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集团矿区开发建设中的企地共赢机制研究
2011-02-15云天宝
云天宝,宋 琳
(1.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北京100083;2.神华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北京100025)
企业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制约大型矿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基于科学发展观,神华集团进行了换位思考和重构理念,按照企地合作共赢机制,经过几年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改善了企地关系,为大型矿区的协调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 企地合作与共赢机制定义与涵义
企地合作与共赢机制,就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企业持续发展、社会发展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规划与建设大型矿区,从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根本目的出发,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方向,在企业与地方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关系,为大型矿区可持续发展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主要内涵是:
1)突破企业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直线型发展”思维,将企业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大型矿区资源协调开发,是一个区位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仅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作为开发的主体,有整合产业链的能力,可以充分调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地方作为区位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具有整合区位产业结构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地方各层次和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与行业、地方携手共建合作共赢的开发环境,有助于建立合作的默契关系,将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总量提升。
2)突破矿区主体企业单一发展格局,在价值链管理上将单一的企业经济效益转变为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企业综合效益,尽可能地联合地方、行业和企业等,建立良好的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以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用为目标。
3)突破狭隘的企业运行模式,从将企业的产业运行转变为产业运行与区位经济运行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大型矿区的协调开发,涉及到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资源开发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区域经济协调等问题,需要企业从国家能源保障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高度,在矿区所在区域的地方社会支持下,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企地合作与共赢机制的主要特征
2.1 合作对象之间目标的一致性
按照科学发展观,企业将区域经济 (能源经济)发展和企业建设大型矿区、协调开发资源相结合。在合作中,地方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框架下,通过大型矿区的建设和企业不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预期效果。企业能在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寻求正确的定位,在企业建设大型矿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目标指导下,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2 合作对象之间关系的协调性
按照和谐发展的理念,企业将建立与地方的和谐关系作为大型矿区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的一部分,而地方则将与大型矿区建设主体建立和谐的关系作为地方区位经济和谐发展的一部分。通过企业与地方携手,变双方博弈为共同合作,共同建立相互协调的关系,形成有助于大型矿区建设的协调开发环境,充分发挥大型矿区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带动企业做强做大和带动区域经济稳步发展。
2.3 合作成果与利益共享性
通过企业与地方的合作,大型矿区的协调开发具有高效率 (开发规模与速度高)、低成本 (社会成本、资源成本等)、贡献大 (税收贡献、发展贡献大等)的特点。大型矿区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投资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产值和经济效益,带动了区域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提高了地方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企业在大型矿区协调开发中,不仅为企业、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神华集团实现企地合作与共赢机制的主要途径
1)基于先进的矿路港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以矿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神华集团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从成立初期年产销煤炭500余万t的单纯煤炭企业,发展成为今天集煤炭、铁路、港口、航运、电力、煤制油及煤化工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能源公司。2010年,煤炭产销4亿t,利润近600亿元。神华集团的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神东矿区为例,神华进入之初,神木县是陕西省最贫困县,随着神府矿区的开发,到目前,神木县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已经位居全国第59位,西部第5位,陕西省第1位。
2)基于强大的管理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延伸能力,与地方政府共同改造提升地方所属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神华集团近年来走出发展初期的陕北蒙西地区,按照国家能源战略布局和区位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地方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重组改造地方国有煤炭企业,共同研究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预期投资规模、主要开发的项目和区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确定企业的地位。如近几年来,神华集团分别与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和发展潜力最大的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 (自治区)都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控股重组了新疆矿业公司、宁夏煤业集团、内蒙宝日希勒煤业公司等地方省属煤炭企业。通过几年的管理、资金、技术输入,这些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宁煤集团,2006年与神华集团合作前,煤炭产量2000余万t,利润3000余万元,到2010年,宁煤集团煤炭产量6000万t,利润50亿元。总投资近2000亿元的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全面展开,将建设成为以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产业为支撑,全国重要的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和煤炭基地。
3)基于神华大型矿区的持续发展,针对资源供给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积极调整与地方各界的利益关系,建立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利益共同体,构建共同开发、共同治理、共同发展的模式。大型矿区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和谐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神华集团坚持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逐步实现煤炭、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得到改进。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如:神东矿区地处黄土高原和沙漠过渡地带,矿区开发面积达56km2,生态环境脆弱。神华坚持了边开发边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每年都从吨煤销售收入中提取0.45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迄今为止,已累计投入环保与生态治理资金5亿元。绿地和造林开发面积59 km2,沙地治理面积 145 km2,不仅使开发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而且改善了开发区外围生态沙化状况,使外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20%左右。采取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大面积建设网障固沙与林草绿化相结合治理风沙危害,建设了沙柳林基地等一批固沙水保工程,完成小流域治理,治理流动沙地112 km2,形成草、灌、乔立体结构的绿色防护屏障。2006年3月,神东矿区获得“中华环境大奖”,这也是煤炭行业企业第一次获得的环境大奖。
4)基于神华大型矿区发展实际,神华集团不断创新与地方合作的模式和渠道,尽最大可能地支持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在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中,与陕西省及榆林市属企业共同出资,联合建立与资源开发协调的绿色工业园区,形成与地方经济发展一致的产业支撑点。在即将启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新街矿区项目上,更是创造性地拿出一部分股份,让给当地农牧民,在今后项目收益中每年按比例分红给农牧民。同时,公司在解决沉陷区居民搬迁问题上,与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配合,在神木县和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建设了规模可观、配套先进的神华新村,不仅考虑沉陷区居民的搬迁,也考虑了他们的下一步就业和生活。2010年,神华集团还成立了神华基金会,主要倾向用于救助企业所在地区的白血病患儿和先天性疾病儿童。在捐赠支出上,2009年神华集团的支出额1.52亿元,占到全国煤炭100强企业总额的23.8%,2010年,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披露,神华集团捐赠支出达到10.42亿元,名列央企前茅。
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合作与共赢机制,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为神华集团在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的煤、电、油联营的能源配套发展新模式创造了机遇和发展空间,为大型矿区的协调开发建立了良好的区域环境,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和地方 GDP总量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企业与地方的共赢。
[1] 2010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 [R].2010.
[2] 神华集团网站.
[3]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4] 神华神东集团网站,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