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炮附子”为君药治愈顽固性腹胀1例*
2011-02-11谢江平张启明
谢江平,张启明,丁 然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以“炮附子”为君药治愈顽固性腹胀1例*
谢江平1,张启明2△,丁 然2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目的:以“炮附子”为君药治愈1例顽固性腹胀患者的成功案例,探讨对顽固性腹胀病证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方法: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调整方剂配伍,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做详细记录并进行随访,观察其改善情况。结论:顽固性腹胀应特别注意虚实鉴别,炮附子的用法和用量应随情况加减,不可固执于教科书上所记载之用量。
顽固性腹胀;炮附子
作为常见的中医临床症状,“腹胀”一词最早见于《灵枢·玉版》和《灵枢·水胀》等篇中,既可以是一种主观感觉(腹部某一区域或全腹的撑胀感),也可以是一种检查所见(腹部膨隆、某一区域或全腹的叩诊鼓音)。而“顽固性腹胀”一般是指临床上迁延难愈的腹胀症状。
2011年初,我们接诊了一位曾求治于中西医院长达8年之久而未果的顽固性腹胀患者,经诊治月余即愈。因为诊治过程有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故将其整理以飨读者。
1 既往史
患者鲁某,女,63岁,退休职工。2003年始感觉腹胀并伴有胃部隐痛。曾于北京某西医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出院后,腹胀一直呈间歇性发作。2008年腹胀加重,兼有频繁嗳气并矢气,晨起肠鸣、大便不成形等。由患者的病历档案得知,既往中医辨证的思路大多是按照疏肝健脾理气的方法进行论治,其间虽偶有症状改善之时,但常反复发作。北京数所三甲综合西医院均是按照“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诊治,病情亦未缓解。其间的多次理化检查,包括肝功、血常规、内窥镜等,除肝功指异常(ALT、AST最高时分别为 107.3U/L和164U/L)外,余皆未发现异常。患者还因此接受了保肝养肝治疗,但腹胀、矢气、嗳气等最困扰患者的症状均未改善。
2 诊疗经过
2011年1月21日,患者来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就诊,由张启明教授接诊。主诉:腹胀,上腹部隐痛,伴有频繁嗳气(甚至气逆冲胸,憋闷不适)、矢气、凌晨肠鸣、大便不成形,但无腹凉、腰冷等感觉。体格检查:精神体力正常,面色红赤,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脐周叩诊有明显鼓音。自诉性格开朗,平素喜爱运动,怕热不怕冷且喜食凉物。据此张启明认为,治宜益气健脾、清胃火、降胃气,方用炙黄芪 60g,党参 60g,茯苓 30g,炒白术 30g,枳实 30g,生大黄 6g,栀子 18g,升麻 6g,清半夏 9g,炙甘草 9g,水煎服。患者服用3剂后复诊,自诉称除大便稀呈水样改变外,其余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因此对上方进行调整:去清半夏、栀子、升麻,大黄改为3g,增泽泻30g,猪苓 30g,肉桂 9g,高良姜 9g,4 剂水煎服,以温脾化湿。
1月28日再次复诊,自述大便稍成形,但腹胀、嗳气、矢气、肠鸣仍未改善。仔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凌晨时分矢气频繁但无臭味,腹胀喜按,食欲不振。另结合大便稀溏、臭味不显、脉象沉迟等症状,以及患者从年轻时就有偏嗜生冷的生活习惯,张启明认为虽然“患者面色红赤、不怕冷怕热、喜食凉物”,但脉诊合参,应从脾胃虚寒论治。方药调整为:炮附子 24g,肉桂 6g,干姜 9g,炙黄芪 30g,党参30g,炒白术 30g,砂仁 9g,泽泻 30g,茯苓 30g,炙甘草6g,9剂水煎服。其中炮附子应另包,文火先煎约1h,以药汁不致唇舌麻木为度。
2月11日第三次复诊。自诉嗳气完全消失,腹胀、肠鸣、矢气减轻,大便成形,食欲好转。体格检查仅上腹部叩鼓音,右脉大而有力,左脉沉。初步证明从“虚寒”论治的有效性,上方加川楝子15g,延胡索15g.继服12剂。另开方生麻黄、桂枝、川乌、草乌、威灵仙、白芥子、鸡血藤各30g,3剂,用开水浸泡以泡脚,辅助温中散寒。
3月4日第四次复诊时,张启明将炮附子用量增加到45g,方剂配伍调整为炮附子45g,干姜30g,炒白术 45g,炙黄芪 45g,党参 45g,茯苓 30g,枳实30g,生大黄 6g,生甘草 15g,升麻 6g,柴胡 6g。服药3剂后,腹胀、矢气、嗳气、大便稀、肠鸣等症状完全消失。2011年5月6日患者同时在北京2家三甲医院做肝功检查,ALT与AST指标恢复正常,分别为26U/L和29U/L,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3 讨论
中医认为,腹胀主要是因为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所致,凡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的因素均可引起腹胀,但以情志因素和饮食不节为多见[1]。纵观该患者既往病史和诊治经历,其腹胀类型应为过食寒凉所致。饮食过凉,损伤脾阳,导致脾胃阳虚,气机不利,故腹胀、嗳气、矢气不已;脾胃运化无力,故食欲不振,不能温化水湿,水谷精微随便而下,于是大便不成形。《素问·异法方宜论》早有“脏寒生满病”之说。脾胃大家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满腹胀》中曾总结说“或多食寒凉,或脾胃久虚之人,为中寒则胀满,或寒胜生满病”。本病例给我们的启发主要有两点。
3.1 教训——关于“虚实寒热”的鉴别
该患者平素身体素质较好,而且就诊时除了腹胀等主诉症状外,精力旺盛,面色红赤,性格爽朗,平日怕热不怕冷,饮食贪凉,且无腰腹怕冷,容易给人以实热的错觉。但“杂病重脉,时病重苔”,该患者脉沉迟说明病变在里(脏),同时腹部隐痛、腹胀喜按、大便稀溏不成形、凌晨肠鸣、嗳气与矢气无臭味等症状暗含一派寒象。另外,患者自诉年轻时就贪食寒凉,积聚数十年,中焦脾阳难免受损。该病例还提示我们,切莫把“平素喜食寒凉”作为诊断为实热证的金标准。“喜食寒凉”既可以是由于身体大热而借凉祛热的病理反应,也可以成为损伤脾阳的病因。胀满之症,辨别虚实寒热实属首务,切不可“见气治气”。
3.2 经验——对炮附子的使用
炮附子性辛甘热、有毒,为治疗下焦虚寒的常用中药,但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毒性成分(主要是乌头碱),在方剂配伍中常用剂量为3g~15g。但在该病例中炮附子的用量最大时达到45g,远远超过一般的常用剂量,但最终的治疗效果无疑反证了这一用量的有效性。这也提示我们应更加关注中药药量、炮制方法与功效的关系研究。中药用量要从多方面考虑,要发挥其特定疗效时,尤其是针对一些沉疴杂病,临床医生应有敢于突破常规的自信和勇气。正如明代医学大家张景岳所云:“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尤宜勇敢……但用一味为君,二三味为佐使,大剂进之,多多益善。夫用多之道何在?在乎必赖其力,而料无害者,即放胆用之。”这对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有重要的借鉴。
[1]温丽娜,杜艳林.王泽民教授治疗腹胀经验[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3):121-123.
R572
A
1006-3250(2011)10-封三-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10005-019)
2011-07-15
谢江平(1979-),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从事中医临床内科研究。
△通讯作者:张启明,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评价研究,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 16号,100700,010-64014411-3311,E-mail:zhang_917@126.com。