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和腹腔镜检查对盆腔粘连不孕诊治价值
2011-02-11罗世芳黄玉莲卢耀林
罗世芳 黄玉莲 卢耀林
(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新兴 510080)
盆腔粘连主要是指子、输卵管、卵巢等由于感染细菌或病毒以后,组织器官出现出、充血、水肿等,导致了输卵管的积水以及输卵管、卵巢、子宫发生了粘连而形成的一种炎症表现。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约占52%[1]。近年来慢性盆腔炎发病率逐渐升高,占不孕症的30~40%[2],如不及时治愈,容易引起盆腔粘连,输卵管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随着妇科内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普及和提高,使得许多妇科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并有效治疗[3]。目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和腹腔镜是诊断妇女输卵管通畅性的重要方法。为探讨两种方法对盆腔粘连性不孕的临床诊疗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和腹腔镜联合检查的盆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9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新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97例,均于1年内于新兴县人民医院曾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和腹腔镜联合检查。腹腔镜检查发现其中63例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34例无盆腔粘连。其中原发性不孕31例,继发性不孕66例,年龄24~41岁,平均(30.5±5.2)岁,不孕年限1~17年,平均(6.3±5.3)年。所有病例均排除免疫功能及排卵障碍、男方不孕因素。
1.2 方法
HSG于月经净后3~5d内施术。术前常规进行碘对比剂皮试,筛除过敏者。排尿后在放射线床上取膀胱截石位,将子宫输卵管造影管插入宫腔并固定,先进行盆腔透视,然后将40%碘化油5~10mL缓慢注入宫腔,边注入对比剂边观察子宫腔及输卵管显影和充盈情况[1]。当充盈良好时立即摄片,包括正位、左后斜及右后斜3个位置,24h后拍摄盆腔平片,观察碘油在盆腔的弥散情况。结果描述分为通畅、部分通畅、不通。腹腔镜检查于月经干净后3~5d在全麻下进行。取膀胱截石位,于脐孔下缘处皮肤作一长约1cm的纵行切口,在气腹状态下置入腹腔镜检查,宫腔注入稀释美蓝液20~40mL观察子宫、双侧卵巢输卵管发育情况及盆腔内病变情况,对盆腔粘连者,行钝性分离或以单、双极电凝分离,尽量恢复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正常解剖位置。术中行美蓝通液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生理盐水冲洗盆腔。手术结束前盆腔内放置透明质酸钠预防粘连。术后在我科随访妊娠情况,随访时限1~2年。
1.3 盆腔粘连评分标准
把盆腔粘连分为轻、中、重3组。疏松粘连为1分,中度致密为2分,重度致密为3分;粘连范围2~6 cm为1分,>6~10cm为2分,>10cm为3分;子宫直肠窝无封闭为0分,部分封闭为1分,完全封闭为2分;双侧卵巢无粘连为0分,单侧粘连为1分,双侧粘连为2分;双侧输卵管无粘连为0分,单侧粘连为1分,双侧粘连为2分;双侧输卵管无闭锁为0分,单侧闭锁为0分,双侧闭锁为2分。将各项指标分数相加,2~5分为轻度粘连组,6~9分为中度粘连组,10~14分为重度粘连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8.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
2 结 果
2.1 盆腔粘连检出情况比较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出盆腔粘连63例,检出率64.9%(63/97),腹腔镜检出97例,检出率100.0%(97/97),腹腔镜检出率明显高于碘油造影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盆腔粘连严重程度的加剧,HSG的检出率逐渐减低。
2.2 盆腔粘连程度
轻度37例(38.1% ),原发性不孕16例,继发性不孕21例;中度40例(41.2% ),原发性不孕10例,继发性不孕30例;重度20例(20.6% )原发性不孕5例,继发性不孕15例。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改进,已成为妇科诊疗的重要手段。腹腔镜可将目标放大2~3倍,可对盆腔内情况进行全面观察、评估,从而对子宫、卵巢、输卵管的形态及病变作出全面的评价,从而发现盆腔粘连、子功能膜异位症等导致不孕的因素,通过美蓝通液判断输卵管通畅与否,还能同时进行治疗。本研究中通过对盆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HSG和腹腔镜盆腔粘连检出率分别为64.9%和100.0%,腹腔镜检出率明显高于碘油造影组 (P<0.05)。此外随着盆腔粘连严重程度的加剧,HSG的检出率逐渐减低。在临床工作中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盆腔粘连患者,有必要进行腹腔镜检测以明确,对HSG结果阴性的也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是否做进一步诊疗,以免出现漏诊和误诊。
[1] 冯捷,徐中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7):1000-1001.
[2] 赖文瑶.腹腔镜诊治妇科不孕症120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