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家传记研究的若干思考*

2011-02-11朱建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医学史名医医家

朱建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医家传记研究的若干思考*

朱建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医家传记是以医学人物为主线的医学史书,是医学史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重要的人文和史鉴价值。指出医家传记的史学属性和一般分类。提出在对传统医家传记的回顾和剖析的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内史与外史相结合,将医家回归到历史情景之中,借鉴人类学方法,写出有时代特色的医家传记——具有新视角、新方法、资料新、体例有继承有发展、观点新、结论新、成果形式多样等特点。

医家传记研究;意义;价值;性质;分类;创新

传记是以人物为主线的史书,医家传记则是以医学人物为主线的医学史书。在承担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创新团队项目“历代名医传记资料调研与编纂”时,对医家传记的价值、分类及研究创新等问题的进行认真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1 医家传记的意义和价值

1.1 医家传记是医学史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学首先是作为医家的人的活动,就此而言,医学史是一群从事医学活动的人的历史再现,医家或者医学家是历史上从事医学活动人群的代表,因此没有医家的医学史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杰出医学家的传记是最早的医学史形式之一,换言之最古老的医学史也是医家传记式的,如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名医传》等。甚至16世纪问世的名为医史实为医家传记的著作,如明·李濂《医史》,还有17世纪末清代王宏翰《古今医史》。

由于医家传记的重要地位,它的作用一直备受学术界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比尔(Birr,K.)认为科学史研究有四种主要途径,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传记研究。20世纪后半叶,科学史研究由注重概括式的通史研究转向微观研究,其中个人传记研究可以展示科学家鲜明的个性、多彩的人生和丰富的工作[1]。医学史也不例外,医家传记研究关注点主要在医家著书立说、创造发明等个人活动,多个相关医家传记的集合,将大体勾勒成一部部医学断代史、专科史甚至通史,因而具有其他医史方法所无法取代的功能。

医史研究的对象是医学进程,医史研究追求的目标是呈现医学进程的完整画卷。医学的进程,不仅仅只有医学本身的发展,还应该有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哲学、社会、科技、宗教诸因素互动发展的进程。而一般的研究都很难将哲学、社会、科技、宗教等诸多因素加以考虑,并综合起来分析,而医家个人传记研究有可能对其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有望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面貌。可见,医家传记对于医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其他医史研究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1.2 人文价值

人们对名人包括名医的好奇心,是一种人性的本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在《科学史研究》中指出“体育迷对他们崇拜的英雄有永不满足的好奇,而同样的本性使人文主义者对知识和文化作出贡献的伟大人物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了满足这种健康本性,必须为他们写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卓越的那些人物的详细可靠的传记。[2]”人们对历史上名医的仰慕,同样也渴望知道名医生平所有的事迹。医家传记研究,可以满足人们这种健康本性的需要,因而具有人文主义的价值。如本课题组成员赴福建省同安县对名医吴瑞甫进行调研时,当地政协领导希望能以此推动同安县的人文建设,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1.3 史鉴价值

较普通人来讲,从事医学尤其一些初学医者对名医、历史上的名医更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不少人不仅仅是兴趣,而是将名医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常常会问:他是怎样成为一为名医的?他是怎样看病的?是怎样对待病人的?他生长在一个怎样的家庭里的?他是跟谁学医的?他又把医术传给了谁?当时的哲学、社会、科技、宗教对他产生怎样的影响?医家个人传记常常以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习医、行医、诊治案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一个个活脱脱的名医是后人直接可以模仿、学习的最好榜样,因此医家传记对于当今名医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

编撰《历代医家传记》的目的是为我国历代著名传统医学专家立传,记载他们对祖国乃至世界医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揭示医家成才之路、原创思维和原始创新,反映医家的精神面貌、性格特点和治学态度,客观地介绍其学术流派以及海内外的影响,并为中国医学史的研究提供材料。

2 医家传记的性质和分类

医家传记是医学史的重要内容,就其学术性质自然是属于医学史,因此总的来说属于史学。

单个医家传记按撰写者一般可分三类:传主自撰“自传”,如徐大椿的《征士洄溪府君自序》;与传主有关系的人根据第一手材料撰写的传记,如祝谌予的《施今墨》;与传主无关的人根据研究编写的传记。第三类与传主无关的人根据研究编写的传记占多数,又可分四种:

资料性传记:仅通过资料来展示传主的生平,除选择材料时可能存在的主观性外,最为客观,往往成为后来研究者的原始素材,如“人物年谱长编”。以往还没有,本课题入选医家,只要资料充分,都将有年谱长编。

标准传记:在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保持一种均衡,是传记的主流。如高晞的《德贞传》[3]。

