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血尿酸水平的临床观察
2011-02-11刘长荣
刘长荣
(鞍山市长大医院内科,辽宁 鞍山 11400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收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有研究表明[1]血尿酸水平的增高与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增加呈正相关,也有文献报道认为[2]高尿酸血症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良预后的一个独立的因素。本文通过对鞍山市长大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说明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疗效判定上密切相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至2011年鞍山市长大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选病例均为根据入院时患者心功能判断为Ⅲ~Ⅳ级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去除诱因、吸氧、限盐、扩血管、利尿等)患者给2周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达Ⅰ~Ⅱ级。所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尿常规、肾功、B超、X线或CT检查,除外合并痛风、肿瘤,肾脏疾病,血液病等引起尿酸水平升高的疾病。心力衰竭诊断根据Praminghamn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晨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尿酸水平。治疗两周后,再次晨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尿酸水平。
2 结 果
第一次血尿酸水平(454.1±173.2)µmol/L;第二次血尿酸水平(338.6±102.9)µmol/L;
两次检测结果比较:两次血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结 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数伴有血尿酸水平增高,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患者心功能改善后,血尿酸水平也有所下降。
4 讨 论
尿酸是鸟嘌呤与腺嘌呤两种嘌呤代谢的终端产物。它主要由组织细胞分解代谢时,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经过一定的酶的分解作用下而形成的[3],血尿酸升高与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尿酸产生的增加和排泄的减少使血尿酸水平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升高。也有资料显示[4]血清尿酸是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反应的一种炎性因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的摄取能力下降,组织缺血缺氧,使无氧代谢增加,肾脏缺血,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另外心力衰竭患者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发影响肾小管分泌功能,尿酸清除功能下降。种种因素均可影响血尿酸水平。本资料可见,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心功能改善后,血尿酸水平也有所下降。血尿酸水平检测可能为心力衰竭患者病程评估及治疗疗效判定提供了另一个检测指标。
[1] 李丽,朱莉芬.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含量及在危险分层中的意义[J].中国医刊,2004,39(增刊):101-104.
[2] Doehner W,Anker SD.Uric acid in chronic heart failucre[J].Semin Nephrol,2005,25(1):61-66.
[3]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2-863.
[4] Leyva,Ankel S,Godslavd IF,et al.Uric acid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a marker of chronic inflachmation[J].Eur Heart J,1998,19(12):1746-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