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
——学习习近平干部选用“四有论”的体会与思考之四

2011-02-18姜爱林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政绩观政绩贡献

姜爱林

(中华全国总工会 北京 100865)

论“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
——学习习近平干部选用“四有论”的体会与思考之四

姜爱林

(中华全国总工会 北京 100865)

“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在干部选用“四有论”中位居第四。在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做好“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怎样选拔造就“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干部?这是当前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要课题。

科学发展;实现;有贡献;对策

“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是习近平干部选用四有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干部选用“四有论”是习近平同志2010年4月、7月在海南、河北唐山调研时两次提出的。[1]所谓干部选用“四有论”就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努力培养、造就和建设推动、实现科学发展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2]在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做好“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怎样选拔造就“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干部?这是当前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要课题。

一、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涵义、内容及其工作重点

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就是指各级干部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有所作为,求真务实,勇于创造一流业绩,有显绩,有潜绩,有实效;切实体现献计献策、无私奉献与讲求实效的精神面貌。既要重视物质性贡献,也要关注精神性贡献。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要取得贡献,就必须去工作,去努力,去奉献;只有有贡献,有成绩,有政绩,科学发展才能得到实现,才会实现科学发展。

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包括三部分内容:(1)坚持科学发展;(2)科学发展有韧劲;(3)科学发展。科学发展,需要实现,需要有贡献,更需要这两者的相互结合:一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实现,实现才能使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要有贡献,有贡献才能有话可说,真正做到科学发展;三是科学发展离不开实现和有贡献,通过实现、有贡献的工作方法,去追求实现科学发展,可以确保科学发展有成效,使其让鲜明的政绩导向引导有贡献的用人导向。科学发展、实现与有贡献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只有大家都做贡献,科学发展才能实现。

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是对新时期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新修正《党章》要求:一是要选拔使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的干部;二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者,通常是踏踏实实工作,经过实践检验,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实效的人。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干部,必然是那种“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的干部,它是这“三有”的结果,也是对这“三有”的最好检验。

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核心与主线是:围绕科学发展而立,围绕科学发展而行,围绕科学发展而作,围绕科学发展而成。进一步而言,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工作方面,要求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二是干部选用方面,要求选拔任用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干部。习近平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就是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在实现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多做贡献。

二、科学发展观的特点及其与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与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特点与规律

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它也是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而不断完善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认识、发展方法与价值标准,从而也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不同作用。这一原理,对科学发展观同样适用。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一种,是一种全新的、新型的发展观。历史实践证明:科学的、可循环的发展观通常都是依赖于领先的科技、高端的人才与发达的金融等条件,这既是一个结果表现,也是一个努力实现的目标。正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的、可循环的发展观,所以,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与执行科学发展观往往就会有难度、有障碍、有高峰,离不开一系列的艰苦努力与长期奋斗,表现出复杂性、系统性、持久性与艰巨性。

科学发展观是与“三高一低”发展观相对立的新型发展观。历史实践还证明:落后发展观、落后生产力从来不会轻易、主动的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往往会垂死挣扎、负隅顽抗。正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超前的、先进的发展观,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会招致落后发展观、落后生产力的阻挠、抵制乃至针锋相对,表现出对抗性、挣扎性、反复性与徘徊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清醒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特点与规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必须要毫不动摇、不折不扣地“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一要实现:二要有贡献;三要“实现与有贡献”两者有机结合。否则,就会虎头蛇尾,有花无果,无效劳动。

(二)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一是基础与指导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理论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指导方针。因为有科学发展观才需要坚持、才需要有韧劲地坚持,而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与指明。

二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目的与作用就是只有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才能够实现科学发展观。通过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办法途径,去实现科学发展观,完成科学发展观的任务。

三是总则与分则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统领干部选用四有论,负责规定原则性、方向性的内容,具有总则的特点;而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则是干部选用四有论内容之一,是具体的内容,是总则的延伸或细化,属于分则的部分。