评传:按学术规范对原始材料进行细致的研究,重点在评价传主的工作和展示其生平,不允许虚构。如干祖望的《孙思邈评传》[4]。

小说式传记:根据二手材料,粗略研究,自由虚构而成传记。如杨忠的《丁甘仁传》。[5]

多个医家传记合集,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由传记性史实汇编而成的参考文集或多卷本的传记辞典,如何时希的《中国历代医家传录》[6](三册);另一类是人物传略专著,如施奠邦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医学编·中医学卷Ⅰ》[7]。

3 医家传记研究的创新

我国治史的历史悠久,并有良好的传统。通过对传统医家传记的回顾和剖析,提出医家传记的基本构架分生平和医学成就两部分,同时指出除这两部分之外,还有其他部分,它在传统传记中不是主要的,不是所有或者多数传记记述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较为广泛,涉及社会、家庭背景、蒙童求学、个性、喜恶、特长、游历、医德、简评、医学外成就等。从当代重视外史,提倡内史与外史研究结合的理念看,其他部分往往使得传主更为丰满、鲜活,甚至更深刻。因此,这一些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

同时,每一时代都应该有每一时代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当今的医家传记研究应当是内史与外史相结合,将医家回归到历史情景之中,借鉴人类学方法,写出有时代特色的医家传记来。

3.1 视角

将医家置于当时历史社会大环境之中,以新的视野研究医家,已呈现出新的研究成果。譬如传记《吴仪洛》,对吴仪洛的生平尽可能全方位地进行介绍:吴仪洛家庭(经济宽裕的官商家庭、藏书甚富),教育(幼年跟随张履祥习举子业,曾为乾隆初秀才),学习态度(潜心研究),精神追求(崇尚“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实践经历(成年后游历鄂、粤、燕、赵等地,广搜博采,征文考献;又赴“天一阁”苦读科举、史志、医籍,历时五年,学业益精,行医数十年),业有专攻(先旁览医籍,后专研岐黄),成就(著述颇丰,对本草、方药、伤寒温病多有发挥)。力图使医家尽可能地回归到历史的情景之中,更生动、更形象、更深刻。

3.2 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项目把传统的医史文献研究与当代新兴人类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将田野调查、口述历史、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引入对医家的研究中,重视实地考察和对实物资料的搜集与考证,关注口述、音像资料,强调多重证据。有博士后以“影视人类学方法在医家传记研究中的应用”为题,尝试用人类学“真实再现”的理念,运用影视的手段,结合口述史等方法,对国医大师成才之路、创新历程等等进行研究。

3.3 资料

扩大视野,扩大资料收集范围。第一是从以往主要是医学文献(自撰医学著作的所有序、跋,以及医话、医案、回忆录、年表、年谱、报刊文章等与传记有关的内容;弟子、家人、好友等所撰著医书的有关内容),扩大到非医学文献,如正史中传记、艺文/经籍志等有关内容;文集:传记(神道碑、墓志铭、墓表、墓碣、祭文、哀辞、诔文、行述、行状、纪事,赠序、寿序等)、家传(给亲属写的墓志铭、行述等)、自传、序跋、论说、赞(对画像的题词)、箴等;起居注、实录:有关为帝王引见、诊病的医家记录;地方史志(官修一统志、通志、府志、州志、县志、乡镇志;私人编写“识小录”“待征录”“备乘”“小识”“志略”“闻见录”“乡土志”等;陵墓志等专志)中传记、碑碣、艺文/经籍志等有关内容;档案(一史馆档案分全宗、文种、朝年、内容等类);年谱、族谱(宗谱、家谱、家乘、世谱)中的像赞、世系录、传记、著述等有关内容;笔记(丛谈、丛话、笔谈、随笔、随录、随抄、杂录、杂识、杂志、杂记、杂笔、杂著、札记、丛录、琐言、琐谈、见闻录、纪闻、旧闻、新语、客话等)中有关人物传记资料(生平、行事片段);其他:日记、书信等。

第二是从以往主要收集文献资料,扩展到实物资料、口述资料、音像资料等。实物资料,如出土文献、文物、墓志铭、碑刻、医家画像、塑像、遗物、其他。口述资料,如口述文字资料、口述录音资料、口述文字录音资料。音像资料,如医家故里或活动地遗迹等照片、医家生前录像资料、采访医家知情人录像。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成员在实地调研中屡有发现新的线索和资料。如有专家调研新发现吴仪洛乾隆初年迁居海宁硖石的史实依据,从《两浙輶轩续录》中发现资料填补了陆以湉以往史料的不足。还有对岭南名医陈伯坛调研,获得许多珍贵的资料,等等。

3.4 体例有继承有发展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医学编·中医学卷Ⅰ》两书出自科技/医学史家之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本项目体例上主要继承后一部书,而有所发展,如传主无照片,可用画像代替;每条引文都出页下注;改简历为年表,其他一仍旧例。

