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1-02-12林美娥李丽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
关键词:禁食胃管全麻

林美娥 李丽星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福建 莆田 351100)

1 患者选择及临床资料

1.1 患者选择

适应证:消化胃溃疡、早中期胃肿瘤、胃出血等。禁忌证:重要器官功能不全,难以耐受麻醉;有明显凝血机制障碍、隔疝、急性腹膜炎,有上腹手术史,中晚期妊娠。

1.2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3~68岁,平均55.5岁,其中消化性溃疡2例、胃癌31例、胃出血2例,均在气管内全麻下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为7~8d。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作为一项新手术,尚未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术前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耐心详细讲述此手术的优缺点,医师采取此种术式的可靠性及临床开展情况,详细说明手术过程、时间、麻醉

方法等。我们以健康教育为指导,采用录像、图片、文字等方法,介绍患者所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强调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适时请己做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从而保证患者术前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手术。

2.2 完善各项检查,给予备皮,备血,改善全身情况,必要时输液、输血等。

2.3 做好术前肠通准备,有幽门梗阻或胃潴留者,给予禁食或限用流质饮食,需要时用温盐水洗胃或胃肠减压。术前晚灌肠,以排空肠道的积气积便,术前禁食12h,禁饮8h,术晨留置胃管、尿管,减少术中胃肠道、膀胱膨胀而影响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按全麻术后护理要求准备好吸痰器,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等。

3 术后护理

3.1 卧位与饮食

患者全麻未清醒者给氧气吸入2~3L/min,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术后6h,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低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减少手术缝合处张力,减轻疼痛与不适。术后应禁食,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肠管代胃容量较小,开始全流质饮食时宜少量、清淡;每次饮食后需观察患者有无腹部不适。

3.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每30~60min测1次血压、脉博、呼吸至病情稳定。观察患者面色、精神状况、尿量,以早期发现有无内出血。

3.3 引流管护理

防止胃管腹腔引流管扭曲、堵塞、妥善固定,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的颜色,准确记录尿量。

3.4 术后营养支持

3.4.1 患者禁食期间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术后需及时输液补充患者所需的水、电解质和营养,必要时输血清清蛋白或全血,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切口愈合。本组病倒切口愈合良好,无发生并发症。

3.4.2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中放置空肠喂养管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合理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护理应注意:①做好喂养管的护理;②控制输入营养液的温度、浓度和速度;③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4 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护理

4.1 出血、感染

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神志和体温的变化;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预防肺不张和坠积性肺炎。术后早期协助患者行肢体的伸屈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保持各种引流管的有效功能。本组无1例发生。

4.2 吻合口瘘或残端破裂

术前做好肠道准备及营养支持,术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禁食期间加强肠外营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腹腔引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本组无1例发生。

4.3 消化道梗阻

患者在术后短期内再次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甚至腹痛和停止肛门排气、排便,应警惕消化道梗阻,应根据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本组无1例发生。

4.4 皮下全肿及肩背部酸痛

若术中的气腹压力过高,经气体向皮下软组织扩散可引起皮下气肿。一般少量气体可自行消失,但要注意CO2气腹有形成高碳酸血症的危险。术后常规给氧,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有无咳嗽、胸痛等。双肩部酸痛多因残留于腹腔的二氧化碳刺激神经而引起,一般术后3~5d即可消失,无需特殊处理,本组病例无上述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禁食胃管全麻
胃管体外部分破裂的处理小技巧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关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之思考与相关法修改建议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