四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总论、总则,统领干部选用四有论,属于整体部分;而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是干部选用四有论内容之一,是分论、分则,具体论述有关方面,属于整体的一部分。

三、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与阻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各地各级领导干部在“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明显的和可喜的成效。但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当前存在问题表现在:认识片面、缺乏贡献、敷衍了事、花拳绣腿。具体表现在:一是为多出、早出政绩,有的官员绞尽脑汁走快捷方式,不惜杀鸡取卵,将本地各种资源“耗尽榨干”;二是有的官员则“重打锣鼓另开张”,换一届政府、变一套思路、扔下“半拉子政策”和“半拉子工程”;三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为官一任,谋升一级;有些干部沽名钓誉、作风飘浮;有些干部热衷于一些面子工程,搞一些赚眼球的,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四是个别干部制造虚假政绩、表面工程;五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六是有些干部每逢提拔调整之际,思维格外“活泛”,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以各种方式到处拉票;七是有些干部四处联络,拉帮结伙,有的甚至送钱送物,明目张胆搞贿选;八是有的干部传播小道消息,编造谣言,诋毁他人,抬高自己;九是有一些投机钻营者,不讲党性、不重品行,为了个人私利和宦途升迁捞资本、做虚功、拉关系、搞逢迎,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造势”和“谋官”上;十是有的在工作中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社会的发展进步,只重视眼前利益和短期发展,忽视、放弃长远的利益,等等。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贻害无穷。

四、应对举措:如何做到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

如前所述,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工作方面,要求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二是干部选用方面,要选拔任用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干部。因此,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具体应对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策之一: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要深入基层,真抓实干,争创一流业绩

一要深入基层,做到“三个往下”,重视调查研究。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调研时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以更多的精力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究竟该怎么办?首先,眼睛往“下”看,就是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眼睛往“下”,就是放下架子,做吃苦的准备、奉献的准备、扎根的准备、创业的准备,敢于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难题多矛盾复杂的地方去。其次,身子往“下”沉,就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身子往“下”沉,就是要善于调查研究,和群众推心置腹,获得第一手材料,能获悉群众疾苦冷暖。再次,劲头往“下”使,就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劲头往“下”使,就是要求真务实,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3]

二要真抓实干,做到“三个落实”,争创一流业绩。习近平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真抓实干,争创一流业绩。”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的实践活动、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抓落实是检验政治品质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如何真正做到:一是抓落实,要端正态度。抓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途径。如果在思想上认识不到这些,就不可能有抓落实的端正态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端正抓落实的态度,把工作当作分内之事,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抓落实,要提高能力。抓落实是一个“上情”与“下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搞好这种结合,需要相应的工作能力。领导干部要特别注重提高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结合能力与创新能力。三是抓落实,要检验效果。领导干部抓落实,既要看态度、看能力,更要重制度、重机制。要以严格的制度来保证落实;要以目标管理来量化落实;要以督查考核来约束落实。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通过查不落实、慢落实来推动工作真落实、快落实。强化对考核评比结果的运用,坚决兑现奖惩,充分体现抓与不抓不一样、抓好与抓坏不一样。[4]

对策之二: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要弃用投机钻营者,坚决重用老实人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要求我们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钻营者得利原则,将那些始终默默无闻、埋头工作并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人才,认真甄别,仔细考量,量体裁衣,量才使用。

一要重用老实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要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对于这样的老实人,各级领导者更有责任慧眼识金,积极地发现他们,主动关心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让广大干部群众熟悉他们、了解他们。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本在于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干部,保证那些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能够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要切实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人用人,大力选拔那些埋头做事、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

