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学在高血压前期防治探微
2011-02-11尚玉红
尚玉红,马 丽,林 雪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乌鲁木齐 830000)
近年来,高血压预防、监测与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高血压病仍是对全球公共卫生最严峻的挑战,其防治至关重要,而“高血压前期”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将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荟萃结果分析[2]及血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存在持续的相关性。因此预防高血压前期患者进展为高血压病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医能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运用中医方法干预高血压前期患者,并提供相关的理论。
1 未病学运用于高血压前期的意义
未病学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它是我国中医预防治疗学中重要的理论,时至今日,这一理论精髓对现代医学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它体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众多医家经过临床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理论归纳为“未病养生,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中国达2亿,全球过10亿,而本病在我国防治中存在着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状况和发病率高、致残率及致死率髙的三高状况。由此在我国现行经济条件下,势必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必须强调高血压一级预防的重要性,把防线放在预防和处理危险因素上。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前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了1.8倍[3]。血压越高,患心脏事件、心力衰竭、卒中、肾脏疾病的风险越大[4]。如果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住院率下降3.4%,死亡率下降9.1%,并可以增加对靶器官的保护[5、6]。然而对于那些相对健康的高血压前期庞大人群,服用降压药难免不易让患者接受,同时服用降压药如何评估药物长期的副作用,以及药物治疗的对象、种类、时间、剂量等,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发挥中医未病学优势,运用中医方法来防治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病迫在眉睫。
2 未病学在高血压前期的运用
以疾病而言,任何疾病都不可能是突然而起,其或长或短潜伏,中医的“邪正”发病学说就充分运用辩证统一思想,即“正气”与致病因子“邪气”相互作用、相互抗争、运动变化的过程。对立治病于初始,既是已病早发现、早治疗,主要针对的是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早发现是关健,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开拓思路,利用一切监测方法和手段,发现早期阶段、隐匿阶段的疾病,然后利用一切有效方法逆转它,把潜在的疾病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体的健康。
高血压前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相当于未病学中潜病未病态和前病未病态阶段,常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本病多由精神、饮食、劳欲等因素及机体阴阳两虚、每每夹瘀夹痰、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而发病[7]。正常的血压、高血压前期、高血压之间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高血压前期是可逆的、双向的防治亚健康方向。高血压前期多属中医无病有证范畴。笔者认为,通过辨体质来分析高血压前期的分型,以提高高血压前期干预的效果是可行的。体质是决定疾病病理变化的内因,在许多情况下体质决定着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而高血压的发病又与遗传、生活饮食、地域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不同的体质类型,其生理、病理特点均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质进行调整性治疗[8]。如在近几年体质研究中发现,痰湿体质的人群患高血压、冠心病,中风机会均高于非痰湿之体[9]。因此运用未病学的理论,对不同体质进行辨证调理,特别是对痰湿体质的高血压前期患者更应加以防范。
3 未病学在高血压前期的防护策略
中医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叶天士告诫“先安未受邪之地”,也蕴涵治疗非显性疾病、疾病临床前期、先兆症状干预思想的彰显。值得研究的是,运用中医许多传统非药物方法均可使高血压平稳下降。首先是运动疗法。运动与五脏、气血、形体、精神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运动宜因人、因时、因地来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使气血运行通畅,改善新陈代谢,尤其中医气功[10]强调松、静、降,对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状态有显著的作用。经气功锻炼,使交感神经的高反应状态减弱和副交感神经反应增强,从而达到血压平稳。其次是饮食疗法。中医有其独特的药膳食疗法,早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就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之过,保其正色”的记载。中医饮食疗法是天然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孙思邈在《千金药方·食治》中说:“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体现了食疗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同时指出“药性刚烈,犹如御兵,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充分说明了食疗的优势及其特点。食疗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药食同源、药食性味功能的统一,重视药食宜忌,保护脾胃之气,最大限度地增进药食的吸收和利用。根据临床表现辨体论治,多选用具有生津滋阴功效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桃、杏、苦瓜、旱芹菜、冬瓜、荠菜、绿豆、山药、木耳等,使其精血充沛而体魄健康。另用耳穴[11]刺激心-迷走神经反射和交感神经抑制,刺激迷走神经,降低心率,以此达到降压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属于健康未病态、潜病为病态、前病为病态。作为庞大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应该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选择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体质进行辨证论治,提出合理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中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把这一理论和实践运用于干预高血压前期是可行的,以尽可能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1]Chobanun AV,bakris GL,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e:the JNC7 report[J].JAMA,2003,289:2560-2572.
[2]Lewington S,Clarke R,Qizilbash N,et al.Age-specific relevance of usual blood pressure to vascular mortality:a met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one million adults in 61 prospective studies[J].Lancet,2002,360:1903-1913.
[3]Zhang Y,Lee ET,Devercux RB,et al.prehypertension,diabete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the strong heart study[J].Hypertension,2006,47:410-414.
[4]Vasan RS,Larson MG,Leip Ep,et al.impact of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on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N Engl J Med,2001,345:1291-1297.
[5]Russel lb,Valiyeva E,carson JL.Effects of prehypertenson on admissions and deaths:a simulation[J].Arch intem Med,2004,164:2119-2124.
[6]Nissen SE,Tucu EM,Libby p,et al.Effect of anthyperthnsive agent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 the CAMELOT stud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4,292:2217-2225.
[7]鞠大宏,韩学杰.高血压病从络病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23.
[8]赵英凯,刘艳骄,王秀岐.谈古论今“治未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5):330.
[9]王 琦.中医痰湿(肥胖)体质的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82(5):47.
[10]何 华.练功治疗高血压[J].气功,1996,6(4):273.
[11]高昕妍,朱 兵,荣培晶.耳穴治疗高血压的机理研究[J].基础研究论坛,2002,32(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