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成功救治有机氟灭鼠药中毒致多脏器损伤1例报道
2011-02-11王秋欣董伟华
王秋欣 董伟华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急救医学科,吉林 松原 138000)
氟乙酰胺灭鼠药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杀鼠剂,对人和牲畜危害极大,是国家早已明令禁止使用的灭鼠药。因为其灭鼠效果好,不法商贩仍以不同商品名出现在农村集市中,以致于氟乙酰胺中毒屡有发生.近期我科采取综合治疗手段成功救治1例有机氟灭鼠药中毒致多脏器损伤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3岁,因饮酒后自服灭鼠药110mL 10h于2011年4月13日入院。该患入院前10h饮酒约500mL后自服灭鼠药约110mL,(相当于11支灭鼠药),随即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绿色液体。未作任何处理。约3h后,家属才发现,立即送至当地医院给予洗胃,在洗胃过程中,患者出现抽搐,终止洗胃,给予安定10mg肌内注射,其他治疗不详,约10h后病情无明显缓解,且逐渐意识不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救医学科。入院时,患者仍抽搐,且意识不清,查体:血氧饱和度70%,血压100/60mmHg,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皮肤巩膜无黄染,颜面及口唇高度发绀,呼吸表浅。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0次/分,节律规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双巴氏征(+)。入院时立即面罩给氧,呼吸机辅助通气。乙酰胺5.0g肌内注射,同时给予苯巴比妥0.2肌内注射,约10min后抽搐逐渐缓解,血氧饱和度达100%,颜面及口唇转为红润,呼吸平稳,给予鼻导管吸氧,但仍烦躁不安,当天血液灌流2次,乙酰胺2.5g,每8h肌内注射,连用五天。地塞米松20mg每日1次静脉注射3d停用,甘露醇250mL每8h静点3d,醒脑静20mL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联合纳洛酮2.0mg每日1次静脉注射,参麦200mL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同时维生素C抗氧化、10%葡萄糖酸钙溶液30mL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且保护消化道黏膜、预防感染和保护脏器功能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患者入院第3天意识转清,问话能准确对答。入院第2天心肌酶异常增高,入院3天后逐渐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及肝肾功能损伤和电解质紊乱(表1),且进行性加重,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血常规全血细胞数量一过性减少后逐渐恢复正常。
2 讨 论
氟乙酰胺人口服致死量为0.1~0.5g。一般潜伏期为2~15h,短者1h左右。侵入机体后,脱去胺基,形成氟乙酸,进而合成氟柠檬酸,抑制顺乌头酸酶,从而使三羧酸循环中的柠檬酸氧化不能进行,柠檬酸堆积,丙酮酸代谢受阻,三羧酸循环中断,称之为“致死代谢合成”。能量生成发生障碍,使心、脑、肺、肝和肾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导致肺、脑水肿,最后使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出现严重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体征。另外,氟离子有较强的亲钙性,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使组织中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引起抽搐发作。形成的柠檬酸,也直接刺激中枢神经而诱发抽搐。
当乙酰胺进入人体后,能水解成乙酸,与氟乙酸产生竞争作用,限制了氟柠檬酸的生成,减少了氟乙酸胺对三羧酸循环的毒性作用,从而消除中毒症状。
参麦注射液由人参和麦冬两种中药组成,该药使心肌酶释放减少,心肌损害减轻,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在常规使用乙酰胺解毒的基础上,配合参麦注射液有明显的扶正怯邪,降低心肌酶释放的作用。
纳洛酮是β-内啡肽受体阻滞剂,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能阻止或取代吗啡样物质与β-内啡肽受体结合,从而解除增高的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促使患者苏醒,改善脑代谢;通过改善脑皮质供氧量,增加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恢复大脑功能。此外,纳洛酮还能增加心肌供血量、使血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从而使血压升高。
醒脑静主要成分为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有类似阿片受体拮抗作用,也可以使血浆β-内啡肽由明显升高下降到正常水平,能抑制细胞通透性,改善脑细胞水盐代谢,增强细胞耐缺氧能力,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意识转清。其中的麝香酮成分有增加呼吸频率和升压作用,而郁金所含樟酮为中枢兴奋剂,能反射兴奋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从而恢复大脑功能[2]。
该患者服药后大约5h左右才给予洗胃,且服药量已达致死量,加之饮酒,到我院时服药已长达10h,并且出现肝肾功能损伤、黄染、全血细胞数量减少等中毒继发病理改变,提示预后不良。但我们通过血液灌流和上述药物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虽然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一度恶化,且进行性加重[3]。二个月后随访没有抽搐发生。通过对本病例的成功治疗,我们树立了对重度有机氟灭鼠药中毒治疗的信心。
[1]张心中,原希荣,王今达.纳洛酮在急性乙醇中毒中的应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9):571-572.
[2]陈庆明.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基础与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4):191.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