医家传记的编撰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借鉴历代史书传记的优良传统,以翔实可靠的材料、通俗生动的文字,准确简练地介绍我国历代著名传统医学家,力求史料性、学术性、思想性、可读性的统一。史料性指资料可靠,论述严谨,具有研究、引用、收藏的价值;学术性指系统和准确的医学内容;思想性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记述医家的作用,以及他们的思想方法、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以达到启迪与教育的作用;可读性指以准确、通俗、生动的文字,配以形象的图片,深入浅出地阐述深奥的医学原理,以鲜明的业绩、感人的事迹说明人物的思想和品德。

《传记》是以人物为主线的史书,是史学研究的权威性文献。主要体现医家的医药学贡献及其在医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传记》从医学人物有规律的系统活动中反映医学发展史,这是《传记》的特色。因此,在阐述医学人物的理论、学说以及与他有关的历史事件时,要着意评述他的工作对推动医学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确立他在医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在撰稿时要把医家的医学成就放在突出的位置。文章体现人物、时间、地点、情节、背景五要素,同时各部分之间应形成有机的整体,如导言是人物的概括;正文是导言的展开;年表是正文的补充;文后所附“主要论著”应反映人物的主要医学成就,是评价人物的基础;参考文献是撰写传记的依据。

3.5 观点

有了新视角、新方法、新资料,便有助于提出新观点。譬如调研者从《桐乡县志》、《乌青镇志》等地方志发现,陆以湉的祖父陆秋畦,父亲陆元鋐,嫡兄陆以瀚及陆以湉祖孙三代,皆为朝廷命官,且性格正直,为官清廉,又从《冷庐杂识》的字里行间中发现,陆以湉的外祖父周春波、母亲周太孺人及表弟周乙藜均三代为医,且医术精湛,又乐善好施。这部分资料的发掘,不仅充实了陆以湉传记内容,而且能刻划出陆氏在成长过程中,家学渊源对其的医学熏陶,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而指出:陆以湉从小就生活在清廉正直,而又书香好学、善良和睦的家庭氛围之中,这对他今后的人格思想,人生之路无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6 结论

同时,有了新视角、新方法、新资料、新观点,便有助于得出新结论。如2000年编《同安县志》载吴瑞甫出生于同安县同禾里石洵村,调研者查阅了厦门图书馆、同安县图书馆《同安文史资料》等有关书籍,并走访其长孙吴启祥并亲赴墓地,证明吴瑞甫出生地是同安县西山。又如聂尚恒籍贯一说清江,一说新淦,经调研者查阅江西省图书馆同治《新淦县志》,知祖籍清江,因父入赘在新淦。

3.7 成果形式多样

本研究成果将有多种形式,有年谱资料汇编、研究论文、医家传记。年谱资料汇编,医学人物资料按年谱长编的要求进行汇编,由于本课题几乎穷尽性地搜集资料,一手资料,实地调研资料等,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为今后的医家研究提供珍贵的权威性资料。对有关医家问题进行考辨,深化研究,写成论文,研究结论将为医家传记撰写有力的支持。医家传记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结集成书出版,征求意见,为进一步编写《医家传记辞典》奠定基础。

医家传记应该是弥久常新的医学史书形式,不同时代应当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充分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写出能够反映时代水平的医家传记来。

[1]刘 兵.克里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的初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153.

[2]Sarton,G.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M].Dover:Dover Publications,Inc,1936.42.

[3]高 晞.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干祖望.孙思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杨 忠.丁甘仁传[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8.

[6]何时希.中国历代医家传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7]施奠邦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医学编·中医学卷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Thoughts on physician’s biography

ZHU Jian-ping
(The China Institute for History of Medicine&Medical Literatur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100700)

Biographies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are historical books describing the life of medical people.As a crucial part of medical history,it is of great value for both humanity and historical references.This paper elucidates the historical property and makes classification of the biographies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It advocates the point of inheriting fine tradition and making innovations based on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biographies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Innovative biographies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those characterized by new perspective,methodology,sources,style,viewpoints,findings and varied achievements,are made by integrative study of both formal and informal history,a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setting,and adoption of the methodology of anthropology.

study of biographies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ignificance;value;property;classification;innovation

R222.19

A

1006-3250(2011)10-1055-03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创新团队项目-历代名医传记资料调研与编纂(ZZ2007-2008-04)

2011-04-10

朱建平(1958-),男,浙江省江山市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史学研究、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

△通讯作者:朱建平,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邮编:100700,Tel:010-64014411-3203,E-mail:zhujpzhujp@yahoo.com.cn。

猜你喜欢

医学史名医医家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当代医学史的前沿研究*
——基于期刊的计量分析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医学史研究现状与医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说古及今
30年前我赴英研究医学史
让名医们上线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