忆红十四军》中列名的57位烈士中,除红十四军军长何昆(坤)、政委(后兼军长)李超时、参谋长薛衡竞等10余位领导干部是在战斗中牺牲的以外,多数被敌人捕获,受尽酷刑,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其中县以上领导干部有20余人。海门、启东、如皋等县均在短期内连续发生县委书记被捕牺牲的惨案。其中如皋县在1928年夏到1930年夏的两年间,就先后有5位县委书记(吴亚苏、徐芳德、汤士伦、韩铁心、于咸)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斗争之惨烈程度与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相比,是更为巨大的。
五、通海如泰的革命斗争为革命道路的探索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通海如泰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失败,反映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第一,它彰显了中国革命中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通海如泰的党组织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长时间里坚持游击战争,并把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作为目标,力争实现。但因敌强我弱,革命武装不能战胜反革命武装,终不能建立巩固的政权,也基本未能实现土地革命,这充分证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正确性。没有武装的革命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不可能建立政权,建立了也不能巩固。没有强有力的革命武装,没有巩固的政权,就不可能进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第二,它彰显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对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几乎占领了中国所有城市。城市及其周围反动统治强大,革命力量难以生存发展。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偏远山区则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是革命力量容易生存和发展的地方。在敌强我弱力量对比悬殊的形势下,党应该也只能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特别是离反动统治中心较远的农村,在那里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而在敌人统治的中心地区,则应该根据敌我力量对比,采取环境许可的斗争方式,争取群众,积蓄力量。第三,它彰显了正确估量形势和正确制定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正确的形势估量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在通海如泰的斗争中既有五一起义和八三暴动时过高估计形势,实行进攻路线和“左”的政策,以及在处理流氓无产者问题上的错误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也有在五一起义失败后审时度势,注意利用合法的形式,通过日常生活中小的斗争打击恶霸地主,为贫苦工人和农民争利益,进而赢得群众的支持,积蓄了力量,以及在游击战争中实行避开敌人大部队,消灭敌人小部队;利用各处树荫、沟港,设置疑兵疲劳敌人而后进攻;迂回作战,把敌人引到小路上然后解决;乘敌不意,进行袭击等符合当地实际的游击战的战术,使革命力量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得到恢复和发展的经验。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道路的重要内容,值得认真总结汲取。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历时三年的通海如泰革命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是不能低估更不能泯灭的。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深入;培养了干部、锻炼了群众,为后来本地区敌后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通海如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筑就的革命精神,是永远激励后人奋进的宝贵财富。
[1]蒋凤波,徐占权.土地革命战争纪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2]刘瑞龙.回忆红十四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3]中共如皋市委党史办公室编.如皋人民革命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in Nantong,Haimen,Rugao and Taixing
LIU Jing-fa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Party History,Party Schoo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Beijing 100091,China)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in Nantong,Haimen,Rugao and Taixing was a compon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led by the Party during the period of agrarian revolution.Because it wa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white terror reactionary rule and it was also under the direct leadership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Deng Zhongxia and Wang Ruofei,it had some features different from armed uprising and small revolutionary bases in other regions,and it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explor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road though it did not last long.
Nantong,Haimen,Rugao and Taixing;revolutionary struggle;characteristic;contribution
D231
A
1674-0599(2011)06-0080-05
2011-04-07
刘晶芳(1950—),女,辽宁锦县人,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工人运动史。
(责任编辑:赵红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