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难点及护理干预应用
2011-02-11余芬
余 芬
(江苏南京南空后勤部门诊所,江苏 南京 210037)
近年来,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普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其健康状况,做出恰当的健康医疗决定,改变不健康行为,真正实现患者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
1 健康教育及难点
1.1 糖尿病心理教育
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两种不良心理状态,一种是满不在乎,认为没什么了不起,表现为不重视饮食,不严格用药等,心理学上叫角色缺如。另一种是角色强化,表现为过于小心,谈 “病”色变,焦虑,悲观等,在这些心理状态下,患者接受知识的能力大为降低。因此,不能急于向患者灌输知识,在与患者的首次交谈中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让不同的患者从两个极端解放出来,避免心理紧张及精神刺激。从密切护患关系入手,加强心灵沟通,增进感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再者手进行健康指导。
1.2 糖尿病饮食教育
除了介绍一些营养学知识,还要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的多样性,不偏食,少吃“垃圾”食品(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维生素和低矿物质的煎炸食品),忌吃甜食,有报道说多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饮食控制对远期达标和预防并发症有着战略意义。当然饮食控制不是不吃、饿肚子,没有哪一种食品或水果是绝对不能吃的,可以少吃,控制总的热量是必要的,患者和家属及医务人员可以共同制定一份饮食计划,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
1.3 糖尿病运动指导
运动疗法能使患者异常糖代谢状态得到改善,运动可参与肌肉对葡萄糖作用增加,加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使机体胰岛素水平下降,也可改善脂类代谢。但运动一定要接受专业医生护士的指导和制定运动处方。首先要全面体格检查,通过体检发现是否有禁忌证,以此决定运动方法。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医生指导结合自己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如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的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并采取措施。运动时间也应注意,1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90min运动降糖效果最好,餐后60 min次之,而餐后30 min最差;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不限。
2 护理干预内容
2.1 心理行为干预
不同时期的患者采取不在乎的态度,甚至认为诊断有误,拒绝治疗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这时护士应用亲切、诚恳的语言,根据患者病情及文化程度,就主要心理矛盾个别交流,以取得患者的信任。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出现恐惧、害怕糖尿病不能根治,还要终身控制饮食,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对治疗取消极的态度,此时应耐心倾听、并鼓励患者发泄心中的闷,消除顾虑和悲观情绪,克服自卑感,接受现实,使之以乐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2.2 健康行为干预
通过小组授课、护患对话等形式进行让患者了解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心理因素、血糖监测、运动炼密切相关,如吸烟、过量饮酒、不当的膳食和缺少体力劳动紧张焦虑等有关,使患者从思想上,行为上认识到糖尿病对心造成的伤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反复向患者演习糖、血糖检测,胰岛素注射,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方法,逐让患者自己操作到熟练掌握,定期检测各项指标,调整用量。
2.3 饮食行为干预
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营养物质的比例,做到定量、定时和定餐。对饮食和管理难较大的患者,要耐心劝说,严格按所需热量进食,使体质量达理想体质量的±5%。
3 结 语
早期健康行为干预,可增加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改变其态度行为及悲观情绪,对有效控制血糖和降低并发症发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认识到动态血糖监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动态血糖监测能更精确的调理患者的用药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预防及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血糖监测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病情的良好控制不仅是糖尿病治疗的目的,亦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1-3]。
[1] 潘长玉.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一指南与时间的差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3) :175-178.
[2] 刘广业,葛秀荣,任玲,等.动态血糖监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7,22(4):281.
[3] 李小萍,陈虹,姚正云.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4(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