二要弃用投机钻营者,不让其得名得利。不使投机钻营者得利,既是选拔工作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殷切期待。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首先要严明纪律,严肃查处投机钻营行为。要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到“十个严禁”。要加大督导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对拉票贿选、搞非组织活动的,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弘扬正气,模范地执行党的纪律,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加强对选拔工作的督导,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就要切实加强监督,增强选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要加强信访举报受理和核查工作,拓宽监督渠道,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厉防范各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投机钻营行为,确保把党的干部政策、标准交给群众,把选拔的职位、条件公布给群众,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

对策之三: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干部政绩考核、政绩导向与用人导向的相互关系

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干部政绩考核的关系。一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发展观是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政绩观是服务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目标指向,干部政绩考核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指导与调节的关系。发展观决定政绩观,政绩观也会能动地影响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必然会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而另一方面,政绩观的变化同样会对发展观带来重大影响,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逐步导致相应的发展观。干部政绩考核对干部政绩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并对发展观的形成和变化产生调节作用。三是原则与规则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它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干部政绩考核而言,科学发展观所确立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原则要求,是必须要遵循的。[5]

二要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政绩导向与用人导向的相互关系。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组织部门坚持什么样的用人导向,不仅事关领导干部的个人成长,更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坚持正确的政绩导向,就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政绩和用人是相辅相成的,领导干部只有把工作和事情做好了,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组织的信任,才会被提拔使用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提拔任用干部也必须坚持看政绩,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一是看领导干部政绩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考核中既看当前的政绩,同时也要注重考察其在前任职务岗位上的政绩,通过回访、复查、看政绩的保质期和后续效果,不断增强干部实绩考核中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二是看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过程中的客观基础。基础好,容易出政绩;基础不好,就不那么容易出政绩了。在考核中要辩证分析领导干部取得政绩的主客观关系,着重看其主观努力的程度。三是看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认同程度。评判政绩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始终把群众认可的政绩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群众赞不赞成、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因素。四是看领导干部在集体政绩中的贡献率。看个人政绩时,要看班子的整体实绩;看班子的实绩,要注意看干部个人的贡献率。根据干部在集体中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察认定,这样才能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才能把有实绩的好干部用起来,才能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6]

对策之四: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要正视问题,加快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步伐,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主要课题。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科学发展,走科学发展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应该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违背科学发展要求的做法和现象,突出表现为:一是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规模和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忽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依然走粗放型发展经济的老路,生产要素投入多、经济效益和效率不够高,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二是不少地方仍然偏重于经济发展,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不够,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三是城乡、地区发展不协调,总体上看,城乡、地区发展差距还呈扩大之势;四是收入分配不合理,部分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悬殊;五是在一些地方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甚至有的地方不惜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一味追求所谓的“政绩”。这些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代价过大,这样的发展也难以为继。究其原因其最大的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破除一切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破除一切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规定,破除一切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7]

当前,要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快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步伐:一是着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定位,基本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二是着力理顺行政层级体系和权责关系,要科学清晰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调整优化各级政府的横向组织结构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纵向组织结构,解决好政府是什么结构的问题;三是着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人员和行政支出的规模,解决好政府规模多大的问题;四是要着力完善行政决策水平科学化和民主化;要改革创新政府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解决好政府应当如何运营和管理的问题;五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完善政府投入机制,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六是着力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解决好政府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七是着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要确保行政权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解决好政府应当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问题。[8]

五、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之一: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要防止干部政绩焦虑症

政绩焦虑症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绊脚石。政绩焦虑症是一种不良的思想意识,反映了一种浮躁心态。政绩焦虑症是一种形式主义,反映了一种盲目的缺乏科学的思路和盲动。政绩焦虑症不是一种常态。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否则,在不良的政绩观或“政绩焦虑症”下,最终是无法健康地实践科学发展观,甚至会成为科学发展的绊脚石。官办节庆泛滥化、招商引资全民化、名人故里白热化等,是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焦虑症的典型体现。“政绩焦虑症”属于心病,病根就是盲目追逐职位升迁。政绩焦虑症的官员,政治进取心出现了偏颇,手中的权力不是为造福百姓,心中的责任意识已经淡化,他们是以更高官位和更多个人利益作为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病还得心药医。这味心药,就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端正自己的政治进取心。要消除“政绩焦虑症”,必须搬走绊脚石:一是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目的。要出色地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要科学地、精心地谋划工作,把更多的心思、时间放在工作上、学习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推动建设事业。二是要放平心态,心态阳光。要淡泊名利,不为利伤脑,不为欲伤身,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知足心态。要牢记责任和义务,自觉融入群众,事事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利。既使自己得到了超脱,又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三是进一步改进考核方法。考核干部政绩既要听干部的意见,也要广泛听取普通群众的意见。要进一步创新改进干部政绩体系,真正坚持求真务实的用人导向。只有摆正位置、摆正心态,端正自己的政治进取心,才能从升迁的政绩焦虑中解脱出来,进而走出政绩冲动误区;才能把科学发展的任务、目标和实效落实到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群众根本利益上,也才能做得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9]

注意之二: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要警惕干部“破窗效应”

选拔任用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干部,一定要处理好政绩导向与用人导向的关系,突出选用德才兼备、官德优秀的干部,警惕官德缺失的“破窗效应”。当前,部分官员道德滑坡、官德缺失的现象有增无减,不断刺激着社会大众的敏感神经,不断突破老百姓心理承受的底线,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官德缺失的现状表现在:趣味低级,生活腐化;滥用权力,法为私器;官气熏天,横行霸道;贪婪疯狂,欲壑难填;胆大妄为,不择手段;信念丧失,求神拜佛;欺上瞒下,谎报虚夸。这些严重病症如果任其泛滥,不加遏制,有可能竞相效仿,出现“破窗效应”。政治学家“破窗效应”是指: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犯罪学家则进一步揭示“破窗效应”:假设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窗户的玻璃,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暗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栋大楼的玻璃窗会被打得一片狼藉,在这种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和蔓延。这里的“破窗”,指的是一些细微的瑕疵以及被忽视的细节,但是它们是一种征兆,预示着更大的问题已经产生或即将出现。官员官德底线一旦失守,职务犯罪就会成为必然。“破窗效应”严重腐蚀着一些官员的心灵,使他们逐步接纳贪腐、逐步适应贪腐、甚至离不开贪腐。因此,必须警惕官德缺失的“破窗效应”,正视官德缺失造成的影响和对党纪国法的“杀伤力”,刻不容缓地整肃风气,扶正堵邪,加强官德建设,修好官德缺失的“破窗”,防止因“破窗效应”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10]

[1]徐京跃.习近平海南调研首提干部选用“四有论”[EB/OL].新华网,2010-04-13;李亚杰.习近平唐山调研再提干部选用“四有论”[EB/OL].新华网,2010-07-19.

[2]习近平干部选用四有论研究[J].战略与风险管理,2010,(4).

[3]刘奂明.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三个往下”[EB/OL].人民网-观点频道,2008-05-12.

[4]杨军元.抓落实检验基层干部的试金石[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2010-08-30.

[5]刘金峰,孙安平.科学发展观与干部政绩考核的基本关系[EB/OL].天津党建网,2010-05-31.

[6]安华.政绩导向与用人导向[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2010-08-16.

[7]魏礼群.深化行政改革促进科学发展[EB/OL].人民网,2010-05-13.

[8]汪玉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N].学习时报,2010-05-10.

[9]李松.官办节庆过多过滥折射地方官员“政绩焦虑症”[EB/OL].人民网,2010-07-12.

[10]王兰.警惕官德缺失的“破窗效应”[EB/OL].人民网-观点频道,2010-08-30.

(责任编辑:铭 尘)

D262.3

A

1672-1071(2011)02-0076-06

2010-11-30

姜爱林(1964-),男,汉族,湖北襄樊人,中华全国总工会经济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政绩观政绩贡献
政绩观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研究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
“法治GDP”变革政绩观
正确对待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